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与要求
1、让幼儿能正确叫出芹菜和菠菜的名称,了解其外形特征,并能从它们的根、茎、叶子加以区分比较了解不同点。
2、知道芹菜和菠菜它们都是蔬菜。都有根、茎、叶子,有营养能做菜。教育幼儿养成爱吃菜不挑食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洗净带根的芹菜、菠菜若干棵(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
2、做好的炒芹菜和炒菠菜各一盘,消毒好的盘子每人一个,筷子每人一双。
3、售货员服装四套。
二、活动过程
1、 老师:“小朋友,前几天我们认识过什么蔬菜?你们平时还见过什么蔬菜?吃过什么蔬菜?请你们说出它的名称来 ”
2、出示芹菜,老师:“谁认识这种蔬菜吗?它叫什么名称?”
老师说出芹菜的名称后,分给幼儿一人一棵芹菜,请幼儿仔细观察芹菜的外形特征。“芹菜都有那些部分?是什么形状、颜色?”引导幼儿认识芹菜的根、茎、叶子。
3、幼儿通过看、摸、闻、了解芹菜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结:“芹菜有根、茎、叶子,茎很粗,叶子长在叶柄上,叶子是绿色的、一片一片的、边缘不光滑,有一种很浓的味道,芹菜的茎是从根部长出来的。”
1、 让幼儿了解芹菜的用途:芹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即能做菜又能作配料用。
2、 出示菠菜,用同样的方法,让幼儿认识菠菜的外形特征。
5、教幼儿学会比较芹菜和菠菜的不同点。分给幼儿每人一根芹菜和菠菜,让幼儿自己先比较,再和身边的小朋友小声交流意见。先请几个幼儿说出芹菜和菠菜的不同点。
老师作总结:“现在我们一起来比较芹菜和菠菜在根、茎、叶子上的不同点:芹菜棵高,菠菜棵矮:菠菜根是红色,有甜味,芹菜根是白色,菜味道浓:芹菜茎粗大,菠菜茎细小:芹菜有叶柄,菠菜没有;芹菜叶是园的,菠菜叶是尖的。”且营养价值很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
6、教育幼儿菜农种菜不容易,炊事员做菜也不容易,小朋友要尊重他们的劳动,吃饭是不能挑食的,多吃蔬菜才有营养,身体才能长得好。请幼儿品尝炒好的菠菜和芹菜。
7、游戏:《买菜》 老师说出游戏规则:请四名幼儿扮演菜档的售货员,其他幼儿来买菜,只要说对波菜和芹菜的外形特征和名字,才能把菜卖给他。
8、幼儿都买到菜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菜送给厨房的阿姨。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栗子的特征和用途,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
2、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剥栗子的各种方法,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幼儿互相协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 发动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上山采栗子,同时鼓励幼儿想出一种或几种剥栗子取果实的方法。
2、 幼儿自备各种手套、剪刀、小榔头、小刀等。
3、 栗子食品:糖炒栗子、糖水栗子、煮栗子、栗子烧肉。
活动过程:
1、 认识栗子球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①观察栗子球的形状、颜色、体会摸上去的感觉。
②小结:栗子球市绿绿的、圆圆得,摸一摸刺刺的、毛毛的、很扎手的。
2、 引导幼儿探索取出栗子果实方法。
师:这么一个毛毛的、刺刺的、圆溜溜的东西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小秘密呢?
①先让幼儿猜一猜。
②再让幼儿分散操作,利用各种工具取出栗子果实。
③最后交流各自选用的方法:
用剪刀先剪掉刺再慢慢地剪开来。
用小榔头重重地敲,把外面的'刺皮敲掉。
戴上手套用手用力地掰。
放在脚底下用力地踩。
④小结:因为栗子球外层代词,所以在取果实时要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那带刺的球,可以戴上手套或用脚帮忙。
3、 认识栗子的外形特征。
①看一看:取出来的栗子的形状、颜色?
②问一问:有什么气味?
③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④想一想:栗子和栗子球之间的关系?这些粒子像什么?
