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必备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阅读循环、绕口令式小故事《老鼠偷吃我的糖》,感受故事情节的幽默、诙谐。
2、通过欣赏情境表演、观察画面、问答游戏等形式来理解故事,体验边阅读边当警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空的糖罐子、糖果若干;
2、大书、PPT、多媒体碟片;
3、已有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知道告状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情境表演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罐糖果来和小朋友们分享,(老师打开罐子)唉!我昨天刚买的一罐子糖果怎么没有了呢?问:谁偷吃了我的糖呢?是你吗?(幼:不是我)那我要向警察叔叔“告状”找回我的糖,送给我们小朋友分享。(小朋友们都点头赞成),于是找警察叔叔“告状”。警察叔叔说要找“大书先生”帮忙。
二、阅读理解故事《老鼠偷吃我的糖》。
1、出示大书,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幼儿带着问题到书的封面上寻找答案的兴趣。)
师:“书的封面上有谁呀?它在干什么呀?你们知道是谁?偷吃了我的.糖了吗?”
2.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大书。
师:接下来我们小朋友来当警察,一起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1)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书。(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一页页的观察图画,带领幼儿一起寻找被偷的糖果。)
p2—3:老鼠在干什么?师:警察先生、先生我要告个状,告什么状?师:老鼠呢?
出示:p4—5(幼:老鼠被花猫吃掉了)
出示:p6—7师:花猫呢?(幼:花猫爬到树上去了)
出示:p8—9师:树呢?(幼:树被人砍倒了)
出示:p10—11师:人呢?(幼:人被老虎吃了)
出示:p12—13师:老虎呢?(幼:老虎被水淹死了)
出示:p14—15师:水呢?(幼:水被太阳晒干了)
出示:p16—17师:太阳呢?(幼:太阳被云遮住了)
出示:p18—19师:云呢?(幼:云被风吹走了)
出示:p20—21师:风呢?(幼:风停了)
(2):观看p22—23画面,引发幼儿思考。
师:那到底谁是真正的偷吃了我的糖呀?那么我们到底要告谁的状呀?
三、出示PPT,帮助幼儿理解循环式故事结构。(完整欣赏故事)
师:唉!这个故事怎么没完没了了,一直在循环呀!我的头都给绕昏了。我们一起来理一理。到底应该告谁的状。
小结:其实啊,最后告状告来告去,小朋友们讲得都有道理。可是,错的还是小老鼠,因为是老鼠偷吃了我的糖。
四、师幼共同进行“问答游戏”。
师:小朋友,我们来玩个问答游戏,游戏中谁回答的问题最多,谁就是最聪明能干的小警察。
五、观看动画片《老鼠偷吃我的糖》。(通过看绘声绘色的动画片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进一步感受绘本的诙谐有趣。)
延伸活动:
(出示PPT2)小老鼠最后知道自己偷吃糖是不对的行为,它把糖还给小朋友们,让大家一起分享糖果了……小朋友吃糖果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有初步的交通规则意识。
2、有兴趣的滚画线条,知道车轮有不同的花纹,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感受色彩美,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各种路障标志、树、房子等;各种颜色的水粉颜料,海绵;托盘、箩筐若干;小汽车若干辆;供摆放路障的大铅化纸4张;录音机,磁带;围都人手一件。
活动过程:
1、师带幼儿听音乐开汽车。。
师:今天天气可真好呀,我们开着汽车去外面玩玩吧!手握方向盘,神气一点,我们一辆跟着一辆。准备好了吗?出发!(根据音乐做出红灯停,绿灯行,绕树、房子开的动作进场)。
2、围坐在树下休息,讨论简单的交通规则。
刚才我们开汽车时碰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红绿灯)应该怎样做呢?
3、出示图示,
1) 如果碰到树、房子,汽车应该该怎样开?对,慢慢绕过去,不要碰到房子、树。师边说边用汽车示范绕过树、房子。
2) 谁想先来开一开,玩一玩,怎样慢慢绕过去,不碰到房子、树。请一幼儿玩。
3) 我们怎么知道他开过哪些路线,老师这里有个好办法,示范:选一辆汽车,转动车轮,手指颜料盘,汽车从盘子这头滚到那头,滚两遍,蘸上颜料后在图示中开,没颜色了,再蘸同一种颜色继续,不能蘸别的颜色,不然人家不知道你开的路线。看,我开过的.地方看线就知道了。
小结:开汽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看见红灯亮了就要停下来,绿灯亮了才能开,看见有房子、树,就要慢慢地绕过去,不要碰到,不然就出交通事故啦!你们想不想开开看?
