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蒲公英的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蒲公英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蒲公英的教案1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是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准备:
一束蒲公英、小黑板、饼干糖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见他?他就是(出示蒲公英),你们想不想认识他?好,这节课我们就来 和他认识并成为好朋友,好不好?(以初次见面的形式跟学生打交道,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蒲公英有什么特点?(请学生说)这些特点课文里有没有写到?学生答后引入第一自然段。(利用直观演示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文情景中去。)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这段主要讲什么?(花瓣落,绒球长,微风吹,小伞飘。)哪句写得最美?你是怎样读?(指名读)然后齐读这一句。
2、“小降落伞”指什么?他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旅行、安家、传播种子)
3、蒲公英的种子成熟了,一阵微风吹来,他们便离开妈妈的怀抱,飞到广阔的地方去,他们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多么愉快。同学们,咱们也跟着蒲公英一起飞起来,(学生在座位上自由摆动)同时齐读最后一句。
(赞可夫在《和老师的谈话》中指出:“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地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我紧抓住契机,把学生带进了蒲公英自由飞翔的优美意境中,促学生情感的生发,引导学生带着各自的体验朗读,读出了味,读出了形,读出了神。)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时太阳公公看见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对他们说了些什么?(指名说,出示太阳公公的话)同学们,老师考考你们,太阳公公的话读懂了吗?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指名说)太阳公公告诉蒲公英的种子,不能去( ),能去( )。
2、太阳公公是用这样的语气说吗?他是怎么说的?(亲切地说)谁能读出“亲切”的语气,指名几个读,评出读出“亲切”的语气给予奖励。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降落伞们听了太阳公公的话,他们是怎样说的`?(出示句子)
2、指名读这三句话,组织同学评议。
(1)句读出“坚决”语气;(2)句读出“轻视、向往”的语气;(3)句读出“得意”的语气
3、同桌分角色对读,抽几桌读,评出好的给予奖励。
4、四人小组读,自由选择形式演读,抽几组读,评出最佳小组奖励。
(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真真切切的读,多种形式的读,有个别读、同桌对读、小组分角色读,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出语感,为理解课文提供了必要铺垫。同时,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并采用最佳机制,不使学生有厌烦感。)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的话,说法和做法各不相同,他们结果怎样呢?
2、自由读,后指名说。
3、小组讨论: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4、师生交流得出结论:做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学会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的探索学习。)
六、口语练习。
1、那两颗种子临死前会说些什么?
2、同学们,落在泥土中的蒲公英的种子茁壮成长,他们在阳光下竟相开放。到了秋天,他们也有了自己的种子,当上了蒲公英妈妈。当他们的孩子即将出发时,他们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些什么呢?请你来当一回蒲公英妈妈,嘱咐一下自己的孩子。想一想,该怎么说,才能让他们落到泥土中去,不去那金光闪闪的沙漠和银花朵朵的湖泊?
3、学生练习说话。
4、评议,选出最佳学生。
(此环节的设计也意在使学生在掌握课文的语言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蒲公英的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知道蒲公英是一种野花,有很特别的花朵和有趣的茎,叶子.
2、用自己的认识表达对蒲公英的认识.
二、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蒲公英
2、幼儿用彩笔,画纸。
三、活动过程:
(一)以让幼儿猜花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有一种花呀,就像一个绒绒毛的圆球,很轻很轻的.,风一吹,这些绒绒毛就随风飘呀飘,飘到哪里在哪里安家。
你们想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二)认识蒲公英的外形特征
1、出示照片:蒲公英(花)
(1)蒲公英的花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花瓣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蒲公英花瓣的形状)
(2)蒲公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观察后发现,蒲公英的叶子是绿色的锯齿形的,含白色乳汁。
(3)它的茎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照片:蒲公英(种子)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告诉幼儿像绒绒毛一样的圆球就是蒲公英的种子)
(2)蒲公英生活在什么地方呢?
让幼儿知道蒲公英是一种野花,生于路旁、田野、山坡。
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落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安家。
(三)了解蒲公英的作用
1、蒲公英能吃吗?
