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一、理清思路,抓住内容(各部分均应强调朗读)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故事中,父亲对儿子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充满希望——严厉训斥——
3、哪一部分最让你受感动?为什么?用心读一读。
4、结尾好在哪里?
二、分析心理,体会感情
1、认识文中内心活动描写的两种方式。
(1)、有提示语;
(2)、无提示语。
2、在遭到父亲第一次严厉责怪之后,叙利奥是怎么想的?
3、尽管受到父亲严厉的训斥,叙利奥仍然坚持抄写签条,他可能是怎样想的?
三、品读结尾,体会写法。
讨论:早上醒来的时候,叙利奥“忽然发现床沿上靠近自己胸口的地方,横着父亲白发苍苍的头。原来父亲夜里就这样把头贴近了儿子的胸口,这时睡得正熟哩。”你从结尾的描述中读懂了什么?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1、 父亲的头靠在儿子的胸口,以表示父亲对儿子的愧疚和疼爱。
2、父亲表面上对儿子冷淡,实际一直为儿子担心,几个月来没睡一个好觉,现在父亲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3、儿子能为父亲分担家庭责任,父亲可能从儿子的.身上感受到一种依托。
4、父亲醒来后,父子俩会说些什么?体会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的作用。
揭示:这就叫“言已尽而意无穷”。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四、激发想象,拓展思维,开展辩论。
叙利奥还会抄写签条吗,为什么?
正方:会。理由如下:
1、他已经有能力帮助爸爸抄写了。
2、他会和爸爸一起安排好学习和抄写的时间。
3、爸爸年纪越来越大,家里开支爷越来越大,他必须这样做。
反方:不会。理由如下:
1、爸妈心疼他,不让他抄写。
2、一家人的希望都在他身上,他只能一心一意读书。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一、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
2、思考:
你是怎样理解“只有一个 地球”这个课题的?
课文为什么要以“只有一个地球”为课题呢?
板书:只有一个地球
二、检查反馈学生的自学情况
1、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
(1)组词
渺( ) 矿( ) 赐( ) 慷( )
秒( ) 旷( ) 场( ) 康( )
慨( ) 滥( ) 睹( ) 堵( )
概( ) 监( ) 赌( )
(2)理解词语
慷慨:本文指不吝惜。
节制:控制或者限制。
渺小:微小。
遨游:任意游历。
璀璨:形容光彩鲜明耀眼。
和蔼可亲:态度温和,可以亲近。
枯竭:用尽,断绝。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说一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整体感知课文。)
4、再读课文,找到不理解的地方,用笔标画在书中。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课文每个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2、试着给课文分段,想想每一段的段意以及分段的依据。
(课文共分为四个段落。分段的依据:根据不同的内容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介绍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
第二段:(3——4自然段)介绍地球的自然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第三段:(5——7自然段)介绍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
第四段:(8——9自然段)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3、指名分段读读课文。
四、教师小结
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只有一个地球》,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那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为什么说如果地球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地学习课文。
二、逐段学习,落实训练。
(一)讲读第一段
1、我们大家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的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跟随宇航员一起到太空上看一看地球。
请你在书中划出相关的语句,进行讨论。
板书:美丽而渺小
2、关于“美”,思考:
(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地球美?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地球的美?
配合挂图指导学生。从中找出:“蓝色”“白色的纹痕”“水蓝色的纱衣”。
理解分析比喻句“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的含义。(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都是说明有了地球才有了人类和一切生命。)
3、学习关于“小”。
用学习“美”的方法学习关于“小”。
要求:看图、读文,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寻找答案,全班进行交流。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
(1)列数字:半径6300公里。
(2)打比方:一叶扁舟。
(3)作比较:地球——宇宙
4、理解“人类活动范围小”,方法同上。
5、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
6、教师小结: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是美丽的、壮观的,然而它又是渺小的。我们人类所生活的范围更是很小很小。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但是有些人却根本不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不了解我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是不能够随意破坏的。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快速阅读,找出中心句。
板书:自然资源有限
2、讨论交流:
投影出示:
(1)文中列举了哪些自然资源?他们有什么不同?
