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中国画教案

时间:2022-11-16 11:02:3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中国画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中国画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中国画教案

大班中国画教案1

  活动目标

  1、欣赏国画中蜗牛独特的螺旋造型。

  2、学习运用中锋画出蜗牛的螺旋形。

  3、体验国画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蜗牛的结构和生活习性。

  2、课件:蜗牛图片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通过欣赏,体验画面中的情趣。

  教师:画上有什么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你感觉它们的心情怎样?

  2、重点观察蜗牛壳独特的螺旋造型,讨论画法。

  (1)讨论蜗牛壳的螺旋形画法。

  教师:这些画中的蜗牛长什么样子? (背上背着蜗牛壳,蜗牛壳都是螺旋形,头上有触角)我们怎样才能画出这种螺旋形呢?

  (2)讨论蜗牛身体的画法。

  教师:蜗牛的身体怎么画呢?

  (3)教师小结:用中锋笔尖从里到外绕或者从外到里绕画i'ijl蜗牛壳;笔尖用淡墨,先按后拖再提画出身体,最后添画触角。

  3、幼儿创作,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教师:你准备画几只蜗牛?你要画的蜗牛会在哪里?在做什么呢?

  4、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教师:你最喜欢哪一幅蜗牛图?为什么?

  ●评价可侧重于画面中色彩的丰富程度、内容和情趣性、用笔的连贯性等。

  【评析】

  在该活动进行前,可以在科普区展示大量与蜗牛相关的图片,帮助幼儿了解、熟悉蜗牛的基本特征。活动结束后,可在美工区提供笔墨,供幼儿继续进行国画创作。

大班中国画教案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中锋画圆、侧锋染色的方法画出向日葵的花盘。

  2、继续运用点按的方法创作大面积的向日葵。

  3、在创作结束后,能将笔、调色盘等洗于净,并放回指定位置。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过向日葵。

  2、课件:有远近变化的向日葵图片多幅。

  3、大小不一的毛笔若干支,宣纸,黄、绿、褐等国画颜料。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欣赏向日葵图片,感受大面积的向日葵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效果。

  教师:画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花瓣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花蕊又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向日葵是黄颜色的,花蕊是褐色的,有的是绿色的)

  2、师幼共同讨论创作方法。

  (1)教师:用什么颜色来画向日葵?向日葵可以怎么画?

  (2)基本画法:用大白云中锋勾线画圆表示花盘,再染色;用笔肚朝花盘,同着花盘按一圈,画出花瓣;用小勾线笔蘸浓墨点画出花蕊。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4、集体欣赏、交流幼儿的作品。

大班中国画教案3

  活动目标:

  1、会用八角折剪法剪中国结。

  2、欣赏中国结的多样性,感受中国结的美。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中国结》PPT;中国结图示;彩纸;剪刀;范例

  活动过程:

  1、出示《中国结》PPT,初步认识中国结,感受其美。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悬挂着许多美丽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编制的,猜猜是什么?哦,让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我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呀?(中国结)你们知道这些中国结都是用什么做的呢?

  一条条的绳子串在一起就变出了这么多神奇的中国结,我们中国人真聪明呀。

  你看到了什么形状的中国结,它是什么颜色的?

  有红色的如意结,有红色的鱼,有金色的花生……图形真多呀。中国结的主色是红的,又配上了金色,蓝色,绿色,看上去特别的喜庆、美丽。

  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

  中国结形状漂亮还有这么多意义呀,难怪大家都喜欢它。它送给我们美好的祝愿,祝愿我们如意、吉祥。

  你家有中国结吗?你还在哪里看见过中国结呢?

  这么多地方都悬挂着中国结,我们多喜欢呀。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的特色工艺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2、出示《中国结》图示,制作中国结。

  请幼儿看图,你在哪一步遇到了困难?请个别幼儿示范。

  教师示范,重点讲述第三步的对折法。

  3、幼儿操作,提出要求,教师巡回指导。

  看图示剪中国结,剪的时候要用力,但要细心不能剪断。

  4 、张贴中国结,互相欣赏。

  你的中国结表示什么美好的祝愿呢?请幼儿相互交流。

大班中国画教案4

  活动目标:

  1、观察教师直观演示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正确讲述各种色彩的名称。

  2、根据幼儿儿歌的两段体的结构特征,尝试用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仿编儿歌。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章白纸、一盒油画棒。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3、白纸一张贴在黑板上。

  活动过程:

  1、通过演示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儿歌内容。

  (1)教师(出示一盒油画棒):这是什么?你知道笔有什么用吗?

  (2)教师(拿一支粉红色的油画棒):这是什么颜色?"粉红色,画一画",请你们看一看我画的是什么?

