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我是什么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是什么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什么教案 篇1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教案第2课时采用探究式教学法,以一个问题牵带全文,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中应注意加强教学交流的反馈和点拔,以学定教,注意教学目标的把握,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认识6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让学生学会上网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②、通过观察和实验演示,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感知全文,讲读课文1自然段,学习有关字词。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2至6自然段,学习有关字词,总结全文。知道回声形成的原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到的是自然当中的一种物理现象,大多数二年级学生对回声知识了解的不够多,多数学生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因此,课前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学生可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对回声的认识;还可借助图片、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引发兴趣
1、师:声想请同学们帮它找词朋友,谁愿意?声有一个词朋友叫回声(板书)。
2、师:关于回声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能听到回声呢?)。就让我们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①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②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检查生字读音,读生字卡。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自主识字,短文复现
1、师:这课的生字朋友不多,你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怎么认识的?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呱、哩、圈、纹、返都可以启发学生自学,让学生发挥小组互助学习的优势,自己认记,如,瓜呱、里哩、卷圈、文纹、反返。认记时要注意里读第三声,而哩读轻声。)
2、同桌互查课后生字,用星号评价对方。
3、短文复现,巩固识字: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我是什么,30、我是什么-教案精彩8,30、我是什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什么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浮、雹”等11个生字,会写“冲、晒”等8个生字。
2、知道我是什么,并懂得水的几种不同形态。
3、了解水的作用,并了解水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
4、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重难点:
识字及气象常识
课前准备:
课件、收集资料。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30课,齐读课题《我是什么》,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到底我是什么呢?听老师读课文,你们边听边想,等一会儿看谁能猜出来。
二、师范读课文。猜猜我是什么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2、齐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字音准确。
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段就回家多读一读。
4、同桌学习我会认的字。
A、读出生字,要求字音准确。
B、互相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5、齐读生字,说说这些字的偏旁部首和字型结构。
6、交流怎么记住生字的.方法。
7、用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
8、自读生字,边读边记。
9、开火车检测生字。
四、我会读
漂浮灌溉灾害
机器电器乐器
冲毁毁坏毁灭
暴躁风暴暴风雪
五、学习我会写的字
1、齐读生字。
2、给生字组词。
3、用学过的方法记字。
4、描红练习。
六、作业:
1、收集资料,在日常生活中,水做了哪些好事,做了哪些坏事。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熟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0课,还记得文中的我是什么吗?(水)
二、作业反馈
1、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怎样变的?
2、在日常生活中,水做了哪些好事,做了哪些坏事。
三、讲读课文
1、自读课文,哪个自然段讲了水既做好事,又做坏事。
2、齐读第四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出水的特点。
既然水有这些不同特点和作用,那我们就要多了解有关水的知识,让它来为我们做好事。下面请看水的几种不同形态。
3、课件展示:
水——汽——云——雨(雹子、雪)
4、快速自读课文,看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以上内容。
5、讲读第一自然段。
自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水——云(白云、乌云)
指导朗读,你最喜欢哪句读哪句。
6、讲读第二自然段。
云——雨或雹子或雪
7、齐读一、二自然段。
课件展示,一、二自然段的整个过程。
8、自读第三自然段。请生表演: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
四、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来读并背诵
我是什么教案 篇3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是什么》,我们先一起来复习一下这课的生字词。
2、开火车抽读词卡。
3、水能变成什么呢?请一个小朋友来做这个填空。
4、出示课件,指名学生回答。
5、全班一起把这段话读一遍。
二、学习四段。
1、水有时轻飘飘,有时又象个小球,有时会变大,有时能缩小,水多会变呀,真象一个神奇的魔术师,这个魔术师还会做些什么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2、出示第四段。
3、请小朋友们轻声读课文第四段,动动脑筋想一想,你们读了这一个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水能到好多地方,还能做不同的运动)
4、那水能不能到江河里去睡觉,到海洋里去散步呢?为什么呢?
小结:哟,小朋友真聪明,知道水能到许多的地方,还能根据这地方大小变化他流动的速度,做不同的运动,所以课文写了(引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5、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魔术师到过地方和做的这些运动吧。演示。
6、瞧,这个魔术师多棒呀。你喜欢这个魔术师吗?谁愿意当这个魔术师,读读这个自然段,向小朋友们介绍介绍自己到过什么地方做过什么运动呢?
