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的教案

时间:2022-09-12 16:39:14 教案 我要投稿

电压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压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压的教案

电压的教案1

  实验: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教案二

  教学目的

  1.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学会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综合使用电学仪器进行电学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伏安法测电阻。

  教具

  学生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Ω,1.5A),电键,绕线电阻(5Ω、10Ω各一个),导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l)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分别是什么?

  (2)欧姆定律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测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什么?

  本节课将通过分组实验,学习用伏安法测定导体的电阻。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三、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

  (板书)1.实验原理

  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侧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

  (板书)2.实验电路。

  问:(1)采用伏安法测定某一导体的电阻,需要使用哪些器材?每种器材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2.设计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3.要比较方便地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以获得三次不同的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电路中应安装什么装置?怎样将它连入电路?(此问题机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图(如右图)。

  讲解学生分组实验的注意事项:

  (1)为便于实验操作,要考虑器材在桌上的码放位置。

  (2)实验时,电源电压取4伏,电压表的量程取3伏,电流表的量程取0.6安。

  (3)先用阻值为5欧的绕线电阻做被测电阻进行实验,调节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伏、2伏和3伏,观察每次的电流值,以求出各次电阻值和电阻的平均值,然后换用阻值为10欧的电阻重做上述实验。

  (4)其它注意事项同往常一样。

  出示实验数据记录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检查。

  实验完毕,整理仪器。请几个实验组的同学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讨论:

  (1)观察表中的数据,在测定某一个被测电阻的实验中,电压、电流、电阻的数据各具有什么特点?

  (2)加在某一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同,通过它的电流也不同,但三次测定的电阻值却相同(或基本相同),这说明了什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三)巩固知识

  1.有的同学根据公式R=U/I得出下面的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若不对,错在哪里?

  2.某导体两端加2伏的电压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4安,该导体的电阻是多少欧?若将此导体两端的电压加大到5伏,这个导体的电阻多大?若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通过这个导体的电流多大?此时导体电阻多大?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实验报告。

  2.课本习题。

  3.预习:串联电路电流的关系和电压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评析】

  这个实验教案是完整的,可行的,行文和讲课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伏安法测电阻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以后的应用也比较多,因此要进一步强调这个实验的重要性和用这个方法测电阻的实用性。

  2.要通过这个实验进一步说明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实验中要向学生说明自己联好电路后一定要经过教师检查方可按下电键实验。

  4.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电阻值不随U,I变的物理实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中的公式和物理中的公式不能等同理解,要强调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不要犯电阻的大小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的错误。

电压的教案2

  例1如图1所示电路中有两个小灯,请在图中○内,分别填入及或的符号,要求电键闭合时两灯均能发光,且两电表的示数均不为零。

  分析:为便于说明,把图1中的各元件标上符号,如图2所示。首先要知道,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其次应明确,要使灯L1发光,必须有电流通过L1。这样通过L1的电流方向为:从正极依次经过开关S、L1、L1的左端、a,回到负极。这样,因L1与a串联,因此a不可能是电压表(电压表必须与用电器并联),只能是电流表或灯泡。假设a是灯泡,则b应是电流表,这样电流表就会把电源两极直接相连,造成短路。所以,a只能是电流表,b就是灯泡,c是电压表。

  答案:如图3所示。

  反思:这类题目能综合考查学生的电路识别能力,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方式,及分析、推理能力。其中假设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明确电压表的两个量程

  例2小明按如图4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开关闭合后,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4乙所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可能L1开路

  B.可能L2短路

  C.可能V1和V2所选量程不相同,L1短路

  D.可能V1和V2所选量程不相同,电路各处完好

  分析:从图4甲看出,灯泡L1、L2串联,V1、V2分别测量L2和电路的总电压。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V1的示数应大于V2。题目中“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容易使学生联想到它们的数值相同,但这是先入为主的错误。注意到电压表接线柱接入电路的方法不同,量程也不同,所以尽管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但读数不同。结合图4乙可判断L1数值为10V,L2数值为2V。

