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3-06-23 19:13:20 教案 我要投稿

【热】小学美术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1

  一、教材分析

  (一)编缉指导思想

  本课从破壳而出的小动物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神秘生命的世界,从感知、认知到思索、表现、创造,多层面地拓展学生创造的领域。

  生命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他们想知道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是从哪里来的。而卵生动物的鸟类在孵化过程中,最容易被学生观察到。让学生了解生命在形成的时候,是需要吸收补充很多营养才能孕育生成;了解小鸡出生的时候,就需要自己用嘴巴和脚挣破蛋壳的包裹,显示生命的力量。通过观察活动,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命,捕捉感人、美丽、生动的瞬间,表现自己的不同感受。

  (二)教材版面分析

  图例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小鸡出壳开始引入,“许多动物都是自己破壳出生的。当它们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妈妈见到自己的小宝宝,又会说些什么?”这些话语激发学生从一个有趣的角度,去关怀、去聆听、去感悟生命带给我们的惊喜。

  生命形式无奇不有,除了小鸡、小鸭,当然还有小海龟、小鳄鱼等等,就连小鱼、小虾、小蜘蛛,都是从密密麻麻的卵里爬出来的.。本课的教学思路,除了从自然生命的规律发展出发,从容易理解接受的角度出发以外,也以孵化作为引子,根据生命形成的过程,延伸到创作的发生、发展、生成的过程,希望学生能大胆联想,创造出新颖的、表现独特的作品来。

  (三)教学内容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探索生命伊始的奥秘,展开回忆与想象,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生物出壳时的情景。通过观察、幻想、体验与交流,感受生命的不屈与独特的美丽,进行想象与构思,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和关爱生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良好品质,提高观察、想象、探究、联想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难点:表现的自由性和不同种动物的特点,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五)学习材料

  1.欣赏孵化过程的录像、图片资料。

  2.绘画用笔和纸。

  3.胶棒、彩纸、剪刀。

小学美术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索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动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相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体验发现、探究、合作的愉悦,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激发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欣赏、感知、探索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

  2、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动物。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制作形式多样的“动物”作品。

  3、学生准备:各种用以制作“动物”的纸质材料和工具(剪刀、胶水)。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穿着导游服戴着太阳帽进教室。

  导言:小朋友们好!你们猜猜我要去哪里?我们到动物王国去探望可爱的动物,想去吗?

  2、猜谜游戏

  师:让我们乘坐观光列车,出发吧!(课件出示观光列车)途中,我们来玩玩猜谜游戏,认真听哦!

  谜语A:头长小树杈,身开白梅花,四腿细又长,奔跑快如马!

  谜语B: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二、 赏析、探索

  1、师:动物王国到了,看看谁来迎接我们?(播放动物的录象)请学生欣赏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

  2 请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

  你最喜欢谁?它长什么样子?是什么颜色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引导赏析艺术家表现动物的美术作品。

  现在我们到动物王国的“演播厅”去参观、了解动物的相关知识。

  (课件出示演播厅)播放艺术家笔下的动物,民间“动物”工艺品,现代“动物”工艺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4、引导赏析教师、学生的作品,探究制作的方法、步骤。

  (1)赏析教师制作的动物作品,探究制作步骤。

  (2)赏析学生的作品,探究制作的方法、步骤。

  从形色、花纹、动态等方面引导交流,探索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的方法。特别交流如何让动物站起来。

  (3)引导总结“动物”的表现形式、制作方法。

  三、愉快创作

  1、(课件)启示:春暖花开的春天,迎来了动物王国里可爱的熊猫小宝贝的生日。小宝贝想为自己举办一个盛大的'开心的生日宴会,诚邀各动物朋友前来参加。

  师:你们想知道哪些动物会来参加熊猫小宝贝的生日宴会吗?等会儿就知道了。

  2、出示创作要求:小组合作制作一组色彩鲜明、形态优美、造型生动、可爱的动物,参加熊猫小宝贝的生日宴会。

  3、小组讨论、交流如何创作。

  4、小组合作,进行制作动物活动。教师巡导,播放轻音乐。

  四、展示、评价。

  1、以小组为单位把作品摆放到老师课前准备好的背景图上。

  2、欣赏、评价作品。

  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引导从动物的形、色、动态等欣赏、评价)

  五、拓展

  1、请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珍稀动物。(课件随机出示图片)

  2、进行保护动物的思想教育。

  六、谈收获,结束旅程。

  1、照相留念

  师:为记住今天的快乐旅程,我们一起和动物王国的动物们照相留念吧!请大家到展示台前和动物朋友们一起照相。

  2、谈收获

  师:旅程就要结束了,请同学们坐上回程列车,谈谈这次旅程的收获吧!