7、这个魔术师介绍得怎么样?
(要神气也要根据他做的运动变化语调、速度。)
8、愿意象他一样读的,或者想读得比他好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神气地读读这一自然段,象大家介绍你自己吧。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水这个魔术师还会做什么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自然段。出示第五自然段课件内容。
2、请小朋友们轻声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用序号标出来。
3、默读课文,想想,从每句话里,你读懂了什么?还有没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呢?
4、交流: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对意思相反的`词吗?
有时候有时候说明是是变化的。————这个魔术师的脾气也会变呀。
它能为人们做好事,也能做坏事。
5、你知道他什么时候做好事,什么时候做坏事吗?(温和——帮助人们
暴躁——带来灾害)
6、水呀,有时候就象我们小朋友那么可爱,可是有时候生起气多可怕呀。请一个小组的小朋友来读一读第五自然段,我们认真听,看看他们什么时候温和做好事,什么时候暴躁做坏事了。一小组读。
7、有谁要挑战他们?一组读,全班齐读。
8、既然水能帮人们做好事,你能看着这个句子,说说,水能帮着人们做什么好事吗?
(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也可以用课外的知识。——————水能灭火,水能帮助人们作饭。降温………………)
9、你知道水有时候会做哪些坏事呢?
(出示课件。——————洪灾、淹死人、打翻轮船…………………………)
10、小结:人们呀,可比这魔术师高明了许多,你知道人们想出什么办法,让水帮我们做好事吗?
(出示课件:————————把多余的水引进来灌溉田地;污水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做成水房为人们降温……………………)
11、除了刚才介绍的这些,你还知道那些有关水的知识呢?
四、总结、朗读全文。
1、水这个魔术师真会变,人们竟然还懂得制服他,开发他,利用他,我们人类多聪明,多厉害。但很多时候,水总在我们的身边,是我们的好朋友。最后我们一起让现在在教室里,你看不见的水朋友也来听听我们响亮有感情的朗读吧。
五、写生字。
1、动笔写冲、灾、猜。
2、你觉得哪个字比较不容易写好。哪些笔画要特别注意就能写好。
(灾——宝盖头要该住火。
猜的反犬旁要写好,不能写成提手旁。)
灾——火灾、水灾、旱灾、灾害、灾难
冲——冲击、冲锋、冲刺
猜——猜测、猜谜
我是什么教案 篇4
[说明:梁思琴老师(建桥小学)主讲的《我是什么》一课获汉阳区小学语文二至五年级“四优”(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说课稿、优秀课件)竞赛一等奖。]
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教学要求:
1. 学会10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 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温和”说句子。
3. 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教具准备:
CAI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悬念激趣,导入新课。
1. 大家知道我是谁吗?请你介绍一下你是谁。有一位小朋友不知道自己是谁。你们能帮忙猜一猜吗?
2.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猜“我”是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 将你最感兴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3. 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指导认读生字、新词。
三、学习全文。
1.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向别组同学提问。但是,你必须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在书上。
2. 学生自由读课文,准备问题。
3. 小组交流问题。
4. 学生一问一答,教师根据学生问题随机重点指导。
5. 梳理全文,完善板书。
6. 学到这里,你还想了解哪些课文里没有的有关水的知识呢?学生自由提问。
四、扩展练习。
课件出示三项作业,你想做哪一个就做哪一个。
1. 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子说说,再写下来。
2. 收集有关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和带来灾害的资料。
3. 说说人类想出了哪些办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板书设计:
19 我是什么
形态汽云雨雹子雪
水状态静动
性格温和暴躁
我是什么教案 篇5
(一)小组合作,读词组句。我是什么教学实录教学片断
在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这段话之后,我安排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出示事先准备好的6个词语卡片(“小水珠”、“小硬球”、“小花朵”、“落”、“打”、“飘”),先指名孩子们读一读这些词语,然后试着把这6个词语拼组成3个句子。并安排一位同学上台在黑板上拼组。由于学生熟读了课文,对词句已有初步感知,孩子们大都能准确地按上下排列的顺序排列出“小水珠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花朵飘下来”。
(二)感知句意,调整句序。
