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守株待兔优秀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守株待兔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守株待兔优秀教案1
设计意图:
本寓言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载。教学中我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过程与方法目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对意外(偶然)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
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解题
1、同学们喜欢寓言故事吗?播放动画片。
2、揭题。板书:守株待兔。解题: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二、初读课文,质疑课题
1、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谁守株待兔?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2、同学们,答案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面。翻开书,请大家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看书下面的拼音读也可以问一问同桌或者老师。
1、同学们喜欢寓言故事吗?播放动画片。
2、揭题。板书:守株待兔。解题: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二、初读课文,质疑课题
1、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谁守株待兔?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2、同学们,答案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面。翻开书,请大家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看书下面的拼音读也可以问一问同桌或者老师。
三、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你们知道谁守株待兔吗?板书:种田人
2、种田人正在种地,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有一天他在田里干活,一只野兔忽然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到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3、这只野兔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想一想,“撞”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出示生字卡片:“撞”,读。组词。
4、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儿童”的“童”加上提手旁,就是“撞”。一个儿童伸出手,就是“撞”。儿童伸手撞一撞。读“撞”的时候应该怎样读呢?
5、齐读第一自然段。
6、老师刚才听你们在读中,有同学把一个字读错了。(出示字卡:窜)他读成了“串”,对吗?谁来纠正?生:这个字读“窜”。组词:窜逃、流窜、乱窜
7、“窜”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跟着种田人一起去看一看。(课件演示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的动画)
8、这只野兔怎么样的从树林里跑出来?
生:飞快地、像闪电一样地、慌慌张张地
9、同学们,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飞快地、慌乱地跑,就是“窜”。
10、想一想这段我们该怎么读这段内容呢?谁来试着读一读?
11、声音真洪亮,读得也很流利。老师也想读一读,老师读完之后请同学们说说我读的时候注意了什么?
12、生评价老师的读
生:老师把“忽然”读得很快,让我感觉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生:老师把“窜”读的很重很快,让我感觉野兔真的从树林里飞快地跑了出来。
13、大家听得真仔细。同学们,你们愿意读一读吗?还可以把你自己的体会也融入到朗读中。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看到一只野兔撞死在树桩上,种田人就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白捡”什么意思?板书:白捡
生:没花一点儿力气就捡了只又肥又大的野兔。生:不费吹灰之力。
2、指名读这一句话。面对这样意外的收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
生:乐滋滋。
3、“乐滋滋”是什么样的表情?生:很高兴。(露出高兴的神情)
4、谁愿意拎着这只又肥又大的野兔来乐滋滋地说上两句?
生:(手拎野兔)哎呀,你看我今天运气真好!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今天回去得好好吃一顿。
生:(手拎野兔)我今天没想到能捡到这么肥的野兔,让我把它拿到集市上卖了,买两斤酒喝。
5、我们一起乐滋滋地读一读这句话吧。
6、这个乐滋滋的种田人还有一个更美的想法,谁知道?
课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7、读句子。(读时强调了每天)
8、从你的读中我感受到这个种田人希望天天能捡到一只野兔。
师:同学们,能不能带着你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9、个性化朗读句子。
10、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这样的好事情会不会每天都发生?生:不会!
11、也许几十天以后会再次发生,也许几十年以后会再发生,也许永远都不会再发生。像这样不经常的,很少发生的事情,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偶尔。生:偶然。(板书:偶然)。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种田人他知道野兔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吗?生:不知道。
2、他是怎么做的?请大家默读课文,读完之后划出有关语句。注意我有要求,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汇报: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师:(课件出示:从此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4、(出示词卡:从此)同学们这里有一个词,谁来读一读?生:从此。
5、从什么时候起,他就丢下了锄头?生:从他捡到野兔以后,他就丢下了锄头。
6、(出示锄头图片及“锄”字)你们看,这就是锄头,知道锄头是干什么的吗?生:除草的。生:挖土的。
7、种田人丢下了锄头说明了什么?(板书:丢下)生:他以后不再干活了。
8、种田的人,他不干活。那他能干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两句话。(课件出示句1:种田人丢下了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句2:种田人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我请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读完以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板书:整天)
9、有“整天”和没有“整天”的句子,意思一样吗?
10、想一想第二句话该怎么读呢?
11、谁来评价一下她的朗读?
12、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13、种田人为什么“守株待兔”?现在你们明白了吗?(课件出示: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他想,所以他。)谁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原因?
生: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他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所以他种田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生: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一只野兔撞死在树桩上,他想这样的好事会天天发生,所以他就守株待兔。
14、(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你们瞧!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呀,不干活了。当别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他在守株待兔;别人在地里拔草捉虫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的庄稼大丰收的时候,他还在?生(齐):守株待兔。
15、他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呢?(板书:庄稼全完了)
四、深化理解,拓展延伸
1、现在假如你从种田人的身边走过,看到他正在守株待兔,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假如王老师现在就是那个种田人,我在这里傻等兔子呢。哎呀,我都等了一年了,这兔子怎么还不来呀!