告诉幼儿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风味独特
2、蒲公英的花非常漂亮,可供人们观赏。
(四)绘画:蒲公英
1、蒲公英非常好看,现在,我们把它画下来,举办一个蒲公英画展好吗?
2、幼儿绘画
通过画蒲公英加深幼儿对蒲公英的认识。
小学蒲公英的教案3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角”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介绍了自己一次怎样的经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部分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思考并理解妈妈告诉孩子的道理,体会母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诱的亲情。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认读生字词,教师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刚刚看到《金色的蒲公英》这个题目时,你想到了什么?
那么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
1、认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障碍。
2、利用生字卡片,了解学生认字情况。
3、读完课后和你刚看到题目的想法一致吗?说说你的想法。
4、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惟一、滚瓜烂熟、委婉、振作、会心等词师生共同解决。漫不经心、意味深长、可放在分析课文中去理解。
5、指名读课文。
三、深入读文。
1、默默地品读课文,看看从读文中,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
①从开头和结尾两部分,能够读出来,这篇课文是对过去的事情的回忆。
②学生能清楚地描述出事情的经过:“我”开始是演公主的,可一上台就忘词,后来老师安排“我”演叙述者;我很伤心,妈妈借蒲公英给我讲道理,并鼓励“我”,“我”终于成功了。
③妈妈是如何帮助我的:假装要拔掉蒲公英,从而开导我:每种花都以自己的美丽带给我们快乐,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公主,不再演公主也不是丢脸的事。
2、文中哪些词语或语句能让你体会到浓浓的爱意。
①在“微笑、、慈爱、意味深长、不厌其烦”等词语中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爱,朗诵相应的语句。
②妈妈漫不经心地弯下腰,要拔掉蒲公英,其实是别有用心。(理解词语漫不经心)
③妈妈不是直接给“我”讲道理,而是通过养花的事来教育“我”,体会妈妈对孩子的良苦用心。
3、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长听。
五、指导书写
1、“励”可以跟“厉、历”对比学习。
2、“练”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写成东。
反思:
《金色的蒲公英》是一篇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性散文。文章中心讲述了妈妈用一株蒲公英开导我,让我认真准备,演好次要角色的故事,说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付出努力,就会取得成功,就会像蒲公英一样美丽。
从文章结构上讲,文章以“金色的蒲公英”为线索,将妈妈对“我”的爱这一“的情感线”连缀起来,根据这一线索文章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自然段,讲了每天中午“我”都和妈妈一起度过;第二部分是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写了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精心准备台词,但由于登台时忘了词,被老师更换了角色,内心很痛苦。妈妈用一株蒲公英来开导“我”,使“我”受到启发;第三部分是第十二自然段到第十四自然段,写“我”认真准备角色,演出获得成功;第四部分是第十五自然段,写“我”珍藏着枯萎的蒲公英,那是妈妈送给“我”的礼物。
金色的蒲公英是一篇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性散文。在教学中,路边普通的普通的蒲公英开始引入课文,如果在平时,学生可能没注意过路边普通的蒲公英,未能欣赏过它的美丽,课件出示,让学生仔细、认真的观察,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母亲的用情至深。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本文的主题——妈妈的爱,教学时注重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从文章语言上讲,细致入微、如述家常的语言特点使得妈妈的形象在这篇文章中显得特别鲜活而生动,令人钦佩,她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机械的说教,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而像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充满着智慧和温馨。还通过“严肃、鼓励、不厌其烦、欣慰、意味深长”等词语,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诱的亲情。
在课文总结时,还应该适当的渗透写作方法。从文章写作特点上讲,妈妈教育女儿采取的方式是借物喻人式的,而这篇文章以“金色的蒲公英”为题,也有着借事喻理的意图。作者正是要通过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这一人生哲理与读者分享。
小学蒲公英的教案4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朗读课文内容,懂得着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二、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示课题
1、出示蒲公英图片。
图上画的是什么植物?谁能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其有关知识。
2、教学生字:蒲绒降伞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轻读练读课文两至三遍。
(2)画出生字词,练读生字字音。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出下面生字词。
(2)指导朗读长句子。
(3)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范读课文。
三、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小降落伞"指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
3、指导朗读。
小朋友看,你们看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去,它们的心情多么激动,多么愉快。我们读第一自然段时,要用什么语气?
