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实用的大班教案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议议故事中,了解小雨点旅行的经历,知道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都与水有关。
2、进一步激发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故事录音、PPT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重点难点:
活动重、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及变化需要的条件。
一、说说生活中的'水
1、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水,水的作用是什么。
2、提升:美容院用水蒸汽扩张毛孔;制造气氛桑拿院用水蒸汽帮助减肥;舞台上用水制成的干冰……水的用处真正大。
3、说说“水魔法师”能变成哪些样子。
4、介绍故事名称,引导幼儿仔细聆听。
二、理解故事情节
·完整听录音故事
提问:1、故事的名称;
2、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听老师完整地讲故事(播放PPT)
提问:1、小雨点经历了一次怎样的旅行?
2、这次旅行,小雨点到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人?
·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PPT进行验证。
·总结:故事中哪些角色是由“水魔法师”变成的?变化时分别需要哪些条件?
三、小结: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水,就连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也有许多与水有关。(鼓励孩子继续探索、发现)
大班教案 篇2
主题的产生:
幼儿天生就具有和自然亲近的本能,能够以自身的感受体验自然的喜怒哀乐。因此对老师来说,能够和孩子分享自然界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是幼儿所能学到的关于自然界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然界是充满美好和神奇的。说到了神奇,孩子们在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就表现出了他们对神奇的自然的向往。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们放风筝,去春游,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春天,我班的自然角里一片盎然,孩子们对自然角中的动物、植物、种子发芽变化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有不少幼儿挤在一起观察,并争论着它们的变化情况。因为春天,让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美丽,更重要的是,春天充满了生机盎然的乐趣。于是,我们就在班上组织幼儿展开讨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变化吗?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呢?发动师生共同收集事物变化的材料,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活动。本主题通过观察、劳动及各种游戏活动,发现春天的变化,引发幼儿有良好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主题目标:
1、知道春天是种植的季节,知道春天气温逐渐增高,雨水增多,有利于植物生长。
2、通过观察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春天的认识,发现动、植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体验春天的美丽。提高讲述、绘画、表演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活动中感知和体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活动能中表现一定的独立性,形成主动、互助、合作的态度和行为。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环境设置,家园联系:
1、师生共同布置主题墙饰《春游》。
2、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制作迎春花、桃花、柳条的材料,供幼儿制作。
3、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收集有关春天的资料,说说春天的秘密,讲讲春天万物的变化。
4、请家长有机会带孩子去旅游,和孩子一起寻找春天的变化。
5、.让孩子记录自己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协助幼儿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春天里一些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6、让家长一起与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
主题网络图:
打击乐:春天
歌曲:春雨
我们去春游
科学:种植丝瓜
桃树下的小白兔
诗歌:春天
音乐:柳树姑娘
绘画:美丽的春天
体育:植树去
春天的秘密
活动内容安排:
活动一、诗歌《春天》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诗歌《春天》,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句。
2、根据文学的色彩以及画面提示,了界诗歌的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在活动中,注意安静地倾听同伴发言。
活动准备:
带幼儿到草地上上课
活动过程:
一、幼儿阅读画面,初步了界诗歌内容。
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来了,会有什么变化?春天是怎样的呢?请你看图读一读画面。
二、欣赏诗歌,感知春天的色彩和气息。
教师朗诵诗歌,引导幼儿观看在实物展示仪中放大的幼儿用书,请幼儿边看画面边倾听诗歌。
三、通过提问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师:第一本是怎样的书?书里有什么?
第二本是怎样的书?书里有谁?谁笑了?
