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

时间:2024-10-25 07:01:4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1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

  出示狐狸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吗?(生齐:狐狸)

  教师:狐狸又简称“狐”(幻灯片上出示“狐”字,学习生字(偏旁、字形结构、书空等)

  出示老虎的图片:小朋友们,它又是谁呢?(生齐:老虎)

  教师:我们把老虎简称为“虎”(幻灯片上出示“虎”字,学习生字(偏旁、字形结构、书空等)

  过渡老虎被称为“百兽”,小小的狐狸总是很小心地避免和老虎碰上面,生怕自己性命不保。可是,事情总有不巧的时候,瞧,狐狸和老虎还是遇上了,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接着刚才的幻灯片,在“狐”和“虎”中间加上“假”,后面添上“威”字,这两个字要注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老师来朗读课文,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学生轻轻地打开书一边听,一边看思考。)听完后检查学生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呢?

  各自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诵读课文并学习生字词。

  检查生字词,正音。

  (1)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这些词,你觉得难读的词可以看着拼音读几遍。

  ②检查:你觉得哪个字难读,会读了吗?(指名读)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扯、兽、爪”是翘舌音,“闷、窜、胆”是前鼻韵母,“趟、抗”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mēng不读méng。齐读。

  ③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开火车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威风胆子吓跑寻找爪子借着、骨碌、违抗、窜过、一趟、狡猾、百兽

  我们再来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

  (3)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现在我请7位小朋友分小节读读课文,看看谁生字读得最正确。(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纳闷”的“闷”应当儿化,并领读。)

  小结:只一会儿功夫,就把字音读得那么准,同学们多不简单哪!

  四、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过渡:读了课文,现在你们知道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了吗?找到这个句子了?

  1、(出示句子)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狐假虎威的“假”字是什么意思呢?出示“假”的三个意思,让学生先了解。那么到底选哪个意思呢?

  3、假是生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字“假”,谁来读一读,说说它的结构,再观察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找关键笔画。谁能给它组组词。竖空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4、那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

  5、(出示句子)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指名读、齐读)

  6、学习生字“威”

  (一)细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狐狸为什么要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呢?它又是怎么借的?原来,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这里写了哪两个动物?你能分别找出表示他们动作的词语吗?

  老虎: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在寻找食物,寻和找放在一起说明老虎找的怎么样?(找的很仔细,很用心。)由此作出推论:可见老虎已经“很饿了”,“它非常需要食物”

  3、狐狸:“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跑)

  窜和跑的差不多吗?但是他们完全一样吗?你说说他们哪不一样?(窜乱套乱跑

  从一个“窜”你读懂了什么?(“窜”字说明狐狸不想被老虎逮住,急于逃跑,且逃跑的速度非常快,从中可见狐狸还是很怕老虎的)

  4、指导朗读

  (1)“窜”在这里是飞快地逃跑的.意思。

  (2)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让大家感到紧张。改成:看谁能读出狐狸急于逃跑时紧张害怕的心理。

  (3)老虎:抓住“扑”和“逮”这两个动作,让学生先试着做动作,然后再结合插图体会:从这两个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老虎?

  (看书上老虎捕捉狐狸的图片)多么凶猛的一只老虎,再读一读,读出老虎的凶猛。

  (4)自读后指名读

  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眼看就要丢到自己的性命,它甘心吗?不甘心的狐狸又会怎么做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下面我们来学写几个生字。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狐、假、虎、威

  重点指导假和威。

  2、出示生字,观察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找关键笔画。竖空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3、教师范写“假、威”

  4、学生描红探究生字的书写。

  5、学生完成《习字册》,教师巡视指导

  六、布置作业

  练写生字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比较生动地讲述故事。

  2、体会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狐狸、老虎图片和动画故事及录音带。

  2、《语言》下P.5.

