有关《荷叶圆圆》教案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荷叶圆圆》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叶圆圆》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能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在朗读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5.拓展学生的想象,仿照教师的改编从而口头说诗句。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荷叶
师板书“荷叶”
师:它是什么样的?
生:圆圆的、绿绿的
补充课题(圆圆)(把荷叶贴在黑板上)
师:荷叶什么季节才有?
生:夏季
2、师:是呀,(看课件)荷叶是夏季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
下跳动的绿色音符。多美的荷叶呀!下面就让荷叶带我们去感受充满乐趣的夏天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
3、师:出示荷字的卡片。看,有一个淘气的字宝宝跳到了黑板上,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宝宝呀?
生:根据形旁识字,草字头跟植物有关。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62页,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读时注意预习时画出的生字新词。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件出示生字,带拼音)同学们,这些生词宝宝在给你们打招呼呢,请你们叫出他们的名字吧!
1.小老师带读(带拼音)。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一起读?
2.开火车检测(带拼音)
3.自由读(脱拼音)师:读得很准确。请大家在座位上也读读这些字。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用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编儿歌、猜字谜的方法记住了很多字宝宝。你能用这些方法记住今天的要认识的生字宝宝吗?先小组交流,再指名说(重点识记“晶”“篮”)
生:三日是“晶”,亮晶晶的“晶”。提土加平是草坪的“坪”。王加朱是珠宝的“珠”。喜欢小口左边站,笑嘻嘻的嘻。
师:大家看,“篮”是什么旁,“竹字头”与什么有关?古代篮子是用竹条编成的,所以是竹字头。你能给篮组什么词?
生:竹篮、篮球、花篮、篮子
师:生词宝宝很愿意跟同学交朋友,也跑来和你们见面了。(出示生词)
1.指名读
2.齐读
3.认读词卡,奖给学生:摇篮、停机坪、凉伞、歌台。
师:同学们,这些字宝宝可调皮了,他们藏在句子里等你找他们呢! 出示句子:同位互读,再分小组读(做动作),齐读。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字宝宝,真的很不错。这些字宝宝在课文里为大家鼓掌呢!请大家再读课文,找一找圆圆的荷叶吸引了哪些小伙伴,用圆圈画出来。
2.学生自读,画圈,教师巡视。
3.指名讲,教师板贴: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4.圆圆的荷叶绿得可爱,它给四个小伙伴带来了欢乐。小伙伴们又把荷叶当作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来,然后同位交流一下。
5.让学生在相对应的小伙伴后面贴上。
6.按照句式,让学生看着板书讲
7. 品读句子,渗透诗歌。(课件一句一句出示)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看图读摇篮组诗理解摇篮。小水珠为什么说荷叶是自己的摇篮呢? 师:荷叶随着微风轻轻摆动,左一摇,右一摇,真像妈妈手中的摇篮
啊。谁能读出小水珠躺在摇篮里自由自在的'心情?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小水珠为什么说荷叶是自己的停机坪呢?看图理解停机坪。小蜻蜓飞行员说得没错,荷叶又宽又大又平整,的确像飞行降落用的停机坪。谁来当一回俊朗的小蜻蜓飞行员,把它说的话读给大家听?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
师:为什么说荷叶是它的歌台?而不是说是它的舞台?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
师:为什么说荷叶是小鱼儿的凉伞?而不是说是它的摇篮?