  (3)教师在黑板上快速地画出一棵长满桃花的桃树。

  (4)出示桔红色粉笔,采用同样的方法,边演示画一个太阳,边念儿歌,同上方法,表现儿歌的第三、第四、第五段。在出示一支支油画棒的时候,重点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油画棒的名称:桔红色、翠绿色、蔚蓝色、五颜六色等。

  2、学习朗诵儿歌《画一画》。

  (1)教师完整地朗诵儿歌,启发幼儿跟随老师一起看图朗诵儿歌。

  (2)带领幼儿重点帮助正确讲述油画棒的色彩名称。

  (3)引导幼儿与教师轮流接说儿歌,教师念一句,幼儿念第二句;然后交换念儿歌。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教师:我们每个人豆油许多彩色笔,你想用什么颜色的彩色笔画什么呢?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教师用相应颜色的油画棒在纸上用简笔画记录下来,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句型结构仿编诗歌,并带领大家连贯地朗诵仿编的儿歌。

  4、幼儿操作活动:画一画。

  启发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在纸上画画,并与同伴交流,最后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前面的黑板上,请小朋友们一起连贯地朗诵仿编的新儿歌。称赞幼儿积极参与的表现和美丽画面。

  活动反思:

  画一画这节课实际上是对正比例图像的教学,对于本课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的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针对课标要求和前一节课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掌握,本节课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表格—关系式—图像来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与掌握。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课中,我主要让学生先读懂图的意思,如横轴竖轴表示什么,各个点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经过了解之后让学生连接各点,谈谈自己的发现,学生会形象地看到所描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分析图像,加深了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减少学生枯燥的学习,节省了时间。

  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操作的空间,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鼓励学生利用图,进行一些估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在整堂课的思维上与前面学习的正比例相比有明显的提高。

大班中国画教案5

  活动目标

  1、掌握连续折剪纸的制作方法。

  2、能通过折、画、剪的方法,制作出连续折剪纸的图样。

  3、体验剪纸活动带来的快乐,并会用剪纸装饰墙。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连续折剪纸的制作方法。

  2、能通过折、画、剪的方法,制作出连续折剪纸的图样。

  活动准备

  1、剪纸作品。

  2、白纸、彩色纸、剪刀、胶水、铅笔、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树的剪纸,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呀?(树)好,等一下老师会一下变出四个来,想不想看?

  2、师展示四课树的制作方法,问:这四棵树是怎么样的呢?(连在一起的)

  幼儿认真观看

  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自由探索

  引导幼儿探索四个连续灯笼的制作方法——折、剪、画。

  师:孩子们,其实像这种连续图样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下面就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找找。看谁的小眼睛最亮!(师展示幻灯片)

  师:孩子们眼睛可真亮,老师还找了一些连续纹样的剪纸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孩子们,这些剪纸好不好看呀,喜欢吗?

  2、你们说的我也很喜欢,可是怎么才能把它们剪出来呢?老师请小朋友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就请几个小朋友到台上来试着剪一剪这种四个连着的图样。

  3、展示幼儿作品

  幼儿认真观看

  幼儿看图,找连续图样

  幼儿观看

  幼儿讨论,自由探索制作方法,并积极举手回答

  抽三个幼儿上台剪纸

  三、总结方法

  师:孩子们都好棒,但为什么有些不是四个连着,有些又是呢?

  师一边总结,一边做示范

  将纸向一个方向连续折叠两次后,在纸的中间画出图形轮廓(注意:画的时候,把要连接的部分分成两份来画,画第一份的线条,要画到边缘,另一份的线条也要画到边缘,并且两部分线条一定要隔开),再用剪刀按画的轮廓剪。幼儿识记制作方法

  四、幼儿操作

  1、师:孩子们,你们都想剪出什么形状剪纸呢?

  2、师:下面就请你们把自己想剪的剪出来吧。(师发纸并强调孩子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垃圾不要乱扔)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孩子们,老师看了每个小朋友的作品,剪得真棒。那下面就请你们给剪纸涂上胶水,用这些美丽的剪纸去装饰我们生活中的事物吧。

  抽幼儿说说

  幼儿操作,并用作品装饰墙壁

  延伸

  回家能制作出更多的连续剪纸图样,装饰自己的“小天地”

  教学反思

  于我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喜欢手工课的,因此上课时个个都充满兴趣,情绪饱满,并积极参与其中。

  《多变的剪纸画》主要是让孩子们通过视觉上的观察,同桌之间的讨论和自主探究的方法来学习剪纸。而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剪纸的制作方法,且剪出了连续折剪纸纹样,并在活动中体会了剪纸的乐趣,还用剪纸装饰了教室墙壁。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但是我也明白自己以及这节课有很多的不足。首先在选材上过于简单,孩子们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没得到提高。其实这点也说明了我对孩子们的不信任,觉得他们没能力。以致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强制性地控制着他们,不敢真正放手让他们去思考、探索。总是担心着孩子们“调皮”,我不能控制课堂。可最后反而是让课堂更不好“控制”。而我又怕孩子不能掌握制作方法,于是把方法完完全全地讲解。但这样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们思维的发展。