学生组好句子之后,我把握契机地问道:“这里面有三个动词,分别是什么?”孩子们不由地脱口而出:“落、打、飘。”我又接着问到:“那它们的位置可以调换吗?”问题一出孩子们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窃窃私语,还有的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但不一会便有人跃跃欲试地嚷嚷道:“不能,不能。”并有理有据地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小硬球最重,肯定是打下来;花朵很轻,当然是飘下来;而水珠自然是落下来了。
而这时我又故做疑惑状说道:“听大家这一说,仔细地想一想,这三个句子的位置好像有点不妥,能不能重新调整一下顺序呢?讲出你的理由来。”孩子们一下子又被难住了,但马上有又一个个喜形于色:“我知道了!”“我也看出来了!”接着开始动手调整三个句子的顺序。最后又一个个争着向我和同学们讲自己的发现,说调整的理由。一个小组汇报:“小水珠、小硬球落下来时有的轻有的重,我们组是按照由轻到重的顺序排列的:第一句是‘花朵飘下来’,第二句是‘小水珠落下来’,第三句是‘小硬球打下来’。” /soft/另一个小组汇报:“我们组是按照小水珠、小硬球落下来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小硬球最重,肯定是最先落下来,小花朵最轻,当然是最后飘下来。”但大家都能通过对“落”、“打”、“飘”这三个动词不同意义的感知而作出判断的。
(二)朗读感悟,想象情境。
学生读词组句,又按自己地理解重新修改了课文,可这时我又出一招:“同学们已经重新排列了这些句子,且理由都非常充分,很好!那么,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出色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来感受它们下落时的.轻重快慢呢?”学生的兴趣又一次被激发,思维又再次被激活,一个个又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地读了起来,并都在“飘”、“落”、“打”这三个字的读音处理上做文章,反复尝试,相互提示,如有的学生将“飘”读得轻而长,将“打”读得重而促,我检查上也进一步提醒学生:“小花朵飘得还不够轻不够慢。”“小硬球还应该打得再重些。”最后,我又让学生把这些句子放回原文中去读整段话。同学们在交流朗读时的感受和互相评议时,有的说:“我读这句话的时候,眼前像是真的有千千万万朵雪花在空中飘舞。”有的说:“我听ххх同学朗读这一句时,眼前也像在放电影:/article/无数的雹子像子弹一样打在地面上和我们的脸上,硬硬的,凉凉的,蹦蹦跳跳的,真好玩!”……
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尽可能的将“唤醒、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理解、体会、体味、感悟”教给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
但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对三种自然现象有了十分真切的感受,并通过极具个性化地朗读向别人表达或展示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激发想象和自主朗读欲望,从而达到理解、领悟、深化的教学目的。这应该
就是语文基础的渗透性教学,就是关注学生语感的能力培养,就是“读”与“练”的有机整合吧。
我是什么教案 篇6
目标预设:
第二课时
一、我是水孩子,我会变成什么?
二、阅读理解
1、 引读课文:我的家在什么地方?我温和时做过哪些好事?暴躁时干过哪些坏事?
2、 联系上下文思考:我的家还在哪儿?我的.温和、暴躁表现还在什么地方?在生活中,我还能做哪些好事?又做过哪些坏事?
3、 了解水的性情后,你能读好课文吗?
三、拓展性学习
1、 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讨论、交流。
2、 现代生活中,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只让水做好事,不让它做坏事?
3、 学生合作,小组调查研究,研究水的家:看年无们身边有哪些保护或破坏水资源的现象?把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生字
1、检查读生字。
2、检查读课文
1)、 出示生字,齐读
2)、 小组讨论学习
(1)看看哪些字比较容易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2)哪些字比较难记?讨
论你怎样记住它们?
(3)汇报结果
3、师做重点强调
4、自由练习
每个字写4个。
三、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我是什么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
2。了解水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课时安排]二课时
[双色AB案]
A案
[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将根据儿童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的特点,以孩子普遍喜爱的谜语导入。在教学生认字的方式方法上,力求做到遵照《课标》随文识字的要求在读书中识字。在识记过程中方法多样,方式灵活,注重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力求做到少讲多读,引导学生明白不同语句用不同语气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自已感知课文。并利用童趣化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2。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条谜语,你能猜出谜底吗?