(一类是不能够再生的.,一类是能够再生的。)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一类是不加节制地开采有限资源,二是随意毁坏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
(3)这些破坏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发挥学生的思维,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检查小组的讨论记录。)
3、填空(进行拓展训练。)
地球上水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破坏水资源,向江河里排放各种废水、废物。不但使清洁的水资源不能够再生,还会使人害病,鱼类灭绝。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所以,我们要保护资源。
(三)讲读第三段
1、学生自学。(请你在书中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交流自学效果。(教师把握住“其它星球不适合人类居住”这个要点。)
3、指名朗读。
(四)讲读第四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板书:精心保护地球
2、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只有一个地球。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出你对这一段的理解。
3、自由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想一想第一、二句与第三、四句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因为地球只有一个,如果他们被毁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所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三、对照板书,总结全文。
1、对照着板书,你能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吗?(课文一层一层地说下来,最后发出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呼吁。)
2、课文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课题呢?
四、品味课文的内容,畅谈学文后的感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我们的生活中,怎样做才是保护环境呢?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总结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及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课文介绍了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关知识,提醒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二、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1、课文内容生动、形象。作为一篇科普读物,作者运用的是多种多样的说明方法。你能从课文中找到这样的例子吗?
(1)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是那样的渺小,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很有限的。
(2)运用比喻的方法。说明地球的美丽,是人类和地球生命能够生存的环境。
(3)运用分类别、举例子的方法。说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一是不能再生的资源被不加节制地开采;二是能够再生的资源遭到破坏。
2、教师小结: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但向读者介绍了科普知识,更能使大家警醒,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采取以下做法:
1、通过自学引导学生逐段进行讨论学习。
2、利用多媒体素材辅助教学,使学生获得更形象、直观的印象,感触更深。
3、联系实际谈感想说体会,完成课后布置的作业,使课程面向社会实践,让学生认识环保的极端重要性,自觉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用实际行动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整体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认识这一回目在整部《红楼梦》中的作用。
2、 鉴赏文中精彩片断,体会人物形象刻画与情节发展的关系。
3、 比较阅读“宝玉挨打”和“抄检大观园”两个故事高潮,进而学习借鉴曹雪芹叙事小说的技巧安排艺术安排。
重点难点
1、 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及人物矛盾冲突;赏析“探春拒抄”片断。(重点)
2、比较阅读,学习借鉴曹雪芹小说写人叙事的技巧。
教学设计
教法:自学讨论法,赏析法。
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整体把握
1、 导入新课:简介大观园
大观园原是贾府为迎接贵妃元春回家省亲而修建的别墅。元春回宫后,曾一度封锁,后来就命那些能诗会赋的姊妹和宝玉居住。大观园是个规模宏大的贵族庭院,方圆约三里半,其中风景有七八处,亭台轩馆十几座,真是“说不尽的太平景象、富贵风流”。住在大观园的人除宝玉外,都是年轻女子,其中少数是贵族小姐,大多是奴婢,大观园堪称女儿国。
大观园是作者精心虚构的一座人间仙境,是宝玉和少男少女的人间乐园。这座花园寄寓了作者的人生和社会理想,它干净、闲雅、脱俗,人与人间相亲相爱,主仆间没有差别。这里面没有功名利禄世俗干扰,也没有外界污浊恶臭。但大观园毕竟是作者理想的存在,它依托贾府现实环境而存在,不可避免地受世俗侵扰,大观园的命运最终是归于毁灭。这是《红楼梦》小说悲剧精神的核心之所在。
《抄检大观园》(第74回)贾府种种矛盾激发的结果,是贾府由盛及衰的征兆,是贾府毁灭的开始,是《红楼梦要》的另一个高潮。
2、 学生自学全文,要求思考,(约20分钟时间)
(1)分析抄检大观园的原因,梳理出抄检行动的情节过程。
(2)在抄检中反映出了哪些矛盾冲突?