  手工可以说是全体孩子参与的活动,但在教学过程中却我没能让孩子完全参与其中。在幼儿探索阶段,我只是简单的抽取三个孩子来尝试而剩下一大批孩子无所事事。并且我对于孩子也不够关注和尊重,当孩子们还想表达想法时,我却为了进程强制掐断了他们想表达的欲望。而且在很多地方我没有注意到,比如语言够柔和、精炼,缺乏抑扬顿挫,在解词上没有落实,技能性的语言也不规范。

  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一味的控制可能会在很多方面利于教师教学,可是孩子才是主体,才是最重要的。对此,我想我应该学会相信孩子们,相信他们有能力,真正地对他们放手。我想这也是对我自己的“放手”。

  这是我的一点体会,有不当处还请大家批评,指导。

大班中国画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纸浆的步骤,激发对纸浆画的兴趣。

  2、培养动手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体验活动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纸浆、水管、镊子、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水管,师:这个是什么?你们在哪里见过。

  2、水管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二、观察水管,对形状、外形进行仔细的观察。了解水管。

  三、出示纸浆。

  师:小朋友请看看老师手上的这个是什么?(纸浆)

  纸浆用来做什么的?(做纸浆画的)

  四、介绍水管画

  1、出示水管画,看看这个是什么上面有什么?(刚刚的水管、有纸浆)

  2、做好的水管画怎么样?(很漂亮)

  3、你们像不像来做下我们的水管画。

  五、幼儿操作进行水管画的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教导幼儿制作时的一些制作方法。

  六、作品展示

  将制作好的作品进行展示,供幼儿欣赏。

  活动反思:

  本次的纸浆课题为“水管纸浆画”,抛开平时的将纸浆直接制作在平面上,这次我们采用将纸浆立体化,使用我们常看见的水管作为底,通过幼儿的创造想象将纸浆展示在我们的水管上,纸浆画是我园的特色美术,在制作是幼儿也非常喜欢,对纸浆画的热爱程度也很高,作为我班,水墨画是我们的主要特色之一,与纸浆画相互交替相互学习,幼儿从中体验乐趣从中学习特色美术从中提高自己的美感。立体化的制作和平板制作区别在于平板制作是简单,立体需要幼儿竖直制作,也增大了制作是的难度,但大班幼儿协调操作比较好,难度也比较低。制作出来的成品的美感也很高。

大班中国画教案7

  这是一节很贴近生活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麦秸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很熟悉,但是对于现在的幼儿却不一定认识,因此我设计这次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知道我们生活中的面粉是怎么样来的,并运用麦秸进行创作。激发幼儿发现美的视野。

  活动目标

  1、学习“麦秆画”制作的一些简单技能,初步尝试用麦秆粘贴作画。

  2、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体验创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体验欣赏和绘画活动的乐趣,能大胆、自由地表达。

  活动准备

  1、麦秆、剪刀,双面胶、抹布和废纸篓。

  2、范例作品。用麦秆编制的物件。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它是谁呀?(麦子)

  1、小朋友来说说这些麦子有什么用?(作粮食,磨成粉做面包等)

  2、那你觉得麦秆有什么用?(作燃料,作扫帚),还能用来做什么?(出示编制的麦秆编制品)。

  3、麦秆是很有用的材料,很好玩,还可以派大用场,用来作画呢,我们一起用麦秆作画吧。

  二、讲解,示范。

  1、出示范例图一:

  请幼儿欣赏三幅作画步骤范例画,让幼儿说说三角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幼儿讲述和想象)

  2、出示的范例二:(粘有双面胶)

  老师竖粘一麦秆,问:这可以变成什么?幼儿想象并说说长方形、正方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幼儿讲述和想象)。(老师示范粘贴一电视机或冰箱)

  3、出示麦秆组合范例画:

  问: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把麦秆变成了什么?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幼儿讲述)

  三、幼儿创作部分。

  1、让我们也来作一幅画吧,你准备在纸上面用各种图形变上一些什么东西?

  2、请大家先想好画的内容,再自己挑一张喜欢的底板纸,然后请你剪下合适的长度,试试把图形先摆好。然后粘贴上去。现在我们就开始作画吧。

  3、幼儿动手操作部分,老师巡回观察,适当指导和提醒。

  4、请幼儿将作品完成后张贴起来,鼓励幼儿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四、师幼共评作品。

  1、老师先以大拇指为奖励,表明态度,再请幼儿一起作评委,自己将大拇指奖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a、(哇,大家的作品真棒呀,我最喜欢这幅画,它是由xx形和xx形组成的,这是谁的作品呀?老师说得对吗?真好,老师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b、(我也喜欢这幅作品,这是谁的作品呀?你喜欢麦秆画吗?真不错,老师也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c、(这幅作品也很棒,这是谁的作品呀?我们请小画家自己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吧、)(好,老师也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d、(哇,还有那么多的作品也想得到小朋友们的大拇指,你们仔细看看,你认为最棒,最喜欢的画在哪里?想好了就把拇指奖给这幅作品、4———6个幼儿为一次,分批奖大拇指,直至全部幼儿都奖好拇指)

