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08-28 13:43:2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选美术教案锦集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美术教案锦集五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树叶是学生身边最容易找到的一种创作素材,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由于全国各地自然气候条件不同,因此树叶的形态各异,色彩丰富,脉络清晰。树叶按叶形分主要有以下几种:卵形、心形、掌形、扇形、针形、披针形、带形等。

  以树叶这一特殊的、有趣的材料为表现元素,学生通过收集、观察、组合、拓印树叶的这一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从而体会和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养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想像力、动手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发现树叶形态的美感,启发学生通过探究的学习,创造出多种叶形的组合。指导学生有效地运用拓印方法创作出有趣的树叶拓印作品,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获得美术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通过对不同叶形的观察与组合,进而与不同的事物进行奇妙的联想;用不同叶形组织出新颖别致的造型,并进行粘贴与美化。

  三、重点难点

  重点:不同叶形的组织与相似形的联想。激发学生创作出造型、色彩别致的装饰作品。

  难点: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叶形的原始状态进行创造性的组织。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材料准备

  收集各种树叶、绘画彩笔、纸、蜡笔等。

  七、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出示一片拓印的树叶)

  设问:瞧,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一片树叶,不过好像不是画的。

  2、探讨交流

  你观察能力真强!这片树叶真的不是画的。可是,它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呢?

  回忆:我们曾经学过拓印的方法,还拓印过身边的痕迹呢。

  谁还记得拓印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忆简单演示,主要是帮助同学直观地回忆起拓印的要点)

  3、感知启示

  哈哈,一片脉络清晰的叶子拓好了!

  同学们都喜欢玩脑筋急转变的.游戏吧?就是突破正常的、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那么我考考大家:从这一片叶子的形状,你都能想象到哪些东西?

  学生想象:

  一只手;

  倒过来像一棵树;

  如果有两个叶柄就像一只蝴蝶了;

  对折一下好像一只振翅高飞的大雁可天鹅……

  真棒啊,一片树叶你们都能想像到这么多东西,要是几片不同大小种类的树叶组织在一起,你们想到的东西一定更有趣!

  4、欣赏

  欣赏书中学生作品或身边学生作品,谈谈你的设想。

  5、设计制作

  (1) 可以想好拓印,也可以边拓印边根据效果修改设计。

  (2) 拓印时不一定将树叶用胶固定,那样比较费时间,容易令学生丧失兴趣。只需用手指将覆盖在上面拓印的纸按牢即可。

  (3) 一片叶子可以根据情况变换地点反复适用。

  6、装饰美化

  欣赏并演示,注意装饰要点:

  不一定装饰的多就美,保持尽可能多的脉络纹理,使之更具有天然味道。

  及时发现创意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将会起到带动一片的作用。

  7、评价交流

  组织交流:

  勇于展现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讲述画面情境。

  给大家讲讲自己最满意的设计。

  谈谈你发现的最有趣的设计。

  8、课后拓展

  欣赏实行拓印版画,进一步启发思维,构建新的知识链。

  课后记

  有耐心的学生将自己手中的各种树叶反复组合推敲,组成的画面既生动又富有想象力。也有的学生组合的画面很好,但拓印的效果不好,这根工具的质量和涂色的技巧有关。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人物变形的方法,进行人物变形练习。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在了解人体主要结构基础上初步掌握变形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分析人体结构,导入课题

  1:复习导入

  四年级时,我们学过画人物,谁能说出人体的大致结构?

  2:出示课件,加深了解

  :人体的主要结构包括头、躯干、四肢、骨胳外面包附着肌肉,人体的各部分由关节相连结。

  二:新授

  1:设问:变形人物与平常生活中见到的人有何不同?你是从哪些地方认出是一个呢?

  板书:抓住基本结构:头、躯干、四肢

  2:讨论变形方法

  (1)省略法

  a:用课件打了人物写生和变形画

  b:找出不同之处(变形画五官没画,衣上的褶皱没画)

  变形画中的一些细节部分没画出来,省掉了,谁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

  板书:省略法

  (2)夸张法

  a:用课件人物写生画和变形画

  b:设问:写生画中大姑娘的头发给我们什么感觉?(长)变形画长发画得更长,像样有意夸大人物的主要特征,这种变形方法叫什么?(夸张法)

  运用夸张法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使形象鲜明,如把圆的画得更圆,胖的画得更胖....

  (3)添加法

  a:打出一张学生变形画作品

  b:设问:这张变形人物画,你感受最深的是哪儿?(人本来只有两条腿,现在这个却有十几条腿了)

  c:像这样,在原有形象上添加的方法叫添加法,如千手观音就是一个例子。

  (4)综合法

  以上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使用。

  三: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老师行间指导

  五:讲评

美术教案 篇3

  认知:学习纸造型的技巧和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

  实践: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设计制作纸工人物。

  情感: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重点

  难点

  学习纸造型的技巧

  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设计制作纸工人物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自学法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准备

  师:课件、范作

  生:手工纸、剪刀、双面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法,激发学习兴趣

  师:最近,老师认识了几位很特别的人,他们非常想到咱们班里来。同学们一定想知道这些人是谁吧?他们找我们有什么事呢?请大家看看下面的录像就明白了。

  2、课件出示影片——纸工人物自我介绍

  3、板书课题——纸工人物

  二、讲授新课

  1、了解材料和表现手法

  (以影片中出现的三个范作为例,小组讨论)

  这些作品用了什么材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生:手工纸、皱纹纸、旧画报

  生:夸张的表现手法

  师:哪些方面用了夸张手法?