  A、B、C选项中的情况是否有可能出现呢?如果L1开路,则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V2则因开路测不到电压。若L2短路,则V2电压为0。若L1短路,则V2测量的也为电源电压。这些都与题目中的情况不符,因而都不可能出现。

  答案:D

  反思:分析电路问题首先要判断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其次再用相应的电流或电压规律分析解决问题。

  三、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例3在如图5(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5(b)所示,则灯泡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5.6V 1.4V

  B.7V 1.4V

  C.1.4V 7V

  D.1.4V 5.6V

  分析:从图5(a)容易看出,L1与L2组成串联电路,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与L1和电源并联,它是否测量L1与电源的电压之和呢?当然不会是,因为任何电路两端的电压都不会超过电源电压。那么V2测量的是谁的电压呢?把V2左右的两个分支点再向下滑动,容易看出,V2测量的就是L2的电压。这样,V1使用的量程应该是15V,此时示数为7V;V2使用的量程应是3V,此时示数为1.4V。L1的电压为7V-1.4V=5.6V。

  答案:A

  反思: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常采用“滑移法”,即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可以在电路中的导线上自由滑动,直到找到与它直接并联的用电器或电源。有一条要特别注意,电压表决不能测量用电器与电源的电压之和,换句话说,它不能测量包含电源和用电器的电压。

  四、由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例4如图6是小文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1亮,灯L2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A.L1断路

  B.L1短路

  C.L2断路

  D.L2短路

  分析:由题目和图6看出,灯L1和L2串联,又电流表有读数,说明电路中没有出现断路.从图6看出电压表测量L1的电压(道理同例3),它也有读数,说明L1不会短路,所以故障原因是L2短路。

  答案D

  反思:根据电表读数判断电路故障是常见的考题。电路故障就是由于开路或短路造成的,明确它们分别对电流表、电压表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这类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电压的教案3

  课时:l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2.使学生初步熟悉如何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同时测量一段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3.使学生初步领会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教具:课本图8-1的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提问:在前面几章中我们分别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请同学们回忆:什么叫电流?在什么条件下才会有电流产生?(电荷的定向移动;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我们知道,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才会有电流。可以猜想:所加电压越高,电流就会越大。U↑→I↑(板书,下同)

  另一方面,任何导体都有电阻,电阻就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以推断:导体电阻越大,电流就越小。R↑→I↓

  即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这两个因素有关。

  我们对于一个物理现象的研究,不应满足于“变大”、“变小”这种初步认识,还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就是说要知道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研究课题。第八章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通过什么途径来研究?做实验!因为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物理实验可以使我们找到规律。

  电流受到两个因素电压、电阻的影响,如果电压、电阻同时变化,它们各自对电流的影响有互相加强或减弱的可能,也有互相抵消的可能,使我们无法判断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如何设计实验?其实,一个量受几个因素影响的问题,前面的学习已经遇到过了。大家回忆一下,比如电阻。问:“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是怎样研究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的呢?(出示小黑板)填空:“同材料、同长度的两条导线,电阻与粗细有关”;“同材料、同粗细的两条导线,电阻与长度有关”;“同长度、同粗细的两条导线,电阻与材料有关”。这“同材料”、“同长度”、“同粗细”的实质就是有意将这些量固定,每次只研究电阻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

  启发学生:“与这种作法类似,我们如何来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两个量的关系呢?”应该“固定电阻,单独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或“固定电压,单独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告诉学生:这种把一个多因素的问题转变成为多个单因素问题的研究方法是实验物理中极为有用的方法。

  板书:第八章

  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U↑→I R↑→I↓

  研究途径:实验

  实验方法:保持一个量不变,研究另一个量与电流的关系

  二、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按课本图8-1(把图板书在黑板上)连接实验电路。先不连电压表,引导学生看清回路:电流表与R串联。读数表示通过R的电流。然后再将电压表接入,让学生看清:电压表与R并联,读数表示R两端的电压。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使R两端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同时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填入表格。

  3.学生讨论:“实验数据说明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学生上黑板填写结论。

  教师评议学生书写的结论,强调实验条件:电阻一定。

  学生口述实验结论“电阻R一定时,流过R的电流跟R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板书:

  1.实验一 研究I与U的关系

  2.实验条件:R一定

  实验电路:

  记录

  R=5Ω

  三、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路图同课本图8-1,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使电压表读数保持不变,将定值电阻值和对应的电流表读数填入表格。

  学生讨论:“实验数据说明电流跟电阻有什么关系?”学生上黑板写出结论。

  教师评议学生书写的结论,强调实验条件:电阻两端电压一定。

  学生口述实验结论:“电阻R一定时,流过R的电流跟电阻R的阻值成反比。”

  板书:

  2.实验二研究I与R的关系

  实验条件:U一定

  记录

  U=3V

  四、小结、巩固

  将实验结论填入课本空白处,并用“ ”符号将实验条件标示出来。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

电压的教案4

  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

  2.使学生了解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个量随两个量变化的关系。

  教学仪器

  演示器材 干电池8节、演示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各1只,2.5V、6.3V小灯泡各1只,灯座2个,开关2个,5欧、10欧、20欧电阻各1只,滑动变阻器1只,导线若干,挂图,投影仪,投影幻灯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有关知识,那么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有没有关系?请看下面的实验。

  1.演示

  小结用两节干电池、灯泡较亮,电流较大。说明通过一个灯泡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有关。

  2.演示

  小结 “6.3V”灯泡较暗,电流较小。灯泡不同,电阻一般不同。说明在电压一定时,小灯泡的电流跟电阻有关。

  3.引入 实验告诉我们: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关,本节将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板书

  第八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进行新课

  今天我们用实验来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间的定量关系。

  用实验研究一个量随两个量变化时,要保持一个量不变,研究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有用的方法。

  1.设计实验电路

  2.让学生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

  (一)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目的 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步骤 1.按图连接电路(R=10欧)(R调到最大位置);

  2.调节变阻器使导体两端电压分别为U=2V、4V、6V时,分别读出A的数值,填入表中;

  3.实验完毕,断开开关,保留电路。

  操作 老师请学生协作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将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投影到屏幕上,使全班同学读数。

  记录 条件:R=10欧(保持不变)

  ∴I与U成正比。

  板书 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条件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二)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目的 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步骤 在电路中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整倍数变化(5欧、10欧、20欧)。调节变阻器,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U=4V),读出电流表对应的数值填入表中。

  操作 老师请学生协作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将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投影到屏幕上,使全班同学读数。

  记录 条件:U=4V(保持不变)

  ∴I与R成反比。

  板书 结论:在电压不变的条件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得出电流跟电压、电阻间的定量关系为:

  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为:R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为:U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内容

  2.补充练习:

  1.下表是某次实验记录表,其中有些数据未填,请补充完整

  R=5Ω

  结论:

  U=3伏

  结论:

  2.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5伏时,导体中的电流为0.3安。如果电压增大到3伏,导体中的电流变为多大?

  3.电压保持不变,当接电阻为10欧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安。如改接电阻为30欧时,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大?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

电压的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学重、难点:

  1.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

  2.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各小组按照图片所示进行实验,看看你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并通过合作找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学习知识

  1.小组合作,阅读探究电压相关知识

  教师:现在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4-5页电压部分相关知识,解决如下问题:

  问题展示:

  ①我知道了生活中存在电压的例子。

  ②电源的作用是什么?电压的作用是什么?

  ③你掌握电压的符号和电压单位以及单位转换了么?

  ④你知道了生活中那些常见的电压呢?

  学生:A、阅读教材及资料学习电压的相关知识

  B、将自己没有掌握准确的知识交给小组,进行合作、交流互相解答问题

  C、小组代表发言为全班同学解答问题

  D、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提出来,其它小组答疑(如果没有则该步骤不用进行)

  教师:A、组织学生进行解答问题、质疑

  B、板书电压相关知识,并纠正学生回答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

电压的教案6

  (一)[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认识电压表,掌握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三)[教学重点]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四)[教学方法]

  在实验中边讲边观察,并作简单的测试实验。

  (五)[教具]