小学美术教案3

  [分析]大嘴巴

  一、教 材 分 析 大嘴巴

  本课大嘴巴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南西北”。大嘴巴其折法和折纸“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成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大嘴巴形象特征。

  教材大嘴巴左页的折纸图示清晰明了,折法简单,学生一般都能自己识图制作。通过对教材右页范图的欣赏,学生可以了解剪贴装饰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教师则需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不受表现对象本身色彩、花纹的束缚,从而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作业效果。

  由于本课大嘴巴从儿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有亲切感,难度不大,学生大都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做好后展示、游戏的过程中,气氛尤其热烈。

  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上册:09课 大嘴巴

  二、教 学 目 标

  *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

  三、教 学 设 计

  本课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识图制作,到欣赏范图,分析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再到如何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并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摒弃“填鸭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教学策略设计如下:

  回忆导入——自学方法——观察分析——自主表现——交流评析——游戏活动。

  可从回忆“东南西北”这种玩具的角度导入新课,再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展示引导学生转换思维,认识到经过怎样的变化就可成为本课的新玩具。接着引导学生看教材左页的折叠示范图,自学折法,折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大嘴巴”的制作可分两个阶段进行:折叠和装饰。折叠阶段要求按部就班,一丝不苟。装饰阶段则以激发形象思维和大胆表现为主,不可束缚学生表现力。

  在观察分析这一环节,通过欣赏教材中的范品,了解剪贴、添画的装饰方法来指导学生制作。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寻求丰富的表现题材。在引导学生就如何装饰进行构思时,应突出“大嘴巴”的位置。至于学生想将之装饰成某种动物的“嘴巴”,还是人物、怪物等的“嘴巴”则不需过多干预,只是要注意抓住其形象特征。

  评价环节中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参与评论。可自告奋勇上台,也可由教师或各小组集体推选上台。最后评出不同标准的“大嘴巴”,如最热情的“大嘴巴”,最特别的“大嘴巴”等。

  游戏活动时,先上台表演,再由学生在台下自由表演,可分单人、双人、多人等各种说话表演形式。

  作业要求:按书中折法和装饰方法制作一个“大嘴巴”,再套在手上玩一玩。

  四、教 学 建 议

  *本课也可用两课时。第一课时如上,第二课时尝试以“东南西北”的基础形创造性折出“大嘴巴”以外不同的形象,再做简单装饰。如桌子、衣服、鱼等。

  *注意保持环境清洁,纸屑要集中处理,不能随地乱扔。

  (张 欣

  [教案]布心小学赵爱琼老师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掌握玩具“大嘴巴”的折叠和装饰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大嘴巴”形象的构思及剪贴装饰。

  教学准备:教师 — 示范作品、方形彩色纸

  学生 — 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学生表演导入新课

  请几名学生手套“大嘴巴”玩具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观察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示范作品分析“大嘴巴”的制作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小结:“大嘴巴”的制作可分两部分进行。

  1、 折叠 — “大嘴巴”的基本形是我们常折的“东南西北”玩具。

  2、 装饰 — 根据自己构思的形象用剪贴或添画的方法装饰“大嘴巴”

  三、 学习

  1、 复习已学折纸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自己识图,折“大嘴巴”基本形。

  2、 启发学生想象用添画和剪贴方法可将基本形装饰成什么动物形象。

  四、 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制作一个有趣的“大嘴巴”。

  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

  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五、 课堂小结

  小结上课情况,宣布下节课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作品展示、讲评

  1、 请已完成作品的同学上台表演。

  2、 学生评一评、说一说最喜欢的作品。

  二、启发学生讨论:用“东南西北”的基本形还可以折什么?

  欣赏用基本形折出的其他形象。(如:小狗、桌子、衣服等)

  三、学生制作

  四、课堂小结

  评选优秀作品放艺术角展出。

  表扬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的小组。

  [教案]友善的女巫的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第九课,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西南北”其折法一折纸“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在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形象特征。

  由于本课是从儿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难度不大,有新切感,因此,学生大都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则只需要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就可以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作业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情感目标:

  1、通过有趣的美术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和整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剪贴、装饰“大嘴巴”

  教学难点:

  有创新地对“大嘴巴”进行装饰。

  课程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

  制作好的“大嘴巴”若干,磁带录音机。

  学具准备:

  剪刀、胶水、各色蜡光纸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取材于儿童最熟悉的折纸玩具,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强调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究已完成的作品,到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制作结束后,设计学生的展示活动,把学生自评与互评促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从而获得自信及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4分) 教师与手中的“大嘴巴”进行对话导入,学生倾听教师与“大嘴巴”的对话,欣赏教师制作的“大嘴巴”。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对话”形式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并激发起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课

