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必备(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遇到困难时要动脑筋。
(2)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图画中的意思。一般的学生要求说清图中的意思和把整篇串起来。基础好的学生要求在此基础上能对语言适当加以修饰。
教材分析
(1)小白兔搬南瓜搬得满头大汗。
(2)小白兔看到小熊骑着自行车经过。
(3)小白兔把南瓜滚回家。
重点难点
重点:要求小朋友看图展开想象、说话。要求讲清图画中的内容。主要是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难点:要求小朋友说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幻灯片、录音机、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请小朋友看第10课上的三幅图画。想一想,这三幅图画讲了谁的.故事?是什么故事?小白兔搬南瓜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克服这个困难的?要求小朋友用几句完整的话表达图中的意思。
2、看幻灯片训练说话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烘卧剩裂欺负讨厌孤笆讥苇僵亏
2、趣味识字(字理识字):
(1)带词识字。如:讨厌孤独讥笑讨厌
(2)猜字识字识字。如:“烘”,一个学生指着黑板上的任意一个生子,老师让学生猜,直到学生回答对为止
(3)结合动作识字。如:“讨厌”,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故事
(公共场合随地吐痰等),让学生体会“讨厌”一词。
(4)字体演变识字:
3、易读错字:“裂”声调读错。是四声,不是三声。
4、多音字:壳[ké]蛋壳
[qiào]地壳
5、应会写字:灰冰鸭鹅讨厌蛋壳欺负翅膀
(1)写正确:易写错字:
“厌”字里面是个“犬”字,不是“大”字。
“欺”字右面是个“欠”不是“月”
(2)写美观:
a、看看本课生字都是什么结构,书写时注意什么?
b、注意区别“鹅”和“鸭”。
c、“蛋壳”“欺负”“翅膀”三个词语较难写,应重点观察。
示范指导。
a、范写“鹅”和“翅膀”两个词。(提示部件的摆放,让学生认真看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b、“鹅”为左右结构,应注意左窄右宽;“翅”字,注意捺应该伸长;“膀”应左窄右宽。
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近义词:嘲笑伤心欺侮美丽
反义词:丑讨厌仔细瘦幸福耐心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二、理解运用
(一)了解词意
1、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讨厌讥笑欺负翅膀
2、了解词意的方法:
“巴望“一词,在文中课通过换词比较法来理解。
“讨厌、讥笑、欺负”可创设故事情境(随地吐痰。残疾人不能讥笑他们。不能欺负小同学等)来理解。
“翅膀”结合上下文理解,结合各种鸟类来理解
(二)重点问题:
1、课后题:感情朗读课文
2、学生课前预习中质疑提出的问题。
丑小鸭是怎样变成白天鹅的
(三)造句训练:
讥笑:
讨厌
照样子写词语:雪白的羽毛
三、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感情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道理: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的认识自己。
教学准备: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或学案)
学校:班级:姓名:
1、圈生字,画出生词,标出自然段。熟读课文至少3遍。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
2、识字(蓝线上的字):
(1)你用哪些好方法(猜字谜、编儿歌等)记住了哪些生字?
(2)给每个字口头组词并圈出你认为难认的字。
3、会写字
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占格位置。
(2)圈出你认为难认的字并尝试用田字格里的字口头组词。
4、再读课文,积累词语
例如(词语):讥笑欺负巴望讨厌等
例如:(短语)雪白的羽毛嘴巴大大的
5、读好以下重点词句
词语:讥笑讨厌暖烘烘欺负
句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体瘦瘦的。
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6、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7、质疑:学生质疑:通过预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标画在课本上吧!
小朋友,请你认真对待每次预习,加油!!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二、学生:
(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其它准备:课前感情的朗读这篇课文。
语文教案 篇3
一、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学习重难点:
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三 、学习准备: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四、学习时间:2课时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五、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天堂)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2—3人)
那么,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在广东省新会市有一个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这里为什么被称作鸟的天堂呢?它又是什么样子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我们熟悉的巴金爷爷来领略一下当地的风光吧!
二、过程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我们一起来看这课的生词。(出示)
3、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思考(出示课件)
去了几次?什么时间去的?每次都见到了什么?
4、学生回答,板书
5、找出描写榕树的部分,读一读,想一想:这株榕树有什么特点?划出有关的语句。
6、榕树有什么特点?你找到了那些语句?读给大家听听
7、你找到了那些句子?(出示句子)从中能看出什么?(板书:榕树大)谁能再读给大家听听?(2人)全班一起来读读,读出榕树的大来!