4、幼儿操作。
那边有许多玩具汽车,每人从箩筐里拿一辆喜欢的小汽车,汽车旁边是哪种颜料你就蘸那种颜料,像崔老师那样玩,没颜色了,再蘸同一种颜色继续,不能蘸别的颜色,不然人家不知道你开的路线。听到音乐将汽车放回箩筐,到老师这里来。听清楚了吗?
幼儿自由玩车,师指导,提醒幼儿慢慢绕树、房子。
5、教师讲评。
讨论:你们看纸上的线条是怎样来的?有什么颜色?哪条线长哪条短,有的线弯弯的,有的线直直的,线上还有花纹呢!怎么会有花纹?(原来轮子上有花纹,蘸上颜料,滚出来的就是花纹),我们再来开汽车,你可以拿刚才不一样的汽车,
看看谁的花纹线最漂亮!里面有许多线路你可以找边上空的地方开。 幼儿再次开车。放音乐,回来,师小结:这些花纹线真漂亮,你的是哪条?你的呢?今天小朋友都很能干,开着小汽车,又会注意安全,又能用小汽车开出美丽的线路,而且都不一样,下次活动我们再来研究轮子上的花纹,好吗?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打电话内容,了解春天的特征。
2、懂得把美好的事情与人分享的快乐。
3、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4、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
活动准备:
1、事先带领幼儿外出找过春天。
2、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春天来了,我们一起找过了春天。小朋友们看到的春天里有些什么?
总结:我们看到的春天里有黄黄的油菜花、绿绿的麦苗、好看的蚕豆花、青青的小草、美丽的豌豆花……春天真美啊!
二、完整欣赏第一遍故事。
师:小朋友们找的春天真美啊,很多小动物也想去找春天,听一听有哪些小动物也找到了春天师幼互动,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人物师:好听的故事欣赏完了,你们听到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呀?根据幼儿回答,教师逐一出示动物图片。如有没有说到的,教师提醒:看,还有一个朋友被你们忘记了,我们来把它请出来。
三、分段讲述学说打电话内容第一段:
(1)指着小熊,师:小胖熊知道春天来了,他是用什么办法告诉他朋友的?(打电话)出示电话图片,追问:电话里小胖熊说了什么?幼儿如果没有反应,没关系,那我们来仔细听一听吧!
提问:电话中小胖熊是怎么说的?(请4名幼儿来说一说)小结:小胖熊打电话给小松,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游戏吧!
出示图片(树上的积雪融化)☆第二段:集体学说(1)小松鼠听完电话后,他会做什么呢?(继续打电话)你们刚才听得真仔细,边讲述:小松鼠听了电话,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青草吧!”
边出示画:山坡上的草都绿了。
(我们一起来学着小松鼠打电话的样子,跟随教师学说(喂,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青草吧!)集体再次整齐地说一遍☆第三段:个别学说(1)小白兔听完电话后心情怎么样?(很开心)他也想到了给好朋友打电话,小白兔的好朋友会是谁?(幼儿凭记忆猜测)他会对他的好朋友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小白兔听了,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花蛇吗?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游泳吧!”
(3)听完后:小白兔给谁打电话了?小白兔对小花蛇说了什么?谁能来学一学,请1名能力强的幼儿来试一试。边讲述边出示图画(河里的冰融化了)教师帮助提醒,引导幼儿看着图画(学说对话)(喂,小花蛇吗?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散步吧!)☆第三段:看图说(1)小花蛇听完电话后也好开心,他想到了给好朋友小狐狸打电话,小花蛇会对小狐狸说什么呢?出示图画请幼儿观察,你觉得小花蛇会对小狐狸说什么呢?师:我们来看看小花蛇对小狐狸说的话和你想的是不是一样的。
边讲述故事边出示图画(放风筝)小花蛇听了电话,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狐狸吗?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快出来放风筝吧!”