第三本是怎样的书?书里又有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
四、学习朗诵诗歌。
1、教师指图,带领幼儿朗诵诗歌;
2、采用轮流念儿歌的形式,例如:每一段的第一句大家一起念,下面的句子师生轮流念。
小百科:秘密,指有所隐蔽,不为人知。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用雄壮有力的声音演唱进行曲。
2、指导用不同的延长来表现不同的意境。
3、在使用椅子表演时,注意不用力踩踏椅子、不碰倒椅子,力争能整齐一直地唱歌和做动作。
活动准备:
明确海军的特征与海军所承担的任务,对海军有热爱与崇拜的感情。
活动过程: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带领孩子唱《小海军》。
(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唱《小海军》。
(2)请个人小朋友上来唱歌,有肢体语言表现小海军的勇敢。做各种动作。
(3伴奏演唱。请幼儿在没有琴声伴奏的情况下独立演唱,提醒幼儿边唱边听旁边的`小朋友的声音,以便与他人的歌声整齐协调。
3、歌表演。
教师启发幼儿用小椅子当作炮艇,一边跟着音乐唱小海军的歌,一边自己做动作表演。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熟悉故事情节,学习从音乐中寻找游戏规则。
2、在标记的提醒下,迅速找到灰太狼,并根据音乐变化作相应的动作。
3、体验在音乐中遵守游戏规则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学会集体舞《拍手舞》
2、会玩《猫捉老鼠》和《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
3、黑白即时贴;皮筋。
【活动过程】
1、故事引题,激发兴趣故事情境:羊村要举行化妆舞会了,听到这个消息,灰太狼已经悄悄地潜入到舞会中,舞会进行到高潮的时候,小羊们似乎感觉到有灰太狼,也开始悄悄地寻找,并大声地问"谁是灰太狼?"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找到了灰太狼,并大声地对它说"你是灰太狼!"灰太狼诡计失败准备离开的时候还不忘回头来吓唬小羊。
2、分段欣赏,规则揭秘。
第一段
(1)音乐中小羊们在举行化妆舞会还是在寻找灰太狼呢?
(2)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学小羊在舞会上合拍跳拍手舞。
第二段
(1)舞会进行到高潮的时候,小羊们感觉舞会上可能会有谁呢?那我们悄悄地来找找灰太狼,它到底在哪里呢?这个秘密就在你们的脚底下,看看你们的脚底下有什么?(原来白色的圆点是小羊的脚印,2个黑色的圆点就是灰太狼的脚印)
(2)在音乐什么时候老师问"谁是灰太狼"?什幺时候回答"你是大灰狼"?
幼儿听音乐问答:"谁是灰太狼?"和"你是灰太狼"。
(3)黑色的脚印有2爪,到底谁是灰太狼呢?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幼儿根据音乐性质探究方法)
(4)怎样在跑动中不会互相碰撞呢?(幼儿商讨跑动的方向,这里借助皮筋,让幼儿统一往带皮筋的手的方向跑动)。
第三段:
(l)灰太狼诡计失败准备离开的时候,还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看小羊,我们一起来听听灰太狼走几步回头一次呢?
(2)在位置上学习灰太狼回头。(凶狠的样子)
(3)狡猾的灰太狼走4步还不忘回头一次来吓唬小羊,小羊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做静止不动的动作)
(4)教师扮演灰太狼,幼儿做小羊尝试做动作。
3、静态欣赏,回忆规则。
看图谱完整欣赏音乐。
4、参与游戏,体验快乐。
(1)教师做灰太狼,鼓励小羊们创编不同静止的.造型。
(2)幼儿做灰太狼,鼓励灰太狼做出各种凶狠的动作。
(3)邀请客人老师参与游戏。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能够抓住当前流行的元素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展活动,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设计出有新意的活动,是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活动的参与度大幅度上升。活动的教学形式较为开放,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也显得师生间的关系无比的亲近和谐,活动氛围营造的很具有亲和力。在活动中采用新颖的教法让教学活动时刻保持新鲜和活力,使幼儿在体验音乐美的同时,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德 和谐统一。
从现场的效果来看,我有一些地方并没有把握好:如果能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慢羊羊和灰太狼的说话声音效果会更好。
小百科:灰太狼(Wolffy)是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里的反派男主角(羊村守护者前),狼族,反英雄。他奉行狼族至上、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原则。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做大哥哥大姐姐的信心和自豪感,并有为弟弟、姐姐做榜样的意识和责任感。
2、引导幼儿与小、中班幼儿交往,学习尝试关照弟弟妹妹。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组织幼儿观察小班幼儿的`活动情况。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回忆并讲述自己过去刚入园的事情,并和现在对比,了解自己的进步。
2、幼儿讨论:作为大班的哥哥姐姐,应该怎样帮助小班的小朋友,让他们不哭不闹呢?