(3)重点阅读“王夫人审问王熙凤”、“探春拒抄”、“王善保家的无地自容”片断,试分析人物的主导性格。
3、 自学检测
问题一 抄检大观园前因后果是什么?
【提示】前因有三:一是“绣春囊”事件;(导火索)二是王善保家的挑唆;(火上浇油)三是丫环晴雯奇装打扮惹王夫人大为生气(爆发)。
后果:邢夫人一派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尤其是王善保家的哑吧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王夫人、王熙凤理占上风;探春拒抄取得了大胜利;众丫环命运可谓惨也。
问题二 人物间的矛盾主要有哪些?
【提示】邢夫人与王夫人间的妯娌矛盾;邢夫人与王熙凤间婆媳矛盾;凤姐与王善保家的间的主仆矛盾;王夫人与晴雯间的.主仆矛盾;王善保家的与晴雯间的奴仆之间的矛盾。
第二课时 重点片断赏析
1、整体情节赏析(师生讨论)
抄检大观园午夜大行动
总 指 挥 王夫人
副总 指挥 王熙凤
队 员 王善保家的、周瑞家的、众丫环等
行动过程
上夜老婆子处→怡红院(晴雯)→潇湘馆(紫鹃)→探春院(探春)→暧春坞(李纨)→惜春房(入画)→迎春房(司棋)〖板书〗
〖评点〗
抄检大观园整个过程使封建大家庭内部种种矛盾全部展现出来了。抄检行动实际上是封建主子对年轻女奴们的一次血腥镇压,许多清纯善良、年轻美丽、聪明活泼的丫环或被驱逐或被逼死。入画因保存哥哥的东西而被视为盗贼,轰出了大观园;四儿因与宝玉同年同日生,开了一句玩笑(同日生的是夫妻)被驱出大观园胡乱嫁人;晴雯、司棋命运就够惨了,或含冤而死,或殉情而死。
因此,抄检大观园总体上是一场悲剧。小人之得逞,无辜之受害,探春之悲愤,王夫人之刚愎,凤姐之无奈,以及从总体上看贾府之走向败落,俱足以悲。但悲剧的内容却以喜剧、闹剧的形式表现的:邢夫人之审傻大姐,王夫人之审凤姐,王善保家的丑态,周瑞家的“站边儿”,惜春火上浇油,尤氏之“吃心”挂不住……
2、“探春拒抄”片断赏析
① 请学生朗读这一节,朗读注意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和性格特征。
② 整个抄检活动的高潮,就是在探春房内的抄检。分析讨论:
A、 请用简练语言概述这一片断:
【提示】:倚门而待→公然申明→慨叹家运→讨个说法→凤姐表态(一波折)王善保家的撩探春衣襟→探春怒掴王之耳光→待书嘲讽王善保家的→众人劝慰探春歇息(二波折)
B、 比较探春和晴雯两人的反抗性格
【提示】:晴雯和探春对于这种残暴而愚蠢的抄检,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但两人身分和地位不同,她们的反抗有本质的不同:晴雯的反抗是一个女奴的反抗,是受害者反抗的典型;探春是为贾府的“自杀自灭”而痛心疾首,她认为正是这种源于内部的“自杀自灭”必将导致贾府一败涂地,因此,她是站在维护贾府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反对抄检的。晴雯和探春都采取了以退为进、以毒攻毒、以发展凸现对方的荒谬寒碜对方的方法表示自己的抗议。如晴雯主动倾箱,堵住了王善保家的嘴;探春先发制人,第一个迎上去,硬碰硬,干脆把矛盾激发。
(延伸思考:司棋、入画的反抗又与这两人的反抗有何不同?)
3、问题讨论
问题一 贾母的丫环傻大姐在大观园拾得一个“绣春锦囊”,一个小小的物件竟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为什么?
