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5-03 08:44:1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6篇(精品)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6篇(精品)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同时向上跳起触物。

  2、能看准目标,用力向上跳。

  3、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用彩色挂历纸做成与幼儿人数相等的蝴蝶,以不同的高度悬挂在绳子上(幼儿伸直手臂跳起能够触到蝴蝶);竹竿。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春天来了,兔妈妈要和小兔子们玩‘小兔小兔真爱玩’的游戏,小朋友注意挺好兔妈妈的话啊。”教师念儿歌,幼儿做动作。“小兔小兔真爱玩,摸摸柳树(小花、小草等)快回来。”教师提醒幼儿在返回时注意避让,防止碰撞。

  2、创设情境,练习纵跳触物。

  (1)幼儿自由选择悬挂不同高度的蝴蝶,练习纵跳触物。

  师:“瞧,美丽的蝴蝶飞来了,它们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来和蝴蝶握握手吧。”

  (2)请个别幼儿与蝴蝶握手,教师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同伴的腿部动作并讲解动作要求。

  师:“与蝴蝶握手时要眼睛看好蝴蝶,双脚用力向上跳,双手伸长指尖触摸蝴蝶。”

  (3)请个别幼儿再次练习。(教师要关注个别幼儿的动作)

  3、游戏“飞舞的`蝴蝶”。

  幼儿站成圆圈,教师手持悬挂纸蝴蝶的竹竿从幼儿面前走过,幼儿跳起触摸蝴蝶。教师根据幼儿的情况调节高度。教师手持悬挂纸蝴蝶的竹竿跑动,让幼儿追逐蝴蝶。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幼儿面前停顿,让幼儿跳起触摸蝴蝶。

  4、模仿洗澡动作进行放松整理。

  师:“小兔子今天玩得可真开心,也流汗了,我们一起洗洗澡吧。”

  师友共同做动作,从上到下搓揉颈部、手臂、腰、腿,重点放松腿部。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发芽是春天植物的主要特征,发芽、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

  2、培养幼儿观察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能力,体验种子发芽、长大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能力,体验种子发芽、长大的快乐。

  难点:种子发芽、长大需要阳光、空气、水。

  活动准备:挂图:种子发芽的挂图,太阳一个;音乐:钢琴曲。

  实物:种子及其生长发芽的过程,水壶一把;

  活动过程:

  1、组织教学。

  2、引出课题。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树木有什么变化呢?”“小草有什么变化呢?”“我还给小朋友带来了小客人。”“想不想看?”“闭上眼睛……”“它是谁呀?”(是种子)。

  3、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变化。

  问 “把它们种到土里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来看一看吧!”边观察边引导。“长了一天的种子,有什么变化?”(又大又胖)幼儿学一学你又大又胖的样子。“猜一猜长了三天会有发生了什么变化呀?”(发芽)幼儿学一学。“小种子长了五天了,小芽芽变得怎样啦?”(长得更高了)“长了八天的小种子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啦?”(长出了叶子)“我们来学一学,”体验种子发芽、生长的快乐。“是谁帮助小种子发芽、长大的呢?”

  4、出示挂图示范讲故事,配钢琴曲。

  “我们来听个故事,你们就会明知道了。”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她看见水为什么会很高兴?”学喝水、学呼吸。

  故事讲完提问:

  ① “是谁帮助小种子发芽、长大的.呢?”

  ②“它看到水会是怎么喝的?”学一学喝水和变胖的样子,“种子和我们小朋友一样需要喝水”。

  ③“它想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它的腿怎样了?”他终于呼吸到新鲜空气啦!学呼吸空气。种子和我们小朋友一样需要呼吸空气。

  ④“天晴了,太阳公公照在身上,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学慢慢长大的样子。总结:所有种子发芽、长大都需要阳光、空气、水。

  5、表演故事。“来我们来做小种子吧,种在地下了!”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画螺旋线的技能。

  2、复习认识多种颜色,并启发幼儿自由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来作画。

  3、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纸、水彩笔、已有过吃棒棒糖的经验

  2、棒棒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样好吃的东西,变,看看是什么呀?

  2、议论,出示棒棒糖:这里的棒棒糖的颜色有好多种,请大家认一认有哪些颜色。

  3、小结:棒棒糖还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还有别的颜色的糖。请小朋友再看一下,这些糖是什么形状的?

  二、、引导幼儿学习画螺旋线的技能。

  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绘画棒棒糖,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老师的作画方法,提问:老师是怎么画棒棒糖的?

  2、下面,你们想不想自己画棒棒糖呢?请大家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练习画棒上面的糖。一边画一边说:棒棒糖,一圈圈,红黄蓝,真漂亮,画根棒棒糖尝一尝,放进嘴里甜又香。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小朋友都学会了画棒棒糖,请我们来把好吃又漂亮的棒棒糖画到纸张上吧。

  2、发放绘画工具,鼓励幼儿积极动手作画。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注意提醒幼儿:

  1、糖要画在棒上、棒要紧紧地挨着糖,又不能画到糖的上面去了,并要画满。

  2、糖要尽量画圆,最后收笔时要连在上一圈的线上。;

  3、画好一种颜色的的糖,再画另一种颜色的糖,要多画几种颜色的糖。

  4、同一根棒棒糖也有很多种颜色,还可以给棒棒糖的里面图上颜色,这样棒棒糖会跟漂亮。

  五、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收拾作画工具。

  2、引导幼儿集中欣赏一些幼儿的作品。

  小百科:棒棒糖,这是一种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糖果类食品,最初是一颗硬糖插在一根小棒上,后来研发出很多更好吃好玩的品种,不仅小孩子深爱棒棒糖,一些童心未泯的成年人也会吃。

