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08-31 05:45:50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美术教案模板合集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美术教案模板合集7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会将拾来的树叶粘贴成大树,感受秋天树叶的美。

  2、有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散步时拾来的各种树叶,浆糊,抹布。

  2、绘画好的大树树枝(棵数同幼儿小组数)布置在墙上。

  活动过程:

  1、出示画好的大树,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2、介绍树叶的粘贴方法。

  选择喜欢的树叶并在树叶背面抹上浆糊,粘贴在树枝周围(粘贴得越多越好,使大树上长满叶子)

  3、幼儿分小组合作粘贴大树(一组幼儿合作粘贴一棵秋天的树)提醒幼儿注意浆糊的用量,不能太多。

  鼓励幼儿大胆地粘贴,会选择同一种颜色的树叶粘贴在树枝的不同地方。

  4、共同欣赏“秋天的树”,感受教室内秋色的美和树叶色彩的美,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高兴。

  活动建议:

  1、可根据班级幼儿的能力,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选择,装饰“秋天的树”。如:用颜料刷树叶,在“树枝”周围印树叶;提供树叶轮廓,让幼儿涂色粘贴在树上等。

  2、请幼儿将拾来的树叶任意剪小,粘贴在“秋天的树”中,练习使用剪刀。

  活动评价:

  1、会分类选择树叶的.颜色进行粘贴。

  2、会在大树杆的周围粘贴上树叶。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要上好一堂课是需要做充分的准备的,不仅仅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更重要是要让他们感兴趣,这样,孩子们才能跟着你的思路走。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吉祥物设计课,,是一门综合的课程,它包含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一些大型的活动(体育运动会、节日、纪念日等)都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吉祥物的出现。它们象征欢乐吉祥,内含企盼成功的愿望,以卡通化的拟人艺术形象出现。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部分著名吉祥物,了解他们的造型、色彩、年代、国度、代表哪个重要活动。

  创造目标:能自选媒材,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情感目标:培养集体创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创造吉祥物的构思

  难点:吉祥物的造型特点和色彩设计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由欣赏有关吉祥物的资料导入本课

  1、出示课件(与学生一起欣赏)

  2、提出问题(什么是吉祥物)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哪个同学能给大家谈谈你对吉祥物的理解?

  生:自由回答

  师:刚才你们所都说是你们个人的看法,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本,看一下课本上是怎样定义吉祥物的?呆会儿,我找个同学归纳一下。

  (生看课本)

  师:看完了吗?哪一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说一下?

  (生总结完毕)

  师总结:吉祥物是人们为组织主题活动而设计的标志性的形象,象征欢乐吉祥、内含成功企盼的愿望。

  二、研讨吉祥物的造型特点

  师:同学们课下对本课的学习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好多同学都把自己搜集到的吉祥物的资料带到了课堂。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希望同学们能够养成这样的习惯。那么,吉祥物之所以会成为吉祥物,它在造型和色彩上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现在同学们就根据你手中的吉祥物以及大屏幕上老师搜集的吉祥物,分组讨论一下,四人一组,现在开始。

  师:每组选出代表,说出你们讨论的结果,大家踊跃发言!

  师总结:(课件显示)形象可爱、夸张、活泼、幽默、憨厚

  色彩对比:对比鲜明、色彩亮丽

  三、吉祥物的设计思路

  师:设计吉祥物首先要有一个主题,你是为哪种活动而设计的,比如我们的主题班会、爱鸟日、校运动会、艺术节等。

  师出示课件吉祥物的设计思路

  师:主题确定后,就是原形的选择,比如爱鸟日,同学会选择什么样的形象呢?

  (生自由回答,各种鸟的形象都有)

  师:不管同学们选择什么鸟的形象,都有你们的'理由,那么,为了使这个形象更加突出,更有趣味,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大胆的拟人的夸张变形,同学们可以借鉴一些著名的吉祥物的设计。

  (师举例,课件显示)

  师:关于吉祥物色彩的设计,老师要求你们做到大胆、鲜亮、明快、有特点。以上就是吉祥物的设计思路。那么下面,就充分发挥你们的想像力,尽情展示你们的才艺吧。

  四、学生讨论确定主题,分组制作

  师:为了更好的体现你们的合作意识,更好地表现团队力量,我们采用分组制作,最后我们大家评选一下哪组做的又快又好。另外老师还有一个要求,作业完成之后,每小组为你们的吉祥物编写一段台词,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自我介绍,并点明主题。

