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诚信是金教案 《诚信是金》主题班会教案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以提高知识、发展个性、愉悦生活、促进良好班风形成为目的。你所了解的主题班会都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诚信是金教案 《诚信是金》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诚信是金教案 《诚信是金》主题班会教案1
一、说教材:
《诚信是金》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让诚信伴随着我》的第二课。诚信,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道德品质,在人的品德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加强诚信教育直接关系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目标、为处在基础教育最前沿的小学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尤其是小学生的品德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品德教育课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说教为主要形式和以书本为主要内容的封闭模式,它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关注每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
1、活动目标
在情感与态度方面: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唤起学生切身的体验,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体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增强感受事物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处处需要诚信。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资料,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等方式,体会和深悟到:在生活中,一旦失去了诚信,不仅给当事人造成直接的伤害,而且也使整个社会失去安全感,人与人失去最起码的信任,受伤害的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
2、教学准备:
1、播放诚信故事的《曾子杀猪》的故事。
2、从报纸、电视、书籍中了解人们讲诚信的现象。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设计中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活动,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将运用互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间教与学的沟通交往,多维互动,师生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如:我们在这节课中采用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小组交流等多种互动形式。其次是通过电影创设情景教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通过一个个主题活动让儿童获得情感体验,培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主动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的教法将视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中有所调整。学生将用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来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及设计理念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在我们古代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我们来听一听,播放《曾子杀猪》的故事
故事大意: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子为什么要杀猪呢?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我们这一课的主题是:诚信是金。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拟,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
活动二:感受生活课前让大家从报纸、电视、书籍中了解人们讲诚信的故事。(四人小组里互相交流)
同学们给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诚信的故事,但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发生这样一来的。事情。我们来看一看:一个在国外留学的青年,在校学习成绩十分优异,而且精明能干。毕业后,他想凭着自己的学识和才华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他跑了几家公司,都被拒绝了。请看他的个人资料:屏幕显示文字──留学生个人资料
1、学习成绩优异;
2、精明能干;
3、诚信记录:曾三次逃票。
讨论:
(1)为什么这些公司不看重这位留学生优异的学习成绩和精明能干的才能,却如此看重他个人是否具备了诚实的品质呢?
(2)这是一件真事。写这个故事的作者就是那位留学生,他把自己的教训写出来,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诚信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美德。人一旦失去了诚信,就像那位留学生一样,即使有着聪明的头脑,出众的能力,也不会被社会认可,更不能在社会上立足。可见,做人首先应当是诚信。
设计理念: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让儿童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搜集资料,获得信息,激发感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是《品德与社会》中应该达到的目标。
活动三:反思换位体验,引导思考假如没有诚信
1、学生阅读书上班11页谈谈看发法。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便民伞的丢失带来的不方面
旅游时,游客不守时回来
2、学生调查了解到不讲诚信给人民带来的危害
资料:10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对白酒产品质量进行的监督抽查显示,白酒产品抽样合格率只有77、4%。本次抽查中有17种产品标签标注单项不合格,主要是产品名称不规范、未标注质量等级等,占不合格产品总数的34%。
讨论:如果生活在这样不诚信的社会环境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为什么?
设计理念: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评价某一事件、思想。学生通过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等方式,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
活动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设计诚信树上开满了诚信果,让同学们思考:如何把这些诚信果带回家?
第一个诚信果:小芳和小红约定星期天上午8时在学校门口见面,一起去看美术展览。可是星期天上午下起了雨。小红以为下雨了,小芳不会去了,所以她就没有去。
第二个诚信果:小强想跟爸爸去旅游,请李明代自己向班主任请两天“病假”,李明该怎么做?
第三个诚信果:果果同妈妈一起去旅游,买门票时妈妈隐瞒了他的身高,不用买门票了,他该怎么办?
讨论:你人为诚信树上还能结哪些诚信果?