【提示】 导火索;维护贾府荣誉的手段;邢夫人扳倒王夫人、王熙凤的有力武器。
问题二 结合《林黛玉进贾府》、《宝玉挨打》试评说一下王熙凤这个人物的复杂的性格特征。
【提示】 精明强干,两面三刀,脸酸心硬,杀伐决断,是贾府特别是荣府的栋梁之才,铁腕人物。但她有不可救药的缺点:有权无势,有才无德,有聪明无智谋,有宠无戴。
第三课时 拓展性讨论和阅读
1、比较阅读两大故事情节的异同(讨论)
第一步 学生自由讨论,老师提示思考的角度
【提示】 两文可从总体写法、结构安排、人物刻画技巧、矛盾冲突等角度入手。
第二步 师生共同研讨,老师主要诱导学生思维方向。
第三步 讨论结果归结。
【板书】
相同之处 《宝玉挨打》 《抄检大观园》
整体写法 ①以人物性格特点为出发点,通过人物的活动推动情节的发展;而人物性格特征又在情节发展中得到充分的表现。②都写出了事件的起因、经过、发展、结果等几个过程,构思精巧,决不简单化。 运用“舞台艺术”手段,各种矛盾集中在一个舞台上,情节集中,强烈感人。 采用“分镜头”写法,场面描写次第展开,在强烈对比中给人深刻印象,且详略安排恰当。
矛盾冲突 各种矛盾迅速激发,并急遽爆发(火山爆发式的) 各种矛盾盘马弯弓,引而不发,交错穿插。
结构安排 宝玉挨打后还有一个余波,一直延伸到第36回,整个事件紧凑集中。 抄检大观园后隔了一段时间后才再兴波澜,到第77回才交待抄检的结果。
人物刻画 主要人物采用正面和侧面描写手法 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在宏大的场面描写中去表现。
2、 拓展阅读
1) 阅读小说第23回宝玉和诸女儿入园的描写,对比大观园今昔不同的气氛。
2) 课外阅读小说的第75~78回,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人物性格和思想主旨。
3、 练习设计
4、 课堂小结。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
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课前准备:
一、了解作品:
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掌握加横线字的字形和读音。
机杼( ) 可汗( ) 鞍鞯( ) 辔头( )燕山( )鸣溅溅 ( ) 鸣啾啾( )胡骑( ) 戎机( ) 金柝( )著( ) 傍地走( )
2.划分句子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三、疏通文意
1.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 愿为市鞍马( ) 北市买长鞭( ) 胡骑( )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四、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 “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木兰的什么精神品质?
5.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6.学习完课文木兰给你怎样的印象?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五、积累迁移
1.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将士奔赴战场行军急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
(3)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家人喜迎木兰归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比喻的修辞赞颂木兰机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六。、个性化备课
七、教学反思
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
二、1.zhù kèhán jiān pèi yān jiān jiū róng jì tuò zhuó bàng
2.(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三、1.思念;买;集市;战马;战争;过;北方;记功;有余;穿;怎么。
2 .(1)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
(2)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的声音,清泠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铁甲战袍。
(3)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了,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4) 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
(5)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四、1.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愁。能使文章简洁。
2.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念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漏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 形象,形象地写出了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3.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
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
诗,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
4.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的耕织生活、不募荣华富贵的纯真性
格、高贵品质。
5.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6.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五、1.(1)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
(5)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学生围绕着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谈起,言之有理即可。主要让学生有
一颗感恩心和爱国心。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借助“我的词语库”,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4、读懂童话故事,感受朋友间的友情。
二、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1、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学生识字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2、感悟朋友间的友情,特别是通过人物语言感悟心情,读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准备
1、识字、词语卡片。
2、挂图或课件。
3、重点语句投影片。
4、学生自制小动物头饰。
五、教学时数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感悟,认读“玫瑰”。
1、随板书读题,这是什么样的小院?怎样读出开满了玫瑰花?
