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4-09-30 15:32:54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思路:孩子对玩沙有着浓厚的兴趣,每次经过沙池,都忍不住想要进去玩,有的孩子就是用脚碰一碰也觉得高兴。让孩子们在玩沙的过程中自然地了解沙的特性,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发现沙的新鲜玩法,这样比在课堂上机械地讲授要有意义得多,孩子记忆也深刻得多。同时,我班孩子对节奏乐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将认识沙的教学与自制乐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幼儿在沙地里自由探索,自主操作,使整个活动体现一种玩中学,学中乐的氛围。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容器装不同的沙子制作沙锤,在做做玩玩中了解沙有干湿、粗细的区别。

  2.通过自主操作活动,激发探索欲望,培养判断、分析能力。

  活动准备:

  1.塑料瓶、玻璃瓶、广口瓶、紧口瓶、易拉罐、小纸杯

  2.不同质地的纸、塑料膜、橡皮筋、瓶盖3.各种棍子、竹条、筷子、勺、筛子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一)出示一个沙锤:这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二)激发幼儿制作沙锤的兴趣,问:你打算怎么做?

  二、自主探索

  (一)请幼儿自选容器装沙。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你用什么东西装沙?可以用什么东西帮助你更方便地装沙?

  (二)怎么才能不让沙子掉出来呢?请幼儿寻找合适的物品给容器封口。

  三、共同探究

  (一)请幼儿比较自己和同伴所做沙锤的声音。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声音呢?

  (二)老师分别取样品带领幼儿进行比较

  1.对装沙多少不同的两个沙锤,猜一猜声音会不会一样?(沙的多少不同,声音就不同)

  2.容器相同、声音不同。为什么会不同?里面的沙会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干湿沙和粗细沙的不同)

  3.容器不同,它们的声音会一样吗?哪一个更好听?(装沙的容器不同,声音就不同)

  四、再次探究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一想,做一做,使自己的沙锤发出的声音更好听。

  五、自由表现幼儿拿着自制的沙锤随着音乐边唱歌边打沙锤,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活动自评:

  1.从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入手,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此次活动,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2.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能以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出现,帮助幼儿在不断发现,不断探索,不断对比中了解沙的特性。

  3.活动中老师能根据幼儿的需要适时地给予指导,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个个都能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4.活动过程中,教师作为幼儿游戏合作者的角色体现不够,幼儿自主探究和自由表现的时间和空间也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进一步调整和改进。

  教研组评议:

  1.该活动设计比较合理,整个过程体现了在玩中学、学中乐的教育思想,基本实现了预定的教育目标。

  2.活动过程中,教师给予了幼儿较大的自由空间,幼儿基本处于一种自我学习、相互学习的状态,随时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和同伴、老师进行交流,这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是很难达到的。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提问给予了幼儿支架式的帮助,让幼儿在室外那种松散的状态下紧紧围绕课题的中心来进行活动,不散不乱。

  3.建议教师在活动前增加一些玩沙的经验。了解一些有关沙的知识,从而在活动中更好地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幼儿,指导幼儿,师幼互动的效果会更好。

  4.操作材料还应注意分类投放,活动后指导幼儿收拾整理好游戏材料,养成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活动反思:

  本活动以发现教育为契机,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使幼儿的探索欲望得到满足。培养了幼儿的求实精神,提高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由于时间及课程内容较多的原因,在本学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时会将比较相近的课合成一节,在节省时间的同时,也有助于课程内容的丰富及课后的延伸活动。《多元智能发展课程》中,有这么两个内容,其一是序数的相关内容,数字应该排在哪?站队的小动物站第几;其二是类似的游戏,让幼儿明白几排几号,并学会根据号码找座位。由于它们都与序数及点数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合成了这一节课。

  活动目标:

  1、学习序数及排序的相关知识。

  2、能根据已给出的信息正确找出小动物应处的位置,并且自己能会找座位。

  3、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锻炼他们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1、数字卡及小动物的图片,几排几号的小票。

  2、将教室内的座位以剧院的形式排列,在旁注明排和号。

  3、《多元智能发展课程》中班下(1)p30~31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由小动物去剧院看演出的故事导入主题,并尽量使故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二、基本部分

  将数字卡和小动物的图片打乱贴在黑板上,告诉幼儿:“小动物们领了号码排队买票,虽然很整齐,可它们站的位置与手中的号码不符,你能帮它们纠正一下吗?”

  指导幼儿进行正确的排序,可多练习几次。其间可由表现好的幼儿来打乱顺序作为鼓励。

  请幼儿起立站好队,模拟买票入场的情景,由比较出色的孩子做售票员,教师做引导员。

  先由老师或是幼儿示范怎样找正确的位置,然后请幼儿按排队的顺序一组一组的入场找座位,引导员及时进行纠正指导。

  幼儿全部坐好后请表现良好的幼儿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去找自己的座位的,为什么那么去找?

  教师一、进行总结归纳。

  做练习:“帮小动物找座位”

  三、结束部分

  将幼儿手中的票收回并打乱顺序,可多做几次游戏。

  活动延伸:

  设置类似的区域供幼儿锻炼。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探索各种方法来榨取果汁。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3、让幼儿体验劳动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各种工具:小勺、碗、塑料小刀、筷子等。

  2、橙子若干。

  3、中号透明塑料量杯;大号塑料量杯一个。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你们喝过果汁吗?好喝吗?你知道果汁是怎样来的吗?

  2、请幼儿介绍自己所看到的工具,并初步设想自己会怎样来运用这些工具来榨取果汁。

  3、幼儿自由分组开始榨果汁。

  (1)教师指导幼儿能够运用工具榨取果汁。

  (2)鼓励幼儿探索出多种方法来榨取果汁。

  (3)提醒幼儿将榨出的果汁放入量杯中。鼓励幼儿能够榨出更多的果汁。

  4、讨论:你觉得用哪种方法来榨果汁最方便,哪种方法榨出来的果汁最多。

  5、品尝自己榨的果汁,享受劳动的乐趣。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的活动,使我感到对于一些科学活动,要让幼儿大胆尝试,从操作中获得知识,这样比只靠教师的传授更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幼儿获得的知识更直观,尤其是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我们更要相信幼儿的能力,要多放手,而且教师选择的主题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玩中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5-30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指纹01-08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汇总六篇04-16

【推荐】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04-25

【精品】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05-21

关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4-09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4-12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4-11

【热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05-26

【精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