8、还有什么?(出示课件)谁来读一读?(2人)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板书:充满生机)(学生谈)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多美的画面呀!同学们,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芽,也许是那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受。让我们融入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9、让我们一起走近大榕树,欣赏一下这迷人的风光吧!(播放录像)
10、现在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1-2人)
11、多么奇妙的景色呀!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是赞美榕树,赞美南国,更是赞美这神奇的大自然。
12、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这独木成林的美景吧!让我们怀着对榕树的赞美之情,一起再来读一下文章的七、八字然段!(齐读)
13、多么美丽的榕树呀!朋友说这里被称作“鸟的天堂”,可是呢?——在这里作者没有看见一只鸟!如果是你,这时会想什么呢?
14、第二天清晨,作者又一次经过了这个地方,这次他有什么新发现呢?
(录像)第二天清晨,阳光照耀在水面上、树梢上,我们又一次来到了“鸟的天堂”。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让我们继续拍掌……
15、这次作者见到了什么呢?(很多鸟)板书
16、从那能看出来鸟很多?找出来读一读
17、除了鸟很多外,从这部分你还能体会出什么来?(小鸟很快乐)
18、从哪能看书来?如果你是这只画眉鸟,你会站在枝头上唱些什么呢?(1—2人).
19、多么热闹的景象!多么活泼可爱的小鸟呀!让我们一起融入自己的感受读一下12、13自然段。(齐读课文)
20、看到此情此景,作者心里有什么感受呢?(学生回答:“鸟的`天堂”真是鸟的天堂呀!)
21、谁来再读读这句话?你认为应该读出什么感觉?全班齐读
22、我们跟随作者一起领略了“鸟的天堂”的奇妙景色,那么“鸟的天堂”指得是什么?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呢?(小组讨论交流)
23、只要我们能够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那么,其实处处都可以称为“鸟的天堂”,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天堂!
24、“鸟的天堂”因为巴金的这篇文章更加美名远扬,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今天的作业就是为“鸟的天堂”写一份导游解说词或设计一份广告词,让“鸟的天堂”因为我们的生花妙笔更加扬名万里!
25、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相信会给同学们很多启示。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学习查字典,掌握部首查字法。
2、 读一读,比一比,让学生懂得声调不同,写出来的词也不同。
3、 背一背古诗《池上》。
4、 朗读《感谢》,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5、 让学生懂得“中国之最”。
6、 讲一讲自己的暑假生活,体会暑假生活的乐趣。
二、.能力目标:
6、 让学生查“笼、绕、羞、隆”
7、 总结部首查字法。
三、 读一读,比一比
小黑板出示:
1、 注目、祖母
2、 古迹、估计
3、 名胜、名声
你发现了什么?(声调不同,写出来的词也不同。)
四、 作业:用部首查字法查第5课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背一背、读一读,我的采集本。
教学目标:
1、学习《池上》,背下来。
2、朗读《感谢》,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朗读中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与爱戴。
3、让学生懂得几个“中国之最”,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背诵古诗和自主积累。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二、 学习《池上》
1、 自由朗读
2、 指名读
3、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小组内讨论。
4、 教师点拨不理解的地方。
5、 指导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6、 指导背诵。
7、 小结。
三、 读一读
1、 出示题目:感谢
2、 请大家朗读这首诗歌。
3、 自由朗读,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流利。
4、 分角色朗读。
5、 文中谁感谢谁?(板书)
6、 小鸟为什么要感谢蓝天?……
7、 此刻,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
8、在我们身边要感谢的人很多很多,你想感谢谁呢?能不能学着短文编一编呢?
9、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四、 我的收集本
让学生读一读课本上的几个“中国之最”,并把他们收集到收集本上。
五、 作业
1、 背《池上》。
2、 朗读《感谢》,并仿写几句。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暑假生活,体会暑假生活的'乐趣,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2、训练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并把自己说的写下来,注意语句连贯、通顺。
教学重难点:能够说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两个月的暑假生活就过去了,你在暑假里过得快乐吗?你有什么有
趣的事儿告诉大家?你想知道同学们的趣事吗?今天我们的口语交际
的题目就是“说说我的暑假生活”。
二、 说一说
1、看图,指名说说他们的话。
2、分组说说自己的暑假生活。
3、指多名学生说一说。
三、写一写
1、大家说了那么多,能不能写下来呢?