四、作业。
1、描红。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
2、按要求填空。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读后指名回答。
(3)理解词语。
金光闪闪
银花朵朵
黑黝黝
(4)指导朗读。
要求用亲切的语气读。
2、细读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地话,有什么不同地说法?
(2)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3)理解重点句。
①出示投影片。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在就会变成百万富翁。
这颗种子说了几句话?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指导用蔑视的语气读这句话。
这颗种子认为哪儿有意思?它为什么认为那儿有意思?
理解“百万富翁”
指导用肯定的语气、兴奋的感情来读2、3两句话。
②出示投影片。
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欢乐!
指名读句子。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波光粼粼"。
指名说说另外一颗种子为什么要落到湖面去。
指导用得意的语气读这句话。
③指名有感情读两颗种子的对话。
3、细读第4自然段。
(1)她们的结果怎么样?一起来学习第4自然段。
(2)指名读第4自然段。
说说几种小降落伞的不同结果。理解"竞相开放""装点"
(3)再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说他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同。
(4)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复述课文。
3、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词。
1、教学生字字形
2、指导书写
3、练习描红
五、作业。
1、读下面几个词语,再说几个类似的词语。
一阵阵、黑黝黝、金灿灿
2、用“可爱”“亲切”造句。
小学蒲公英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角”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介绍了自己一次怎样的经历。
3、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部分
4、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思考并理解妈妈告诉孩子的道理,体会妈妈教育女儿的.良苦用心。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认读生字词,教师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蒲公英吗?你喜欢她吗?现在让我们一起读一读《金色的蒲公英》看看她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边读边掌握生字的读音,同时思考课后第一题:“我”在念小学经历了一件怎样的事?
2、利用生字卡片,了解学生认字情况。
3、读完课后说说你的想法。
4、重点词语:惟一、滚瓜烂熟、委婉、振作、会心等词师生共同解决。漫不经心、意味深长、可放在分析课文中去理解。
5、指名读课文。
三、深入读文。
1、默读课文,看看从读文中,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
①从开头和结尾两部分,能够读出来,这篇课文是对过去的事情的回忆。
②叙述“我”的经历。
③妈妈假说要拔掉我喜欢的蒲公英,从而借机机对我讲明道理:每种花都以自己的美丽带给我们快乐,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公主,不再演公主也不是丢脸的事。
2、文中哪些词语或语句能让你体会到浓浓的爱意。
①从“微笑、、慈爱、意味深长、不厌其烦”等词语中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爱。
②妈妈漫不经心地弯下腰,要拔掉蒲公英,其实是别有用心。(理解词语漫不经心)
③妈妈通过养花的事来教育“我”,体会妈妈对孩子的良苦用心。
3、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长听。
五、指导书写
1、“励”字的左半边不要写成“历”。
2、“卷”字的下半部分不要写成“匕”和“已。”
3、“肃”字的笔顺是:横折、横、横、竖、撇、竖、撇、点。
小学蒲公英的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会认12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
二、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1.识字卡片、实物投影。
2.课件或挂图。
3.搜集资料,多方面获得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引发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课文内容,初步解疑。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相互解疑。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蒲公英 小伞兵 怀抱 吓坏 摇晃 舒服 救人
4.同桌互读课文,检查读音。
5.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细读课文,感悟“小伞兵”的情感变化,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1.自由轻声读,思考:“小伞兵在找家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2.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引导感悟:
(1)第二自然段,体会小伞兵害怕、惶恐的心情。
朗读指导:
“小伞兵吓坏了,他当时会怎么说话?”进入角色读一读。
吓得“大叫”该怎么叫?再读一读。
分角色朗读。
(2)第3、4自然段,了解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感受小伞兵放松的心情。
①提问:“松子告别了大松树、黄豆从豆荚里蹦出来钻进了泥土里,他们干什么去了?”