师说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学生猜,随机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带着问题“我是什么”试读课文,并圈出文中生字,多读几遍。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是怎样把每一个字读准确的`,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3。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4。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生词卡片,师相机指导正音。
重点指导读准以下字、词:
zaozai
躁灾
暴躁灌溉冲毁灾害睡觉散步飘浮
5。小组分别交流识字方法。
6。分小组齐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流利。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汇报观察结果,相机引导学生观察重点字的特点,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字、边写边强调重点: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没有钩;四点底的四点不同的排列方向。
4。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检测巩固识字
1。点名读课后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2。分小组比赛读,加强记忆。
五、作业
1。多向交流记字方法(小组交叉交流)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给朋友听。
第二课时
一、言语激趣,引入课文学习。
小朋友,聪明的你知道“我”是什么了吗?请你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抓重点段进行朗读感悟。
自由读课文,说说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我”是水的?(找出第三自然段)
1。自己练读,评议指导:
你的朗读很流利,你想听听“水”自己是怎么说的吗?
2。(课件出示水滴):小朋友,你真聪明,我是水,不过我睡觉的时候,请你读得再轻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时候读得轻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时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读得活泼一些吗?再练习练习,你肯定是最棒的。
(课件设计江河里水流的情景,重点凸现一大滴水珠,并用对话的形式出示它的语言。)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读出“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时的不同语气。
4。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生自由放声朗读
(2)。出示课件:(出示水滴的话)小朋友,我的性格是多变的,你能把我的各种变化找出来吗?
(课件设计与上同,语言内容变化。)
(3)。生自由找、画,师随机板书:(汽、云、雨、雹子、雪)
(4)。出示课件:你最喜欢我的哪种样子啊,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课件设计出现江河、小溪、大海三处不同的水珠,形态各异。)
学生分别找出不同自然段进行赛读、点评。
5。学习第四自然段
水听到小朋友们读得这么棒,都想与你们交朋友了。可是他说作为朋友,还想把他的脾气告诉你们,你们想知道吗?
(1)小组合作读第四自然段,老师巡视辅导。
(2)引导学生在反复练读中体会水“温和”的一面和“暴躁”的一面。
(3)提出不懂的词语,相机理解“温和、暴躁、灌溉、淹没、冲毁、灾害”等词语的意思。
(4)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出水不同的状态和温和、暴躁的双面性,齐读课文。
(5)背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反馈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道理?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
四、拓展思维
1。水是我们亲密的朋友,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你还知道水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好事吗?
2。说话练习
用“假如我是水”结合课文中介绍的知识说一段话。
五、作业
1。把今天新认识的字读给父母或朋友听听。
2。找找水的资料,看看我国水资源情况怎样。
我是什么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是科普知识性的课文,对于水的多种变化,多数二年级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也很少仔细观察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所以在板书上,我采用简单的简笔画出水变成云、雨、雹子、雪等不同形态的图画,学生易于理解,可以制作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浮、雹”等11 个生字,会写“冲、晒”等8 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知道云、雨、雹、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14 个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旧知,激趣导入
1、孩子们,知道雨点是从哪里来的吗?(指名说)。你还记得吗?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后来变成了一朵——?师:你瞧,雨,雪还有云他们的关系多密切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他们有关系的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检查生字词
(1 )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生词,师相机指导正音。