8.这里出现了一个今天要学写的生字:是(课件把全部的“是”变红,再出现一个在田字格里的“是”字。)
9.仔细观察,“是”字是什么结构?(上下结构)上面是一个“日”,下面其实是“正”字演变而来的(课件在田字格边出示:正)请同学们跟老师写一次。学生在书上写,口头组词。
10.学写“我”字。出示“我”的演变过程,本义,引申义。(结合学生上课举手的积极表现“我”“我来”理解引申义)
四、拓展想象,口头说诗。
1.课件再出示小诗。老师把小伙伴们的话编成一首小诗,大家读读看。
荷叶圆圆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
2.请同学看看下面的图(课件课文插图):你还能介绍池塘里新的小伙伴给荷叶认识吗?它们又把荷叶当作什么呢?小组交流。
3.课件出示:( )说:“荷叶是我的运动场。
( )说:“荷叶是我的绿裙子。
( )说:“荷叶是我的( )。
4.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为了表扬你们,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美的地方——就是荷花池,这池里的荷花千姿百态,有含苞欲放的莲花,还有亭亭玉立的仙子。看到这幅图,你们又能想到什么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是谁写的?(杨万里)大诗人杨万里很喜欢荷叶荷花,还写了一句千古绝唱也是形容荷叶荷花,那就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示课件)。 (课堂口头语言训练设计意图:在课文中,句式是比较固定的,在掌握了固定的句式后,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学生通过想想说说,尽情表达。这环节把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得到了收获。)
5.铺垫下一节课:下节课,我们会进一步认识这些小伙伴。 板书设计:
荷叶圆圆
小水珠摇篮
小蜻蜓 停机坪
《荷叶圆圆》教案 篇2
首先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有三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等词语的意思。3、抓住“荷叶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
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基本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尤其是工具性体现得更充分一些。因为我认为要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语言背后的人文性。因为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认为低年级教学中应该更偏重工具性,基于此,我是这样设计第二课时的。
一、复习导入,识字写字
在三点目标中并没有单独提到识字写字的目标,但在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时,我还是带学生复习了“荷叶”这两个字,还复习了“圆”字的写法。
另外在后面教学中,板书中出现的本课要认的生字,我只是提醒学生注意其偏旁,如“摇篮”一词和“蹲”字。原因就是识字、写字不是本课时的具体目标。如果本课时教学中还强调二类字的复习和一类字的写法,那本课时的三点目标就很难完成了。
二、叠词学习,发现特点
第一自然段短短八个字有两个叠词:圆圆的、绿绿的。这个自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叠词的美。通过欣赏荷叶、说说荷叶是什么样的来发现语言特点,再朗读感受。
三、理解语言、感受快乐
这是第二至五自然段的学习,需要完成第二点目标“理解‘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等词语的意思”和“第三点目标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
畅言系统配的图片不太好,我为每个自然段各精选了两幅图片,其中第一幅就是帮助理解“摇篮”等四个词的,第二幅是帮助学生感受小水珠们的舒适、快乐和大自然的美好。在教学中我侧重让孩子们感受小水珠们的快乐,然后说出、读出、唱出它的快乐。在此过程相机引导、运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其中的快乐和美好。
四、体会语言,朗读背诵
认识了荷叶的四个好朋友,以“你最喜欢哪个好朋友”为问题请学生读一读、说说理由,这既是个性化的朗读,还有语言的训练。接着要求对着白板加上动作来读,学生思考设计动作的过程也是再次理解“躺、立、蹲、游”等动词的过程。然后请学生上台戴着头饰一边背诵一边表演,通过表演强化对课文的理解。
五、语言训练,由扶到放
这么美的课文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材料。儿童的思维天马行空,荷叶是什么,答案有千百种。为了让语言训练更有实效性,我设计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一开始出示了小雨点、小蝴蝶的图片,出示了一处填空的补充句子,在说话后面跟上表示动作的短语,为的是对说话内容进行限制,同时降低学生说话的难度。学生在回答荷叶是什么的时候,必须考虑小蝴蝶和小雨点的状态。
接着出示了那张躺在荷叶上休息的小青蛙图片。这幅图比较有趣,还能和书中的青蛙进行对比,我提供了三处填空的补充句子。因为图片有趣,虽提高了难度,学生说来却不困难。最后让学生用四个填空的句式自由想象说话:荷叶还有哪些好朋友?它们和荷叶玩得快乐吗?
