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10-13 04:11:17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集合五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集合五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让宝宝再次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在音乐中掌握一拍一动的匀速节拍。

  2、手鼓的低沉声可以形象的表现出小乌龟的行走,这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让宝宝可以感受强弱次强弱的节拍。

  3、让宝宝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乐器,在娱乐中来感受一拍一动的稳定节奏.教学准备:手鼓、音乐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让宝宝猜一猜),这个新朋友呀背着硬硬的壳,走起路来慢吞吞,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宝宝:小乌龟。

  教师:这只小乌龟每天都在自己的家门口玩,爬爬这爬爬那,可是它觉得特别没有意思。有一天,它接到了好朋友小金鱼的电话,原来小金鱼搬新家了,它邀请小乌龟去做客。(教师要演绎小金鱼和小乌龟打电话的对话内容)可是小金鱼的家太远了,小乌龟走路又那么慢,于是乌龟妈妈帮它想了一个好办法,妈妈说:“小乌龟,你可以带上吃的,这样你就不会饿了,”于是小乌龟就背上面包和糖果,开始远足了。(什么叫“远足”呀?就是不行去很远的地方玩)在路上,小乌龟要是饿了,它就把妈妈给带的面包和糖果拿出来吃了,可是路太远了,小乌龟可真累呀,于是它想了一个好办法,它要一边说儿歌一边鼓励自己:“小小乌龟上山坡,嘿嘿呦,嘿嘿呦,带着面包和糖果,远足乐悠悠。”一边说儿歌一边走,小乌龟很快就到了小金鱼家,两个朋友见了面可真高兴呀。

  二、听音乐、学歌曲

  两个好朋友见了面之后啊,小乌龟说我要交我的好朋友一首歌曲,让他跟我一起唱歌,小朋友们,你也来学一学吧。孩子们,我们也来学一学吧。请小朋友们先听一遍小乌龟是这样练的。

  第一遍:闭眼睛听;

  第二遍:小乌龟练完了,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来说一遍。

  第三遍:请你的'小手和你的小嘴巴一起来练儿歌吧。

  (强调间奏的时候幼儿不要发出声音。)

  三、乐器伴奏

  先跟下朋友们回顾一下之前学的乐器(响棒、三角铁、木鱼、双向筒、单响筒)今天

  我们来认识一个新乐器:手鼓。我们现在先来给小乌龟伴奏。(1)听一遍音乐,使用手鼓时,请宝宝拍打一拍一动的匀速节拍。再来一遍哦,(2)听第二遍音乐使用手鼓时,请宝宝自己单独使用。

  四、律动(边放音乐边进行)

  现在啊,小乌龟要来跟我们小朋友们做朋友了,你准备好了嘛?

  (1)教宝宝学小乌龟爬的动作;

  (2)宝宝趴在地上和教师一起学小乌龟行走;

  (3)手脚要跟随音乐打出重拍。

  四、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动作表现小鸡出壳的过程。

  2、能随音乐有节奏的做动作。

  3、在自由表演部分大胆表现自己的创意,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蛋。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一个蛋,这是什么?

  2、鸡蛋怎么会在动呀?

  3、猜猜小鸡在里面干什么呀?并请幼儿做做动作。

  4、因为鸡宝宝就要出来了,它在蛋里揉揉眼睛,伸伸懒腰,然后就啄破蛋壳出来了,出来后,它还不会走路呢,就跟着妈妈学走路,走路学会了,妈妈就带鸡宝宝到草地上捉虫和玩耍。

  二、欣赏音乐。

  1、我们来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就是讲小鸡出壳,跟着妈妈学走路,跟着妈妈到草地上捉虫玩的故事的。

  2、根据故事,音乐可以分成几部分呢?

  3、老师和幼儿一起边听音乐边数一数。

  三、表演动作

  1、第一部分,小鸡在蛋里揉揉眼睛出壳了,伸伸懒腰,出壳了,谁会做做这些动作?

  2、请个别幼儿表演,老师选取好的动作。跟着图谱的`节奏练习一遍。

  3、听音乐表演2遍。

  4、小鸡是怎么走路的?个别幼儿做做动作。

  5、集体学做小鸡走路的动作。

  6、出示图谱,第二部分小鸡跟着妈妈学走路,请你看看图谱,怎么走呢?

  7、个别幼儿根据图谱的节奏走一走。

  8、听音乐学小鸡走路,有节奏地走2遍。

  9、小鸡会走路了,鸡妈妈带小鸡到草地上捉虫玩耍,怎样捉虫呢?