⑤小结:栗子有的是球形、有的是半球形,成熟的栗子,外面有一层深棕色的硬皮,而不太成熟的栗子这层硬皮变成了绿棕色的软皮。像小皮
球、像月亮、像刚出升的太阳、像小船等。
4、 再次引导幼儿探索取出栗子肉的方法。
师:栗子肉到底藏在哪儿呢?让我们再来动手剥一剥。
①你想请谁帮忙?
②剥开后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自由操作剥栗子,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剥好的栗子肉。
③讨论剥栗子肉的方法:
请手指帮忙,掰开栗子。
请小刀帮忙,切开栗子。
请剪刀帮忙,剪开栗子。
④请个别幼儿说说栗子肉的特征。
⑤小结:剥开栗子的硬皮外面有一层前棕色的毛茸茸的薄皮包着,里面是黄色的肉。
5、 品尝栗子,了解粒子的功用。
启发幼儿谈谈吃过哪些用栗子制成的食品。
活动结束:品尝栗子食品,知道栗子的多种吃法。
(糖炒栗子、糖水栗子、煮栗子、栗子烧肉)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题目
科学活动——会发出声音的扣子
二、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感知扣子的弹性势能、动能、惯性、旋转时与空气的摩擦力。让幼儿探索扣子会响的方法。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习惯。
三、适用对象
中班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棉线、扣子、取掉尖的牙签(与幼儿人数一样多)。
五、活动的内容及过程
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让一根棉线穿过扣子的两个孔,使扣子穿在线上。
幼儿讨论。
(1)把线穿在扣子的小孔里,再从另一个小孔中穿出来。
(2)把线的一头穿在一个小孔中,把线的另一头穿在另一个小孔中。
做一做。
(1)把线穿在扣子的小孔里,再从另一个小孔中穿出来。
(2)幼儿把穿好的扣子两头打上结。
(3)用牙签套在线的'两边,扣子在中间。
试一试:怎样使扣子发出声音?
(1)用手拉在线的两边,使扣子在中间。用嘴吹。
(2)两手作顺时针旋转,把两线绞起来,再用力向两边拉。
(3)用线把扣子抡起来。
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1)用嘴吹不响扣子。
(2)用两只手一同旋转扣子,线都拧在了一起,把手向外一拉,扣子欢快地唱起歌。
(3)用线把扣子抡起来,也能发出声音,但是不安全。
比一比:听听谁的扣子最响?
(1)扣子旋转的圈数越多,声音越大。
(2)越使劲向外拉绳子,声音就越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鸭子和鹅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2、观察和比较鸭子和鹅的异同,从而正确认识鸭子和鹅。
3、对家禽类动物有兴趣,有探索的欲望。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鸭子和鹅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活动难点:
观察和比较鸭子和鹅的异同,从而正确认识鸭子和鹅。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通过猜谜活动,引出主题。。
教师念谜语,幼儿猜谜底,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2、教师分别出示鸭子和鹅,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鸭子,说说:
鸭子是什么样子的?
鸭子头上有什么?鸭子叫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鸭子身上有什么?下面有什么?鸭子的脚是什么样子的?
鸭子走起路来是怎样的?请幼儿学一学。
(2)教师小结。
(3)引导幼儿观察鹅具体方法同上。
3、引导幼儿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鸭子与鹅的异同,进一步认识其特征。
启发幼儿注意观察鸭子与鹅的外形,说说:鸭子与鹅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4、指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进一步了解其特征。
(1)看图说说:鸭妈妈身边的小动物是谁?你知道是谁把小鸭子从蛋壳里孵出来的?
(2)启发幼儿观察沙滩上的动物和脚印,用连线的方式帮动物找到脚印好吗?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送货员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并感知他们工作的辛苦。
2、懂得尊重送货员的劳动。
活动准备:
1、各种送货员的照片和采访送水员的录像。
2、送货单和相应的货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主要提问:
1、老师收到了一个包裹,我们打开来看看是什么?
2、我又没有到店里去,为什么就送来了,我昨天才从网上定的,你们知道是谁定的吗?
3、你们见过送货员吗?
小结:送货员叔叔就是会按照我们的要求把东西送到我们手上的人,有了送货员叔叔我们没出家门就能收到了,太方便了。
二、经验的重现
主要提问:孩子们,你们都看到过送货员送过来的是什么东西吗?(幼儿自由回答)
过渡:我带来了四幅图,你们知道他们送的是什么?你看到了第几副图,和大家介绍下。
(播放各送货员的ppt,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拓展)
*送匹萨
主要提问:
1、你们吃到的匹萨是热的还是冷的?