  1、探究(4分)展示几个制作好的大嘴巴,分发给每个小组。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对分发到小组的“大嘴巴”进行研究。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嘴巴”的制作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2、制作(5分)放两首儿童歌曲,学生在这两首歌曲的时间内完成“大嘴巴”的基本形——即“东西南北”的折叠。

  设计意图:通过限时完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为下一步装饰打好基础。

  3、谈话(4分)提问:你打算怎样装饰“大嘴巴”,学生谈谈自己的打算

  设计意图:在谈话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三、学生作业(15分)

  1、提出作业要求

  学生对前面折好的“大嘴巴”基本形进行设计、装饰。即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进行。

  2、学生作业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并在作业过程中放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两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不同对待,面向全体,通过放音乐使较长的作业时间不至使学生感到疲劳、枯燥。

  四、评价

  学生自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欣赏。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同时在欣赏别人的作品的过程认识自身不足。

  五、小结

  1、清理卫生(1.5分)

  2、小结(0.5分)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多方面对学生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小学美术教案4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雕萝卜在我国食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艺术魅力独特。通过雕萝卜的教学实践活动,观察、比较、了解萝卜雕刻的艺术特点。根据萝卜形状、质地、颜色进行雕刻,掌握雕刻方法。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的审美方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二)教学目标

  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②通过赏析了解雕刻的艺术特征。

  ③掌握雕萝卜的一般方法。学会根据萝卜的外形、质地、颜色进行雕刻。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饮食文化有关雕萝卜的'资料及国外不同艺术风格的雕刻作品。

  ●学生准备雕萝卜的工具及各种颜色、形状的萝卜。

  (二)教学过程:

  ●赏析:中外优秀雕刻作品,阐述个人见解。

  ●感受:尝试各种萝卜的颜色、外形、质感,展开联想。

  ●讨论:师生共同探讨,萝卜雕刻艺术。

  ●:学生作品,展示成果。

  ●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请进来”的方法进行尝试教学,如:请厨师到课堂现场表演萝卜雕刻。

  ●采用游戏教学,编故事,分角色进行制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建议:

  ●是否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对秋天的感受。

  ●是否基本掌握萝卜雕刻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是否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四、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案5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画出植树时的感人情景。

  2、培养学生的记忆、想象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力。

  3、进行绿化祖国、美化环境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如何生动地表现出植树时的感人场面。

  教学难点:

  植树时的人物动态描绘及构图处理。

  教学准备:

  教具:挂图两幅、图钉、幻灯机、投影片、录音机及磁带等。

  学具:白纸、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人课题。

  1、课前教师在教室四周摆些绿色植物。铃声响,学生人教室,感觉空气特别清新。

  2、教师按下录音机,播放(百鸟争鸣》的轻音乐。

  3、播放音乐的同时,打开两幅森林挂图,幻灯映出树林灯片。

  4、教师用轻柔的声音导入课题:同学们,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是因为有了枝繁叶茂的树林。

  现在正是阳春三月,我们不要错过了这个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好季节,我们国家还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画一画植树时的感人场面好吗?

  板书课题:命题画植树

  二、新授。

  1、启发回忆:

  (1)同学们上星期到植物园开展了植树活动,还记得当时的热闹场面吗?

  学生各抒己见,描述当时植树的情景:

  “有的扛树苗、有的.培土、有的浇水……除了你们小学生外,还有什么人也在植树?”

  学生记起还有大哥哥、大姐姐,特别是一部分省市领导同志也在那里植树,大家都在为绿化祖国出一份力。

  2、讲解难点:

  (1)植树时的动态是怎样的?请两名同学上台表演,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人物画速记。

  (2)为生动地表现植树时的感人情景,同学们最好将人物表现得更充分。比如:充分仔细地描绘人物的表情、服饰、发型等。教师打幻灯,提供一些具体的人物形象,同时,选择黑板上的一个动态进行具体描绘。(板书:人物动态生动)

  (3)欣赏第10页的三幅学生作品:

  教材左上图描绘的是小朋友植树时的热闹场面,人物动态各异,造型简练,构图饱满。

  右图画的是去植树的情景,人物动态、表情生动,服饰描绘仔细,构图有主有次,用色大胆。

  下图是一幅想象画,主题是:"把绿色洒向地球",表达了作者绿化环境的美好愿望。

  小结:要使画面生动、耐看,除了注意人物形象的描绘外,还要特别注意构图饱满、完整,因此,可添画周围环境、植树工具等,也可进行想象,表达自己绿化祖国的美好愿望。

  板书:构图饱满完整

  3、指导画法:(教师继续范画)