  演示用电压表,表盘模型(自制)。

  每小组一套的器材和仪表有:学生电压表,干电池(一节)、开关及导线。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阐述:由上节课知道,导体两端有电压时,导体中才能形成电流。导体中的电流强度用电流表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值用什么仪表测出呢?用电压表。

  (二)新课教学

  教师出示大型演示用电压表,并让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电压表。从表面上看,它的外形和电流表差不多,所以只能从表盘上的符号进行识别。电压表的符号是

  1.外形结构: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其中一个接线柱是共用接线柱,标有“+”(或“-”),另两个接线柱标有“3”和“15”这是“-”(或“+”)。使用时每次只能用两个接线柱,若用“-”及“3”(或“-”及“3”)则量程为3V,若用“+”及“15”(或“-”及“15”)则量程为15V。使用时只能用正、负两个接线柱。

  通常零刻度在刻度表的左边,指针指“0”是电压为零,指针向右偏转说明电路两端有电压,所指数字即为电压值。

  2.表盘读法:两个量程。

  (1)表盘读数需和接线柱所示量程相吻合。

  (2)确认每大格和每小格的电压值。选用0~3V量程时,每大格为1V,每小格为0.1V。选用0~15V量程时,每大格为5V,每小格为0.5V。

  读出图1表盘上的电压值。

  (3)用表盘模型进行读数练习。

  ①教师选定量程,并移动指针于不同位置,学生读出电压值。

  ②教师给出电压值,让学生选择适当量程,并正确移动指针至正确位置。

  3.使用规则

  (1)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电路两端并联。因为电压表是测量某段电路两端电压,所以电压表正负两个接线柱必须和这段电路两端相接,即跟被测导体并联。

  (2)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压表。

  (3)选择适当量程。对被测电压进行估测或试触,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若两个量程都能正确测出电压值,则应换接小量程,可使读数更精确)。

  (三)巩固新课

  1.用电压表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当电池的电压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时,电压表可以直接与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这时电压表测出的是电池的电压。

  按照教科书第79页图6-11电路测干电池的电压时,强调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量程先用0~15V,后改为0~3V。

  2.完成教科书第78页练习1、2两题。

  (四)布置作业

  预习课文“三、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为下节课分组实验作准备。

  (七)[板书设计]

  二、电压表

  1.电压表:测量电压的仪表

  2.表盘读法

  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1)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

  (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将教科书第77页图6-8画在黑板上)

电压的教案7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能对电压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

  3。记住干电池、家庭电路及人体安全电压的电压值。

  4。知道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地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信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电压的作用。

  教学难点

  电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干电池若干、灯座、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电压表、电流表、投影仪、家用手电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压”这个词听起来也不陌生。同学们知道哪些知识与电压有关呢?

  [生]手电筒里电池有电压,电压值是1。5 V。

  [生]电子表和电动玩具车里用的电池也有电压。

  [生]高压线上有电压,人不能靠近。

  …

  [生]到底什么是电压?电压是哪来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什么是电压。

  二、进行新课

  [探究]什么是电压?

  [师]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串联电路图并利用干电池、小灯泡及导线、开关连接串联电路。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请同学们观察。

  [生]小灯泡发光。

  [师]取走干电池,补上一段导线,再闭合开关,请同学们观察。

  [生]小灯泡不亮。

  [师]导线和灯丝都是金属制成的,不是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吗?为什么灯不发光呢?

  [生]只有电子产生了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小灯泡才会发光。

  取走电源,换上导线,导线中虽然有大量的自由电子,但不发生“定向”移动,所以没有电流,小灯泡不亮。

  [生]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能使电路中的自由电子产生定向移动,电路中才会有电流。

  [师]也就是电源的两极间存在着某种“力量”迫使整个电路中的电子产生了定向移动。我们就把电源两极间的这种作用称为“电压”。

  [板书]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想想做做]

  [师]改变电路中接入的电池的多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灯泡的亮度相同吗?