②课件演示,教师小结。
③引导想象:“小伞兵看见松子告别了大松树、黄豆从豆荚里蹦出来钻进了泥土里,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学习第5、6自然段,感受小伞兵高兴的心情。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四)扩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自由背——同桌背——指名背。
(二)复习会认字,自主记忆字形。
1.抽取卡片检查。说说自己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2.口头组词。
3.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三)学习会写字。
1.巩固认读。
2.指导学生写字。
读帖观察——总结规律——练习书写。
练习书写环节强调:一写二看三对照。
(四)在听写本上听写6个会写字。
小学蒲公英的教案7
一、教学要求: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⒉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⒊朗读课文内容,懂得着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二、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示课题
⒈出示蒲公英图片。
图上画的是什么植物?谁能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其有关知识。
⒉教学生字:蒲绒降伞
⒊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⒈出示自读要求。
⑴自由轻读练读课文两至三遍。
⑵画出生字词,练读生字字音。
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⒉检查自学情况。
⑴读出下面生字词。
⑵指导朗读长句子。
⑶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⒊范读课文。
三、细读第1自然段。
⒈指名读课文。
⒉讨论:小降落伞指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
⒊指导朗读。
指图1,小朋友看,你们看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去,它们的心情多么激动,多么愉快。我们读第一自然段时,要用什么语气?
四、作业。
⒈描红。
⒉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⒈抽读词语卡片。
⒉按要求填空。
二、细读课文。
⒈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⑵读后指名回答。
⑶理解词语。
金光闪闪银花朵朵黑黝黝
⑷指导朗读。
要求用亲切的`语气读。
⒉细读第3自然段。
⑴自由读课文。思考: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地话,有什么不同地说法?
⑵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⑶理解重点句。
①出示投影片。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在就会变成百万富翁。
这颗种子说了几句话?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指导用蔑视的语气读这句话。
这颗种子认为哪儿有意思?它为什么认为那儿有意思?
理解“百万富翁”
指导用肯定的语气、兴奋的感情来读2、3两句话。
②出示投影片。
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欢乐!
指名读句子。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波光粼粼。
指名说说另外一颗种子为什么要落到湖面去。
指导用得意的语气读这句话。
③指名有感情读两颗种子的对话。
⒊细读第4自然段。
⑴她们的结果怎么样?一起来学习第4自然段。
⑵指名读第4自然段。
说说几种小降落伞的不同结果。理解竞相开放装点
⑶再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说他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同。
⑷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⒈齐读全文。
⒉复述课文。
⒊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词。
⒈教学生字字形
⒉指导书写
⒊练习描红
五、作业。
⒈读下面几个词语,再说几个类似的词语。
一阵阵黑黝黝金灿灿
⒉用“可爱”“亲切”造句。
《蒲公英》说课设计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蒲公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取了三个有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分别告诉学生怎样正确认识自己,怎样理智看待别人,怎样拿出实际行动。《蒲公英》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有不同,从而揭示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这篇课文在本单元中取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方法起着示范作用,我在仔细对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基础上,依据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1、方法性目标: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和运用词语;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读好人物对话;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
2、情感性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做人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同时也看到蒲公英种子的探索精神,但不提倡无谓的牺牲。
3、能力性目标:
以初读、精读、赏读、活读为主线,在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多读多想、读懂课文,读书感悟”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教学难点:深刻体会寓言的含义。
教学突破: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让学生敢想敢说。
二、灵活多样,说教法
1、信息收集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我让学生多渠道多途径搜集有关蒲公英传播种子、发芽生长等方面的资料进行阅读了解,这既为上课做好了准备,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情趣盎然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创设情景谈话激趣,拔动学生心中的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课堂中,教师的谈话也必不可少,或指导、或点拔、或解疑、或释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3、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走进课文,当太阳公公、当“小降落伞们”、当那两颗小种子,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与文本展开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
4、读书指导法
“文章思有路,遵路识其真”。(叶圣陶语)如何带领学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读书指导十分重要。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初读、精读、赏读、活读”对学生的读进行四个层面的指导,让学生的读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几个来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主动参与,说学法
1、联系生活法
“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一语道出了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土壤。教学中,必须将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地整合。《蒲公英》一课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想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2、读书入境法
朗读是十会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尤其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学习《蒲公英》过程中,我着力于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指名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
3、合作探究法
新课程尤其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在多维互动的`学习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中,我多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如:在小组里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说说学懂了什么?