重点指导:
平舌音:躁,灾
“庄稼”中的“稼”是轻声。
(2 )认读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指名读课文,思考:我是什么?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汇报观察结果,相机引导学生观察重点字的特点,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字、边写边强调重点:
“晒”的第九笔是竖弯,没有钩。
“害”中间的一竖上下都要出头。
4、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展示作业,评议。
四、作业
1、多向交流记字方法(小组交叉交流)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给朋友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
2、指名分小节读,说说这些可爱的小水珠会变成什么?(随机出示贴图:汽、云、雨、雹子、雪)
二、朗读感悟,感知变化,
(一)精读一、二自然段
1、领略云的变化美,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1 )指名读
评:真是--- 滴可爱的小水珠啊!你们还有很多的衣服呢。
(2 )出示: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管我叫“云”。
(3 )说说你是在什么时候穿这些衣服的呀? 那是乌云(图) 那是白云。(图)早晨和傍晚的时候朝霞或晚霞,我们还叫它火烧云呢。(图)
(4 )真羡慕你们有这么多衣服,引读:有时候——有时候——早晨和傍晚——
2、了解云的形成,随机学习生字:浮。
(1 )这么多的衣服你是怎么来的呢? 用课文里的话告诉我。
(2 )教学:漂浮。
a、出示: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b、开火车读飘浮。
c、以前我们也学过“漂浮”,那这两个词语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呢?出示:漂浮 ( 水的漂浮是在水里漂的,而风字旁的飘浮是有风的时候才会飘的。你真会读书,知道结合偏旁来读懂字词的意思。出示白云在空中飘浮,叶子在水中漂浮图。
d、小水珠,你们是怎么随着风飘到空中去的呢?你说——原来它是先变成汽的,再变成许多许多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云才飘在空中的。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读文。 水变成云,在空中飘浮着,又变成什么?自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 )小水珠,小水珠,你变成了什么呀?生汇报。(课文里是怎么说的呢?雹子)
(3 )教学“雹”。
a、卡片:雹子(指名读) 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发现。
b、是呀,它是个形声字,那你还知道那些雨字头的字吗?(雾、露、霜、霞)
c、那你见过雹子吗?雹子有大有小,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冰块。小水珠们,你们变成了雨、雹子、雪是怎么到地面上去的呀? 谁来说说。
d、出示: 打 落 飘
我变成雨( )下来。
我变成雹子( )下来。
我变成雪( )下来。
指名读。 说说为什么这么选?打下来是什么感觉?——你能做做动作吗?
把你体会到的感觉送进朗读中去,好好读,读好它。你还可以加上动作读一读。指名读。
瞧,不同的词语带我们不同的想象,我仿佛看见小雨点落下来,小雪花慢慢地飘下来,小雹子打下来了呢。分角色朗读。 你最喜欢变成什么,就选择那个角色好好读一读,等下老师请你来展示下。
e、理清关系。 孩子们,你们看( 指板书) :他们之间的关系多密切呀,太阳一晒,水就变成了汽,汽(连成片)就变成了云,云(遇到冷风)变成雨,雪,雹子,云,雪,雹子落下来,又变成了水,水在自然界中就是这样循环变化的。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总结过渡:水还真会变,先乘着阳光到空中飘浮,连片为云;遇冷凝结,或为雨,或为雹,或为雪;落在地面,就在家中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听老师读第三段, 想想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2、全班交流。
在池子里安安静静的`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和其他的水在比赛跑步呢! 在海洋里跳舞, 唱歌, 开大会呢!
3、小结:我们的生活真丰富啊! 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试一试。
4、指名读--- 评价--- 小组比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的朗读让我感觉这些水好像都有了生命一样,可是他还有一点小脾气呢!
1、请自由读一读第4 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么说的?
(1 )谁来介绍一下水的脾气呢?(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2 )谁知道什么是“ 温和” ?什么是“ 暴躁” ? 温和---- 暴躁还是一对反义词呢!
2、那么,我什么时候我很“ 温和” ?指导读;什么时候又很“ 暴躁” 呢?指导读。
读得真好!看来水的脾气的确时好时坏,温和时,他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是人类的好朋友;可发起脾气来却也无情,给人们带来灾难。
3、课件出示资料
印尼在20xx 年的印度洋海啸中死亡的人数达16 万6 千人,全世界在此次海啸中死亡的人数竟高达22 万5 千人。(图片展示)同学们,了解了水的脾气,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呢?
4、那我们来读一读最后一句话,看看人们是怎样管理它的。
交流:人们都想出了什么办法来管理它的?
(课件展示)修建水坝,排洪、蓄水,发电;修建水渠,合理利用水资源。
5、谈话小结
是呀!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面对世界上水资源的不断减少,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你想对身边的同学和老师说点什么吗?(节约用水)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节约每一滴水,争做“ 节水小卫士” 吧!
