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古诗元日教案

时间:2024-06-28 10:00:4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班古诗元日教案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古诗元日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古诗元日教案

小班古诗元日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两个生字。

  2、 能熟读并背诵古诗。

  二、教学难点

  熟悉古代元旦的习俗。

  三、教学准备

  与古诗相关的物品。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读诗歌。

  1、(出示一组过年的画面,以及相关的音乐)刚才的画面和音乐,不禁让你想起了什么节日呢?(春节)是的,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你们是怎样过春节的呀?

  2、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宋代诗人王安石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元日》。(出示诗歌)谁知道“元日”是什么意思?“元”在字典里有4种解释,指名读在这里应该选哪种?为什么?(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开头,大年初一)

  3、课前预习的时候,同学们都收集了不少资料。对于本诗的作者,谁能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一下?

  4、能把这首诗读正确流利吗?(指名读)你读得真棒,一定能够带领同学们读好这几个生词。(出示:爆竹 屠苏 曈曈日 桃符)

  5、字形方面有没有要提醒大家的?

  (爆:变形的水,写得漂亮左窄右宽,描红。)

  (二)细读诗歌,了解风俗,想象画面。

  1、诗人王安石在新春佳节写下的这首《元日》,描写了古代劳动人民过春节时的许多风俗。默读诗歌,找一找有哪些风俗呢?(贴板书)

  a.放爆竹

  b.饮屠苏:通过预习,你对屠苏有什么了解?(出示材料)你们预习得很充分了,老师还想补充

  c.换桃符:桃符是指什么?出示“桃符”资料

  d.迎红日:第三句里也藏着一个过年习俗呢?谁知道?指导学生先理解“曈曈日”的意思。看,新年的第一轮太阳渐渐升起,多么明亮!传说谁能迎接到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一年的晦气都被晒没了,这一年全家人都会平安幸福。这就叫做“迎红日”,读。

  2、古人过春节有如此丰富的风俗,你对哪个风俗最感兴趣,再读一读诗句,你的眼前一定会出现古人欢度春节的喜庆场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a.放爆竹:(看图听声音。)谁来想象一下孩子们是怎样放爆竹的?伴着这热烈的爆竹声,旧的一年过去了这就叫做“一岁除”

  正是因为放爆竹有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所以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b.喝屠苏:想想喝酒时的气氛,人们会谈论些什么?和你周围的伙伴一起表演人们喝屠苏酒的情景。指名表演。

  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这个“暖”字,你又体会到什么?

  c.迎红日:相机指导朗读,把你看到的画面还原成诗句,谁能读好这句诗?

  d.换新符:课本中出现的一幅对联是我国最早的对联,谁来读一读。过年的.时候,你还看到过什么样的春联?这些寄托美好愿望,描写美好生活的春联一直流传到今天。

  3、放爆竹、饮屠苏、迎红日、换桃符,好一幅节日风俗图!想象这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再来读诗,让大家感受到的过节喜庆气氛。女生读,男生读。

  4、读王安石的《元日》,仿佛看到了一幅有关春节的风俗画,更让我们品味了流传千年的春节文化。自由读一读这些诗,你又能感受到什么节日的什么风俗呢?可以用笔圈画下来。(学生自由读,指名汇报)

  《九月九日即事》重阳节:登高、赏菊、喝酒团聚

  《节令门端阳》端午节:吃樱桃桑葚、插菖蒲、喝雄黄酒

  《元宵》元宵节:吃汤圆、赏灯

  (三)再读古诗,体悟诗情。

  1、孩子们,王安石笔下仅仅是一幅热闹快乐的春节图吗?王安石写这首诗的时候49岁,刚刚被任命为宰相,当时的老百姓在旧的制度下生活得十分艰难。王安石为了百姓怀着满腔热情准备推行新法,他已经料到新的制度一定会遭到一些朝廷官员和大地主的剧烈反击,可他决定不怕这些困难,坚决要推翻旧的制度。他也坚信,合理的新制度必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生活。正所谓“诗言志”,再读诗歌,细细体会,你能品味到王安石在诗歌中所表达的美好愿望吗?

  2、从哪些词语和诗句捕捉到了王安石的这种志向和情感?教师提升:

  a.“一岁除”,送走旧岁,迎来新年,不正如诗人希望革除旧制度,实行新法的愿望吗?

  b.“暖”,希望老百姓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天天都像过春节,人人心里暖洋洋

  c.“曈曈日”“总”“新桃换旧符”,诗人坚信新的好的事物一定会取代旧的落后的事物,对推行新制度充满信心。

  3、所以诗人才会在这万象更新的新春佳节,写下了这样一首《元日》,听范读。

  4、 如果你就是那满腔热忱、满腔抱负的诗人王安石,你会怎样向别人吟诵你的这首诗歌呢?诵。

  5、 课后请你收集王安石的其他诗歌,用今天课堂上学诗的方法,想想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板书:画面 情感)寻找描写古代节日风俗的诗歌,品味中国节日文化的魅力。

小班古诗元日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文中插图,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感受过年的热闹喜悦的气氛。

  2、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屠苏”、 “旧符”等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3、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把古诗描写的情景细致地写下来。

  4、教给学生“知读音、明诗意、悟诗情”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让学生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1、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把古诗描写的情景细致地写下来。

  2、教给学生“知读音、明诗意、悟诗情”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让学生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

  三、教与学的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2、学生们,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

  3、回忆春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诗题: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书:“解诗题”。

  5、初步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生字游戏――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预设:爆竹。

  5、通过朗读表现这种快乐,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诗文。

  (三)回顾学法,总结全文

  1、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2、总结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

  王安石不仅是诗人,更是政治家,课下查阅资料,研究一下王安石写作本诗深层意思。

  二、板书设计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小班古诗元日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语言古诗教案11-12

清明古诗教案12-14

古诗优秀教案11-05

古诗《草》教案02-01

古诗春晓的教案08-25

中班教案古诗《春晓》01-21

古诗教案设计05-29

古诗词教案05-15

幼儿小班古诗教学反思《静夜思》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