  (1)构思:可根据记忆进行描绘,也可根据平时的感受进行想象创作。

  (2)构图:先确定主体物的位置,合理安排人物及场景,注意人物之间的前后关系及内在联系。

  (3)描绘:具体、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及植树场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1、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感受,画一幅表现植树情景的命题画,注意人物动态生动,场面热闹感人,可进行想象创作,工具材料不限。

  2、教师行间指导。

  四、作业展评。

  1、学生将作业展示在黑板上,进行集体评议。

  2、课堂小结。

小学美术教案6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8—9页。

  二、教学目标:

  了解飞鸟的基本特征和凤凰的来龙去脉。

  参照凤凰或天国神鸟的产生方式,参考相关自然之鸟想象画出新的鸟形象。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对鸟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参照凤凰或天国神鸟的产生方式,参考相关自然之鸟想象画出新的鸟形象画画。

  四、教学准备:

  卡纸。

  五、 教学设计

  本课应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与创作。可用设问导入、观察分析、欣赏学习、自主表现来完成教学过程。

  设问导入。教师提问:大家都见过哪些鸟?能说说吗?称得上鸟王的是哪些呢?

  观察分析。出示鸟类图片或播放鸟类的视频影象(音像市场有《人与自然》《探索》等光碟)。设问:大家说一说,所见之鸟都有哪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学生说后教师小结:老鹰、秃鹫、孔雀、天鹅、白鹤等都是鸟中佼佼者,也可称王。共同的特征是:都是卵生的,有身、颈、头、脚、翅、尾巴,能飞能立,羽翼好看。之后渗入对自然环境中鸟的保护意识教育。

  赏析学习。出示凤凰或神鸟的美术作品后教师设问:你认为这些画好看吗?为什么?它是不是自然界的鸟?艺术家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技法讲授。鸟的组构创作要求(集各类鸟的美丽与威猛等于一体)。

  自主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将学习所获得的有关鸟王的知识信息及观察分析,经创意组合画出一副新的鸟王形象来。可以不受自然形态的限制。

小学美术教案7

  教学目标 :

  1、学生心目中大嘴怪是什么样的,欣赏各种大嘴怪的图片。

  2、初步了解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3、通过版画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时激起学习版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构思、塑造与众不同的大嘴怪形象。

  教学难点:

  了解版画的绘画方法,初步能够运用。

  教学准备

  学具准备:

  铅笔、水粉颜料、滚筒或者水粉笔、吹塑版、卡纸、夹子、调色盘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二、教学导入:

  图片导入,这幅画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这也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嘴怪》

  三、新授

  感知自然界中的动物张大嘴巴的样子

  1、自然界中的动物张大嘴巴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河马

  (2)鲸鱼

  (3)鳄鱼

  (4)老虎

  (5)动物张大嘴捕食

  (6)小鸟待哺

  这些大嘴带给你什么感觉呢?

  生:……

  2、这些大嘴除了恐怖还给你了什么感觉呢?(海底世界图片) 生:……

  3、艺术作品欣赏生活中的大嘴怪。

  (1)师:我搜集了一些生活中大嘴怪的形象,大家请看(课件出示) 提问:通过生活中这些大嘴怪的形象,大家想想,它还带给你了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生:活泼、夸张、生动

  师:是的,大嘴怪的形象不再让我们感到害怕和恐惧,它能给我们带来欢乐,也是生活中很多艺术家的创作题材。

  4、小朋友作品欣赏

  小朋友们心中的.大嘴怪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 手工

  (2) 报纸剪贴

  (3) 绘画作品

  小朋友们眼中的大嘴怪形象真是生动又活泼,表现形式也是各种各样的。那么今天我们在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5、版画绘画

  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的绘画呢?

  版画是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类似于古时候的活字印刷术,都是要经过制版、拓印,以使想要的内容可以长久的保存下来,而且所制的版可以重复使用。

  欣赏两幅版画作品,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呢?

  会画板画需要准备哪些工具呢?

  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呢?

  看看同学们表现的大嘴怪吧,你能读懂他们表现的是什么吗? 怎样是嘴巴显得更大呢?同桌讨论一下吧。

  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也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把嘴巴画大,其余的画小,增加装饰线条,以突出嘴巴的大。

  绘画步骤:起稿、刻板、拓印。

  四、 学生创作

  1、提出作业要求:

  同学们请你发挥想象力,创造一个拥有大嘴巴的艺术形象吧。注意版画绘画的方法。

  2、 学生创造实践,教师加以指导。

  五、展评

  1、师:大家刚才创作的那么认真,我相信你们的作品一定很精彩,谁愿意来展示一下呢?