原来小花蛇给小狐狸打电话说(喂,小狐狸吗?春天来了,天气更暖和了,快出来放风筝吧!)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再次完整欣赏故事:请你们看着图片和老师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好吗?
故事讲完了,你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为什么?(因为这些小动物把自己找到春天开心的事情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所以自己也很开心了。原来分享不一定就是分享吃的东西,还可以一起分享开心点事,把开心传给大家)我们也去把这件快乐的事情分享给教室里的好朋友吧!
迁移经验: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小朋友们也找到了春天,你会打电话告诉谁,会叫他一起做什么事情呢??
附:《春天的电话》
“轰隆隆!”打雷了睡了一个冬天的小胖熊被惊醒了。它揉揉眼睛,打开窗户,往外一看:“啊,原来是春天来了!”它连忙拿起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喂,小松鼠吗?春天来了,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游戏吧!”
小松鼠听了电话,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青草吧!”
小白兔听了,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花蛇吗?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游泳吧!”
小花蛇听了电话,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狐狸吗?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快出来放风筝吧!”
你看,小动物们都出来了,大伙儿在草地上快乐地玩游戏呢!
故事分析:
故事是通过小动物们之间互相打电话,传递春天的信息,互相告知春天的各种特征:春天来了,树上的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游戏吧!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青草吧!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游泳吧!天气暖和了,快出来放风筝吧!通过小动物们打电话互相告诉春的信息,理解与朋友分享快乐的事情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能根据图画书提供的画面,有序地讲出故事的基本内容。
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星星警察》(图画书),幼儿活动操作材料《星星警察》(图画书)。
【活动指导】
1.出示图画书.引发幼儿的兴趣。
引导语:星星的本领可大了,晚上小偷出来干坏事,都逃不过星星的眼睛。(出示封面)老师带来的一本书,叫作《星星警察》,讲的是星星警察赶走小偷的故事,可好听了!
2.引导幼儿逐页看书,理解故事情节。
教师利用大图阃书,引导幼儿翻看小图画书。
引导语:书要从第一页看起,先看完左边一面,再看右边一面。边看边想,画面有谁?它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边翻看图画书边思考:
读图l: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公鸡在做什么?
读图2:公鸡在睡觉的时候,小老鼠从它家出来背了什么?
读图3:老鼠偷了公鸡的一袋米后,心里面会怎样?(好得意)
读图4:小老鼠的歌声被谁听到了?
读图5:看到小老鼠得意地背着偷来的东西,星星警察是怎么做的?
读图6:小老鼠看到星星警察.会怎么样?(引导幼儿学说:"警察要抓我啦!警察要抓我啦!"表演"扔下米袋,拔腿就跑"。)
读图7:星星警察把米袋送到公鸡家的时候,公鸡为什么没有反应?(正睡得香)
读图8:为什么天亮了星星警察就不见啦?仰望天空,公鸡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3.看图讲述。
引导幼儿翻看图画书,按照画面完整地讲述故事。
引导幼儿说说最喜欢哪一幅图并把它找出来,讲给大家听。
活动建议
区域活动:语言区投放《星星警察》《黑猫警长》等书,供幼儿自由阅读和讨论。
生活活动:组织幼儿到派出所参观.听警察叔叔讲抓小偷的故事,培养幼儿的正义感和对警察职业的崇敬之情。
教学反思:
《星星警察》当我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就感觉这应该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孩子们一定喜欢,这是我们小班的一节公共课有朱老师设计,我看了朱老师的设计教案,我又根据我班幼儿的特点进行了一些修改,我班的幼儿好奇心很重,根据这点,我扮演鬼鬼祟祟的小老鼠东看看、西瞧瞧的样子来到幼儿的视线中,孩子都好奇的说:“老师变成小老鼠了,小老鼠要干什么呀?”我借幼儿的.话,让幼儿猜猜:“小老鼠趁着天黑要去干什么呀?”孩子们就纷纷说出自己的一些积累的经验,“小老鼠肯定要去偷东西了。”我就顺着孩子的思路引出故事,我放慢语速给孩子们边讲故事,边指点着挂图,这可恨的老鼠又要去偷鸡妈妈家的米了,小老鼠溜进了鸡妈妈的家里,把米弄进袋子里,扛起袋子就走了。孩子们听到这儿,都心中激起了恨说:“打电话告诉警察叔叔,把它抓起来。”“那我们接着往下听,我把重点星星警察的话重点说,孩子们都想到了警察叔叔。孩子脸上的表情也有先前对老鼠的恨转到了对星星警察的喜爱之情,也同时激发了孩子对阅读的喜爱。