上述五个教学步骤中,都体现了工具性,特别是第二步叠词学习和第五步语言训练体现得很明显。而人文性只在第三步理解语言、感受快乐这个部分体现较明显。这个部分预计了20分钟时间是否不够学生较好地理解、感受小水珠们的快乐,从而感受夏天的快乐和美好?这也是我写完设计后的一个疑问。
上完了课,感觉,果然如此。我就应该反思原因何在?仔细想想:主要问题应该在教学设计中,而不是在课堂调控中。
一、关于取舍和时间
教学设计中又该如何增删或简化?是否我想要的太多?既要学生理解好课文,能加上动作来背诵,又要学生发现语言特点、在训练中学会运用?若如此,又该如何取舍?从时间的预计和安排来看,我曾说过一堂课预设只能有37—38分钟,必须留2—3分钟机动时间,但这堂课我安排的内容算来算去还是有40分钟。实际上拖堂了两分钟,看起来还是预设得太满、太多的原因吧?满了就必须要舍掉一些。最应该舍的.环节是哪一个呢?舍去一些环节后是否还能很好地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
想了很久,我觉得有四种方法:第一种是舍去第四步体会语言、朗读背诵;第二种是舍去第五步语言训练、由扶到放;第三种就是把第四步精简整合到第三步中;第四种是重新分解两课时的教学目标。
考虑再三,我个人倾向于第二种方法:舍去第五步。只是略显遗憾的是这样的话,本课时的工具性体现得就不够充分了。
二、关于两课时的教学目标分解
我们在办公室闲聊经常说到一课要上好、学生掌握扎实的话,可能需要三至四课时,而正常安排的教学时间只有两课时。有限的两课时能否通过合理安排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呢?从这节研修课来看,有点难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要认的字,再读课文,学习要写的字,时间也很仓促。
上周评课时段主任提到是否该把写字教学穿插到本课中,让学生读读、写写,学得更轻松?我以为这可能影响这课时的完整性。
三、关于评价语言和肢体语言
我的评价语言一开始还比较丰富、适度,可能后来感到时间仓促,就变简单了。或许我在评价的同时在思考下一个环节,当然另一个原因就是我的评价语言本就单调。吴传华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以前的课堂上,我准备不够充分时,经常一手拿书,一手拿粉笔。这节课大部分时间放下了书本,我试图通过肢体语言和更有趣的教学语言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课堂上看,表现还算好吧。
四、关于教学主线
在第三个环节,我让孩子们说说小水珠们的快乐,再读出它们的快乐,唱出小青蛙的快乐,在第四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加上动作演出它们的快乐,在第五个环节写出它们的快乐。我试图以说出、读出、唱出、演出、写出快乐作为一条暗的教学主线,以副板书呈现。仔细想来,过于勉强,收效甚微,只应略微提到即可。
《荷叶圆圆》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语言生动优美。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课文第2-5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词语训练。课后“我会认”中的12个生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我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范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熟字。课后练习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练习的安排体现了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重视。
学生分析:
夏天是孩子们的,欢乐是孩子们的,梦想是孩子们的。孩子们对夏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夏天是炎热的,知了在树上唱起歌;荷花展开了笑脸;小伙伴们穿上了汗衫和花衣裙,吃上了西瓜和冰淇淋??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教学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正确书写“是、朵”等六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在朗读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情感朗读。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感受、体验生活的童真、童趣。 教学准备: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的贴图。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关于夏天的话题
导入:孩子们,夏天的荷塘可漂亮了,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荷塘边去看一看。(课件:音乐声下的荷塘)
你看到了怎样的荷叶?
1、最吸引你的是颜色。
2、从荷叶的形状来说?
师:带着你们的喜爱来读一读(出示荷叶圆圆的,绿色的)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指导朗读。还有谁读得更好听呢?
荷叶我们经常看到,可这么圆这么绿的荷叶却很少见到,胡木仁爷爷写了一篇课文叫《荷叶圆圆》,出示课题,齐读。
师:看来你们真的很喜欢这圆圆的,这绿绿的荷叶,除了我们,课文中还有很多朋友也喜欢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是谁呢?赶快打开语文书读吧。
二、初读课文。
(一)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检查:1、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
2、卡片读生字开小火车
(二)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中,再读读课文,找找有哪些小伙伴喜欢荷叶?
3、你们找到了吗?还有哪些朋友也喜欢荷叶?自由说(你能把它们变成一句话说出来吗?这样说就更明白了。
出示:(1)喜欢荷叶的有()、()、( ),还有()。
(2)( )、( )、()和( )都喜欢荷叶。(随学生回答出示答案)师: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说法。
师:现在让我们变成文中的小伙伴,去和荷叶亲密接触吧。
。
三、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师:小水珠在哪里?哪颗小水珠先来说说
生:我想变成小水珠,读小节。
师:那我们就躺在荷叶上摇啊摇,你们觉得怎么样啊?你舒服地来说一说。(指名读)
你觉得还是躺在荷叶上吗?小水珠,荷叶是你的什么?(摇篮。词语出示读一读) 师:你在摇篮里干什么?
师:摇篮让你感觉自由自在,很温暖,小水珠你再来说一说。
齐读
师:多美的画面,看到这一幕谁迫不及待地飞来了?
哪只小蜻蜓来告诉大家,你在荷叶上干什么呀?