  生:……

  六、总结

  本节课,大家都能够运用简单的版画知识进行绘画,也能够发挥想象力,是画面生动形象,希望同学们课下多多进行版画的绘画,使技法使用更熟练。

  七、板书设计

  大嘴怪

  夸张

  起稿-刻板-拓印

小学美术教案8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学习个人信息卡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信息卡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制作外形独特,工艺精美的信息卡。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指导个人信息卡包括哪些内容吗?(姓名、性别、属相、电话、地址等)

  2、你们所知道的`个人信息卡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教师小结:个人信息卡能在短时间内让别人了解自己,同时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它还具有纪念意义。

  3、板书课题。

  二、新授

  1、确定卡的外形:除了圆形、方形、扇形等几何形之外,还可以设计其它的形状。

  投影显示信息卡的外形,请学生根据外形说出他们是由现实生活中的那些实物简化而来的。教师讲解示范,在设计外形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

  能体现自己的个性与众不同。

  2、设计定位

  选择好文字内容,用铅笔在已设计好的外形上确定好文字的大小位置。文字要醒目,有大小区别,但不可显凌乱。

  3、绘制图案,写出文字内容。

  用彩色笔给图案上色,并写出文字内容,注意色彩搭配要有深浅变化,画面干净整洁。

  4、装饰美化完成

  对画面进行整体的调整,可利用剪贴的方法来弥补画面的不足,力求精美。

  欣赏范作,学生讲自己的设计意图。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讲评,全课总结。

小学美术教案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教学难点:

  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

  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收集圆的物品,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圆的图案。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

  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

  今天的美术课和平时有点不一样,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来上这一堂美术课,大家用掌声表示欢迎。其二、就是唐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同学们肯定会喜欢上它的,大家看,它来了-------

  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出现一个小圆点,(说话: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圆点,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服,我的本领可大啦!能大能小,位置和大小的变化还能给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大家都称我为魅力的小圆点呢!)

  “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书:《小圆点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

  学生来一个画圆,

  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

  老师加于讲解:固定圆心,半径相等长度,旋转360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如果里面是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我们画的圆点就是实心的,因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小圆点。

  (一)、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

  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从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

  1.下落感 (悬空的感觉)

  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

  3.安定感 (没有地方可以掉了)

  老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

  (请出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

  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

  4.相互吸引感

  5.相互排斥感。

  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

  (主体物---苹果,具有下落感)

  (二)、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

  1.直线、曲线的感觉

  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所以点排列在一起会有线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2.移动的感觉

  圆点从大到小,是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出示课件---火车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小圆点无处不在,看:

  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灵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如---衣服、鞋、围棋、人民会堂灯、药丸、被子等等!)

  老师加于讲解,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四)、小圆点不仅仅出现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且美术作品中,也有他们可爱的身影呢!你们看!出示课件,展示画面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明白小圆点的作用和独特的画面艺术效果。

  同学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老师从构图、色彩等审美角度讲解,让学生认识俄国莫斯科画家康定斯基、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老先生及其美术作品,使学生在美术欣赏和审美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最后重点介绍点彩画派的创始人法国画家修拉和其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五)、利用小圆点还可以摆放、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呢!大大小小的圆点组合在一块,就成了一张美丽的作品了!

  出示课件,展示小圆点的美术作品、书本范作。

  让学生结合美术作品,知道什么是抽象和具象作品。并从作品中发现小圆点有大小之分、聚散之分,有无规则之分等。

  出示老师的示范作品(2张)

  继续讲解抽象和具象美术作品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的方法。

  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圆点展示自己的魅力这么久了,现在该轮到我们一展自己的魅力了!但是小圆点还有几句话要给我们交代,它要和我们说什么呢?展示课件图片和播放声音:

  老师再复述一遍,并根据不同水平定下三个评价标准(1个红点、2个红点、3个红点)。

  1.每位同学用彩色小圆点进行装饰或用小圆点拼出其形状。

  2.要美观。

  3.更需要创意。

  (播放轻音乐,愉悦课堂气氛)

  方法不限,可以大小彩点结合使用,也可以直接点出作品,或点出作品轮廓后再填充彩点,还可以和线条互相结合在一起使用,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灵活机动。

  四、作业欣赏、评价

  评价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师生共评、自评,好在哪?不好又在哪?互相提点建议!再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小学美术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领域:通过学习了解路灯的种类、功能,了解设计路灯应从美观、实用和环境协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技能领域:初步了解路灯造型的基本要素,能设计一组造型美观、构思巧妙与环境协调的路灯。

  情感领域:感受路灯造型的美感,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关注,激发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美化生活的愿望,培养设计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路灯的造型设计。

  难点:设计出与相应环境协调的路灯。

  三、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作品等

  学生:铅笔、彩色笔、黑色水笔等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话亭的设计,了解了电话亭是一种公共设施,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再来学习一种公共设施——路灯。相信大家听到路灯都不会感到陌生吧,那老师想请同学来说说你了解的路灯是什么样子的?