生:种田人,你好!
师:你好!
生:兔子是不会再来的,你赶紧把田里的野草除掉,种庄稼去吧。
师:还有哪个过路人,给我这个种田人说一说?
生:老乡你好!你在干吗呢?
师:我等兔子呢。
生:你别再等了,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偶然发生的,你应该好好干活去。
生:赶快去干农活吧,你的妻子、儿子肚子都饿着呢,需要你好好种地养活他们
师:哦,同学们你们这么一说我知道了,这件事情是偶然发生的,要想有收获,不能靠运气。我呀,现在就扛起锄头,下地干活去。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
生:不用谢。
师:课文就学到这里。像守株待兔这样通过一个故事说明道理的文章,我们称它为?
生:寓言。
师:(板书:寓言)我们中国流传着许多寓言故事。像我们之前学习的揠苗助长,我们今后还会学习刻舟求剑、亡羊补牢、掩耳盗铃等等很多寓言故事,每一个都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可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便在今后做事、做人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以后有时间同学们可以读一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如果有机会,我们班开一个寓言故事会,好不好?
2、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回家,请同学们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长听,好不好?
板书设计:
野兔窜撞死树桩(寓言)不劳而获
守株待兔
种田人白捡丢下锄头一事无成
守株待兔优秀教案2
一、 导入
1、 观看动画片《守株待兔》。
2、 谁能给这一小段动画片起个名字呢?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 释题。
5、 大屏幕出示预习问题:
谁在大树桩前等兔子呢?他为什么要一直等待兔子呢?最后的结果如何?
二、 初读课文
1、 为了弄明白这几个问题,我们来仔细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 出示生字“窜、撞、锄”,谁能读准这三个字?应注 意什么?
用生字组词,造句,并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3、 再读课文(男女生赛读,学生评议)
4、 自读课文,把你读懂的问题告诉同学。
5、 教师小结。
三、 品析课文
1、 出示图片,思考:图中有谁?在干什么?想什么呢?
2、 种田人的梦想能实现吗?为什么?
那么,上次兔子撞死的事是一次( )?
3、 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看出那次是一次意外?(自由读课文,学生汇报,出示句子)
你从哪个词看出这是一次意外?
指导朗读:读出奇怪,让人感到意外的.语气。
4、 种田人是这样理解的吗?从哪看出他不知道这是偶然的事?(在书中找句子,词语)
指导朗读:读出他愚蠢、贪心、可笑的语气。
5、品析句子,感悟有无“整天”一词的区别。
6、你能上来劝劝他吗?(生表演)
7、思想教育:我们可不能像种田人那样,将偶然发生的事当成经常发生的事,总是梦想着不劳而获。
四、 背诵课文
让我们把这则寓言背下来,记在脑子里,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要作傻事,好吗?
守株待兔优秀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动画片守株待兔。
活动过程:
一、认识成语守株待兔。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
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
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A、能等到B、等不到) 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
A、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
B、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
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6、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延伸活动:
幼儿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活动反思:
《守株待兔》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最后一组课文的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本着语文教学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通过在教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也就是把“两类结构”的学习和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揭题伊始,我就呈现学习方法,接着通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然后通过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
学生经历了这样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不但对新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通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
小百科:兔(Rabbit)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下属所有的属的总称。俗称兔子。生物学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兔形目。
守株待兔优秀教案4
活动名称:守株待兔
活动目标:
1、理解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知道不努力付出是不会成功的。
2、初步尝试根据画面线索提问,并用语言清楚表述。
活动准备:图片。
关键点:知道不努力付出是不会成功的。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引起兴趣。
师:今日,老师为我们呈现的故事仅以图片形式展现,因此,小朋友们需全神贯注、细致入微地观察,方能洞察其间的奥秘与隐喻。
2、幼儿观察图片(从开始到农夫天天站在树下)。
3、观察解惑,初步感知。
(1)看了故事前面这几张图片,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兔子自己撞在树上的事情会不会天天发生?
师:这样不会经常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说是偶然的、碰巧的、难得的事。
(3)还有谁想问问题的?
(4)我也想问一个问题,如果农夫一直这样等下去,田里的庄稼会怎样?
(5)幼儿观察故事后半部分图片。
(6)故事看完了,你现在有什么话要说?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4、完整欣赏,加深理解。
(1)接下来,我将为小朋友们讲述这个故事。稍后,请你们思考并告诉我:在你们看来,这位农民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修改了原文,保持了意思相近但结构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2)不努力付出是不会成功的。
5、了解名字,延伸活动。
师:刚才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守株待兔。
6、拓展:“刻舟求剑”也是一个成语故事,和“守株待兔”一样,许多成语都蕴含着有趣的故事,教会我们深刻的人生道理。孩子们回家后可以向父母请教一些成语故事,将来我们有机会一起分享这些故事。愉快地结束这次讨论吧。
守株待兔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读守株待兔、树桩、撞死、乐滋滋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
过程与方法:
在读的过程中感知故事,体会故事的寓意,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
认识并接纳一个事实,即意外的收获并非凭空降临,而是建立在持续努力与辛勤耕耘的基础上。切勿抱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态,因为真正的成就往往源自于个人的不懈奋斗和智慧投入。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与反思,我们能够创造机会,而非仅仅依赖偶然性的幸运。因此,要坚信通过自身努力所获得的成果更加稳固且具有长远价值。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和课文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
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咱们来玩个有趣的游戏,通过看图猜谜,我与同学们共同探索一个故事,故事的标题就叫做《守株待兔》(在黑板上书写课题:守株待兔),大家一起朗读这个标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听老师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读一遍。听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说明题目意思的话来。
2、这个题目背后又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拿起课本,自由朗读课文吧!