  (生讨论确定出主题,开始制作。师巡视指导,并播放背景音乐,使学生在和谐优美的环境中设计制作)

  五、成果展示,评比作业

  师:同学们的作品都已经完成了,那我们就请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你们的作品,并作介绍。好,我们从第一组开始。

  (1、每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作品,并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代自己的吉祥物自我介绍,内容风趣幽默,不时的引发台下学生的大笑和掌声,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并加深了对本课的印象。)

  师:看了各小组的作品及介绍,我想同学们在心里都有了各自的评价。现在各小组讨论商量一下,由代表把你们商量的结果写在黑板上。

  (2、生讨论,各小组把结果写在黑板上,师汇总给出每组成绩,作为年度累计得分,并得出最有创意的作品,给予奖励,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六、课堂小结

  七、师生再见,下课!

  [教后体会与反思]

  这一节课是同学们比较喜欢的一节课,通过这堂课,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一些学生有这么多的潜力可挖,连我这个做老师的都有点自叹不如。的确,每个人的创意是无穷的,也许,新一代的学生对于卡通的了解是远远超过他们的老师的。当然,创意无穷,并非作品就十全十美,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吉祥物的设计方法。也许以后,他们不是专门的设计师,但他们可以从自己的创意中获得生活的乐趣。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美术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通过本科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家庭生活,培养学生从小就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对于校学生来说,教育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是再好不过的德育方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培养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体会劳动创造幸福的欢乐,产生表现生活美的欲望。

  2、操作目标:初步了解形体结构关系,学会用线写生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择一个最有趣的做家务的场景画下来。

  难点:线条的灵活运用。

  课前准备:有关做家务的录像,人物动态的画面,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你做过家务活吗?在家的时候你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

  ——讨论

  闭上眼睛思考一下,你在家里都会做哪些家务事,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吗?还记得当时家里的样子吗?

  ——观看

  老师播放一段有关家务的录像,同学们观看,注意人物作不同家务事的样子。

  ——游戏

  大家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又一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个作家务事的动作,请其他同学猜猜是什么家务劳动?

  ——听歌

  听歌曲《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根据内容表演。

  ——欣赏

  欣赏画家和其他同学的描写家务活的作品。

  ——示范

  (放录音,跟随录音作画)大家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什么?

  ——讨论

  线条流畅,有变化,我们在画时应用线条来表现事物,是我们的作品更有生命力。

  ——作业

  用线条写生来表现作家务实的情景,做到结构准确,线条生动、流畅。

  ——

  引导学生别人的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后记: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 、记忆,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2、认知目标;认识春天的色彩,感受春天色彩的美丽。

  3、能力培养:感受水粉画的特性,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春天的色彩,感受春天色彩的美丽,尝试用水粉表现春天的'色彩。

  教学难点:涂色方法以及色彩的整体倾向。

  教学准备:教师:照片(桃花、柳树、小草等)、范作、各种涂色工具、水粉颜料

  学生:水粉笔、刷子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2、学生跟着音乐拍手、跳舞。

  3、学生交流:

  二、 展开

  1、春天来了,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变化?(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图片1。)

  2、小组讨论,交流:小草钻出来了、桃花开了、燕子飞来了、柳树发芽了……

  3、 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颜色?出示图2、3(学生说出许多颜色,教师从中归纳出春天最主要的颜色,出示色块。)

  4、教师归纳春天的主要颜色,让学生感知春天

  5、看了春天的图片,你现在能用一句话赞美春天吗?

  三、欣赏春天的画。

  1、实物投影出示书中范作,说说这些画是怎样表现春天的色彩的?{学生讨论}

  2、演示水粉工具及简单操作。

  3、欣赏教师范作。

  四、揭题、明确本课任务。

  1、 尝试用水粉表现春天的色彩。

  2、 用油画棒、水彩笔表现春天的景色。

  3、 用撕纸粘贴的方法表现。

  五、学生创作。(师辅助水粉画法)

  六、作品交流。

  1、 生生互评。

  2、 集体评。

  3、 师有选择地评。(选取优劣典型)

  七、课堂小结、延伸。

  这些作品可以用来干什么?