  [生]接入电路中的电池不同时,灯泡的亮度不同。

  [生]接入两节电池时比用一节电池时灯亮。

  [师]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用一节电池做电源和两节电池做电源的电压不同,不同的电压产生的效果不同。

  [生]电源的电压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灯泡就越亮。

  [师]同学们精彩的回答,说明大家对电压的概念已有所掌握。哪位同学还知道电压的代表符号及单位是什么?

  [生]电压的符号是“U”。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为“伏”,单位符号是“V”。电压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V)”“微伏(μV)”“千伏(V)”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V=103 V 1 V=10—3 V 1 μV=10—6 V。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5,阅读书中小数据,了解常见电压值,记住干电池的电压值。人体安全电压值及家庭电路的电压值。将数据中以千伏、毫伏为单位的数值化成以伏特为单位,以伏特为单位的数值化成以千伏或毫伏为单位。

  [同学们练习,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电池有电压,在闪电的云层间也会有很高的电压,以前的学习中大家还了解过“生物电”,生物体内也会产生电压吗?

  [投影]

  电鳐

  电鳗

  [师]同学们在课后也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相关的内容。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对电池及电压已有所了解。如果老师现在有几节不同的电池,由于不小心将电池上标称的电压值磨掉了看不清楚,但必须知道其电压值是多少,大家可以帮助我吗?

  [生]找到和老师的电池相同的电池,看看上面标的值是多少。

  [生]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

  [师]大家的主意不错。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用电流表测量,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来测量。但是,什么样的表是电压表呢?

  出示几种电表,让同学们分辨。

  [师]请一位同学从这几块表中选出电压表,并说出选择的依据。

  [生]表盘上标有字母“V”的就是电压表。因为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标有“A”的是电流表。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标有“V”的就是电压表。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进一步向同学们介绍电压表的分类,如演示用表、学生用表等。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电路中电压表又该如何表示呢?

  [生]电路中电流表符号是○A,电压表符号应该是○V。

  [投影]“电压表”

  请同学们观察如投影所示的电压表,根据以前学过的电流表的知识,认识电压表。

  [生]①该电压表的零刻度线在表盘的最左端。

  ②该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一个公共的“—”接线柱和两个“+”接线柱。

  ③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3 V,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1 V”,每一小格表示“0。1 V”;使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15 V,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5 V”,每一小格表示“0。5 V”。

  ④电压表中间的旋钮可以调零。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电压表。该怎样用它来测量,如何使用电压表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6“使用说明书”,回答书中提出的问题,总结出电压表使用的一般规则。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使用说明书”,提醒同学们不需要读懂说明书中的所有内容。

  问题(1):电压表应该和被测用电器怎样连接?具体接法是什么?

  [生]用直流电压表测量某元件两端电压时应与这个元件并联。具体的接法是:标有“+”号的接线柱应靠近电源的正极,标有“—”号的接线柱要靠近电源的负极。

  教师通过引导应使学生明白:双量程电压表的三个接线柱中有一个是公共的接线柱标有“+”或“—”。如公共接线柱标出的是“+”则剩下的两个接线柱皆为“—”接线柱;如果公共接线柱标出的是“—”,则剩下的两个接线柱皆为“+”接线柱。

  问题(2):如何确定电压表要使用的量程?

  [生]电压表的量程必须大于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

  [生]如果能判定被测电压不超过15 V,可以先用“0~15 V”的量程测;如果测出的电压不超过3 V,可以改接“0~3 V”的量程,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师]同学们知道了怎样使用电压表。现在请两位同学将电压表接入我们开始连接的串联电路,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另两位同学一起在原来画出的电路图上加入电压表,并在图中标出电压表的“+、—”接线端。

  [投影]接入电压表后的电路。

  全体同学认真检查。电路无误后合上开关,观察电压表的示数。

  [师]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如何读数呢?

  [生]电压表的指针向右偏得越多,表示电压越高。

  [生]读数时,首先应该看清选用了电压表的哪个量程,知道满刻度表示的电压值。第二,要看清该量程下一大格表示的电压值是多少?每一大格又分成了几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多少?第三,看清测量时,指针停在哪个大格,哪个小格上。然后读出来。

  [师]如果指针没有指在刻度线上,而是指在两刻线之间,该如何读数呢?