三、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同学们的字词掌握得很好,我相信课文也一定读得很好。再次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文读完了,为了检测大家的阅读理解能力,我想考一考大家对《守株待兔》这个故事的掌握情况。你知道那个在田间等待兔子撞死的农夫吗?这位农夫为何会采取这样荒谬的行为呢?让我们回到《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去。故事中的农夫之所以会守株待兔,是源于他的懒惰与不劳而获的思想。他原本勤恳地耕作,但有一天,一只兔子不幸撞在了田边的树桩上,当场毙命。这次意外的收获让农夫看到了轻松获取食物的可能性,于是他决定放弃辛勤劳作,每天守在树桩旁,期待着再次有兔子撞来。农夫的这种行为,其实反映了人性中对于捷径和不劳而获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劳动的忽视。这个故事通过寓言的方式,讽刺了那些抱有侥幸心理、不愿付出实际努力的人。它告诉我们,依赖运气和偶然事件来解决问题或获得成功,最终只会导致失败。真正的收获需要通过辛勤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1、这只野兔怎么会一头撞死在树桩上呢?
2、“窜”是什么意思?究竟怎样的跑才叫“窜”?
3、什么原因,野兔会这么慌张地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呢?大家猜一猜?
4、想一想这段我们该怎么读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1、这时,农夫连忙奔向那边,几乎没有费任何力气,意外获得了一只又肥硕又壮实的野兔。"意外获得"在这里相当于原句中的"白捡",都表示没有付出太多努力就得到了某种收获。
2、面对这样意外的收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
出示: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都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5、朗读指导: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捡一只野兔,种田人更是开心极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这句话读好吗?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由于偶然得到了一份意外的惊喜,这位农夫开始渴望每天都能遇到如此幸运的情况。正是基于这种脱离现实的期望,他自此步入了一条不切实际的道路。
出示: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从此”是从什么时候起他就丢下了锄头?
2、农夫放下铁铲,用力将其抛向远方,这动作似乎彻底表明了他不再愿意重新拾起铁铲劳作的决心。作为一位地道的农民,他原本的`任务应该是什么呢?请将上述内容修改为意思相近但原创的表述,保持原有的精简风格,仅在必要时使用引用或固定表达式:农人弃其锄于地,用力掷之远外,此举动明显流露出其不愿再执锄耕作的决绝之意。身为一名田间劳作者,他本应承担怎样的职责呢?
3、“整天”是什么意思?
4、(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看这里!农夫扔下了锄头,他不再劳作了。当其他人辛勤灌溉施肥时,他在等待兔子撞树;当他人忙碌除草捕虫时,他在原地守候;而当别人都喜获丰收之时,他依然沉浸在守株待兔的幻想中。锄头被遗忘在一旁,田地无人打理,仿佛他相信无需任何努力就能有所收获,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坐享其成”。(板书:坐享其成)
5、你们想,他坐在树桩旁等野兔时会怎么想呢?
6、时光缓缓流逝,农夫心中始终坚信着同一个念头:“兔子会现身的,它必然会出现!”他依然守候在那棵枯木旁。然而,现实摆在眼前的情形又是如何?让我们一同回顾文章的结尾句(学生齐声朗读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在诵读这段话时,大家认为应当着重强调哪些关键词汇呢?
(师生齐读)最后,种田人不但再也没有得到野兔,而且田野长满了草,庄稼全完了。用个词语来说,就是——(板书:一无所获)
7、引导学生说理明白寓意。
四、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图)
你们看,那个种田人执迷不悟,还在那儿傻傻地等着,做着他的白日梦呢?现在假如你从种田人的身边走过,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师生扮演进行对话。
五、总结
是啊,秉持踏实态度,拒绝投机取巧,摒弃不劳而获的想法,否则最终将会一无所有。唯有脚踏实地地付出努力,方能有所成就。
六、课外阅读
(过渡):这就是寓言故事。寓言,总是借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它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都会有很大帮助。(推荐课外读物)其实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后我们可以去读读这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守株待兔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守株待兔教案10-20
《守株待兔》说课稿12-25
元日教案 《元日》教案优秀09-08
《井》教案优秀10-22
《短文》教案优秀07-10
减法优秀教案06-04
【优秀】中班教案05-19
《背影》教案(优秀)08-27
咏柳教案优秀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