  2、幼儿一起评出最棒的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作品,用相框标起来,将作品上墙展览作品。我们一起看看得大拇指最多的作品在哪里,一起把作品带到教室贴起来给大家欣赏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采用多媒体,使孩子们的视线立即集中到画面,一幅幅美丽的麦秸画映入他们的眼帘,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发出“哇!好美”的赞叹声,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观察兴趣。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喜欢的画。孩子们大胆地发表了自己对艺术品的欣赏观点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接着,引导孩子们用麦秆作画的兴趣。放着优美音乐,让幼儿在老师为他们准备好的底版上制作麦杆画,意境非常地棒。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扮演的是配角,适当的给予帮助,如在孩子做的大树画面上,引导他添加一些简单事物等。使画面更丰富。最后讲评环节,我让孩子们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用麦秆做了什么?(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在介绍自己或是他人作品的过程,也是小朋友的作品都很棒,想不想和你的作品合影留念呀?今天是我们小朋友第一次尝试做麦杆画,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下次一定做得更好,我们把画拿到教室里布置出来吧!整个活动开展地比较有连贯性、多媒体的运用,起到了增强幼儿活动兴趣的作用,发挥了多媒体在教学里的互动效应,调动了孩子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麦秆和皱纸等的材料准备,放手让孩子操作,使孩子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创作。

  本次活动在导入环节过于纠结,比较太多,教师的指导语还应加强,特别是幼儿操作的环节,教师的指导很重要,如何用语言进行指导是我下次活动要思考的。

大班中国画教案8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金鱼的优美姿态以及色彩变化之美。

  2、学习按笔和提笔,使用中锋和侧锋作画。

  3、尝试画出不同动态的金鱼。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认识过金鱼,实物金鱼若干。

  2、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鱼缸里的金鱼,感受金鱼的优美姿态与色彩变化。

  教师:金鱼身上的颜色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变化?它们是怎么游的?我们来学一学!

  2、师幼共同讨论、探索金鱼的画法。

  (1)探索金鱼眼睛的画法。

  教师:金鱼眼睛大大的,凸鼓出来,我们可以用勾线的方法来画。

  (2)探索金鱼尾巴的画法。

  教师:金鱼的尾巴前面大,尾端越来越小,用毛笔怎么又快又好地画出来呢?

  (3)教师小结:可用中锋勾画出鱼身和鱼眼的轮廓;用侧锋先按笔再提笔,画出尾部;用小勾线笔添画鱼嘴、眼珠、鱼鳍等细节。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你想画什么样的金鱼?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4、欣赏、交流、评价。

  教师:你的金鱼在哪里?在干什么?它们可能在说些什么?

大班中国画教案9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笔点转的方法画樱桃。

  2、耐心添画细节,合理布局。

  3、乐意评价同伴的作品。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用毛笔画圆的基础。

  2、樱桃实物及范画。

  3、国画工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樱桃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樱桃的外形特征。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水果?樱桃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2、教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讨论画法。

  (1)教师:你们觉得这个圆应该怎么画?(幼儿回忆、探索小圆的多种画法,教师提炼总结)

  (2)教师: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画出小圆呢?具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画的?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简单?

  (3)教师小结:以前我们学过用点画的方法画圆,两笔画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画圆方法——一笔点转法。

  3、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基本画法:用大白云蘸赭红色在纸上一笔点转出球体;用小勾线笔蘸浓墨,中锋勾樱桃柄、点果脐(注意樱桃柄的方向要有变化);若画面中有很多樱桃,应适当注意疏密关系。

  4、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发表评价意见。

  教师: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活动反思

  曾听过一位老师的研讨课《新型玻璃》中有一个环节“一字组多词”。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上节课新学的两个常用字,要求小组合作学习一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比一比哪个组组的词多。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老师不仅对组词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还对小组成员的合作状态、学生个体的学习态度、情绪进行逐一即时评价。对小组的评价不仅有定量评价(根据组词量给小组加分),也进行定性评价,“第四小组,组长很能干,他根据学习要求迅速分工,有的查词典,有的查词语手册,有的查成语词典,有的做记录,这种分工合作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老师很喜欢。”