小百科:警察是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秩序而设置的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是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接其执行的任务不同,各国分别设有不同的警种,如户籍、交通、刑事、司法、治安警察等。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会选择相应的颜色为一些水果和蔬菜进行涂色,并把它们撕下来,贴到适宜位置。
2、发展幼儿小肌肉群,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每人:兔宝宝、蜡笔、剪刀,每组:各种蔬菜水果,浆糊,抹布 小兔玩偶,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情景表演
师:今天老师请了一个客人来,看看是谁呀? (小白兔) 小兔:大家好,我是小兔妞妞,今天我和我的朋友到你们小班来做客,你们开不开心呀?(开心) 既然大家都很开心,那我为你们唱首歌吧。(《宝宝不怕冷》幼儿可跟唱)小兔:呜呜~~(怎么了)我的肚子好痛啊,我还没吃早饭呢?我饿了。 师:小兔饿了,我们该怎么办呀?(请它吃东西)师:小朋友,我们请它吃些什么呢?(幼儿讨论回答,教师将相应的水果和蔬菜贴在小兔身上。在幼儿说的时候,可引导幼儿观察大小、颜色。根据幼儿说的.,也可以贴一些幼儿未说到的)
二、请兔宝宝吃东西 小兔:谢谢小朋友请我吃了那么多的东西,现在我吃饱了,可是我的朋友还饿着肚子呢。 师:我们小朋友也请其他小兔吃些东西吧,我们请它们吃各种的水果和蔬菜,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好吗?
师:可是这些水果蔬菜都没有漂亮的颜色,小兔肯定不喜欢吃。那我们怎么办呢?(帮它涂上颜色)
要求:请幼儿给水果或蔬菜涂上颜色,涂完后把它们撕下来,贴到小兔的肚子上,让小兔子吃得饱饱的。提醒幼儿:撕的时候要慢慢地撕,两只手要一起撕,撕的时候也要沿着轮廓撕,贴的时候要贴准地方,贴在小兔子的肚子上。贴好后用毛巾擦擦手。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帮助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四、教师小结 师:你们请小兔子吃了些什么呀?我们来看看。(请幼儿说) 小兔什么东西都要吃,真是个乖宝宝,我们小朋友也要和小兔一样什么东西都要吃,身体才能长得棒棒的。
小班教案 篇6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抛鸡蛋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情绪愉快地参加探知活动,培养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鸡蛋碰撞在软硬不同物体上的不同结果。
3、帮助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活动。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盆、毛巾、海绵垫、沙堆、棉花、小石块、积木、鸡蛋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产生探知的欲望
1、出示两个盆,一个盆底垫上了软软的毛巾。桌上有什么?两个盆一样吗?
2、出示两个鸡蛋:如果把鸡蛋丢在盆里会怎么样?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
3、“鸡蛋壳怎么会一个破了,一个没有破?”幼儿感知两个盆的不同及不同的结果。
(二)幼儿动手操作、感知
1、幼儿人手一个鸡蛋,在周围环境中尝试。
2、帮助幼儿用语言讲述活动。
(三)讨论、扩展经验
1、鸡蛋丢在石头上怎么就会破了?
2、我们小朋友吃鸡蛋时怎么吃呀?
3、还有什么东西碰在硬的上面会碎呢?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小班教案 篇7
会咬人的电
活动目标:
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通过故事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初步培养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有电危险”的标志图片一张、电插线板一块2、指偶:灰太狼、小老鼠3、幼儿操作用图片人手一套;笑脸、哭脸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提问:
(1)故事里有谁?
(2)他们偷的宝贝是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提问并出示电插线板)(3)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电插线板可以碰吗?
(4)我们教室里哪里有电插线板?你家哪里有电插线板?
