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案

时间:2025-03-23 07:40:37 教案 我要投稿

荷花教案范文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花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荷花教案范文7篇

荷花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3、完成练习册。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荷花?哪几个自然段写“我”以为自己是荷花?

  (二)新课

  1、师:那么第一自然段写什么呢?请一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你觉得这一段哪个词用得恰当?为什么?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师小结:本段作者直接了当,引起下文,引人入胜。

  2、荷花开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出示挂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3、学习二、三自然段:

  自由读二、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板书:荷叶、荷花)

  指名读描写荷叶的句子,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板书:挨挨挤挤、像大圆盘)这样的荷花给你什么印象?

  师启发:荷叶就已经这么美了荷花会是什么样的呢?

  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问:这里一共写了几种样子的荷花?(板书:半开、全开、含苞)指名分句朗读要求读出荷花的美丽。

  对照图画朗读第三自然段讨论:(1)这些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是什么姿势?(2)“一幅活的画”是什么意思?(3)文中的画家指的是谁?

  4、学习四、五自然段

  (1)看到大自然这么美的画,我有什么感受呢?

  听录音回答:我在干什么呢?我会这样说明什么?(板书:荷花美)

  师小结:作者看荷花已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把自己完全融入大自然中了,才产生了这种感觉。

  (2)指导感情朗读体验感悟:下面我们也把自己当作一朵荷花融入其中,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想象:蜻蜓会告诉我什么?小鱼呢?(自由讨论)

  (三)总结全文

  课文按照看荷花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朴实优美想象力丰富,对荷花的描写形象逼真,赋予感染力,让人读后产生一种美感。

  (四)展示资料

  将学生课前准备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展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我们也来当一回了不起的画家画一幅荷花图。

  三、板书设计

  叶:挨 挨挤挤、像大圆盘

  荷花 花:半开、全开、含苞 像一幅画(美)

荷花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美妙意境,学会念儿歌。

  2.欣赏画面,关注作品中的色彩及形态。

  3.尝试用肢体及神态表现儿歌的内容和意境。

  重点难点:

  1.尝试用肢体及神态表现儿歌的内容和意境。

  2.欣赏画面,关注作品中的色彩及形态。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荷花开》。

  2.挂图:《荷花开》。

  3.DVD:《荷花开》。

  4.CD:《荷花开》。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欣赏画面,初步了解儿歌的内容。

  1. 这是什么地方?

  2. 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3. 画面上的天气是怎样的?

  4. 看起来画面中什么是静止的?什么是在运动的?

  二、播放DVD,请幼儿欣赏,感受儿歌的美妙的意境。

  1. 儿歌中的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是暖暖的风呢?

  2. 小雨是什么样的?你在画面上看小雨是细细的吗?怎样可以画出细细的小雨?

  3.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想象一下,它们游过来干什么?

  4. 红色的`大伞是什么?

  三、请幼儿跟随DVD念儿歌。幼儿熟悉儿歌后,引导他们独立念儿歌,并在念诵的时候放松自己的身体,自然地摆动身体。

  四、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儿歌。先请幼儿想一想,怎样用身体来表现荷花的造型。再请幼儿双手合掌伸长当小鱼:把双臂打开,手指做剪刀状来扮演小虾。小鱼、小虾要在荷叶下面穿梭。

  五、请幼儿分组,商量各自扮演儿歌的一个角色,如扮演荷花、小鱼、小虾等。再随CD边念儿歌边表演。引导幼儿注意各角色之间的站位及互动。

荷花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准备:

  1、带幼儿认识荷花,知道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1、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

  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4、教师指图,幼儿根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师: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荷花)

  三、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1、师: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2、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习。

  3、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附儿歌:

  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荷花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荷花的花朵、叶子、根茎、果实,初步了解荷花的主要特征。

  2、了解荷花不仅可以欣赏而且每部分还可以用来做健康食品。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60——41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纸工的方法现场做出一朵荷花,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将一片片的花瓣和荷叶贴起来后放在水盆里,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花瓣和叶子,现在我将她们粘贴起来,请你们看看粘贴好的是一朵什么花?

  2、教师:看出是什么花了吗?为什么你说是荷花?你在哪里见过荷花呢?

  教师:先请幼儿观察荷花,看看颜色这些之类的。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观察。

  二、看图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提问。

  教师:荷花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是什么样子的?画面上每朵荷花都一样吗?都是怎样的?请你们用双手做出动作来表示一下。

  这里请幼儿是再次的去观察,请他们做形状和动作的话也是在加深他们的印象。

  教师:荷花是什么样的?你感觉它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它像什么?你觉得它漂亮吗?为什么?