  活动过程:

  一、说说狐狸和老虎

  --教师出示狐狸和老虎图片,引出教育活动内容。

  --引导幼儿说说狐狸和老虎的外形及其他方面的特征。如:狐狸很狡猾,老虎很凶猛是兽中之王等。

  二、听听它们的故事--教师播放成语故事,请幼儿倾听。

  --播放动画故事请幼儿欣赏。

  三、想想其中的道理

  --指导幼儿阅读画册,练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

  --请幼儿讨论:小动物们是被狐狸吓跑的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思考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小动物们的道理。

  活动反思:

  《狐假虎威》一则非常让幼儿感兴趣的成语故事,里面的狐狸跟老虎也有许多对话,词语生动形象,性格鲜明对比,而且也非常适于幼儿来进行表演。所以,在设计活动中,特注重幼儿运用动作、表情、语气、语调、眼神来大胆的表现。同时,对于故事的内容幼儿也更容易理解,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应该更善于启发幼儿来大胆的猜测故事情节发展,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来表述,在环节过渡中应注意语言的衔接,不要跨度太大。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3

  活动目标:

  1、对学习成语感兴趣,知道成语“狐假虎威”,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2、通过活动认识相关汉字

  3、理解成语所表达的寓意

  活动准备:

  1、已经学过的含动物的成语的文字、图片若干

  2、狐假虎威四字板书

  3、碟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

  动脑筋说一说有那些成语中有动物的(幼儿说,师出示相应的成语和图片,并让幼儿匹配,同时复习认识过的汉字)

  二、出示汉字“狐”“虎”

  1、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吗?这两个字表示两个动物。

  2、幼儿认读“狐”“虎”

  3、说一说、演一演狐、虎的性情、特征(狐狸狡猾、老虎威武)

  4、师:请大家看一段关于狐狸和老虎的'故事,看完后再来说说有没有补充。

  三、看光盘,理解成语的含义

  1、故事里的狐狸是怎样的?老虎呢?狐狸在森林里真的有这么高的威信吗,他借了谁的威?

  2、师总结:这个故事所表达的。意思可以用四个字来表示“狐假虎威”(幼儿认读),生活中常常用来比喻借可靠的势力给自己做靠山。想想“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是赞扬的话还是批评的话。

  3、讨论:我们该做怎样的人?

  四、游戏:悄悄话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从第一位幼儿开始依次在后一位幼儿耳边传一句有关动物的简短的话,看到最后会变成什么话。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4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一件事,今天我们要学第8课《狐假虎威》。(板书课题)

  3、学习题目中的生字:狐假威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字词:

  寻找派违抗胆子爪子吓跑

  借着狡猾窜骨碌一转扯着

  野兽一趟朝纳闷

  学习多音字:朝假

  ⑵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哪一句讲了“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狐假虎威寻

  指名读生字,说说自己怎么记住这些字。

  描红,临写生字。

  四、作业

  课堂:读读词语,再抄写。

  课外: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感情。想一想: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百兽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拼音。

  朝(zhao chao)霞朝(zhao chao)南

  森(sen shen)林深(sen shen)处

  ⒉“狐假虎威”的“假”是的意思,“威”是的意思。

  二、精读课文

  1、教学第1自然段

  讨论:故事的起因是什么?老虎厉害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2、教学第2——5自然段

  (1)在这关键的时候,狐狸怎么做的呢?

  (2)你觉得狐狸和老虎怎样呢?从哪些词读出来的呢?

  a、狐狸在想什么主意?怎样说才算“扯着嗓子”?有感情地读出狐狸那装腔作势的样子。

  b、老虎被蒙住了,从哪儿可以看出?

  c、这时狐狸越发胆子大了,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能读出它那装着不怕老虎的样子吗?练读,指读。

  过渡:这时,老虎开始上当了。

  3、教学第6——8自然段

  (1)老虎既然松开了爪子,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面前走一趟呢?

  (2)谁来演一演老虎和狐狸。

  (3)师引读第8自然段,这时森林里百兽看到狐狸这样,都很(),再往它身后一看,()

  (4)这里该读出什么语气,为什么?

  (5)老虎看到这,会怎么想?

  (6)有感情地齐读第6——8自然段。

  4、教学第9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

  (2)再来看看题目是什么意思?