三、作业
1、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2、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水的变化,分别画出水不同的样子,并分别配上词语或一句话。
我是什么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课文语句及词语认读“浮、雹”等11个生字,会写“冲、晒、池、浮”四个字。
2. 通过朗读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3. 能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美。教学重点:认读书写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精美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
1. 今天我们再去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拿出你的小手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指多名读题
2. 如果加上一个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师板书“?”,指名再读题,全班齐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3.“我”倒底是什么呢?它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相信会读书的小朋友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
1. 示自学提示:a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与同桌一起读读生字,交流下难记的字;
c.想想“我”到底是什么。
2. 生自学,师巡视。
3. 自学展示:
a.出示词语,不带拼音生自读,指名读,每行请两名,难读的师领读正音。(温和、暴躁、灌溉、淹没、庄稼、机器、冲毁、灾害)
b. 男女生赛读
c. 开小火车认读其中的生字,请四列。
4. 回答“我”是什么?板书:水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 让我们都做一做水娃娃,一起来变一变他会变成什么呢?指名读,其余仔细听,找找答案,做上记号。指名说板书:云
2. 水娃娃能变成云,真是太神奇了,那你们能不能告诉我水娃娃是怎么变的呀?读读课文,找到后马上划下来。指名交流,出示第2、3句话,谁来读读书上的句子——还有谁想读?
3. 小水珠变成的这些点儿实在是太小了,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极小极小
这些极小极小的点儿(板画)要想连成一片,那得要多少这样的点儿呀?——无数,无数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
4. 现在谁想读读这两句话?指两三名读
5. 这些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就成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云,你见过怎样的云?
是呀!云还有好多衣服呢!让我们穿上各种衣服吧!(欣赏图片)
a. 晴空万里,蔚蓝的天空中我们穿上“白衣服”,心情真舒畅
b.天灰蒙蒙的,阴沉沉的,因为我们穿上了“黑衣服”
c.瞧,在清晨和黄昏,这个时候我们又换上了“红衣服 ”,分别被称为“朝霞”和“晚霞”
6.让我们穿 着这些衣服,来读读书上的兔子。
自由读,指名读,赛读
7.当你们变成云后还能把自己的衣服变得这么多姿多彩,真美,咱们一起美美地读读第1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漂浮在天空的云还会变呢!云会变成什么呢?自己先去读读第二段吧! 读完后思考这个问题:
我是云,我会变成( )、( )和( )。指名说,说完整。
老师根据回答板书:雨,雹子,雪
2.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找到会变成这些雨,雹子,雪的?
指名读,出示句子。
3.你想变成什么就读哪一句
指名读谁能变成雨来读?想变的都起立读
谁能变成雹子来读?你见过雹子吗?图片感知,齐读
谁能变成雪花来读?
4.听着你们读,老师也想读,仔细听,安静地听我读完最后一个字(故意把三个动词读混)
指名评议,多媒体强调这三个动词,解析为什么要两相对应。
5.看来,我们生活中的东西重量不一样,它们掉下来的姿势也不同,所以用的动词也不同,你能用你的声音表示出来吗?
6.我们又变成了这么多的东西,你能夸夸自己吗?请用上这样的话:有时候我变成了……,有时候我变成……
7.学了这两个自然段,你一定更了解你自己了,再自己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吧,这次要求你能美美地读。看看你是否真的读懂了,大作业本最后一题,独立完成。
五、书写生字
1. 出示本课要写的四个生字:冲、晒、池、浮,观察生字结构有什么特点(左右结构),说说左右结构的字书写要注意些什么(左窄右宽)。
2. 同桌之间说说你有什么要提醒对方的,指名说,说最容易错的地方。
3. 师范写,讲解注意点:
浮:右半部分被竖中线对分
4. 生描红临写
我是什么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6个字。
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和变化。
3、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了解“我”是什么。
课前准备
1、有关“水”变化的图画或课件。
2、写着生字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题目入手,引出新课
齐读课题。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吧,我们今天就将围绕这个题目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掌握生字,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写有生字的小黑板)以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读的形式检查字音掌握的情况。
3、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
(1)对“红袍”“小硬球”,联系生活中的实物理解。
(2)温和:指脾气、态度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本课形容水的平稳。(可联系生活中具有此种性格的人举例,说的时候用这个词语口头造句)
(3)飘浮:停留在空气中或液体的表面,顺着风向或液体流动的方向移动。(可用动作表示,加以理解)
(4)散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就是慢慢地走。
(5)灾害:给人们造成害处的事情。联系本文内容理解灾害是指什么。(发大水)这些事给人们造成了危害,就叫灾害。可用扩词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如:火灾、虫灾、水灾、风灾......