2、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3、同桌互相读一读,改一改。
4、师讲评学生的习作。
四、作业
修改作文并抄写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了解本单元的课文的内容及组文主题。
2. 明确本单的学习目标。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看到第二单元。
生:齐读。
二.师:读完单元说明,我们可以发现第二单元仍以春生为主题组织课文。选文也同样
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
但探讨人生的侧重点却不同。第一单元主要是从生命的角度探讨人生的.。这点从2、3、4、课都有反映。本单元主要是从理想和信念的角度来探讨人生。
《理想》是一首哲理诗,打种种比方,用种种意象,阐述理想对于人生的决定意义。 《短文两篇》中的〈〈行道树〉〉借行道树的形象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第一次真好〉〉则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中对第一次的体验。
〈〈人生寓言〉〉选了两则,〈〈白免和月亮〉〉一文,通过叙写白免在拥有了月亮后反而引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感,告诉我们好事也可以变坏事的道理。而〈〈落难王子〉〉说的则是坏事也可以变好事——多愁善感的王子因落难面变得坚强起来。
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向世人敞开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她认为要成就一番事业,目标必须始终如一,要坚忍不拔,满怀信心,勤奋工作。
〈〈〈论语〉十则〉〉是一篇文言文,全都是人生格言,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三.师:那么学习这个单元要完成那些学习任务呢?,请举手回答。
四.师:本单元与上一单元有延续性,所以本单元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中前两点与上单元相同:
学习目的:1。内容上:理解课文的主题,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人生。
2. 阅读方法上:提高朗读能力,做到音准,入情。
3. 阅读方法上: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这点其实我们在第一单元已有涉及,比如我们在上第三课短文两篇时曾比较过〈〈蝉〉〉与〈〈贝壳〉〉写法上的不同:〈〈蝉〉〉欲扬先抑,〈〈贝壳〉〉则直入主题。
4. 基础知识上: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点也与一单元相同,而且每个单元都有这一点)
五.作业:预习第六课《理想》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在《皮字朋友多》这个识字歌谣中领悟汉字的某些造字规律。
2.积累词语和警句,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训练学生工整、规范地书写6个左右结构的汉字。
4.通过阅读欣赏短文,积累成语,明白道理。
5.练习向同学朋友推荐好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体会与人分享幸福和快乐,并能结合活动写一篇习作。
6.学习写毛笔字,学习“竖提”和“横折提”两个笔画。
教学重点、难点:
1.自主地积累字、词、句,并能学以致用。
2.通过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系统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功。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课外读物(数本)、录音机、磁带。
教学课时: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生同唱《找朋友》: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师: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在汉字大家族中,它们也有自己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忙找找好吗?
二、投影片出示歌谣《皮字朋友多》。
1.学生自读歌谣,小组朗读歌谣,教师趣读(长短轻重富于变化,外加一定表情或动作)歌谣。
2.指名上黑板找出“皮”字的朋友,圈出:坡、波、破、跛……
3.交流怎么识记这些朋友。
4.继续为“皮”寻找朋友(板书):疲、彼、陂……
5.学生趣读歌谣。
6.小结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发现汉字中的趣味奥妙,课后继续练习给其他汉字找朋友,编歌谣。
三、积累词句,丰富自己的语言。
1.过渡:刚才认识了不少新汉字,原来学习汉字也有秘诀。只要掌握了好方法,就能学得轻松愉快。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些词语和句子,相信我们的语言会更加丰富、精彩。
2.小黑板出示词语和句子。
①学生自读词句,同桌间讨论交流对词句的理解。
②指名读,小组读词句。
四、妙语连珠:我会说。
1.指名交流对词句的理解,相机用词说句。
2.“插花”游戏:小组合作,练说一段话,用上小黑板上的词和句。用得好的小组就给插花。看看哪一组插的花最多,最精彩。
3.小组派代表交流练说的话,教师相机指导并鼓励。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练习。
1.给其他汉字找朋友编歌谣。
2.把自己所在小组练习的说话内容修改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1.练习规范工整地书写汉字。
2.阅读欣赏两则成语故事,理解内容领悟道理。
二、比比谁写得好。
1.出示写字板,学生观察写字板中的范字。
2.认识并分析六个汉字
教案《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乐园八》教案》,来自网!