2、匹萨要从店里送到家里,怎么吃到的时候还是热乎乎的`呢?
小结:为了让我们吃到热腾腾的匹萨,送匹萨的叔叔一刻不停留,做好了就送到我们手里。
* 送牛奶
主要提问:
1、照片上的人在送什么?
2、牛奶是什么时候送过来的?为什么这么早送?
小结:为了让我们早上起床就喝到新鲜的牛奶,让我们的身体变的棒棒的,送牛奶的人不睡觉,每天很早很早就帮我们把牛奶送过来了。
*送家具
主要提问:
1、他们在干什么?看看他们的表情东西重不重啊?
2、我们来帮帮他们也搬搬看家具,“一二三,嗨呦;一二三,嗨呦;一二三,嗨呦”。
小结:为了让我们可以省力点,送家具的叔叔不管多重都会帮我们把东西送到家里。
* 邮递员
主要提问:
1、邮递员为我们送什么?
2、看看这位邮递员叔叔遇到了什么困难的事?
3、下这么大雨,邮递员叔叔都淋湿了,为什么我们收到的报纸是干干的呢?
小结:为了让我们收到干干的报纸,不管天气多坏,邮递员叔叔都会保护好报纸。
三、视频推进
过渡:你们想看看送货员是怎么工作的吗?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主要提问:
1、刚刚你们看到送水员叔叔做了什么?你看了视频有什么感觉?
2、你想对送水员叔叔说什么?
3、我这里有一桶水,请你们来拎拎看,它有多重。
小结:为了让我们最快喝到水,送水员叔叔不管多远多重,都会及时帮我们送水过来。是呀,有了送货员,我们的生活更方便了,人们就离不开送货员了。
游戏延伸:
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做做送货员?我这里有四个包,是四位送货员叔叔的,我们下次做游戏的时候试试,做做送货员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洞洞,和老师、同伴一起找洞洞。
2.发散思维,能用身体动作变出洞洞。
3.体验找洞洞的乐趣。
活动过程分析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洞洞
师:我是一个魔法师,我的魔法会变出各种各样的宝物。这里有个魔法箱,箱里有许多宝物,怎么才能拿到呢?谁来试一试?
幼:把手从箱子里伸进去
(幼儿摸出一只袜子)
师:这是什么?
幼:袜子
师:你们都穿过袜子吧,从哪里穿进去?
幼:从洞洞
师:用你们的小手来试一试,钻一钻
(教师拿袜子绕一圈,每个幼儿都试着钻了钻)
师:再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
(幼儿拿出一个纸杯)
师:这是什么?
幼:纸杯
师:纸杯上面有洞洞吗?这个洞洞是用来干什么的?
幼:装水、装饮料
师:我的魔力不太够了,请一个小朋友帮我一下,对着我的收吹气
师:看,我又变出一样东西,纸上面有洞吗?可不可以变出一个洞来呢?怎么变?
幼:把纸的中间剪开
师:我们可以在纸上剪一个洞,看我再变,变出一张有洞的纸
师:还可以怎么变出洞?
幼:撕纸
师:还有一种方法,你们看好了
(教师将纸卷起来)
师:你们看,这是不是一个洞,它像什么?
幼:像望远镜
师:看看我们刚刚变的洞洞,有可以装水的洞、有可以钻进钻出的洞洞,还可以用纸变出洞洞。用魔术师引入,吸引幼儿注意。幼儿的个别操作也增加参与的兴趣
摸出一只袜子时,孩子们很开心,因为这是他们熟悉的东西
教师拿袜子绕一圈,让每个幼儿都把小手伸到洞里试试,幼儿非常开心。
已经摸了两次,小朋友有些厌倦,这时让幼儿对着手吹气,让幼儿有东西是自己编出来的感觉,再一次将幼儿的注意力拉回来。
纸变洞洞有创意,因为纸上没有现成的洞,需要幼儿开动脑筋,想办法变出一个洞来。
幼儿只想到一种方法,教师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向幼儿展示还能将纸卷起来做一个洞洞。
此处如果教师再深入引导,让幼儿自己将纸卷起来会更好
二.寻找生活中的洞洞
师:魔法师的好朋友变出了更多的洞洞,这些洞洞藏在哪里呢?我们来找一找
(第一张PPT有树洞、地洞、树叶上被虫子咬的洞)
师:(指树洞)哪里有洞洞?