4、记忆字形,书写生字。
(1)让学生自己记忆字形,记住了的打上符号。
(2)交流难记的字,教师适时点拨。
如:(比较法)屋:和室比较。
(3)练写生字。在课后第2题的第一个田字格里先写一个。
(4)自评,交流自己哪个字写得好,教师适时点拨个别难字的写法。
如:“助”字,左边“且”的最后一横要变成提;右边“力”的撇要撇到左边提下面。“灾、害”,这两个有宝盖头的字,宝盖头一定要写在上半格的中间。
“屋”的“尸”的撇要长一点。
(5)完成课后练习2。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我”是什么?
2、抽生分段读课文,学生之间交流答案。(板书: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巩固练习
一、复习交流
1、上节课,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我”是“水”。
2、同学们是从哪些地方看出它是水的?分成四人小组交流交流。
3、谁来向大家说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教师适时总结、板书:变化、地方、脾气,从这些方面我们都可以了解它就是“水”,多奇妙的水呀!它竟有这么多变化,它竟有这么多的家,它的脾气竟是如此多变。同学们,你们最想了解它的哪个方面就再去仔细读读有关的`部分吧!然后和大家交流一下。(学生自读自悟)
二、自读自悟
1、交流:(学生说到哪个方面就引导学生学习哪个部分)
A、“水”的变化。
(1)请一名学生向大家介绍水的变化,
教案《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二》,来自网!
教师和简笔画或摆图形的方法展示水变化过程的示意图。
(2)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为什么有时穿白衣服、有时穿黑衣服、有时穿红袍?)
放录像(云的变化)让学生了解白衣是平时所见的白云;黑衣就是平时所见的乌云;红袍就是我们平时所见的朝霞、晚霞。
作者让不同时间的云朵穿上了不同颜色的衣服,这多么有意思呀!让我们想象着云儿多变的色彩,一起再来读读这句吧。
(3)云儿的颜色有变化,碰到冷风时它又变了。引读第2自然段。板书:落、打、飘,写时可有意打乱顺序,让学生质疑。教师再适时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请学生做做这几个动作,加以体会。
用得多准确呀!让我们想象小雨妹妹、雹子大哥、雪花娃娃各自从天上落下来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这段吧!
B、“水”平时所在的地方。
(1)水平时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
(2)对这段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共同解决。(为什么说水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舞蹈、唱歌、开大会?)
(3)放录像或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水在这些地方不同的情景,来帮助理解:
水在池子里它(睡觉)安安静静;在小溪里它(散步)慢慢前行;在江河里它(奔跑)流速快,充满生机;在海洋里它(舞蹈、唱歌、开大会)波涛翻滚,气势磅礴。让我们把对这段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C、“水”的脾气
(1)有时温和,表现在做好事......
有时暴躁,表现在做坏事......
如学生答不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可变换提问方式。(如:温和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它暴躁?)
板书:温和暴躁
做好事做坏事
(2)你还了解水能做哪些好事,哪些坏事?(适时总结水对人类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分角色读。女生读表现水温和的部分,男生读表现水暴躁的部分。
(4)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让水光做好事,不做坏事?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板书:(利用)
勤劳智慧的人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来治理它,让我们能更好地利用它。
三、拓展
1、你们还能想出哪些办法,让水多做好事,少做坏事?小组讨论。
2、学生交流。(重在引导学生提到如何保护水资源:如节约用水;植树造林,预防水土流失;处理污水;不倾倒垃圾......)
3、小结。
面对现在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越来越贫乏,面对现在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现实,我们更应该重视如何保护它,这样才能让它多做好事,不做坏事。板书:(保护)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3、4题
板书设计:
变化(水)地方
脾气
温和暴躁
(做好事)(做坏事)
保护、利用
【我是什么教案】相关文章:
我是什么教案10-19
《我是什么》教案07-28
《我是什么》教学教案07-06
我是什么教案(15篇)10-04
我是什么教案模板集锦五篇10-30
我是什么教案集锦9篇11-19
我是什么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9-20
我是什么教案模板汇总十篇08-03
我是什么教案范文集合六篇10-10
《幸福是什么》教案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