  这位老师的评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的即使评价在潜移默化中肯定和宣传了正确的小小组学习方法,这种评价的过程,比单一的说教要有用适切得多。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存在着如下弊端:1、单一不全面。即时评价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忽略甚至遗漏了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个体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2、单向缺互动。评价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单向活动,生生之间,组群之间的多项立体互动评价明显不足;3、单调不丰满。评价语言及手段单一,缺乏针对性、艺术性,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认识到这一点后,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便会时刻注意到自己即时评价语言的重要性。比如在这堂课上,我是这么做的:对于小小组合作学习中分工明确人人积极参与的小小组给与当场表扬;深入小小组指导学生之间互动评价;在交流时,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运用略显夸张的语气语调动作来肯定宣扬,如:多棒的问题!你怎么那么聪明!老师都佩服你了!快快给点掌声啊……即时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即时评价始终伴随着课堂教学。我想作为老师,重视学会合理正确的运用即使评价是非常必须的。

大班中国画教案10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画家吴冠中作品《榕树》、《小鸟的天堂》,感受画浓淡相间、虚实相应的表现方法。

  2、通过观察、想象、交流、表现等多种形式,充分感受画面的律动和意境。

  3、尝试使用水墨画的创作风格进行模仿创作,喜欢画。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天籁森林》;毛笔、宣纸、国画颜料;Ppx课件。

  2、吴冠中水墨作品《榕树》、《小鸟的天堂》。

  活动过程

  一、欣赏榕树图片,知道榕树外形特征。

  1、来看一看。

  展示Ppx榕树远景图片,幼儿观察。

  师指:在公园里有一棵大榕树,我们一起

  大榕树是什么样子的?大树的形状有点像什么?

  2、展示Ppx榕树近景图片,幼儿观察。

  师指:我们再看到大树的下面来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树干、枝条是什么样子的?

  树干长在什么地方?

  师:大榕树啊从树枝上又生长出一些树干,直直的垂到地上,伸进了泥土里。

  二、欣赏作品之一《榕树》,分层次欣赏。

  师指:有一个画家爷爷给这棵大树啊画了一张画。

  《榕树》分解图一:

  师指:树干是用什么样的线条画出来的呢?(粗粗的、黑黑的、弯弯曲曲的线条)

  《榕树》分解图二:

  师指:这些细细的,黑黑的,弯弯曲曲的线会是大榕树的什么呢?

  《榕树》分解图三:

  师指:淡淡的黑色向下垂落的线条可能是什么?画面里线条的黑颜色一样吗?除了黑色,画面里面还有哪些颜色?

  《榕树》分解图四:

  师指:有人说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听到鸟叫的声音了吗?你看见小鸟了吗?小鸟在哪里呢?快!我们把手拍一拍,一只小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三、欣赏作品之二《小鸟天堂》,感受热闹、欢快的气氛。

  1、观察、想象画面中的律动和意境。

  师指:在小鸟的天堂里小鸟们很开心,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2、了解画的名称,画家及创作材料,加深幼儿对作品的印象,激发创作愿望。

  师指:请你给这幅画起个好听的名字吧!刚才小朋友起的名字真好听,画这幅画的画家爷爷叫吴冠中,他给这幅画起的名字叫《小鸟的天堂》。

  四、幼儿创作活动,师巡回指导。

  1、介绍水墨画工具材料,重点介绍宣纸。

  2、引导幼儿尝试使用水墨工具画出粗、细、弯弯曲曲以及浓淡层次不同的线条,感受水墨比例的不同而产生的变化。

  3、鼓励幼儿模仿水墨画风格,运用水墨创作《榕树》。

  师指: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吴冠中爷爷画一画漂亮的大榕树吧!

  4、幼儿创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指导要点:关注幼儿工具材料的运用,鼓励幼儿尝试水墨浓淡的.变化等。

  五、幼儿经验分享及作品展示、欣赏。

  1、分享对宣纸的感受及体验,进一步了解宣纸特性。

  2、幼儿介绍自己作品。

  六、教师,结束活动。

大班中国画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国旗红红的哩》,学习用跳跃的方法演唱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唱准休止符。

  2、能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体会歌唱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喜欢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够用跳跃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的部分歌词。

  活动难点:在歌唱时不拉长声,能够在指定的歌词处停顿。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国旗的含义;学过有关国旗的歌曲

  物质准备:国旗图片;歌词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师生问好

  2、练习单音的音节"哩"和"啦"重点指导:指导幼儿不要拉长声,唱出快乐活泼的情绪。

  二、国旗多美丽

  1、观察国旗图片,说说自己对国旗的了解是什么?

  2、复习曾学过的有关国旗的歌曲教师小结:观察国旗的外形和颜色,重点提出来国旗是红红的,五颗星是黄色的。

  三、学习歌曲《国旗红红的哩》

  1、欣赏歌曲"请你听一听这首歌歌词里是怎么说国旗的?"