你读得真好,请你做一个小蜻蜓飞的动作。
小蜻蜓觉得荷叶是他的什么?(卡片出示“停机坪”,读词语)“坪”字你还在哪里见过?草坪,坪字左边一个土,右边一个平意思是说一大片空地,再来读,读的时候眼前要有一大块平地。再请两只小蜻蜓读读。
哪只小蜻蜓再来说说?。
师:你的翅膀透明透明的,我看见了。
师:读得真美,小蜻蜓真的飞来了。谁再来读。
师:你读的很骄傲,为什么荷叶是你的停机坪呢?你立在上面就叫它停机坪,为什么不叫它停车场呢?
师:你说的真好,小蜻蜓和你想到一块去了,它觉得自己是小飞机,你来读一读。 师:看到这么美的画面让我们想起了大诗人杨万里写的什么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让我们一起到停机坪上去立一立,飞一飞。你看大诗人也用了一个“立”字。(出示立)
多美的蜻蜓,多美的荷叶啊。你听小青蛙情不自禁唱起歌来了。(出示第四自然段)
自由地读一读。
师:A、小青蛙荷叶是你的什么呀?
B、你为什么把荷叶当做你的歌台呢?
C、那你来唱一唱吧。(指名读)青蛙唱歌的时候姿势是怎样的?弯着大腿,蹲着唱,所以蹲是足字旁,(卡片出示)
D、多有力的声音,小青蛙你在唱什么呀?(呱呱呱,这里的风景真美啊!??) 生:齐读这一部分。
师:小鱼呢?小鱼在荷叶中玩得迷路了,我们下节课再把它找回来,听它说说吧。
四、巩固 练习背诵
1、多么美的小蜻蜓啊,多么美的荷叶啊!吸引了那么多的小伙伴。现在我们知道了吗?荷叶是小水珠的——,荷叶是小蜻蜓的——,荷叶是小青蛙的——出示: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荷叶是小蜻蜓的(停机坪),荷叶是小青蛙的(歌台)
2、理解“躺、立、蹲”三个动词的用法: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都是在荷叶上,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词(躺、立、蹲)呢?能不能换一换啊?
3、练习背诵: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小伙伴背背这一段,厉害的孩子可以选择两个或三个背背。
4、反馈
师:你们说得真好,荷塘里还有很多很多伙伴也喜欢荷叶呢!如果你会72变,你会变成谁,荷叶又是你的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四、巩固复习 卡片认读生字
五、指导书写:“是、朵”
【教学反思】
《荷叶圆圆》的课文用对话的形式描写了盛夏季节,河里那圆圆的荷叶给小动物和小朋友们带来了无比的欢乐。文章各小节结构相同,想象丰富,充满童趣,读来琅琅上口,学生非常喜爱。结合本课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把生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阅读过程中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词义,积累词汇,指导学生规范说话说话、想象说话,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利用好教材,积极发掘教材中的“想象点”,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活跃起来,让知识丰实起来,让个性张扬起来。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引发他们的想象。如:如想象小水珠在荷叶上的感受时,引导:小水珠你躺在荷叶上,一阵微风吹来,荷叶摇啊摇??说说你的滋味你的感觉。想象荷叶为什么是小蜻蜓的停机坪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孩子有了可交流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二、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重视读的实践过程。
本节课教学中,我十分重视朗读的训练,始终以读为本,朗读的时间充分,朗读的形式多样,通过让孩子体验角色、音乐渲染、想象等手段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读,根据学生不同的感悟,允许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又能在朗读中巩固生字。
三、让孩子体验成功,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教学有三度,即:温度、广度、深度。教师教学的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我非常同意窦老师的说法,教师在教学中情感投入的程度是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倾听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我一边用心地听,一边作出赏识的评价,还不时地拍拍孩子的肩,摸摸孩子的头,握握孩子的手,把自己完全融入孩子们当中,成为他们的朋友,与他们同喜同乐。反馈有一定的童趣,比如说他们一会是小青蛙、一会是小蜻蜓、一会是可爱的小水珠。让学生兴高采烈。有了这种情感的介入,教育如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陶治着学生的精神,净化着学生的灵魂,使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荷叶圆圆》教案】相关文章:
荷叶圆圆教案10-01
《荷叶圆圆》教案12-07
《荷叶圆圆》教案11-22
语文《荷叶圆圆》教案08-06
《荷叶圆圆》教案最新03-29
精选《荷叶圆圆》教案四篇12-09
【精选】荷叶圆圆教案三篇12-12
荷叶圆圆教案15篇11-17
《荷叶圆圆》教案15篇06-26
【精选】荷叶圆圆教案4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