  电流表、电压表都不需要估读。测量时,指针的位置离哪条刻线近,就按哪条刻线算。

  [投影]练习题

  1。读数练习:利用指针能活动的刻度盘。

  (1)量程已知且不变:指针在不同位置时电压表的读数是多少?

  (2)指针的位置不变,接不同的量程时,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多少?

  2。一名同学使用学生用电压表测电压。这只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 V,0~15 V。经判断选用0~3 V这一量程连入电路。但是0~3 V的刻度盘上的数字模糊不清,无法准确读出实验数据,于是他从0~15 V刻度盘上看到指针在12。5 V处,从而判断出实验测得电压是_________V。

  通过思考此题,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指针指在同一位置时,从0~15 V刻度盘上读出的电压值是从0~3 V刻度盘上读出的电压值的5倍。

  [师]电压表、电流表不仅外形相似,构造也相似。因此,在使用上它们有相同的地方,但它们测量的又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同学们要注意区分。同学们一起归纳电压表的使用规则:板书:二要、一不、二看清二要: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出。一不: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二看清:读数时一要看清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二要看清每一小格所表示的数值。

  [想想议议]

  [师]电压表的接线柱旁都标有“+、—”号。使用规则要求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接线柱通入,从“—”接线柱流出;还要求被测电压值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请同学们思考:

  [投影]

  1。如果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会出现什么现象?

  2。如果被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会出现什么现象?

  3。如果事先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大小,应怎样选择量程?

  [生]如果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指针会反向偏转,即向没有刻度的方向偏转。

  [生]如果被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的指针可能会超出刻度盘上的刻度线。

  经过大家的讨论并结合演示(注意不允许学生效仿),肯定同学们的回答。强调这两种情况的后果是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损坏电表。

  在事先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情况下,可以用“试触”的办法来选择量程。连接好电路后,在合上开关时轻轻接触一下就断开,同时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偏转过激,指针超出了表盘刻度线,则电压表量程太小,应换用较大量程;如果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小,则电压表量程太大,应换用小量程。

  “试触”的方法在电学中很重要,利用试触的方法不仅可以选择电压表的量程,还可以判断电源的正负极;判断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是否正确。

  [想想做做]

  出示家用手电筒及干电池若干节。

  [师]请一位同学将干电池装入手电筒,并能使手电亮起来。同学们仔细观察,怎样装电池,才能使手电发光?

  [生]第一节电池正极朝前,第二节电池的正极和第一节电池的负极接在一起,第三节电池的正极和第二节电池的负极连在一起。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请同学们将刚才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画出来。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画出正确的图形,并请一位同学将正确的图画在黑板上。

  [师](结合学生画出的正确的电路及电路图)说明:像这样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依次连接起来就叫电池的串联。这几个电池合在一起叫电池组。余下的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就是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同学们可以探讨什么是电池的并联。

  [师]请同学们分组测量每节电池的电压和电池组的电压,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用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压,就要把电压表并联在电池两端。电压表可以不经用电器直接连到电源的正负极上吗?

  [师]这位同学的问题非常好。这种认真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电压表可以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这也正是电压表与电流表使用中的一个区别。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操作完毕,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第一组:用两节电池,每节电池电压是1。5 V,电池组电压为3 V。

  第二组:用三节电池,每节电池电压是1。5 V,电池组电压是4。5 V。

  第三组:…

  [师]根据各组的实验结论,谁能总结出电池电压和电池组电压之间的关系?

  [生]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电压之和。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再比较电池的倒接和顺接究竟有什么不同,电池“并联”成电池组电压会怎样变。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小结本节内容。

  三、小结

  利用投影仪投影如下的表格,请同学们填写。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1。连接图如下:

  连接过程中要注意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以及量程的选择要正确。

  也可以换用其他电器进行练习。

  2。如下图,将图中连接正(或负)接线柱的导线松开,将电压表正(或负)接线柱的塑料帽扭下来露出接线的金属柱。用导线(线芯的金属丝)迅速碰撞电压表的金属柱,观察电压表指针偏转情况。若电压表反偏,说明电压表正接线柱接的是电源的负极,电压表负接线柱接的是电源的正极。若电压表正偏,说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着的分别是电源的正负极。这就是用“试触”法判电源极性。也可以用“试触”法来判断电表接入量程的大小是否合适,这种方法在实验中经常要用到。