  三、教学生字

  出示生字:抗胆爪吓借

  1、自由记忆字形,同桌交流记忆的方法。

  2、描红临写生字。

  四、作业

  课堂: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外:自由组合练习表演课本剧。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二、指导复述,表演

  1、看看图,想想故事,说一说。

  2、看看老师的板书来记忆,说一说。

  3、组织评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理解: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

  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3、加偏旁组字组词

  瓜____()假____()爪____()

  昔____()元____()旦____()

  4、把句子补充完整。

  ⑴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_______________

  ⑵我们的歌唱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船夫热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预习要求: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自学生字。

  教学时数:两课时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2、丰富词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3、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角色特征,感受经典成语故事的魅力。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头饰。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虎之威”和“狐之猾”。

  【活动难点】

  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狐之猾”,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活动过程】

  一、出示“狐”和“虎”,谈话导入课题。

  “你能用一个词说说对狐狸和老虎的感觉吗?”

  “森林里的小动物害怕狐狸还是老虎?”

  二、完整讲述,幼儿倾听,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小动物到底害怕谁?老虎认为小动物害怕谁?”

  三、播放课件,分段讲述,理解感受角色特征。

  1、“狐狸被老虎逮住了感到怎么样?”

  2、“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喊?”

  3、“狐狸和老虎走起路来什么样?”

  幼儿分角色表演。

  四、梳理线索,引出题目,理解“狐假虎威”的本意。

  狐狸:害怕—谎言—神气活现—得逞

  老虎:凶猛—蒙住—半信半疑—上当

  五、、配乐讲述,发表看法,引导健康的价值取向。

  “?

  “申公豹借着谁的威风吓唬谁?”

  “狐假虎威”是一个成语故事,类似的成语故事你还知道什么?

  附故事:狐假虎威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它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噌”,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一把就逮住了狐狸,“哈哈,我可以美餐一顿了!”

  狐狸害怕极了,它眼珠骨碌一转,嗯,有办法了!狐狸扯着嗓子喊:“你敢吃我?”“嗯?不敢?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所有的小动物,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难道它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的?”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松了口气,摇了摇尾巴,说:“你要是不相信,我就带你到动物们面前走一趟,保证它们见了我,没有一个不赶紧逃命的,到时候让你看看我有多威风!”

  狐狸真有那么大的威风?老虎不太相信,可是,看着狐狸的神气劲儿,又有点相信。

  于是,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看到老虎上当了,狐狸心里得意极了。它摇头摆尾,神气活现;老虎呢,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小动物们真的会害怕狐狸吗?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狐狸今天怎么这么神气,这么威风啊!”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快逃命啊!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吓跑的。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6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则成语故事,讲了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

  学情分析:

  初读课文时,可从看图入手,教师一边让学生看图,一边以讲故事的语气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细读课文,要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让学生明白,真正厉害的是老虎,狐狸那神气活现的吓唬百兽不过是借了老虎的威风罢了。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认识“把”字句。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一件事,今天我们要学第8课狐假虎威(板书课题)

  3、学习题目中的生字

  4、齐读课题。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读完后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自由站起来把所画生词读一读。

  3、自学生字词

  4、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五、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剩余的生字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图。

  (2)故事的起因是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怎么知道的?

  (3)请你读出狐狸那害怕的样子。指读,齐读。

  2、教学第2——5自然段

  (1)在这关键的时候,狐狸怎么做的呢?自读第2——5自然段。

  (2)你觉得狐狸和老虎怎样呢?从哪些词读出来的呢?

  a.狐狸在想什么主意?怎样说才算“扯着嗓子”?有感情地读出狐狸那装腔作势的样子。

  b.老虎被蒙住了,从哪儿可以看出?

  c.这时狐狸越发胆子大了,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能读出它那装着不怕老虎的样子吗?练读,指读。

  (3)这时,老虎开始上当了。

  (4)分角色朗读第2——5自然段

  3、教学第6——8自然段

  (1)老虎既然松开了爪子,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面前走一趟呢?

  (2)自读第6——8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呢?(这时老虎还是半信半疑的,如果狐狸逃跑,会被老虎看破,所以狐狸装作“神气活现”,带老虎去百兽面前走一趟,这样老虎就会信以为真了)

  (3)师引读第8自然段,这时森林里百兽看到狐狸这样,都很(),再往它身后一看,()

  (4)这里该读出什么语气,为什么?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5)老虎看到这,会怎么想?