的'特点:除了“念”字外都是左右结构。
3.教师指导书写要点: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穿插避让,体现汉字的形体美;“愣、情、摇”均为左窄右宽;“顿”字第四笔写作竖提。
4.学生描红后再书写,教师巡视,规范书写姿势。
5.投影出示学生书写作品,讲评书写情况。
三、阅读欣赏。
1.录音机播放《少见多怪》。
2.学生自读《少见多怪》,同桌间交流对故事的理解: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3.指名说说成语“少见多怪”的意思。
4.说说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观众,你想对那个把骆驼当成马的人说些什么?
5.齐读短文。
6.举例说说我们身边“少见多怪”的事例。
7.学习《道听途说》,方法同上。
四、自选作业。
1.给这两则成语故事配上图画并写上自己的忠告。
2.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说给大家听。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小黑板出示名人名言: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广阔无垠的生活海岸。(凯勒)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师:同学们一定读过许多书,那奇妙的神话、迷人的童话、生动的寓言……都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那美妙的文字、深刻的道理一定会让你回味无穷。良书即益友,如果我们能相互推荐一些好书,我想我们拥有的益友更多,我们的营养就会更丰富。
二、好书共分享活动。
1.指名上台推荐好书,教师相机板书推荐者所述说的内容。
2.调查了解推荐的效果。
①以举手的形式了解学生接受推荐的比例。
②让听众说说自己接受推荐或拒绝推荐的理由。
③你对被推荐的书预先想知道些什么?
3.小结推荐要点:
①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②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③你向同学们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可以举例说说你认为最有意思的部分)。
4.按推荐要点,有方法有技巧地推荐好书。(还可以手持这本书进行直观演说。)
三、比比谁推荐的书最有吸引力。
1.你认为谁介绍得最生动有趣。
2.你最想看谁推荐的什么书?为什么?
四、课后作业。
课外阅读,好书共分享。
第四课时
一、明确习作要求。
结合上节课的好书共分享活动,以推荐一本好书为内容,写一篇习作。叙述要清楚、有条理,语句要通顺、生动,字数不限。
二、习作提示。
1.首先拟题。
如: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格林童话》
我推荐《一千零一夜》
好书《十万个为什么》
2.结合推荐要点向同学们介绍这本书,简要地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具体生动地介绍自己读这本书时感受最深、最有意思的地方。
三、自列习作提纲。
1.书名、作者、教案《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乐园八》教案》,来自网!,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乐园八》教案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一、认识“我是为钓,不是为鱼”的深刻道理。
二、体会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三、学习文章写景、议论、说理、引论融洽一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
以认识“钓胜于鱼”的深刻道理为重点。
教学关键:同重点。
教学方法:采用结合旁批自读,配以自读练习,教师提示、点拨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一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提示自读要点:
1.正确理解“钓胜于鱼”的含义。
2.认识“我是为钓,不是为鱼”的深刻道理。
3.体会文章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4.在朗读中体味作者的方法。
二、学生自读,并完成作业。
1.解释词语
(1)蹒跚 (2)悠然 (3)静溢 (4)澄碧
(5)流连忘返 (6)薪俸 (7)缘木求鱼
2.作者为什么选“钓胜于鱼”为题?
——目的在于从这一点引申出一个人生哲理来,钓不在鱼原就充满着引人深思的情趣,加上作者的构思,恰当地引例,让人折服,以其为题,更加显得生动,更加富有哲理性。
3.文中不少地方重笔描写景物,这和“钓胜于鱼”有什么联系?“钓胜于鱼”的含义是什么?
——钓本意在于鱼,作者却超乎寻常地引用老者的话并概括为“钓胜于鱼”,含义在:钓,为自然之美所迷恋,在美丽迷人的景色之下垂钓,享受的是钓,而不是鱼,为下文引申出人生哲理打下了基础。
4.文章从“钓胜于鱼”引申出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人的享受在于追求,不在于索取。
5.从文中摘录写景的句子和富有哲理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三、检查、交流自读作业。
四、教师:
是一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重在说明事理,作者就一位老教授的话“我是为钓,不是为鱼”说起,或写景,或引例,或对话,引出议论,引人思考。
课文立意新颖,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很值得我们反复阅读。
五、课堂练习:
是一说理性散文,但文中也不乏写景妙句,以及引例。试划出写景和引例部分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掌握生字词,体会作品的特色。
2.预习《诗五首》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石榴》教案10-28
语文天地教案12-10
语文写作教案12-26
语文的设计教案07-20
语文《掌声》教案12-08
语文《荷花》教案09-19
语文桥的教案09-07
语文教案(精选)09-02
语文教案(经典)11-07
语文秋天教案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