4、多元评价法
在课堂学习评价中,我尝试让自评与他评、师评与生评相结合,让评价主体多元;让总结性与商讨性评价相结合,让评价方式多元;让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让评价项目多元。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
四、多元阅读,说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读出一方新天地。
1、激趣导入上课伊始,让学生观看动画,并通过教师的激情谈话导入新课的学习。
2、初读感知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就多读几遍,不能随意放过。通过初读,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在读给大家听的过程中体会到了通过自己努力获取成功的喜悦。
3、精读探究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各学习小组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在小组里面进行交流探究、梳理疑难,在精读过程中,让学生采取读、画、圈、议等方法,形成个体感悟,而后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在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形成共识。
4、汇报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通过朗读比较、角色扮演、重点圈议等手段,让学生明白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他们的命运也各有不同的原因,从而揭示出深刻的人生道理。
5、赏读体味
在此环节教学中,要以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扮演读等多层次的朗读训练,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仔细揣摩、回味。我特别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的角色中去,设身处地地读,如临其境地读。
6、想象说话在学生学完全文后,我设计了“假如你是太阳公公,会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里和湖泊里的小种子?”“你自己想对这两颗小种子说点什么呢?”两个问题,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陶行知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此,我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不强求一致,更不拘泥于教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学生置身于这种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中,对课文进行了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解读,尽展其独特的思维和丰富多彩的个性。课堂上,不断闪烁着学生美丽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体验着成功的喜悦,追求着创新的价值,走向创新的人生。此时的阅读,成了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成了心灵的对话。
五、自我反思,说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本节课中,我本着鼓励多元解读,展现独特思维的观念,努力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时我也在个性化阅读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没有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正确答案灌输学生,而是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适时让学生“辩一辩”,让学生在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懂得探索与幻想重要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听从和盲从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蒲公英》一课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课文寓人生的哲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为了让学生深切感悟到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道理,教学时,我创设了情境,注重学生的体验,让他们来感悟这个哲理。
教学时,我抓住了太阳公公的那段话,让孩子理解太阳公公说话的意思的同时体会到太阳公公为什么要这么说,将文章的中心引出——因为太阳公公害怕他们被外界的美好现象所迷惑。通过个别读,分角色读,有感情读,体会小种子们听了嘱咐后的不同想法和行为,在明白过程中是对太阳公公嘱咐内容的复述其次,我还抓住了两颗不听话的小种子的两段话,除了让孩子读好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去想像,小种子们的想法,走入他们的内心。最后将种子们结果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告诉孩子——是金子总会发光,但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对于有经验的人的忠告,我们应该吸取。在故事中将文章所要传达的道理传达给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太阳公公的嘱咐,将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每一个学生对教材的感受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揭示《蒲公英》这则寓言故事的道理时,我只是把教参上的寓意出示给学生并没有让他们通过说来交流,应该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让学生谈谈自己欣赏哪一类的人,适时让学生“辩一辩”。这样才会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追求真理、探求真知,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才会得到升华,主体性才会得到落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以改进,并加强孩子这方面的练习。
【小学蒲公英的教案】相关文章:
《蒲公英》教案06-22
大班教案《蒲公英》12-30
蒲公英小学作文(优选10篇)08-18
【精华】蒲公英小学作文3篇02-02
精选蒲公英小学作文300字三篇02-15
【精选】蒲公英小学作文汇编5篇03-06
【精选】蒲公英小学作文锦集10篇02-28
精选蒲公英小学作文汇编9篇03-06
【热门】蒲公英小学作文合集10篇03-19
关于蒲公英小学作文合集五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