  从荷花的外型开始给幼儿进行介绍,让幼儿开始仔细的观察荷花,从而也对荷花的喜欢和欣赏。

  教师出示一个莲蓬后提问。教师:这是什么?你见过吗?它像什么?在哪里见过?它和荷花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它就是荷花中间的的花蕊。当花瓣凋谢后,花蕊就会由黄色变成绿色。莲蓬中间有什么?

  教师: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莲藕和荷花有什么关系?

  三、了解荷花各部分都可以用来做健康食品。

  教师:你见过这些食品吗?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说说它是用荷花的哪部分做的?你吃过吗?感觉怎样?

  四、游戏:荷花荷叶几时开。

  幼儿手拉手围成一圈,教师在圈内。当教师说到“开两朵”时,其余幼儿就要两两围圈。效果分析:

荷花教案 篇5

  《荷花》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散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细腻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夏日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和自己赏荷花的美好感受。文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读来使人倍感愉悦。因此,依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学习语言,陶冶情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开始,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平时见过的荷花的样子,还可以用大屏幕展示千姿百态的荷花图,以激发兴趣,调动情感。然后通读全文,从整体上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荷花美丽的姿态和作者看荷花的情景。接着进入重点段落的阅读学习,在读书想象中展开与文本、作者、编者的有效对话,实现文意兼得。

  一、阅读课文想象,观赏荷花,学习语言

  文章第二自然段写了夏日荷花的美丽姿态,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让文中生动的文字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从而理解语言,学习语言。具体可这样进行:

  1.边读边想:作者来到荷花池边都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荷花姿态,为下面的想象感悟奠定基础。

  2.再读,展开想象,入情入境赏荷花。教师可以这样引导:我们读书,要学会将一个词、一句话变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试一试你能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3.交流想象,品味语言。组织学生围绕“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展开交流。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尽情描述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另一方面,又要结合重点语句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赏荷花,品语言。如“挨挨挤挤”“碧绿的大圆盘”,生动地写出了荷叶的浓密和美丽:“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则写出了荷花的活泼生动和亭亭玉立的姿态。可让学生通过换词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三是交流与朗读有机结合,边交流边朗读,入情入境地感受荷花的美丽。学生交流想象中的荷花姿态时,教师可以及时进行引读:荷叶挨挨挤挤,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各具姿态,有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从而加深对荷花不同姿态的感受。

  4.观赏荷花,再次感受荷花的美丽。在学生凭借语言对荷花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可及时用大屏幕呈现一池荷花的景色,引导学生尽情观赏,并进一步激发喜爱之情:望着这一池的荷花,你会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呢?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并实现阅读与表达的有机结合。

  5.感情朗读,积累语言。这一自然段,作者用生动、细腻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荷花图。景美,语言也美,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二、身临其境想象,感受快乐,陶冶情感

  文章第四自然段写了作者看荷花的感受。作者用丰富而美好的想象,把我们带到了荷花池中。读着读着,我们仿佛也成为这满池荷花中的一朵,深深感受到大自然是多么美好,生活是多么美好!因此,学习这一段,应引导学生置身其中展开想象,让心随着作者的心一起快乐,让情感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具体可这样进行:

  1.引导朗读,感受快乐。教师可用娓娓道来的叙述将学生引入情境:作者就这样看啊看啊,看着看着,忽然,自己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翩翩起舞。同学们,自己朗读这一自然段,用心感受作者的快乐和大自然的美好吧!

  2.置身情境,展开想象,让心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做一次愉快的旅行。教师可这样启发:现在,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朵荷花,你又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呢?让我们尽情想象吧!

  3.交流分享,陶冶情操。组织学生围绕“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展开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尽情表达。如教师可以这样提示:蜻蜓飞过来,对我说:_____:小鱼游过来,对我说:_____:我想说:_____,等等。让童心在丰富美好的想象中徜徉。

  4.感情朗读,领悟写法。(1)领悟写法:“望着一池的荷花,作者禁不住陶醉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记起自己是在看荷花。而读着作者的描写,我们也仿佛成了一朵快乐的荷花,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引导学生领悟:因为作者丰富的想象,使大自然景色更加美好,使文章更加富有感染力。(2)配乐感情朗读,尽情表达心中的快乐。

  三、回顾交流,升华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学习进行回顾总结,交流收获:“美的景色总让人流连忘返,美的文章总让人百读不厌。学了这一课,你又获得了哪些收获?把你感受最深或收获最大的地方告诉大家吧!”引导学生或针对课文内容,或针对表达方法、阅读方法等交流收获,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语文积累不断丰富。

