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公开课教案

时间:2024-07-12 07:18:3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雎》公开课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雎》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雎》公开课教案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教材分析

  这是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最后一课。《关雎》是《诗经》全书的第一篇,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

  《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一篇,是一首怀念恋人的诗歌。

  3、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背诵默写诗歌容易做到,要感受诗歌的画面美、体味诗歌的情感美有一定的难度,对诗歌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不易掌握,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感悟和运用。

  二、学习目标

  1、轻松诵读,能够说出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2、品读诗歌,能够说出诗歌中比兴的表现手法。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两个活动:学生能够说出诗歌大意,会轻松诵读诗歌。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说出诗歌表达的情感。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学生能有感情的品读诗歌,能够说出诗歌中比兴的表现手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我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这里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读不完的诗词曲赋。今天,我们将在璀璨如星的诗的长河中,撷去一颗最遥远但又最明亮的星斗——《诗经》,来一同欣赏她那雍荣典雅、古老质朴的独特魅力。(板书课题、作者)

  (二)预习检测

  1、《诗经》知识:

  (1)《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

  (2)《诗经》的“六义”

  三大基本内容: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三大表现手法: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3)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xì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mèi):这里的意思是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4)译文赏析

  关关鸣叫的雎鸠鸟,站在水中的沙洲上。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正是小伙子喜爱的配偶。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右寻找。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醒着睡着都把你追求。

  追求的愿望难实现,我睡着醒着都把你思念。

  夜长长相思不断,翻来覆去难成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挑右选。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弹着琴瑟来亲近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右拔取。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敲着钟鼓使你快乐。

【《关雎》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公开课教案01-02

公开课教案06-17

《散步》公开课教案07-27

大班公开课教案01-12

草原公开课教案09-16

公开课幼儿教案01-13

小班公开课教案03-09

体育公开课教案11-22

小班的公开课教案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