  10、幼儿学学小鸡捉虫的动作。看图的节奏做动作。

  11、听音乐做捉虫的动作1遍。

  12、猜猜他们会怎么玩耍呢?

  13、幼儿说说并做做动作。其他幼儿学学好的动作。

  14、也可以做玩耍的动作,听音乐做2遍。

  四、完整表演。

  1、看图跟着老师听音乐做动作。

  2、老师做鸡妈妈带领幼儿听音乐游戏。

  3、请个别幼儿做鸡妈妈带领其他幼儿游戏。

  4、幼儿分成男女两组分角色游戏,交换再来一次。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设计

  挑战5:+“挑西瓜”二大胆尝试表现更大更圆的西瓜。

  挑战4:+挑西瓜一站立尝试挑西瓜游戏的乐趣。

  挑战3:+熟悉“挑西瓜”游戏规则,成熟的西瓜,轻轻一拍就会转圈。

  挑战2:+随着音乐长大(重点用肢体表示西瓜的圆、大)。

  挑战1:+自由尝试像小西瓜一样生长

  倾听音乐,感知小西瓜随着音乐长的又大又圆,谈话分享小朋友见到的西瓜形态。

  动作建议

  A段:随着音乐的渐强,用肢体动作夸张的表示西瓜一点一点的长大。

  B段:西瓜长大后保持不动,等待“老爷爷”挑瓜,被挑到的“西瓜”,转一圈。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音乐的强弱,表现出西瓜逐渐长圆长大。

  2、倾听音乐,能在音乐的“咚”处,做出“转圈”的动作,体验挑西瓜游戏的乐趣。

  3、在游戏活动时,能控制自己的动作,不与别人碰撞。

  活动准备:

  音乐、老爷爷角色扮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提问:西瓜长什么样子?小结:西瓜长的圆圆的、大大的。

  二、倾听A段音乐,感知西瓜长圆长大

  1、倾听音乐,教师示范西瓜长圆长大。

  提问:小西瓜是怎么长成大西瓜的呢?

  三、根据音乐的强弱,尝试表现出西瓜逐渐长圆长大的样子。

  1、尝试根据音乐的强弱变化,表现西瓜逐渐长圆长大的样子。

  2、完整随A段音乐游戏。

  四、随B段音乐,熟悉“挑西瓜”的游戏规则,能在被挑到时,做出“转圈”的动作。

  1、倾听B段音乐,感知音乐的有趣。

  提问:西瓜成熟了,轻轻拍一下,会有什么声音呢?

  2、在教师的哼唱声中知道游戏玩法,能在被挑到时,做出“转圈”的'动作。

  3、随B段音乐玩挑西瓜的游戏。(游戏中控制自己的动作,不与别人碰撞。)

  五、完整随音乐玩“挑西瓜”的游戏,体验其中的乐趣。

  提问:老爷爷来挑西瓜,会挑什么样的西瓜呢?

  1、师幼共同游戏,体验挑西瓜游戏的乐趣。

  2、站立游戏,尝试表现更大更圆的西瓜。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里给大西瓜涂色、装饰大西瓜。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语言念诵,感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并能进行节奏型的变化组合。

  2、初步感知休止符,能在稳定的节拍下变化休止符的位置。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节奏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的用语言或动作表现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及休止符的节奏型。

  难点:能通过自主摆放图片,进行节奏型的'变化和念诵。

  活动准备:

  会唱《摘菜歌》蔬菜图片:青菜、胡萝卜、两只蘑菇、葱手、脚的提示图片4个锅图片

  活动过程:

  (一)歌曲表演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平时喜欢吃什么蔬菜呀?(幼儿回答)对,蔬菜里有丰富的营养,各种蔬菜都吃,身体才会棒!

  2、那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菜园摘一些新鲜的蔬菜做一道美味的蔬菜汤好吗?(幼儿回答)

  3、师生表演唱《摘菜歌》

  (二)感知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

  1、啊!新鲜的蔬菜摘回来了,看看有些什么呢?教师逐一出示蔬菜图片。重点提问几只蘑菇(两只)

  2、我呀要把这些蔬菜一样一样的放进锅里,开始做蔬菜汤了。我这道蔬菜汤是一道魔法蔬菜汤,念几遍咒语就能把它变熟了,想不想听我念咒语呀?

  3、教师在预示动作后按|XX|XXX|XXXX|X—|的节奏型有节奏的念青菜、胡萝卜、两只蘑菇、葱。

  4、愿意帮我一起来念魔法咒语吗?