  2.欣赏造型别致的路灯

  (1)结合自己对路灯的了解,你们觉得设计者设计这组路灯是怎么想的?

  或你认为这会是哪里的路灯呢?为什么觉得是某某某的路灯呢?

  (2)揭题:路灯设计

  3.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下不同环境中的路灯,并思考2个问题:

  (1)你看到屏幕上出现了那些种类的路灯。(2)欣赏了这些路灯后你有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欣赏和同学的发言,让我们大家都知道了原来路灯不仅给我们大家带来了光明,造型各异、璀璨的灯光还给我们美的享受呢,是不是这样啊!那既然这样我们今天设计路灯不是变得更有意义了啊。

  4.看书请同学自学路灯的结构,理解各部分的含义

  5.结合图片,讨论路灯的设计思路。

  (1)根据黑板上出示的一张图片小组讨论一下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① 指出图片中的灯杆、灯体、灯罩

  ② 你认为图列中哪部分(灯杆、灯体、灯罩)设计得最巧妙、最美观?是如何体现的?

  ③ 它和周围环境协调吗?是如何体现的?

  (2)这是书本上的灯杆造型变化图例,想一想除了这些变化你还能想出哪些变化?

  (3)欣赏同龄儿童的作品,发表自己的`意见。

  (4)师生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路灯设计,那要想使路灯设计的漂亮应从路灯的各部分的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进行考虑,并要和周围环境协调。

  6.创作设计

  (1)作业要求:请同学给校园、公园设计一盏路灯,二个地方中任选一个来进行设计,要求造型优美,并简单的说明设计意图。

  提示:①思考你设计的路灯怎样与周围环境协调。

  ②设计时要从造型、色彩、等方面考虑

  ③路灯的功能创意,如:可以通话、拍照、放音乐等

  (2)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7.作业展评

  (1) 小组互评,组内学生互相介绍自己设计的路灯,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评价要点:造型、是否和环境协调、有没创意等)推荐出好的作品放在展示区。

  (2)欣赏入选的作品,请学生代表和部分老师一起评仪出最适合校园、公园的设计作品。请获胜同学介绍设计意图。

小学美术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生活中的“线”,了解各种线的形态(直线和曲线、硬线和软线)及其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运用与作用。运用生活中的各种线材,通过拼摆组合成各种有趣的形象,发展学生的联想、思维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选择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拼摆、组合的方法,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体验、交流和实践,学生充分体验美术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认识了解线条对美术表现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选择生活中的线材进行创新。

  教学策略

  运用“观察比较法、启发式谈话法”,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线的特性,比如软材和硬材,以及了解线材的拼摆组合规律;让学生学会用线材的组合规律拼摆出各种与众不同的形象;通过欣赏评述,利用“简介强化法”,使学生在欣赏、观察与体验中,充分感受线材的魅力,积累丰富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小学美术教案12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橡皮泥制作方法及其运用。

  2、学习橡皮泥的色彩搭配。

  教具学具:垫板、牙签、彩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导阶段

  1、作品展示

  教师出示“橡皮泥姐姐”作品,启发、提问学生并导入新课——“有趣的彩泥”。

  师:“这个小姐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生:“橡皮泥做的。”

  2、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这个“小姐姐”是教师特意用丰富多彩的橡皮泥作的,教师把她请来,除了让你们欣赏橡皮泥姐姐的'美丽外,还有一个目的,是要看看你们对橡皮泥的制作知识掌握了多少,看看像橡皮泥姐姐这样贴出来的画美不美。她准备教给大家一个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橡皮泥贴画。待会橡皮泥姐姐还要给大家评评奖,同学们,你们说好不好?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作

  师:在我们学习制作橡皮泥贴画前先来欣赏几幅贴画作品。

  出示范作,并结合课本的范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让学生了解橡皮泥贴画的材料特点,从构图、用色、造型、内容让学生了解每幅画的特色。

  引导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在讨论观察中发现橡皮泥贴画的技法——压、割、戳等多种手法,以及如何使用色彩搭配,让橡皮泥贴画更丰富美丽。

  2、教师示范制作并讲解贴画制作的步骤: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橡皮泥贴画《小帆船》,并归纳出贴画的步骤:

  (1)橡皮泥贴画的构图设计(以向日葵为例,指出构图要考虑到画面安排、作品大小。)