  2、学习歌词

  (1)看PPT学歌词

  (2)分组利用小图卡摆一摆歌词顺序

  (3)展示每组摆的顺序,和音乐确认最后结果

  (4)随音乐念歌词

  3、演唱歌曲

  (1)看图片随音乐进行演唱。

  重点指导:在有休止符的地方要强调幼儿注意空拍,声音要断开。

  (2)尝试轮唱、对唱(与老师)

  (3)利用课件指导幼儿唱准"哩哩"和"啦啦"重点指导:指导幼儿分清"啦"和"哩"的标志。在唱这两个字时不要拉长声。

  4、我爱国旗

  (1)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国旗的什么地方。

  (2)讨论升国旗的时候要怎么做。

  教学反思:

  歌唱活动"国旗红红的哩"是一首表达幼儿对国旗喜爱之情的一首歌。过去我们曾学过一首有关国旗的歌曲"国旗国旗多美丽",与这首个不同的是"国旗红红的哩"是从国旗的外观上展示给小朋友国旗的美丽。所以为了使幼儿能够直观的看到国旗的外观,我将一些国旗的图片配合歌词向幼儿展示出来,形象化的歌词更容易使幼儿记忆。为了使幼儿能够正确记忆歌词我利用各种方法,实物对应;倾听范唱;图片排序这些方法,用不同的途径激发幼儿学习记忆歌词的兴趣,并利用集体和小组两种教学方式帮助幼儿更好的记忆歌词。但活动环节的进行中还是出现了幼儿听的多,唱的少的情况,而且在听、学休止音的环节我没有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而是进行了直接教授,这样没有使幼儿主动的去听,去感受歌曲中的休止。最后我以"你喜欢国旗的哪里?"的一个小的谈话结束了活动,孩子们通过学习歌曲,也从歌词中感受到国旗外形的美丽,都纷纷举手发言,我能够感受到孩子们对国旗的喜爱之情。

大班中国画教案12

  设计意图:

  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爱国情感的最佳时期。为了对幼儿更好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幼儿从小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操,我设计了本次音乐活动。结合学习歌曲的需要,我又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整节教学活动。课件内容生动,色彩鲜明,动画效果突出,通过每页不同的画面来渗透了每句歌词的内容,便于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

  2、吐字清晰,曲调、节奏准确。

  3、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歌词含义,完成演唱歌曲。

  2、难点:附点音符、八分休止符、切分音的唱法。

  活动准备:

  升旗图片、小木棍、红亮光纸、黄色亮光纸五角星、胶水、棉棒、湿巾、课件《国旗红红的哩》。

  环境布置:

  为了结合活动的需要丰富幼儿的视觉感受,突出歌词的内容,我又在活动区内创设了环境,将亮光纸做的国旗粘贴在了活动区内,便于幼儿在活动开始的时候直接的观察国旗,为活动创设了浓郁的爱国氛围。

  说教法:

  本次活动以集体活动为主,分组操作、讨论为辅的方式进行。

  说学法:

  本次活动运用了观察法,视听结合法,操作法,讨论法来使幼儿获得以下方面的有益经验

  (1)培养幼儿音乐的兴趣和音乐的审美感;

  (2)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来演唱歌曲,有感情的表现出歌曲的激昂;

  (3)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操,增长智慧。

  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走路》边模仿歌词动作走入活动室内,带领幼儿进行发声练习,并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歌曲。然后幼儿随着歌曲《国旗红红的哩》来进入活动区内观看图片。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国的国旗,在来看一下人们在国旗下进行什么活动。通过随歌曲进入活动区认识国旗,激发幼儿好奇心,熟悉歌曲主旋律,让幼儿明确本次学习内容与国旗有关。幼儿活动方式是分散自由活动,以观察为主,互相讨论为辅,教师在活动中关注幼儿是否在认真观察图片和国旗,在讨论时是否与图片有关,同时起到组织幼儿观察和讨论的作用。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教师:小朋友,你们在活动区内看到了什么?国旗是什么颜色的,星星是什么颜色的有几颗?几颗大,几颗小呢?人们在干什么?我这样做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对国旗进行初步的了解,幼儿参加活动的方式是集体活动个别回答问题,教师在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回答内容是否准确,同时起到提示幼儿回答问题的作用。

  (二)教师带领幼儿结合课件学习歌曲

  1、观看课件1出示国旗动画图片。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课件,欣赏歌曲好吗?我是这样想的,让幼儿通过观看动画进一步对歌曲有所了解,并结合图片来熟悉整首歌曲的歌词内容。使幼儿便于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幼儿参加活动的方式是集体观看课件个别回答问题。教师在活动中关注幼儿回答问题是否准确,是否真正的理解歌词内容。同时起到操作课件,提示幼儿理解歌词内容的作用。

  2、观看课件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随着课件学习歌词好吗?这样做是,让幼儿随着课件结合图片,分句的学习歌词内容。幼儿的活动方式是集体齐学歌词。教师在活动中关注幼儿在学习歌词时是否认真,复述是否流畅。同时起到操作课件,辅助幼儿学习歌词的作用。