  5、念魔法咒语的秘诀:要根据蔬菜的排列顺序正确念出蔬菜的名字。

  (三)节奏中加入肢体动作

  1、我来尝尝汤的味道怎么样了?(教师做尝的动作)咦,奇怪,怎么一点味道都没有啊!(幼儿思考)原来不能只念咒语,还要加上魔法动作才能让汤的味道鲜美可口。

  2、教师在预示的动作后边有节奏的边念读边间隔加入拍手、拍腿的动作。

  3、刚才,我念魔法咒语的时候做了哪些动作呢?(幼儿举手回答)

  4、哪个蔬菜是拍手的?拍几下呢?(幼儿回答)念哪个蔬菜的时候是拍腿的?拍了记下呢?

  5、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在图片下方贴上相应的手脚图。

  (四)进行节奏的变化组合练习

  1、我们把锅里的蔬菜翻一番,让它熟的更快、更入味。

  2、教师随机变换蔬菜图片顺序。蔬菜的顺序变了,新的魔法咒语该怎么念呢?

  3、不断变换图片顺序,幼儿探索正确念诵变换后的节奏型,并加上拍手拍腿的动作。

  (五)感知、练习休止符,学习用动作稳定内心节拍

  1、蔬菜汤的香味把一个馋嘴的小猫引来了,它偷吃了锅里的菜。(教师随机把一张图片反转)它偷吃了什么菜呢?

  2、教师示范对消失图片的处理。休止符O

  3、提问胡萝卜没有了该怎么办呢?|XX|OOO|XXXX|O—|

  4、依次做处理,到最后所有的蔬菜都没有了。

  (六)分组合作,自主变化节奏进行练习

  1、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蔬菜汤呢?

  2、把小朋友分成4组,每组4个小朋友,每组发放一口锅图片,4个蔬菜图片(青菜、胡萝卜、两只蘑菇、葱)

  3、提出要求:a每个小朋友选一种蔬菜,然后互相商量4个蔬菜怎样排队,b大家一起看着图片有节奏的念咒语加动作。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评价。

  (七)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大家一起去找偷吃了蔬菜的小猫。

  活动反思:

  1、您设计的活动是否适合儿童?

  答:适合,本次活动主要想通过音乐、图片和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儿童对蔬菜的喜爱,鼓励儿童在饮食习惯中多吃蔬菜,不挑食。

  2、有几个儿童参与不积极,为什么?

  答:有两个儿童参与不积极。原因是个别幼儿对音乐、节奏等不感兴趣,加之性格比较内向,无法达到激励的目的。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学唱儿歌《找朋友》。

  2、能用身体动作来表演出歌词的内容。

  3、体验到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喜爱参加集体活动。

  4、能理解歌词的含义,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

  二、活动准备

  音乐动画视频《找朋友》,幻灯片

  三、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老师:“小朋

  友们能不能回答老师一个问题,谁是你的好朋友?”请小朋友用完整句回答:***是我的好朋友。

  老师:“哦,***是你的好朋友?”

  老师:“小朋友在幼儿园都有好朋友,可是啊老师没有好朋友,老师现在想去找一个好朋友,小朋友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呢?请幼儿回答。

  老师:“***说可以这样找好朋友,那我们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找好朋友的呢?我们一起学一下”。

  出示幻灯片。

  2、小朋友们观看幻灯片并请小朋友回答问题

  老师:“小女孩也在找自己的好朋友,看看她碰见了谁?”请小朋友回答:小女孩遇见了小男孩。

  老师:“他们找到朋友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呢?”

  请小朋友回答:他们敬礼、握手、拥抱、说再见。

  3、老师:“哦,原来呀,认识了新朋友要跟新的好朋友敬礼、握手,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现在老师学会了,小朋友们学会没有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找好朋友,其他小朋友跟我们加油,一起念儿歌,好不好?”

  4、老师:“我和***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其他小朋友想不想找自己的好朋友,那我们一起去找吧。”。

  5、播放音乐视频,让幼儿跟唱表演。

  四、结束部分

  老师:“现在小朋友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跟好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你的玩具要不要给好朋友玩,能不能去用嘴巴咬,用手指抓自己好朋友?”请小朋友回答。

  和老师约定不能用嘴巴咬,用手指抓自己好朋友。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05-25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05-15

小班音乐教案春天10-18

【推荐】小班音乐教案06-19

【热】小班音乐教案06-21

小班音乐教案【精】06-18

【荐】小班音乐教案06-20

小班哈巴狗音乐教案07-16

【精】小班音乐教案06-21

小班音乐教案【热】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