小班教案 篇4

  教育作用:

  1、培养宝宝听故事的兴趣。

  2、培养幼儿学说礼貌用语"谢谢"材料与场地:背景图和小鸭、鸭妈妈、山羊、小鸡、鸡妈妈头饰。

  活动过程:

  一、问候时光:

  1、接待。

  a、教师热情的接待每一位宝宝:教师与宝宝及他们的.爸爸妈妈交流问候。

  b、唱歌曲:《找朋友》,稳定孩子情绪。爸爸妈妈握着宝宝手跟着音乐节奏学着拍手,跟着教师一起学唱歌曲。

  2、点名游戏。

  a、教师主动向幼儿介绍自己的姓名,并向他们问好。

  b、教师走到被点到名的幼儿面前,用铃鼓轻轻拍一拍宝宝的手并热情的问好。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回答。

  二、运动时光:小动物模仿操

  1、宝宝欣赏教师做操。

  2、宝宝(爸爸妈妈)和教师一起学说操里地儿歌。

  三、快乐时光:

  1、教师出示图片,吸引宝宝的注意。

  2、故事:《小鸭找妈妈》

  a、教师讲故事。

  b、 教师边操作材料边再讲故事。爸爸妈妈帮助宝宝感受故事的内容,练习故事中人物对话。

  c、教师提问帮助宝宝理解故事。爸爸妈妈协助宝宝回答教师的提问。

  "故事里有谁?小鸭向山羊哥哥说了什么?山羊哥哥是怎样说的?爸爸妈妈帮助宝宝戴上头饰与教师一起表演故事。

  四、温馨时光:亲子游戏"走圈圈"1、请妈妈拉着宝宝的手,面向圆圈站好,准备游戏。

  2、妈妈跟着教师随着音乐向逆时针的方向走。

  3、走圆圈可与走方框相结合。

  4、走时可尝试变化其他方法:踮起脚尖走,爬着走。

  附:故事 小鸭找妈妈小鸡和小鸭在河边玩,但是,小鸭出门时,没有告诉妈妈。太阳快落山了,鸡妈妈接走了小鸡,小鸭的妈妈没有来接小鸭,小鸭急得哭了起来。山羊哥哥看见了,说"小鸭你别哭,我帮你找妈妈"。山羊哥哥把小鸭送回了家,看见鸭妈妈正着急得找小鸭。小鸭找到了妈妈说"谢谢山羊哥哥""不用谢!下次你出门去玩,要告诉妈妈一声。

小班教案 篇5

  小班科学活动——小脚真能干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脚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每天的行走、运动都需要脚。对脚的用途,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但较零碎,没有一个整合的概念。幼儿最喜欢赤脚,但经常受到大人、环境的限制。通过提问、体验、延伸等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脚的'用途,体验脚踩在不同材料上的感觉。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运用感官感知、体验小脚踩在不同材料平面上的感觉,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力,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

  2、初步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帮助幼儿把鞋、袜脱下并组织幼儿到户外(有地砖、草地、沙坑的地方)。

  2、红、黄、蓝、绿水粉颜料各二盆;铅画纸二张。录音机、音乐磁带。

  3、戏水盆四只,里面放些水;抹布若干块。

小班科学活动《小脚真能干》教案

  活动目标:

  1。根据形状猜测水果,并能说出水果的相应颜色,巩固对红黄两色的认识。

  2。学习揉搓纸球,并根据水果颜色选择相应颜色的纸球在水果轮廓线内粘贴填色。

  3。能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并坚持完成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认识一些水果,知道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2。物质材料准备:《好饿的小蛇》截图ppt;树干图每组一张;红黄两色皱纹纸、胶水各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激兴趣,理解故事内容。

  这是谁?它在哪里?

  原来这是条好饿的小蛇,好饿的小蛇扭来扭曲在散步,同时也在找东西吃。

  二、根据形状猜水果,认识水果颜色。

  1。 根据月牙形猜水果,并认识黄色。

  你猜猜,好饿的小蛇吃了什么?(香蕉)

  你怎么知道是香蕉的?香蕉是什么颜色的?

  还有什么水果也是黄色的?

  2。 根据圆形猜水果,并认识红色。

  你猜猜,好饿的小蛇还吃了什么?

  你怎么知道是苹果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呢?

  还有什么水果也是红色的?

  刚刚好饿的小蛇吃了黄色和红色的水果,可它还没吃饱,还想吃呢!可树上的水果都隐身了,躲起来了,怎么办呀?我们来帮忙找一找好吗?

  三、学习揉搓团纸球,感受填色快乐。

  1。 教师示范填色操作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操作要求: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水果轮廓,想一想它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再选择相应颜色的皱纹纸,放在手心揉一揉、团一团,一个纸球做好了,再用胶水粘一粘。

  2。 幼儿尝试填色游戏

  小朋友,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帮好饿的小蛇,把水果都"找"出来,好吗?

  四、相互欣赏果园,获得成功体验。

  小朋友们帮好饿的小蛇把水果都"找"出来了吗?谁来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颜色的什么水果?

  小朋友,你们今天开心吗?为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跳个快乐舞吧。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11-17

(精选)小班教案12-18

小班教案【经典】02-20

【经典】小班教案02-25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经典)03-11

[精选]小班教案10-24

(经典)小班教案10-31

小班教案[精选]11-06

小班教案[经典]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