  3、请幼儿随着课件的演示来欣赏长城的景色,起到歌词和歌曲的衔接作用。

  4、观看课件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随着课件学习歌曲好吗?重点学习符点音符、八分休止符、切分音的唱法。通过运用课件来学习歌曲的唱法,加深幼儿对于歌词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打破了教师教,孩子学的传统教学手段。幼儿的活动方式是集体学习歌曲唱法。教师在这活动中关注幼儿是否认真学习歌曲的唱法,对于符点音符、八分休止符、切分音的唱发是否准确,有无不开口演唱的幼儿。同时起到操作课件、辅助幼儿学习歌曲的作用。

  (三)教师带领幼儿重新观看课件,集体、分组让幼儿演唱并指导、纠正幼儿错误的发音。这样做是,让幼儿重新的整体演唱,使幼儿在演唱时做到歌词连贯、吐字清晰,节奏准确等,加强巩固幼儿对歌曲的掌握。幼儿参加活动的方式是集体、分组相结合。教师在活动中关注幼儿对于符点音符、八分休止符、切分音是否掌握,在演唱时歌词,曲调是否准确。同时起到操作课件,指导、纠正幼儿错误发音的作用。

  (四)教师向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小朋友,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要时刻的记住我们是中国人。通过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幼儿从小形成良好的爱国情操。幼儿参加活动的方式是集体教学。教师在活动中关注幼儿是否认真的听老师讲解,同时起到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三、结束部分

  粘贴活动“我爱国旗”教师,小朋友,我们认识了国旗,现在我们一起来做面小国旗好吗?我这样做是,通过幼儿动手粘贴,加深幼儿对于国旗的认识,结合了歌曲的伴奏,让幼儿对歌曲又进一步的加深了记忆。幼儿参加活动的方式是分组动手操作。教师在活动中关注幼儿粘贴是否准确,星星的位置是否准确,是否有不动手操作的幼儿,粘贴完毕的幼儿是否用湿巾擦手,是否保持了环境卫生。同时起到组织,指导幼儿粘贴的作用。

  四、效果预测

  通过本次活动,在认知方面希望幼儿在原有演唱技能的基础之上,学会附点音符、八分休止符和切分音的唱法;齐唱时,能在节奏、速度、表情方面和谐一致。能在智力开发方面,希望提高幼儿的音乐听力、记忆力、感受力等。在能力培养方面,希望能提高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活动中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在演唱时,幼儿对于符点音符、八分休止符和切分音的唱法错误;

  2、对于歌词的第四、第五句里的“哩”和“啦”的顺序弄混;

  3、在演唱时,不能表现出歌曲的节奏鲜明和情绪的激昂;

  4、在粘贴时,对于大星星和小星星的数量及位置弄混。

  活动反思:

  本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很顺利,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歌唱。当我提出问题的时候孩子们都能积极地回答,我在引导幼儿跟我一起念歌词的时候孩子们都非常认真。在休止符的地方孩子们把握的还是不错的,在多次练习之后唱的越来越好了。对于歌曲的连贯部分以及跳跃部分一开始有个别的孩子掌握的不是很好,于是我多次进行范唱,再加上孩子的练习,在最后的歌表演中唱的非常好,很多孩子都非常大胆地表现自己。

大班中国画教案13

  活动目标

  1、欣赏水墨动画,观察猴子的不同动态,感受猴子的调皮与机灵。

  2、能用“七步法”画出猴子的主要特征。

  3、大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积极参与同伴作品。

  活动准备

  1、幼儿听过故事《猴子学样》、 《猴子捞月》,大致了解故事内容。

  2、水墨动画片《猴子学样》、 《猴子捞月》片段。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水墨动画片《猴子学样》、 《猴子捞月》片段,观察猴子的不同动态。

  教师:动画片里的猴子长什么样?它们在干什么?谁来学一学?

  2、观看动画截图,师幼一起分析不同动态猴子的结构特点。

  (l)教师:躺着的猴子身体是什么样的?头又是什么样的?尾巴呢?(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其他动态的猴子)

  (2)教师:除了动画片里的样子,猴子们还有可能做哪些事情?又会是什么动作呢?

  3、师幼共同讨论猴子的画法。

  4、幼儿创作。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用“七步法”画猴子,鼓励幼儿尝试多种画法和色彩。

  5、集体欣赏、。

  引导幼儿侧重从猴子的动态上进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大班中国画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尝味、说味、画味活动,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地运用语言及不同的线、形、色大胆构图表达自己的感受。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1、各种味道的食品,如:奶塘、柠檬、苦瓜、辣味牛肉干、黄连、姜糖、穿心凉糖、话梅糖、酸梅糖、秀逗糖等等。

  2、活动室布置成演播厅场景。

  3、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棉签等作画工具。

  4、作画时用的轻松的音乐磁带和游戏结束时用的激昂的音乐磁带各一盒。

  教学过程:

  一、幼儿进入演播厅,自由结伴分别入座红、黄、蓝队

  师:小朋友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猜一猜,画一画”节目的演播现场。我是主持人小樊姐姐,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来宾:这是红队,欢迎你们!这是黄队,欢迎你们!这是蓝队,欢迎你们!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幼儿:ye!)