3、组织幼儿做礼物送给小班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组织幼儿去小班进行大带小活动。
活动小结:
幼儿积极的回忆并讲述了自己刚刚进入幼儿园的事情,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了解了自己各方面的进步,变的懂事了许多。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敲敲打打中了解小型乐器的多样性,感受“多与少”“静与响”“快与慢”的表达。
2、充分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型打击乐器。2、装乐器的盒子和篮子。3、地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寻找百宝箱1、听音乐入场我们听着音乐走进森林,一起去寻宝吧。(音乐慢,慢慢走,音乐快,小跑)2、打开百宝箱,寻找乐器我们猜猜这里会是什么?(动一动)3、布置音乐岛请你拿出乐器,它是怎么唱歌的?请你把它放在那。
二、游戏:音乐岛之旅1、介绍游戏规则:
请你听着鼓声,鼓声响起,你可以在音乐岛之间旅行,鼓声停,请你停留在一座岛上玩玩岛上的乐器。
2、师敲鼓,幼儿游戏,指导幼儿玩乐器的方法(提醒幼儿选择不同的小岛游玩)3、师弹奏曲子,幼儿跟随敲击乐器。
4、小结:真的像刚才有的朋友介绍的',我们的乐器有的是敲的,有的是摇的。
三、根据指挥的指令演奏乐器1、这里有块丝巾,我的丝巾会变长也会变短,变长的话可以怎么表示呢?变短的时候可以怎么表示?
(幼儿随着丝巾的变动玩乐器)2、这里又有块纱巾,风来了她会飘,请你们看着纱巾的飘动玩乐器。
3、请看了我的手敲乐器。
4、请个别幼儿指挥。
四、游戏:魔法森林1、规则:森林里长着许多大树,结出奇怪的“果实”。当风吹过,魔法森林就开始歌唱。我们每个孩子是森林里的一颗大树。老师在“树”上挂满了乐器。丝巾在森林中飘起就被认为是有风吹过,风有大有小,风一吹,“树”上的乐器就会想起。
2、幼儿控制风,角色更换。
五、整理百宝箱跟随音乐把乐器放入百宝箱。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同伴共同制定春游计划,尝试安排自己活动。
2、在协商、讨论、分工等过程中提高同伴问的相互合作能力。
活动过程与指导
一、讨论老师的春游计划书
师:老师制定一份去野生动物园春游计划书,大家一起看看,你看得懂吗?有什么要告诉大家的'?有什么看不懂想要问问老师或小朋友的?有什么不满意要修改的?
二、讨论制定小朋友自己的春游计划书
1、以往我们去春游总是爸爸妈妈为我们做准备,现在我们长大了、想不想为自己制定一份春游的计划?
2、老师和大家一起把春游的时间、游览的内容已经做了安排,想想除了这些,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计划呢?
3、你认为我们的旅行包里应该带点什么东西呢?哪些是我们必须要带的?哪些东西不大适合带?我们去春游是一次集体活动,那么你认为我们应该遵守些什么规则呢?
4、讨论分工:这份计划书听起来挺棒的、可是我估计做起来有点难、看来一个人做不大可能,几个人一起做最好呢?怎么分工呢?(幼儿自由分成若干个小组)
5、制作计划书。
(1)观察幼儿分工情况:谁记录?谁交流?
(2)鼓励幼儿去采访别的朋友或者老师。
(3)提醒幼儿有什么困难可以请老师帮忙。
(4)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记录:大家一起为计划书出主意。
三、交流分享
每组派出代表交流各自小组记录与讨论的内容,其他幼儿可以补充或提问。
活动延伸
在活动结束到旅游之前,我们的计划表前时时会有孩子在发表自己的高见、计划表上有时会打上一个小问号。过一会儿又被划去,孩子们在不断地接纳与调整,计划也在不断地完善、家长有时也会为我们提供一些建议。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内容:折纸《帆船》
活动对象:孩子和家长
活动地点:家庭
活动目标:
1、尝试把正方形的纸用向中心折、拉折等方法折出帆船。
2、在欣赏、制作的过程中感受美和成功的喜悦。
3、通过有趣的游戏,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增进亲子感情。
4、培养孩子做事认真仔细、积极思考、独立创新的性格。
活动准备:折纸图示、范例、彩色纸和白纸若干、彩色笔、大脸盆一个。
重 点: 在活动过程中体现亲子和谐,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
难 点:在亲子和谐的氛围中,培养孩子做事认真、爱动脑筋、尊敬长辈等良好个性。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出,激发兴趣。
1、家长说谜面:“不腾空、不着地,高高一片帆,行在水当中。”(要求孩子安静仔细地听,想一想这是什么。)
2、 家长尽量鼓励孩子,也可给予适当的提示,启发孩子猜出谜底――帆船。
(二)出示范例,引导孩子观察帆船的外形特点。(以小礼物的形式呈现,给孩子惊喜)
1、外形:船底平平的,船两头尖尖的,上面的帆也是尖的。
2、色彩:红色的,帆上还有数字、五环等。
3、这只帆船是用什么做成的?(用纸折成的),让我们也一起来折帆船吧!