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师:喜羊羊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图片,我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志。
3、谁对谁不对(1)师:这是喜羊羊给我们每个小朋友的两张图片,他要考考我们,这两张图片上的小朋友最对谁不对。(幼儿自由交流并请个别幼儿说一说)(2)出示哭脸和笑脸,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对的送到笑脸处,错的送到哭脸处。
4、总结谈话:教育幼儿不碰电插线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属片捅插电插线板和插座的小嘴巴,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附故事:会咬人的电一只小老鼠趁喜羊羊出门去,溜进家里偷东西,发现了一个宝贝。这个宝贝是白色的,身上长着许多小嘴巴,后面还拖着一根长长的细尾巴,小老鼠只要把电视机插头往小嘴巴里一插,电视机就会说话了,把台灯插头往小嘴巴里一插,台灯就亮了,把电风扇插头往小嘴巴里一插,电风扇就转了。小老鼠想:这可是个好宝贝,我要把它偷走。可是,宝贝比小老鼠还大,怎么搬走呢?小老鼠说:“我去请朋友来帮忙。”它刚出门正好碰到了灰太狼,小老鼠赶紧说:“灰太狼,喜羊羊家有个宝贝,你敢不敢去偷?”灰太狼马上说:“我什么都不怕,快带我去吧!”
来到喜羊羊家,灰太狼看着那个宝贝摇摇头说:“那是什么宝贝吗?又不能吃,也不好玩,我不偷了。”小老鼠很着急地说:“那个宝贝很神奇,它能让电视机说话,能让台灯亮起来,能让电风扇转起来。”灰太狼一听眼睛马上睁大了,一把抓住了那个宝贝,它的手指头伸进了宝贝的小嘴巴里,“啊!”灰太狼大叫一声,感到全身发麻,身上的`毛都竖了起来。小老鼠吓得大叫:“灰太狼,危险!快扔掉!”可是灰太狼怎么甩也甩不掉,尾巴也着火了,冒起了黑烟。“好疼啊!”灰太狼大叫一声就昏过去了,小老鼠吓得赶紧逃走了。
喜羊羊回到家看到了昏倒在地的灰太狼,说:“灰太狼一定是到我家来偷东西的,我得赶紧报警。”包包大人把灰太狼抓走了并关了起来,等灰太狼醒过了,包包大人问:“灰太狼,你是怎么昏倒的?”灰太狼低着头说:“喜羊羊家有一个宝贝,我一摸就昏倒了。”包包大人听了哈哈大笑说:“那是电插线板,电插线板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你的手一定伸到电插线板的小嘴巴里去了,你被电到了,能醒过了就算不错了。”灰太狼吓得直吐舌头,以后再也不敢碰电插线板了。
小班教案 篇8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
2.愿意在集体面前较自然地表述。
准备:
1.用旧挂历自制的有层次的图书,可粘贴操作的动物卡片。
2.利用图书的封面、封底绘制一棵大树。
3.故事录音。
过程:
一、第一遍听故事
1.初步了解故事
(1)出示图画书,展示用封面、封底制作的大树,并介绍故事名称。
(2)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名称猜猜故事可能讲些什么。
2.理解故事内容
(1)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边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谁住在最下面?它的下面是谁?谁住在最下面?
小松鼠为什么叫小麻雀不要唱歌?
二、第二遍听故事
1.展示图书
打开图书,让幼儿了解书的结构,然后将动物卡片分别贴在不同的.页码上,合上书。
2. 合作讲述
教师放慢速度讲述,故事对话部分留给幼儿讲述。
分析讨论
提问:小麻雀可喜欢唱歌了,可是现在不能唱了怎么办呢?
什么时候小麻雀才能唱?
三、第三遍听故事
1.播放录音故事。
2.引导幼儿静静的等待小鹿醒来,在结尾时,用醒来的小鹿形象调换熟睡的小鹿形象。
3.带领幼儿和小麻雀一起为醒来的小鹿唱歌、跳舞。
以小鹿的口吻感谢懂得关心别人的小麻雀和小朋友们。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好玩的球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9-12
小班的教案09-11
小班的教案07-15
小班教案07-27
[经典]小班教案12-28
小班教案【经典】02-20
【经典】小班教案02-25
小班教案(经典)03-11
小班教案(经典)11-23
[精选]小班教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