设计理念:学生的良好品德习惯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可以使有目的的教学行为,利用生动有趣的“采摘诚信果”活动,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得到实现。
活动五:总结
同学们,让诚信变成清晨你窗前一缕温暖阳光,让诚 诚信是立身之本。诚信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道德基础。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小公民!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歌——《诚信如歌》:让诚信伴随我们每一个人。
诚信是金教案 《诚信是金》主题班会教案2
各位专家、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诚信是金》。
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教法和学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设计理念
在讲理念之前,先给各位老师讲几个诚信调查问卷中同学们反映的问题:1有的同学借钱,说明天就还,但却一再往后推,甚至不还。2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流氓借钱,从来不还,为啥咱不能呢?3考场有人作弊,被老师发现,结果受到了纪律处分。4 与一位同学约好了星期天到公园玩,可我在公园门口等了他两个小时也没来,后来他说,他当时有不想去玩了。5某日,同学甲在桌子下面拾了一张50元的钞票,同学乙 看见了,但没有出声。下课后,老师问班里有没有人拾到钱,都没有说。乙说:“老师,甲拾到了” 甲 立即说“老师,我没有”以后,同学再也不理 甲了。 6有同学答应老师和家长不再上网了,结果还偷偷上网。 鉴于以上反映的学生思想实际,我确定设计本课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树立诚信观念,并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把学生培
二、说教材
1.本框地位和作用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道德观念的深层内涵,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创造信用社会、富民强国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竞争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诚信,是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做人、兴业、立国。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诚信内涵,诚信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及判断分析能力。学会辨识各种情境下的诚信表现,增强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守法、守信的自觉性,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诚信内涵,诚信的重要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理论指导实践。只有了解诚信内涵及其重要作用,才能指导人们的行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践—认识)所以确定此为重点。
难点:辨析二难情境、缺乏他律的虚拟环境下如何保持诚信。根据学生思想实际:虽然知道、认识到诚信的重要,但在某些情境下,不一定能做到诚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世界是为了指导、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认识回到实践,螺旋上升)所以确定此为难点。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基于本框的特点,我主要运用了以下的“四步探究教学方法”:
1、传美故事,巧妙导入
2、感悟经典 导出概念
3、合作探究,加深感悟
4、两难情境,坚定信念
2.学法:教学是生命相遇,心灵相会的过程。在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以上教法和学法的理论依据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新课程提倡的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学观,等等。
四课前准备
上课之前进行了一个诚信问卷调查。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对诚信问题的真实看法,生活中存在的诚信问题。对诚信现状加以了解,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 教学过程
1传美故事,巧妙导入
以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曾参杀猪”导入,问题设计:这猪该杀还是不该杀呢?无论学生认为该还是不该,都会肯定杀猪起到的教育效果——教育妻子和孩子要守信用。
巧妙的问题设计有利于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角色,并通过思考和回答自然导入“诚信”这一课题,2 感悟经典 导出概念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讲述曾经阅读的,也可以参考书中的传美故事,感悟“诚信”内涵。许多学生读过“商鞅立木取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书中有“一诺千金”的故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古训,还有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经典论断。在对这些传统经典的理解中,归纳概括出诚信内涵:“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在感悟经典中,通过思考探索,重点得以突破。
3、合作探究,加深感悟
让同学分组讨论两种情况:“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诚信事例,对个人和社会有何作用?有哪些缺乏诚信的事例,这些做法会给我们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分组自由讨论,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发言,积极参与学习,使每位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在有争论的地方老师可适当引导,也可留给小结时解答。学生自己在参与过程中,丰富了思想,在讨论中澄清是非、明白诚信的重要作用。懂得 ⑴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⑵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通过讨论活动,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开阔思路,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诚信---这一中华传统美德。
4、两难情境,坚定信念
认识诚信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诚信。生活是复杂的,在某些情境中能做到诚信是关键。这是我们教育的目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根据课前做的诚信调查,及生活实际, 我设计了一些两难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该如何看待与处理:1 你是学校四项检查小组成员,发现自己班级卫生不彻底,你是否会扣分?2 如果现在你手里有100元的假币,你会怎么办?3 家长和老师都不让你进网吧、游戏厅,你也承诺不进,你到底会怎么做? 4 你与同学约好下午到公园玩,而你恰好有事,不想去了,你会怎么办?
分组竞赛讨论,能激发学生好强好胜的心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与积极发言,并且能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两难情境的设置增强了学生对诚信表现的辨别,对诚信本质的把握。让学生把诚信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际行动紧密相连,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诚信事件,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对诚信的理解与把握,真正成为诚信的人。
5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主要收获,让学生自己总结诚信知识,把诚信知识内化,形成系统。树立诚信意识,坚定诚信行为。
课后作业:
1就自己关注的诚信问题设计一个调查问卷,并写出调查报告。
2就改变生活中不诚信现象,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3写一句关于诚信的宣传口号。
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诚信是金教案 《诚信是金》主题班会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诚信主题班会教案08-01
诚信主题班会教案05-19
《诚信是金》说课稿10-08
诚信主题班会教案(热门)08-03
诚信主题班会教案(优)07-13
诚信班会教案02-27
诚信主题班会教案(共13篇)08-17
诚信守法主题班会教案范文全文03-25
诚信主题班会活动方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