(三)家长演示、讲解折纸过程
1、对照折纸示意图,和孩子一起讨论帆船的折法,并交代孩子要认真看仔细听。
2、家长演示讲解帆船的'折法:
(四)妈妈和孩子一起折纸
1、出示多种颜色的正方形纸,供孩子选择,母子按图示步骤进行折纸,家长要仔细观察,发现孩子有困难时,应及时给予帮助。
2、在折纸过程中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多鼓励孩子,同时提醒孩子做到边角对齐,将线压平,养成做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3、鼓励孩子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纸多折几只帆船。
(五)打扮小帆船
将折好的小帆船进行装饰,(母子共同讨论,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装饰,在这一环节家长要多启发、肯定孩子,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可用彩色笔在帆船上画标记、编号、画各种图案,还可以画自己喜欢的任何东西,不要约束孩子。如:五角星、五环等。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双人合作在有间隔的纸板上又快又稳的走过,发展平衡及协调能力。
2.探索双人配合走过有间隔的物体时相互协调的方法。
3.有合作意识,能与同伴协调一致,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40张报纸、纸板20块、龙头及龙尾头饰各4个;录音机、背景及放松音乐等。
2.幼儿有报纸一物多玩的初步经验。
活动过程:
a)热身活动:
过关游戏:长龙跑:
幼儿5人一队共4纵队,每纵队为一条长龙,排头为龙头,排尾为龙尾。
l幼儿听信号由每队龙头带队找空地方四散跑,不能断开或与其他龙交叉,听哨声返回为过第一关;再听信号跑出,中途听语言提示两龙相接继续跑,听哨声返回为过第二关;第三次跑出后听信号提示四龙相接跑,听哨声返回就为过第三关。
b)探索学习双人在有间隔的纸板上走
1、玩报纸:
l一人玩报纸:跳报纸、跑报纸(贴纸跑、绕纸跑等)、玩纸棒、玩纸球(抛接、滚、掷等)
l二人自由结伴玩报纸:连续跑、绕报纸走或跑、棒击球、赶球进门、走有间隔的纸板等。
l交流模仿双人玩报纸方法,引出走有间隔的报纸的.方法。
2、间隔走纸板
探索二人合作走纸板:一二队、三四队面对面分别找对面的幼儿为伴。
l玩法:走板幼儿双脚站在纸板上,一只脚先踏上前面的纸板,另一只脚在踏上去站好。移板幼儿把板放在与第一块板对齐的前面,等走板幼儿双脚离开第一块板踏上第二块板后再把后一块板前移。
l第二次探索:讨论:纸板摆放的间距要适合等
3、竞赛游戏:过河不湿鞋
l一二队一组、三四队一组进行比赛,每组第一对幼儿从起始点出发走过“石头”过河跑回拍打第二对幼儿的手站至队尾,第二对幼儿出发过河,一次循环,最先完成的小组为胜。
l第二次游戏走“石头”和摆“石头”的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游戏。
三、放松活动
l呼吸调整
l听音乐放松身体、拍打四肢
活动建议:
过河时必须踩在“石头”上走,如落进“河里”要踏上“石头”站稳再走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11-24
大班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经典]08-19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经典)10-16
[精选]大班教案10-17
(必备)大班教案11-14
大班情绪教案11-15
(精选)实用的大班教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