  (6)有感情地齐读第6——8自然段。

  4、教学第9自然段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再来看看题目是什么意思?

  5、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教学生字。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会复述课文。

  2、初步认识把字句,并能试着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

  2、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二、指导复述

  1、看看图,想想故事,说一说。

  2、看看老师的板书来记忆,说一说。

  3、同桌互相说。

  4、指名复述课文。

  5、自由组合排练这个课本剧,指名上来表演。

  三、认识“把字句”。

  1、读读课后第4题的要求。

  2、自读第一组的两个句子比较在说法上有什么不同。

  3、小结:像在句子中用“把”的,通常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把字句。

  四、小结。

  第三课时作业设计

  一、加偏旁组字组词。

  瓜____()假____()爪__

  __()

  昔____()元____()旦____()

  二、将句子补充完整。

  1、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歌唱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夫热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将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

  1、狐狸的话蒙住了老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室被我们扫干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你的朋友听。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7

  一、教学内容

  小学二年级教育科研版语文课文《狐假虎威》

  二、教材简析

  《狐假虎威》讲的是老虎逮到一只狐狸。要吃它。狐狸说它是老天爷派来管森林里的百兽的。老虎要是吃了它,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如果不相信,就跟着它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老虎被蒙住了,听了狐狸的话,跟着它走,果然森林里的野兽见了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百兽是怕自己,还真以为是怕狐狸哩!这个故事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和寓意。

  能力目标:,指导书写生字,掌握多音字“朝”。

  情感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认识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

  四、教具准备:头饰、卡片

  五、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谜语

  师:尖嘴尖耳尖下巴,狡猾多疑托大尾。(打一动物)

  生:“狐狸”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狐狸的一个成语故事,请同学们打开书,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点评: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文本中的关键“人物”。告诉“假”的读音,但不告知理由,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的意思的能力。】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懂的字、词、句子用铅笔圈话出来。标出自然段。

  2、读完了课文,谁能站起来说一说,这个故事究竟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甲: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

  师:“假”是什么意思?

  生甲:借

  师:“假”有几个读音?

  生乙:(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应读jiǎ

  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故事,请同学们看第一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点评:把朗读时间还给学生,从难句的读通再到段落的读顺,最后是流利的朗读全文,这样分层次教学为学生通畅的阅读全文铺设了梯度、降低了难度,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阅读文章的方法。】

  师:通过读,我想问一问,老虎是怎么抓住狐狸的?

  生丙:老虎扑过去,把狐狸抓住了。

  师:扑过去,“扑”说明了什么?说明老虎怎么样?

  生:“凶猛”

  师:寻找食物说明?

  生:“饥饿”

  4、狐狸被老虎逮住了,但它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吗?它该怎么办?请同学自己读一读。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狐狸的“狡猾”呢?

  生:眼珠子一转、扯着嗓子喊

  师:“眼珠子一转”是什么样的,谁能表演一下。

  生:表演

  师:说明它怎么样?

  生:在想办法

  师:“扯着嗓子喊”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一下第二自然段。

  生:故意装出不怕的样子,好让老虎不敢吃它。

  【点评:抓住狐狸的语言,为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自读自悟,以读代讲,想象狐狸说话时的'心理、语气,从而体会出“狐之猾”】

  听了狐狸的话,老虎又是怎么表现的呢?这是它会怎么想?

  生:半信半疑

  6、狐狸看着老虎犹豫不决的样子,又是怎么说的呢?

  生:(齐读)

  狐狸带着老虎来到森林以后,是怎样的一幅情景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读一读最后一自然段。过一会我请几位小朋友把这一段的故事结合插图表演一下。

  (注意:要想演好,一定要读好)

  二、情景剧表演,体验活动。

  生表演

  【点评:插图与文本内容相结合,直观地了解了此时狐狸与老虎神态,而同学们的即兴表演,更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的意思,同时也更加透彻地明白了到底是谁最威风的,对于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可谓是水到渠成。】

  师:同学们,当老虎看到大大小小的动物撒腿就跑,会怎么想?

  生:真以为它们是害怕狐狸呢!

  那我们请小记者采访一下小动物:

  采访:(小动物)你们为什么要跑呀?