  生:外形、颜色

  2、学习制作方法

  A:学生自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组发一件范作供学生研究)

  师:每一部分都是用什么形状的纸做成的?可以动手拆一拆

  B:大家汇报观察结果

  面孔、五官和一些装饰物组成

  板书: 面孔——五官装饰物——组合

  3、提出作业要求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1)每小组制作一个纸工人物,要分工明确、协调配合,注意安全

  (2)为作好的纸工人物编排一个节目,准备来参加纸工人物大联欢。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1)教师为每组准备一张制作面孔的彩纸.

  (2)课件循环播放制作过程和《小步舞曲》

  四、作业展示

  学生利用纸工人物表演,锻炼语言能力,展示纸工作业。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条造型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保护植物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植物的方法。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欣赏视频《吃怪味的植物》(播放视频),思考:它们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这些植物给你什么感觉?

  (1)你们喜欢这些植物吗?生:喜欢

  (2)你知道它们各叫什么名字?绿萝、龟背竹、芦荟、吊兰??(名字)

  有什么作用吗?有愉悦心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使用、药用等作用。(作用)

  (3)你觉得这些植物给你什么感觉?尤其是美好的感觉一定要说一说。—清晰、叶子的姿态自然、形态各异??

  自然界各种各样的植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为这些植物画张画,歌颂这美丽的使者吧。(板书课题:《植物写生》)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1、观察老师带去的植物。

  打开书本第二页,结合书中的图片,和老师手中的植物,你观察到植物的叶子(花)有什么不同?生:画中的叶子线条更概括。

  2、欣赏画家笔下的植物。

  欣赏赖少其的中国画〈君子兰〉,谁来说说画家是如何使用丰富的线条的?如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3、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

  (1)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部分画得好?生:云南风景中,注重了线条的疏密;巴西铁树注意线条的'前后遮挡。

  (2)这些孩子的画对你有什么启发呢?表现形式可以是刮画、国画、线描、等等。画的时候注意线条的前后穿插。疏密的结合??

  4.布置作业,教师辅导。

  请同学们对两盆植物用线描的方法进行写生,作业要求:画面布局饱满。植物特征的表现。线的疏密、虚实变化。

  我们的百花园已经建成了,请同学们带着你的作品来这里参展。同学之间相互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5、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三)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用其他方法(水墨、水彩、简笔画、剪纸等)表现植物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写生。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能在交通路口场景图中将交通标志、人物、车辆以及道路的关系表现清楚。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3、表现出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社会体验,获得交通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1、交通标志的识记与掌握。

  2、回忆并画出小朋友放学回家时过交叉路口的情形,加深学生对交通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人物以及场面的协调构图的能力。

  3、在游戏中体会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

  人物与环境的主次表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识交通标志

  1.放录像

  大街上多热闹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为什么大家都这么井然有序的呢?难道车不怕碰了人,人不怕碰车?快看,这是什么?请一个同学说一说。

  2.刚才我们看到了许多的交通标志,都是老师在大街上拍下来的,你在平时的生活中还看到了与老师看到的不一样的交通标志吗?你能猜出它所表达的意思吗?

  3.你能试着将你所看到的交通标志画下来吗?

  二、学生尝试作业

  1.将已经画好的标志贴在黑板上

  2.老师再将表示同样意思的交通标志贴在学生作业的旁边,让学生对比观看,找出记忆中记得不完整的地方

  3.小结:同学们刚才说了很多的交通标志,说明小朋友平时对生活观察仔细,很好!交通标志像一个无声的警察,默默的.指挥着交通,让人和车都有序的行走和行驶,在没有交通警察的状况下,能自动的维护城市的交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交通标志设计简单、易识别,颜色也有特殊的规定,如:红色代表禁止,蓝色代表说明,黄色代表警告。刚才小朋友已经有所了解,一定要记牢,好吗?

  一、观赏录像带

  1.录像带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还有其他的人和物体吗?

  2.你能上台来表演一下吗?请几位小朋友演过马路的人,请一位小朋友演警察。

  3.小结:同学们演得真不错,红灯一亮,不慌不忙排好队过马路,警察叔叔在一旁忙着指挥交通呢!还有的小朋友三个一群,两个一起手拉手过马路,他们表现得真棒,你们平时就是这样过马路的吗?如果是那就是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二、讲解构图以及画面内容

  1.画面人物的画法。请一位小朋友上台画一个背着书包走路的人。

  2.老师在这个人物的基础上再添画出有遮挡关系的人物,也可以在这个人物的前、后添画其他人物。

  3.画完人以后再画出马路上的车和建筑物。

  4.最重要的交通标志也要画,画在哪里呢?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老师不说,等会儿在你的画面中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