  3。如图:甲连接的是0~3 V的量程,最小刻度是0。1 V,所以甲的读数为2 V;乙中连接的是0~15 V的量程,最小刻度是0。5 V,因此乙读数为12。5 V;丙中连接着小量程,其读数为0。1 V×6=0。6 V。

  4。这位同学连接的电路,测量的是两只灯泡的总电压,而不是左边灯泡的电压。正确的连接如下图:

  五、板书设计

电压的教案8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会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和试触,会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2、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

  3、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三)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每组一个学生电源(或三节干电池),一只学生电压表,两个阻值不同的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演示实验:教学电压表一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1)怎样区分电压表和电流表?

  (2)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规则上,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相同之处?

  2、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教学电压表通过开关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见图①。

  提问:

  (1)这种接法行不行?测出的是哪个元件两端的电压?

  (2)在接线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注意:开关断开;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量程的选择和试触。)

  (3)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这个示数就是电源的电压。

  3、进行新课

  介绍这堂课的实验目的和所研究的内容。

  实验的目的是:

  (1)练习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电压和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研究干电池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次实验分两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测干电池电压,研究干电池串联、并联时的电压关系。

  一、先取三节干电池,分别测出每节电池的电压。再将这三节干电池按图②串联成电池组,测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得的数据记到表1内。分析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各节干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二、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按图③并联组成电池组,用电压表测这个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内。分析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表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

  表2:并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一、按图④将L1、L2组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灯泡L1与L2串联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二、按图⑤,将L1、L2组成并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A、B两点之间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实验完毕,断开电源,整理仪器,进行讲评。

  4、小结

  由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得到的结论。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练习题:(1)一个小电动机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是6伏,要用几节干电池,怎样连接?

  (2)在图⑥甲中,VA=6伏,VB=______,Vc=______,在乙图中,V1=2伏,V=6伏,V2=______。

  (四)说明

  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1、严格要求学生按电压表使用规则进行实验操作。

  2、培养能力,其中包括:按要求画电路图,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电压的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电压表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知道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

  2、通过测量电压,掌握电压表使用方法,提高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

  3、体会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研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电路中电压的大小应该利用什么仪器进行测量?举手最快这名同学你请来说。他说测量电压要用电压表。请坐,看来你对于之前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同学们,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和电源两端电压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能否利用电压表测量并得出结论?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走进今天的新课《用电压表测电压》。

  环节二:新课讲授

  同学们我们先来从连接电路的角度思考,需要哪些实验仪器?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要用到电源、开关、导线,还有的同学说需要小灯泡、电压表等仪器。

  我们已经知道了要用到的实验仪器,那么再来想一想,怎样正确使用电压表?第二排这名男同学你请来说。很好,请坐,他说使用前,要预估待测电压,选择电压表中恰当的量程,使用中电压表要注意正接线柱电流流入,负接线柱电流流出,且电压表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还有哪位同学能来补充?同桌请来补充。她说如有需要,可以直接与电源进行串联,此时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认清所选量程所对应的分度值,进行正确读数。使用后要将仪器整理放回。请坐,看来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了。

  要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电压,具体步骤是什么呢?老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了一张实验仪器图,同学们试着结合图片说一说测量的具体步骤应该是什么?靠窗的这名女同学你请说。她说先将电压表接在小灯泡的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再将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观察两次测量电压表的示数。很好,请坐,总结得十分全面。

  那么同学们,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老师在这里告诉大家实验的注意事项。首先一定要先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进行测量。每次想要更改电路,需要先将开关断开,再进行操作。

  现在同学们相邻四人为一小组,老师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结合桌上准备的实验仪器进行测量吧。好,时间到,老师通过巡视发现同学们都参与其中,并且分工明确。现在我们找一组同学说一说,他们组的测量结果?第三小组代表请说。第三小组说通过实验发现,两次测量数据是一样的,都是3V。那么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他说,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很好,请坐,看来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总结得也很正确。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同学们,我们现在更换电阻,再次测量,看一看上述实验结果是否正确。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已经展示了他们的测量结果,并且得出的结论与上述实验相同。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这节课马上接近尾声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我们重温了电压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实验,知道了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这一结论。

  下课后,同学们试着想一想为什么电压表使用时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同学们,下课!