  小兔、小鹿、小猴:因为老虎来了。

  师:其实动物们是看到谁才跑的呀?

  生:(老虎)根本就不是害怕狐狸

  师:所以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这就是成语“狐假虎威”。

  【总评:这个成语比喻在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所以我们看事情不要只看表面,以免上当受骗。由《狐假虎威》这则寓言的意思过渡到它的寓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并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心灵的碰撞、思维的升华、能力的培养,注重个性差异,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附: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假”读音:jiǎ、jià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8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2、会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老虎、狐狸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课题

  师:在茂密的森林里,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

  过去,把狐狸逮住了。(出示插图一)

  想一想,狐狸会被老虎吃了吗?(指名说)

  书上是怎样写的,请小朋友读读课文2—5小节。(生自由读2—5小节)

  二、学习课文2—5小节

  1、狐狸被老虎吃了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狡猾)

  2、再读2—5小节,用笔划出表示狐狸狡猾的词和句子。(学生读书,划词)

  3、指名说(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说、狐狸说的话)

  (卡片出示词和句子)

  (1)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是在干什么?(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

  谁能来表演一下?大家一起表演。

  (2)怎样说才是扯着嗓子说?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说?(为了让老虎害怕)

  (3)师领读两个词语(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4、狐狸扯着嗓子说了几次话?(两次)

  (1)第一次说了什么?(卡片出示:你敢吃我?)

  ①狐狸这样问是什么意思?(你不敢吃我。)

  谁来学着狐狸说一说?(指名读,师评价)

  ②听狐狸这么一问,老虎是什么反应?(老虎一愣)老虎怎么说?(卡片出示:为什么不敢?)

  谁能一边说一边做动作?(指名表演)

  ③老虎一愣,说明什么?(老虎开始上当了。)

  ④哪两个小朋友愿意读狐狸和老虎的第一次对话?(指名读) (男女生分角色读。)

  (2)老虎还没有完全上当呢,狡猾的狐狸继续编造谎言,狐狸怎么说?(出示卡片: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有几句话?最后一句是什么标点?(!)

  大家来猜一猜,狐狸说这些话时语气会怎样,表情又会怎样?(不再紧张,有点得意了……)

  来比比,谁演的狐狸最狡猾,能蒙住老虎?(指名表情朗读第四节)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这个“蒙”字是什么意思?(骗)这时,老虎心里在想些什么?

  它相信狐狸的话吗?(有点相信,又有点不相信,这就叫做“半信半疑”,出示成语词卡朗读后贴于黑板。)

  5、分角色朗读2——5小节。(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三、学习课文6—8小节

  1、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狐狸摇了摇尾巴又想了个鬼主意,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后找到第六自然段读一读。

  指名读:想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示小黑板: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2、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请大家读读课文7-8自然段,用笔划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语。(学生读书,划词)

  现在你看到走在前面的狐狸怎么样?跟在后面的老虎呢?(学生回答后出示卡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分别贴在狐狸和老虎的图下)

  3、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齐读,做动作。

  4、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齐读,做动作。

  5、分组读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做动作。

  6、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纳闷”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纳闷?(因为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子?(鬼头鬼脑)

  7、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指导读这句话:睁大眼睛,显出害怕的样子。)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出示插图)

  8、小朋友,森林中的百兽到底是被谁吓跑的呢?百兽们怕的`是谁?

  9、第八小节怎样读?(指名读)

  10、师引读7—8小节

  11、表演7—8小节

  12、采访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怎么想的?(原来狐狸说的是真的。)

  采访狐狸: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怎么想的?(果然不出我所料)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1、老虎被真的被蒙住了,受骗了,谁来告诉它真相。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老虎说两句。

  2、课文是怎样写的?(出示: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背景:威风凛凛的老虎图)齐读

  3、这句话概括成一个成语就是“狐假虎威”,(板书)理解“假”,即“借着”。

  4、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五、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学完了这一课,你想对狐狸说什么?想对老虎说什么?

  六、作业:

  1、选用黑板上的成语造句。

  2、回家把《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相关文章:

《狐假虎威》教案05-19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案06-23

中班语言狐假虎威教案11-14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11-19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1-26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05-21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教案01-14

小学二年级教案语文05-21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