  (2)橡皮泥贴画的色彩搭配。

  (3)橡皮泥贴画的造型设计。

  三、布置学生作业

  要求学生用橡皮泥贴画形式做出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

  四、教师巡回指导,主要提示橡皮泥的制作技巧和色彩搭配,并提醒、帮助学生充实作品的内容。

  五、教师组织学生和橡皮泥姐姐一起欣赏、评价作业,评评你觉得哪幅作品比较好?为什么?说说作品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又学会了一种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做出了好多精美的橡皮泥作品,其实啊,橡皮泥的制作方法可不仅仅是这些,在平时你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去探索,你们就会觉得橡皮泥制作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世界。

  七、布置学生收拾、整理教室卫生,美化环境。

小学美术教案13

  《彩线连彩点》

  教学目标:

  1、用点、线大胆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2、运用不同的点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3、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以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完整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能否用点、线、面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多种工具描绘出的各种点、线、面。

  A、你觉得这些点、线、面有趣吗?

  B、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呢?

  2、揭示课题:彩线连彩点

  师:你觉得彩线和彩点连在一起会是怎样的呢?

  二、欣赏作品

  1、教师展示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

  师:你从画中看到了那些东西?他们是怎样组合排列在一起的?

  2、展示儿童有关于“彩线连彩点”的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

  三、造型和表现

  1、请学生思考:

  A、你想用点、线、面来表现画面吗?

  B、想一想,你准备用他们来表现哪些东西?

  2、分小组尝试运用点、线、面来表现自己想表现的画面。

  采用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各种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进一步了解线的组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构图……

  3、组织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并对创作的难点重点“画面要完整”进行进一步讲解。

  4、教师出示相关的作品帮助学生理解。

  四、练习和评价

  1、提出本节课练习的要求。

  学生练习,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喜欢的形式表现彩线连彩点的形象。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3、教师适当评价,对课堂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4、组织学生作好课堂结束的收拾和整

  五、收拾整理

小学美术教案14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能利用废纸的色彩进行条状式、互套式拉花设计与制作。

  2、过程与方法:在废纸选择中展开想象;在探索中解决条状式和套环式拉花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3、情感、情态、价值观:产生探究各种拉花制作的兴趣;认识废物利用,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要点

  1、重点:条状式、套环式的拉花的设计与制作。

  2、难点:纸拉花产生"连续不断"的内在因素

  3、兴趣点:拉花的易学多变;废物利用;美化环境。

  作业要求

  1、本要求:能设计制作条状式、套环式拉花。

  2、较高要求:能设计制作有主题内容的条状式、套环式拉花。

  3、个性探究:能设计制作有创意的拉花。

  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纪幼小,活泼好动,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看看、想想、做做、画画、玩玩,"让孩子们画出自己的感觉和感受,发挥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开拓他们富于童真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1、请两位小朋友拉开拉花,引导学生观赏。

  2、小组讨论:说说拉花有什么作用。学生汇报。

  3、导入课题。

  二、课堂发展

  1、出示橡皮筋与各种几何形状的纸,设问:考一考大家,谁能把这些纸变成橡皮筋一样有弹性。

  2、引导看课本,观察分析拉花的设计制作方法,提问:你找到方法吗?

  3、每组学生尝试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不同几何形状的,剪成有弹性的连续不断的形状。(学习条状式拉花)

  4、教师示范。

  5、探讨:不同基本形的纸进行折叠、剪切会产生怎样的拉花?试一试。

  6、小组尝试几何形折叠后再剪的`过程。(学习套环式拉花)

  7、设问:剪出的拉花怎样装饰才好看?有什么用途?

  8、小组探讨,尝试组合设计。

  三、成果分享

  1、作品展示。

  2、小组代表发表感受,如:我学会看制作图;我学会了()种剪拉花的方法;我知道拉花的用途。

  课后反思活动效果:

  1、通过设计制作,学生能掌握条状式和套环式的制作方法。能关注到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观察、动手操作、想象等。

  2、课堂气氛活跃,能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想象与表达。学习兴趣浓厚,分组活动中能全心投入。

  3、让学生认识废物利用,环保意识得到培养。

  作业评析:

  大部分学生能达到本课目标要求。

  改进措施:

  1、教学形式未够多样化,可合适地利用教学媒体手段。

  2、应及时控制学生的激动情绪。

小学美术教案15

  【教材分析】

  参观券的产生是随着社会文明、文化生活不断提高、旅游市场日渐升温而迅速发展,尤其是其中的设计理念和印刷水平也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我国的参观券种类繁多,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等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本课在带领学生欣赏和观察参观券的前提下,了解生活中票券设计的基本要素、方法和规律。通过文字的排列和图案设计,以学习设计参观券方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加强情感态度、认知态度等的引导,并将美术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找原型,并沿着生活的轨迹充分的发挥想象,了解设计在方便生活、服务生活、美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喜欢美术课堂。课中设计运用了话剧表演,营造了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的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参观券的组成。主体图案的多种表现形式:摄影、绘画、电脑组合、文字的主次、大小、字体的变化、统一、色彩的主、辅、主劵、副劵、存根的比例,票面的纵横等。

  2。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展览,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劵。

  3。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设计在方便生活,服务生活,美化生活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参观劵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制作精美的参观劵。

  【教学难点】

  设计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使用功能的完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今天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新引进一批动物,喜欢动物的小朋友们急急忙忙的跑过来观看,下面请看学生表演并思考:为什么工作人员让那位女同学进而没让这位男同学进呢?

  学生回答:因为这位男同学没带门票。

  由此揭出课题。门票也叫参观券。教师总结:参观券是参观展览、观看演出、比赛或游览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卡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板书课题:参观券的设计。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兴趣的源泉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丰富性。”本课从一开始通过话剧表演,让学生很容易投入到创设的情景中,深刻体会到参观券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想更深层次的了解参观券的兴趣。

  三、课中研讨、体验探究。

  课件上出示同学们课前准备的参观券,分组研究回答相关问题:

  一组:参观券由哪几部分组成?

  二组:参观券的图案有哪些形式?

  三组:参观券的文字由哪些特点?

  四组:参观券除了作为入门的凭证以外,还有哪些用途?

  四个小组比赛看那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回答的最全面。学生可结合课本中对参观券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请各小组派代表起来汇报:

  一组:参观券的'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案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

  二组:图案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

  三组: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

  四组:参观券的色彩

  颜色鲜艳,对比强烈(课件演示)。

  参观券的色彩,图案设计要协调,不影响主要文字。

  各小组的观察的都很仔细,回答的都很全面,同学们掌声鼓励一下自己,你们都很棒。课件演示各种各样的参观券让学生欣赏,通过各小组的汇报,体会到票面的图案、文字、色彩设计与参观内容是紧密结合的。

  设计意图: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小组比赛的形式,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能力。请学生起来汇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提升设计理念

  老师问:同学们想一想参观券除了作为入场券的凭证外,还有哪些作用呢?(学生讨论)

  1.使用价值(是一种参观旅游的凭证)

  2.收藏价值(是景点的名片、知识的卡片、历史照片。在我国夏朝就有了,明代有了正式的旅游门券。)教师问:既然参观券除了作为入门凭证外,还有收藏、欣赏、宣传广告的作用,那么在设计时又该如何创新和突破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提出好的建议和设计思路?(学生讨论)

  生1:文字方面要具有宣传性,为旅游、参观者提供更大便利,如联系电话、乘车路线、提示等。

  生2:印刷要更精美、清晰度要更高、选用材料要更贴切。

  生3:参观券的发行要更灵活多样,如春、夏、秋、冬四季选用不同色彩的底色,节日参观券要更加突出喜庆气氛。

  设计意图:美术教学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学生对参观券的用途进行探究交流,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欣赏感知能力,提升设计理念,拓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为自己喜欢的公园或博物馆设计一张参观券。

  作业要求:

  1.主题明确。

  2.主题图案充满主券,引人注意。

  3.参观券的名称色彩醒目(一般用强烈对比方法进行主题与背景的色彩设计)。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得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

  六、展示评价作业,总结全课。

  学生把作品汇总在一起,固定在4开纸上,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黑板上。每一小组派一代表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先自评,再进行互评,可以比造型,比色彩,比谁的最有个性,谁的最漂亮。

  2.提出修改意见

  3.谈感受和收获

  设计意图: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动手实践,自由创作,培养学生设计制作能力。开展互动式参观、交流,增强学生对创作的自信心与评价能力,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

  通过学习本课让我们知道了参观券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希望同学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留意身边的参观券,养成收藏的好习惯。

  教后反思:

  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课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参观券,通过观察、比较、借鉴,帮助学生解决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由于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老师有的放失的引导,学生对参观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迫不及待的投入到参观券的制作中,作品质量还挺高,部分学生作品较有创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的美术活动中再次得到验证。再好的课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不足之处是有些学生作品受书上作品形式影响较大,有明显的相同之处,缺少创新。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1-20

小学美术教案11-03

小学美术教案12-16

【热门】小学美术教案06-23

小学美术教案15篇06-14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15篇)06-16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三篇03-21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4篇02-02

小学美术教案3篇02-27

小学美术教案15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