2、随课题识记:玫瑰
3、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借助拼音,整体读文。
1、借助拼音朋友,认真读准每一个字音,并把生字画出来。
2、同桌抽读识字新词卡,互相帮助读好每个词的字音。
3、把会认字朋友放回课文中,学生再次练读,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4、指名读书,师生评议,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不好的语句。
(三)读中自悟,质疑问难。
1、自己读文,想想你都读明白了什么,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学习小组交流。
(1)用读的方式表达自己读懂的地方。
(2)把组员共同的问题归纳出来。
3、抓住难点问题,引导全班交流。
为什么说“这是咱们的友情花”?“这是森林里最漂亮地方”?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结合同学间的故事,用读或说的方式都行。
(四)自选角色,情感体验。
1、今天咱们一起来到这开满玫瑰花的.小院,你最想当谁呀?
2、自选角色,自由组合,用表演读的方式再现当时的情境,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3、组间评读,深入体会人物心情。
(1)教师引导学生读好人物语言,把当时小动物的心情读出来。
(2)指导后教师与学生分角色再次朗读,把体验到的读出来。
(五)课外延伸,推荐故事。
同学们特别喜欢这个童话故事,一定还想读到这么有趣的故事。老师向大家推荐《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这两本书,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一个星期后,我们召开故事会,每人要讲一个精彩故事。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写拉、把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获。
3、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头饰。
【教学思路】
1、主体参与合作互动设想。
2、情境激发学习课文的欲望,从识词、识字开始,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创设学习情境
1、导入:
收获的季节又来到了,热情好客的.小动物们邀请大家去做客,它们是谁呢?(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生词
1、自由小声的朗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
2、同桌相互帮助在课文中圈点出要求会认的生字生词,并读一读。
3、四人小组开展读词读字的活动,为竞赛作准备。
4、学生做小老师领读词语,学生跟读、帮助读准词语的音。
翻松 浇水 施肥 饿了 这时候 挑着 一担
5、从词语中找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6、分组读、男女生互读、竞赛读、齐读。
7、做生字游戏。老师抽读卡片。学生抽读卡片。玩识字抢答的竞赛。
8、去掉拼音识记生字。
三、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1、四人小组开展读书活动,人人参与,主动读书。
2、开火车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四、朗读感悟前三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看看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说。练读。齐读。
第二、三自然段:
1、小白兔和小灰兔说的话谁想读一读呢?你想读那一句就读哪一句。
2、教师指导朗读,结合体验读出感谢和请求的语气。
3、同桌练读;比赛朗读。
4、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齐读。
五、好词好句练说话。交流记字的方法
六、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2、指导写拉:
先观察拉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教师范写。
3、学生临摹。
4、师生评讲。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学习了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指名朗读一、二、三自然段。
二、朗读感悟四、五自然段
1、四人小组练读第四自然段,读好把字句。
2、指名读四五自然段,教师相机指导。
3、鼓励学生用把字说话。
4、用自己的话说说小白兔是怎样种菜的。
5、分组读第四五自然段。指导读好常常、很快等词语。
6、说话比赛:
用一句话说说这两段的意思。
三、自读感悟第六至九自然段
1、读课文思考:
小灰兔看到了小白兔为什么觉得非常奇怪呢?