  执教时间:5月11日——5月12日

  札记:关于春天的代表色彩到底是什么,教研时老师们也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比如姜弘倩老师就认为春天第一个开放的是迎春花,所以迎春花的黄颜色应该代表春天的色彩。而多数老师认为还是用嫩绿色来表示春天的色彩比较合适,在孩子们的作业中也多数用绿色来表示春天。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对大自然的复制现象感兴趣。

  2、用拓印或模印的方法复制某一自然物。

  活动准备:

  黑色或棕色蜡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拥抱大树

  来到户外,每个人寻找一棵自己喜欢的大树,做上记号,并与之拥抱。

  师:闭上眼睛,用手感觉树皮的质地,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给树干画素描

  师:每个人喜欢的树不同,摸上去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用什么办法能把大树的树干样子一摸一样地记录下来。

  介绍拓印地方法:把纸蒙在树皮上,一手紧按纸,一手用蜡笔在纸上摩擦,只要用力恰当,树皮的'样子就会显现出来。

  幼儿各自拓印树皮。引导幼儿设法用各自的方法画上该树木的记号。启发幼儿将作品与原物进行对照,看看是否相象。

  三、把大自然的礼物带回家

  师:我们把地上的树皮,树叶这些大自然的礼物带回家,再用一些办法把它们复制出来,好吗?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便笺盒,并说一说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2、巧用废弃纸盒设计、制作一个美观实用的便笺盒。

  3、利用废弃材料设计制作成品,学生体会成功的轻松和愉悦。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制作便笺盒,让学生体会活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如何对废弃纸盒进行构思、设计和制作。

  课前准备:各种废旧纸盒、剪刀、彩纸、胶水、彩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纸盒,向学生介绍盒子的形状、颜色、用途和作用。

  2、组织学生介绍各自的纸盒

  3、提问:在平时你们是如何处理这些纸盒的?

  4、出示范作,说明自己对纸盒的处理。

  5、揭示课题:便笺盒

  6、说一说便笺盒有哪些功能。

  二、艺术实践

  1、分析思考:怎样使你带的纸盒变成一只便笺盒?

  (小组讨论:可以单独用一个纸盒做,也可以用多个纸盒组合。)

  2、尝试制作:巧妙利用纸盒的形状和颜色,制作出一个便笺盒的雏形。(教师指导)

  3、小组选出1—2件作品介绍制作经验。

  4、给同学的设计制作提供一些建议。

  5、你在制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师生共同解决)

  6、加工、装饰:用不同的方法对便笺盒的雏形进一步加工、装饰,使之更新颖、美观、实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三、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小组内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2、评价:你认为谁的设计最好?如果让你来评价的话,你看重便笺盒的造型美观,还是看重实用功能?说一说理由。

  四、总结

  教育学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寻找身边的一些废弃材料;具有一颗创造的心,把它们变成可以美化我们生活的东西

美术教案 篇7

  第一单元

  单元总目标:

  1、 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2、 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单元课时:

  本单元分2课时教学。

  活动安排:

  ◆观赏与描述:

  * 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的性质和情节?

  * 你对作品所表现的劳动场景有什么感受?

  * 你对作品中人物的劳动心情和态度有什么感受?

  ◆分析与研究:

  * 你对这些作品和作者知道多少?

  * 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

  * 你能不能想像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

  ◆讨论与解释:

  *你从这些表现人类劳动的美术作品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

  *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感情?

  ◆体验与评价:

  *你对人类劳动的意义有什么体验和联想?

  *你对“劳动创造世界”有什么体会和看法?

  活动一

  1、课题 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上)

  2、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3、课时 1课时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课件、课外收集表现劳动题材的美术作品、课本等。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钢笔、笔记本、自己收集到的作品等。

  5、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 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② 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③ 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认真观察、思考问题。

  (2)发展阶段

  ① 欣赏、评述《在激流中前进》

  ☆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 请几名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 教师归纳总结:

  《在激流中前进》(油画)

  作者:杜键,上海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本作品是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学习时的毕业创作。为此,作者曾先后到山西禹门口、陕西宁家川等黄河险急渡口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作者以简练的艺术语言,雄健有力的笔触,凝重的色调表现了黄河船工们齐心协力在黄河的激流浊浪中奋力前进的惊险场景。作者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黄河船工在劳动中所表现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主要表现在汹涌激荡的河水与般工们沉着稳定的姿态的对比,大面积奔腾而来的黄河浊浪和小船的强烈对比。

  ② 欣赏、评述《粮食》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请同学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粮食》(油画)

  作者:(苏联)雅布隆斯卡娅,卫国战争后著名女油画家、基辅美术学院教授。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美术教案09-26

美术教案【精选】11-05

(精选)美术教案11-15

美术教案[经典]12-07

美术教案(经典)07-21

美术教案07-20

[经典]美术教案12-04

美术教案【经典】08-08

[精选]美术教案08-12

【经典】美术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