  二、尝尝味道,说说味道、猜猜味道

  1、师:今天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要请你们来猜味道,你们知道都有哪些味道吗?(幼儿回答)

  “我这儿有一个百宝箱,里面就装着各种味道,现在我要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到百宝箱丽尝味道,等你尝好了味道就告诉大家你的感受,但是你不能直接说出你吃的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味道的,而是要告诉大家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你会想到什么事情,猜对的小朋友所在的队就可以加上100分!

  2、教师启发性示范。

  3、幼儿进行游戏。

  4、教师小结各队得分情况。

  下面我们就进行第二个环节“我画,我画,我画画画“(幼儿:ye)

  三、尝尝味道,想想味道,画画味道

  1、师“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小纸包,打开细细品尝,然后合上眼睛慢慢体验是什么味道,再想想怎样用画来表达,用笔画出来。

  2、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画味道,教师巡回启发指导。

  3、启发幼儿抓住自己的感觉,大胆发挥想象,大胆落笔,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味道。

  四、说味道

  1、把画按红黄蓝队贴在记分牌上。

  2、每位幼儿都上来介绍自己的画。

  3、幼儿互相观摩、交流、评价谁画的味道最生动最有趣。

  师“现在每个人手上都有两颗爱心,一颗代表100分,你可以把爱心送给你认为画得最有趣的最好的画。“

  4、请嘉宾加分并点评。

  五、在音乐声中结束

  师:现在分数出来了,红队———分,黄队———分,蓝队———分,今天的冠军队是—队,让我们一起来祝贺他们。

  把味道画出来真有趣,我们回家后再尝尝别的味道,然后再把它画出来,好吗?今天的节目就到这,谢谢大家的参加,再见!

  教学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味道,并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2、尝试着画其他感觉,如声音、冷、热等。

  教学反思:

  培养孩子绘画的自信心,就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而关键是引导他们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认真思考,使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能够逐渐的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为顺利进行绘画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大班中国画教案15

  活动目标:

  1、观察教师直观演示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正确讲述各种色彩的名称。

  2、根据幼儿儿歌的两段体的结构特征,尝试用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仿编儿歌。

  3、喜欢念儿歌,能轮流接说儿歌。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章白纸、一盒油画棒。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3、白纸一张贴在黑板上。

  活动过程:

  1、通过演示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儿歌内容。

  (1)教师(出示一盒油画棒):这是什么?你知道笔有什么用吗?

  (2)教师(拿一支粉红色的油画棒):这是什么颜色?"粉红色,画一画",请你们看一看我画的是什么?

  (3)教师在黑板上快速地画出一棵长满桃花的桃树。

  (4)出示桔红色粉笔,采用同样的方法,边演示画一个太阳,边念儿歌,同上方法,表现儿歌的第三、第四、第五段。在出示一支支油画棒的时候,重点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油画棒的名称:桔红色、翠绿色、蔚蓝色、五颜六色等。

  2、学习朗诵儿歌《画一画》。

  (1)教师完整地朗诵儿歌,启发幼儿跟随老师一起看图朗诵儿歌。

  (2)带领幼儿重点帮助正确讲述油画棒的色彩名称。

  (3)引导幼儿与教师轮流接说儿歌,教师念一句,幼儿念第二句;然后交换念儿歌。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教师:我们每个人豆油许多彩色笔,你想用什么颜色的彩色笔画什么呢?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教师用相应颜色的油画棒在纸上用简笔画记录下来,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句型结构仿编诗歌,并带领大家连贯地朗诵仿编的儿歌。

  4、幼儿操作活动:画一画。

  启发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在纸上画画,并与同伴交流,最后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前面的黑板上,请小朋友们一起连贯地朗诵仿编的新儿歌。称赞幼儿积极参与的表现和美丽画面。

  活动反思:

  画一画这节课实际上是对正比例图像的教学,对于本课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的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针对课标要求和前一节课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掌握,本节课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表格—关系式—图像来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与掌握。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课中,我主要让学生先读懂图的意思,如横轴竖轴表示什么,各个点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经过了解之后让学生连接各点,谈谈自己的发现,学生会形象地看到所描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分析图像,加深了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减少学生枯燥的学习,节省了时间。

  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操作的空间,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鼓励学生利用图,进行一些估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在整堂课的思维上与前面学习的正比例相比有明显的提高。

  课后作业反应效果良好。

【大班中国画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有趣的教案11-13

大班树的教案11-08

大班春节教案11-06

大班安全的教案10-27

大班健康教案11-13

大班运动教案11-10

大班游戏教案11-05

大班游戏教学教案11-08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11-06

有趣的叶子大班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