2、思维训练:
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3、分小组展开讨论。
4、分角色朗读。
四、语言训练,深化主题
1、填空练习:
只有爱劳动,才__________。
只有爱学习,才_________。
2、带头饰表演课文内容。
五、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绞丝旁的书写。
2、教师范写。
3、学生临摹。
4、学生评议。
语文教案 篇7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 自我介绍
在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同学们都作了自我介绍。这次习作,根据自己说的和同学的评价,写一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写完以后再加个题目,如《我给自己画张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还可以把习作读给了解你的人,听听他们的意见,并认真改一改。
本次习作的目的要求:
1、介绍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缺点;
2、抓住自己的特点写清楚完整;
3、以自己特点的某方面为主来写;
4、通过人物的外貌、爱好等来反映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口语交际,明确介绍自己的内容。
1、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希望介绍给同学们听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有意识的分类板书。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归纳出:介绍自己可以从自己的性格、爱好、品质、优点或缺点等方面来介绍。
二、导入习作要求,指导审题。
明确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三、组织讨论交流,突破指导重难点
1、可是如果你只用一句话概括地告诉别人你的特点,是很难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什么办法通过你的介绍让别人一下子就记住你的特点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举一个事例
2、围绕某一个方面,分层次请几个学生就相同的特点用一件事例来介绍自己,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一个特点可以用不同的事例来表现。
进而讨论:
(1)你们觉得刚才几个同学当中,哪个同学的事例能够突出自己的特点呢?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事例还要恰当。板书:恰当的
(2)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板书:把事情的经过有条理地写清楚
(3)小组讨论,怎么样帮助事例不够具体的同学把经过说清楚? 汇报小组意见
3、教师小结:
(1)写法点睛
这次习作让我们来写一写自己,通过自己的介绍让别人认识了解一个真实的“自我”,一个完完整整的“自我”。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这次习作呢?
首先,简介自己的基本情况。习作开始可以用三言两语对自己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即用简短、清楚的语言把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在哪里上学写出来,使人对你印象深刻,语言要活泼,写法灵活多样,突出自己的特点。
其次,描写自己的外貌特点。外貌是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而外貌有特点的人往往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描写外貌之前,可以先照照镜子,认真观察一下自己的容貌、身材特征,也可以问一问父母或同桌对自己外貌的描述,然后加以整理。描写外貌要抓住特点,就是从五官容貌、身高、体重、穿着打扮等几方面挑选最有特点的来写,不要不分轻重主次,什么都写;而语言要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一点儿,这样给人的印象一定深刻得多。
然后,介绍自己的性格、爱好或特长,优点或缺点。习作中要写一写自己的`性格。有很多词语可以形容自己的性格,比如,活泼开朗,天真无邪、勇敢无畏、稳沉、大方……而只有这些词语是不行的,必须借助具体小故事来展示自己的个性风采。介绍自己的爱好、特长,是自我介绍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一两个小故事来展示自己爱读书、爱下围棋、爱打乒乓球、爱唱歌跳舞、爱绘画书法、爱弹琴、爱小制作、爱玩电脑等方面的爱好或特长。也可写写自己的优点或缺点。人无完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是啊,习作中既可以展示自己的优点,也可以写出自己的缺点。
最后,结尾时可以来个画龙点睛,写一两句精彩的语言来总结自己。
(2)思路点拨
思路1──流水帐式介绍法。这种写法最简单了,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爱好特长、性格特点等,一一作流水账式的介绍,让读者从这些直白的叙述中了解自己。
思路2──自我画像法。这种写法是在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后,重点通过外貌长相打扮的特征描写,如胖瘦、酒窝、眼镜等等,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和风格,通过有趣的事情写出自己的面貌和精神。
思路3──兴趣爱好介绍法。这种是在介绍了自己基本情况后,重点讲述自己的兴趣爱好方面的事例,如爱看书、爱运动、爱动漫、爱下棋等等。
思路4──性格特点分析法。这种写法是在介绍自己基本情况时,重点通过分析自己姓名来突出个性风采
思路5──优缺点列举法。这种写法是在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后,重点通过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来达到介绍自己的目的。
4、你准备举一个什么事例来说明自己的特点呢?自己先想想,然后和同桌商量一下,是否恰当和把经过说清楚了。
四、学生习作,教师有针对性地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先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特点。然后指导学生记叙一件事情,突出自己的特点。)以上归纳不知道是否准确,期待着进一步的验证和讨论。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桥的教案01-13
语文教案【精选】11-03
语文教案[经典]09-05
(经典)语文教案09-26
语文教案(经典)10-15
语文秋天教案04-21
语文教案(精选)09-25
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08-09
语文教案(经典)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