荷花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一)、审美目标: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语文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能力目标: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是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的。

  二、视点:1、知识点:抓住重点段,读懂每句话,感受荷花的姿态美。2、关键词:挨挨挤挤、冒、才、露出、饱胀、破裂3、审美点:姿态美、动态美4、关键词:活的画

  三、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荷花开放的动态的理解,把句与句联系起来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幅活的画”。2、体会俺忽然觉得自身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四、教具准备: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1、今天俺们要一起去欣赏一池美丽的荷花,想去吗?走吧!2、出示图片,整体感知荷花池的美景。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这朵,美吗?这朵呢?面对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俺们的小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比喻它呢(活的画)?请在书上找出来读一读。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二)、欣赏荷花的美姿。1、欣赏荷花的外观美。A、作者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画,为什么?(美)B、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像一幅画?抓荷花的颜色美(绿叶、黄心、白花瓣)、姿态美(全开的、半开的、花骨朵儿)、整体美认识荷花池的美得像一幅活的`画。C、指导朗读。2、欣赏荷花的动态美。A、这荷花不但美得像画,而且像一幅什么样的画(活的画)?B、再读第二自然段,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荷花像是活的?(抓“挨挨挤挤”、“冒”、“才展开”、“露出”、“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动态美。)C、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活的画吗?让俺们一起来赞美这大自然的杰作吧!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想象荷花池的美景。1、这美妙的画卷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作者站在荷花池边有何感受呢?一起朗读第四、五自然段。2、假如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四)、总结回顾全文。这一池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让俺们再来欣赏一遍。(配乐朗诵)

荷花教案 篇7

  教学目标:用清水和墨在生宣纸上能调出焦、浓、重、淡、清等深浅不同的墨色。中锋、侧锋是画最基本的用笔方法。知道荷花的基本画法。会运用清水调出不同的墨色。会运用中锋和侧锋这两种方法画荷花。体验画的笔墨变化,感受笔墨变化所带来的乐趣。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焦、浓、重、淡、清等墨色的调配,中锋、侧锋两种用笔方法,荷花的基本画法。

  教学难点:墨色的调配。

  学习材料:毛笔、墨汁、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用墨色在不同的纸上绘画。

  说一说纸上的墨色有什么变化。

  学生动手实验,并说己对画绘画的初步认识及笔墨的特性。感受画的表现特点,了解绘画工具的性能。

  2、教师演示,中锋与侧锋的运笔方法。

  3、演示墨色的几种变化(焦、浓、重、淡、清)。

  提问:说一说墨色有什么变化?怎样表现的?

  :中锋与侧锋是两种最基本的用笔方法。墨色的变化是通过水和墨调配出来的,它是画造型的基本手段之

  4、课件展示,欣赏画家潘天寿的作品《晴霞图》。

  组织学生讨论:指出画中的.不同墨色变化。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中锋与侧锋的运笔方法。

  揭示课题:笔墨游戏——荷花

  5、荷花的画法:

  (1)课件展示荷花照片与绘画作品比较。请学生分析绘画作品是怎样表现的。

  (2)展示荷花的叶、柄、花头各部分的画法。

  (3)欣赏学生作品,说一说他们是怎样画的。

  学生观察并跟教师一起练习。

  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欣赏作品,小组交流讨论,汇报结果。

  学生观察与思考:如何用画表现荷花?

  认识用笔与用墨。了解画的基本知识。

  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学生实践

  学习荷花的画法,培养分析能力。

  1.组织学生表现荷花。

  2.教师辅导:中锋与侧锋的运笔,调配墨色的变化。

  3.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学生表现荷花,随时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提高画的表现能力,体验绘画过程的乐趣。

  四、欣赏评述:

  组织学生把作品挂起来,引导学生感受笔墨表现的快乐。表扬大家敢于表现、敢于创新、展示个性。

  1.学生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

  2.学生互评,说说对他人作品的感受。

  提高欣赏能力,感受成功喜悦。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展示上节课学生作品,学生评述

  三、课件展示不同时期的画作品(配合说明)。

  学生欣赏。开阔眼界,提高对画的兴趣,了解的传统绘画。

  四、鼓励学生创作

  五、学生创作

  六、欣赏评述

【荷花教案】相关文章:

《荷花》教案02-17

《荷花》教案11-22

荷花的教案12-05

荷花的教案01-05

荷花教案08-03

荷花荷花几时开大班教案10-06

语文《荷花》教案09-19

荷花优秀教案08-16

荷花教案模板09-07

【精】荷花的教案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