幼:树上
师:数上的洞叫树洞,谁会住在树洞里?
幼:小鸟、松鼠
师:(指地洞)哪里有洞洞?
幼:地上
师:谁会住在地洞里?
幼:蚂蚁、老鼠
师:(指叶子)这上面有洞洞吗?洞洞从哪里来的?
幼:被毛毛虫咬的
师:大自然有好多洞洞
(第二张PPT,有甜甜圈、藕、蛋卷)
师:(指甜甜圈)这是什么?上面有洞吗?
幼:甜甜圈,有一个洞
师:(指藕)这个上面有洞洞吗?只有一个吗?
幼:有许多洞洞
师:(指蛋卷)这上面有洞洞吗?在哪里?谁来指一指?
师:好吃的东西里也有洞洞
(第三张PPT:插座、剪刀、皮球、门)
师:还有洞洞呢,快看,洞洞在哪里?
师:(指插座)这个洞洞教师里有吗?这个洞洞能用小手伸进去吗?
幼:不能,会触电
师:(指剪刀)剪刀上也有洞,有几个?
幼:两个,小手放进去的地方
师:(指皮球)皮球上有洞吗,这个洞洞是用来干什么的?
(教师拿着皮球给全班看)
幼:打气的时候从洞里打
师:(指门)门上有洞洞吗,在哪里?
幼:有,猫眼
师:哦,有看人用的`猫眼,还有没有洞洞?我们把图放大了看哪里还有洞洞?
幼:钥匙孔
师:原来,不仅在大自然里,在好吃的食物上,我们的生活用品中也有许多洞洞让幼儿看图片,寻找大自然中的洞洞,如果思路再开阔一些会更好
叶子上的洞洞很出奇,跳出平常的思维圈
第二张PPT都是吃的东西,并观察每样吃的有一个洞洞,洞洞是不是一样多
指蛋卷的环节,如果让幼儿描述会更好,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不再局限于指出洞在哪里就行
第三张PPT里的东西教室里都能找到,我认为直接拿实物给幼儿看并让他们亲手摸一摸,找一找会更好
三.寻找身体上的洞洞
师:我把洞洞变到了你们的小脸上,快看看脸上有洞洞吗?
师:鼻子上有几个洞洞?师用来干什么的?
幼:2个洞,用来呼吸
师:看看,左边一个洞,右边一个洞,耳朵上的洞洞有什么用?
幼:耳朵可以听东西
师:你们的嘴巴有洞洞吗?这个嘴巴的洞真大,能不能变小
师:脸上的洞洞有的大,有的小,他们都是有用处的。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可以变洞洞吗?
(幼儿变望远镜、双手、单手)
师:我们身体能怎样变出洞洞?请两个小朋友合作变出大洞洞
(幼儿手牵手变出洞洞)五官上的洞洞观察还不够,还再加入这些洞洞能不能堵住这一概念会更好
说嘴巴变大时,全班幼儿发出很大的声音,这时教师让他们将嘴巴变小,声音立刻没了,比维持纪律管用。
四.游戏,小猪钻洞
师:你们看谁来了
小猪:你们好呀,刚刚看到你们变出了许多洞洞,想和你们玩个钻洞洞的游戏,请小朋友们找个空地方,快快变出一个我小猪能钻进去的洞!游戏结束小朋友很开心,同时也让所有幼儿参与到课堂中来。幼儿的创造了也在此体现
:本活动从幼儿的生活中来,从幼儿的兴趣中来。从始至终,幼儿表现了极大地兴趣。从自然、食物、生活中找洞洞的分类较清晰,环节合理,达到教学目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5-30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指纹01-08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汇总六篇04-16
【推荐】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04-25
【精品】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05-21
关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4-09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4-12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4-11
【热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05-26
【精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