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案优秀

时间:2024-09-21 06:57:1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案优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案优秀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

  一、教学目标分析:

  “信息与信息技术”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第一章内容。作为本书的第一章,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做进一步的提高,目的是使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信息和信息技术,并形成整体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够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两大块:

  1、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铺垫性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

  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则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将技术的发展寓于信息文化的发展之中;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都会给人们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一块的内容都是教学重点,后两者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

  三、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五、教学难点: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六、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师生一起小结等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信息的四个特征?新课导入教师活动: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节。首先,请大家阅读本节开头的一则新闻:问题:上面的故事说明了什么?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师活动: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了五次的信息技术革命:教师活动:给学生3分钟看书第6页,要求尽可能记住“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只选择两点来讲解,其余的在下节课通过因特网、学生间互助、探究来学习)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教师活动: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实际上是从操作系统这个成面上来讲的。讲解dos和windows的区别。(简单介绍)

  dos:dos实际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磁盘操作系统)的简称。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基于磁盘管理的操作系统。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输入命令来进行人机对话,并通过命令的形式把指令传给计算机,让计算机实现操作的。因此,作为用户的我们要记忆大量繁锁的命令,那样才能用好计算机。

  windows:用的是gui——鼠标/图形用户界面

  人机交互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以可视化的图形方式来呈现交互。

  举例子:查看文件,复制文件,删除文件

  (1)windows如何实现(学生演示)

  (2)dos下如何实现(教师演示)通过讲解、分析,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从dos到windows是越来越好的人机界面。

  ①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建筑领域、外科医生、军事领域

  ②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应用:语音输入法、无人值守电话服务、专用语音直接翻译机。

  ③智能代理技术office助手可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相关概念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壁纸、个性化签名(qq)、个性化铃声认真看书上第九页资料

  3、越来越高的性价比教师活动:请同学注意观察教材第九页的表。

  学生活动:认真看书上的表教师活动:从本张表你看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师生小结:年份越来越来大,性能越来越来好,价格越来越来低。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辩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解释三种观点:

  (1)做作业时,我从网上拷贝别人文章,不就是自己的了吗?

  (2)上网就是聊天、灌水,还能做些什么?

  (3)在网上,谁也不会知道我是谁?我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关紧要。

  实践:利用因特网,查找有关“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的相关资料,下节课提问。

  教学反思:

  1、教材所涉及面广,内容多,如果不进行取舍,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滔滔不绝,学生不知所云。因此,精心的备课,有目的的取舍。对老师而言,不会疲惫于没完没了的讲解,学生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例如,在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时,我只讲了“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性价比”,而其它的则要求学生在下节通过因特网来辅助完成。

  2、如何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在讲到“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这一内容,我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以辩论的形式,分别列举信息技术(网络,电视)的优,缺点,学生能将大部分的优,缺点叙述出来,但本节课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明辨是非,真正合理使用信息资源。这还需要从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对学生加以正确指导。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案优秀2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发展越势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环境】极域电子教室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投影展示几个信息技术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教学

  一、信息技术概念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显示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1.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⑴语言的使用

  人口超过100万的语言有140多种,其中汉语的使用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语言是英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有些语言则只为几千乃至几百人使用,如美洲的土著印第安语,中国的鄂伦春语、赫哲语。

  ⑵文字的创造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诞生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语言的起源,距今至少有上百万年,人类最早的文字诞生到今天,最多也不过五六千年。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

  ⑶印刷术的发明

  我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印刷术,都是在我国印刷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印刷术和造纸术、指南针、火药 它的发明和推广应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被称为「文明之母」。

  ⑷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电报:1844年5月24日,在座无虚席的国会大厦里,莫尔斯用他那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双手,操纵着他倾十余年心血研制成功的电报机,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19xx年“泰坦尼克”号撞到冰山后,发出电报“sos,速来,我们撞上了冰山。”几英里之外的“加利福尼亚”号客轮本应能够救起数百条生命,但是这条船上的报务员不值班,因此没有收到这条信息。从此以后,所有的`轮船都开始了全天候的无线电信号监听。

  电话: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电话发明人贝尔第一个试音:“喂,芝加哥”,这一历史性声音被记录下来。

  电视: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和无数次失败之后,贝尔德终于用电信号将人的形象搬上了屏幕。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允许贝尔德公司开展公共电视广播业务。30年代以后,贝尔德又转向了彩色电视的研究,并有所成就。

  ⑸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第一代:1946-1956年。

  第二代:1957-1963年。

  第三代:1964-1981年。

  第四代:1982-89年

  三、信息的发展趋势

  ⑴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⑵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⑶越来越来高的性能价格比。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客观认识、扬长避短、合理而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上网对中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小结

  1.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都推动了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

  2.信息技术包含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3.不只有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它随着时代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有新事物的产生。

  练习

  1.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哪四个阶段?

  2.计算机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3.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服务?

  板书设计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概念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信息的发展趋势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案优秀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2、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3、引导学生善意对待信息技术、健康使用信息技术。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2、健康使用信息技术

  三、教学难点:

  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教学环境]:教室、大屏幕投影

  [教学素材准备]:语音输入软件[教学过程]

  引入:用手语代替老师平时叫“上课”。在黑板上板书“上课”两字代替老师平时叫“上课”。

  引出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问题1:请用一句话(16字以内)概括各次信息技术革命之间的关系。(分小组交流,每小组推荐一条概括的最好的)(8分钟)(教师简单小结)

  问题2:在五次信息技术革命里,哪次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

  问题3:大家说第六次、第七次信息技术革命会是什么?会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吗?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让学生了解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人机界面装置,简单介绍按键式电话、操作系统。

  (1)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网址,让学生回家试)

  (2)语音技术(让两位学生做实验,实验结果投影出来)(10分钟)

  (3)智能代理技术(打开office助手,体验一下)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简单点一下)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简单点一下)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问题:中学生不能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到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学生先总结原因再总结如何合理使用)

  四、小结,布置作业(p11实践2)

  提醒学生:故事的形式(时间、地点、人物)(不能少于250字)。

  请学生课后讨论一下(p11综合实践1),把课堂延伸一下。

【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优秀)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6-21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0-19

[热门]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5篇06-18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0-08

高中教案信息技术11-16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11-30

信息技术复习课教案11-13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热】02-18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推荐】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