  四、板书设计

  (略)

电压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能力目标:

  1,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应用能力:解决实验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思考实际现象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

  1、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设备,培养爱护公共财务的品德。

  2、良好的实验习惯。

  3、记录数据要如实,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材分析

  学生要先观察所使用的刻度尺,清楚其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应当让学生养成好的测量习惯,使用测量仪器前应当观察清楚。教材对减小误差没有做过多的要求,没有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所以在测量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时,只注意要在记录结果时,估计一位,并注明单位。

  测量细铜丝时,要强调紧密缠绕,测量的长度值除以圈数,就是细铜丝的直径。测量硬币的直径时,要求学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

  主要使学生在动手中学到知识,并强调实验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

  教法建议

  本节为学生第一次动手实验的课程,应当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做实验一般应注意的问题,养成严肃认真的实验态度,记录结果时,应当尊重实际,不能随便改动数据,对于结果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电压的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压的作用,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了解一些常见电压及我国家庭电路电压。

  2、知道电压表的用途、符号,会正确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并能正确选择量程和读数。

  二、重难点:

  本节教材主要学习了电压的初步概念、电压的符号、单位名称及换算关系、几个常见的电压值、电压表的构造、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用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的关系。

  三、自学内容与指导:

  (一)、电压

  1、电荷在电路中定向移动时,形成 ,此时电路两端必须有 。

  所以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形成( )的原因

  2、电压是加在导体两端的, 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就是提供电压。

  3、电压的字母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

  4、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V= V 1V= mV

  5、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为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安全电压为 。

  (二)、怎样使用电压表

  1、记住电压表的电路符号:

  2、说出电压表的构造:标有 、 、 的三个接线柱。

  3、电压表的两个量程:0~3V量程中一大格为 V,一小格为 V,0~15V量程中一大格为 V,一小格为 V。

  4、请画出电压表的表头,练习读数训练。

  5、对照电流表的使用说出电压表的使用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四、自学检测:

  1、用学校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测量1.5~2.0V的电压时,选用其中 量程,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些,要用它测量三个蓄电池串联成的电源电压,应选用 量程。

  2、使用电压表时,必须把电压表 联在待测电路两端,并且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 接线柱流出电压表;和电流表一样,使用时要注意选择 。

  3、两盏相同的电灯,每盏电灯在2.5V电压下才能正常发光,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2.5V的电源上,两灯的发光情况将 ,这是因 为 。

  4、家庭照明电路的用电器都要 联,因为各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都是 V。

  五、训练提升: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B、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蓄电池的电压每个都是2V

  C、电压只能使自由电子 发生定向移动

  D、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2、用电压表测得L2两端的电压,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连接正确的是( )

  3、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是由两节干电池组成,当

  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灯不亮,V示数为零

  B、L1L2两灯都不亮,V示数为3V

  C、L1不亮L2亮,V示数为3V

  D、L1亮L2不亮,V示数为3V

  4、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断开时,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关两端的电压为零 B、电灯两端的电压为零

  C、电源两端的电压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电压时,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B、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C、不管是电流表还是电压表,连接时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

  D、电压表的量程改变后,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仍保持不变

  6、某同学用电压表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它测出的值为10V,原因是 ,正确电压值为 V。

  7、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后,L1L2都不亮,

  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 。

  七、学生反思:反思本节的收获和不足

  八、作业内容:资源与评价对应的习题

电压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能力目标:

  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2、思维能力: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

  情感目标:

  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

  2、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

  教法建议

  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应当多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由实践中学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学习方法的体会。

  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应当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教师可以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媒体资料,例如可以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

  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观察和分析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定义中只须讲清快慢不变,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电压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

  3.使学生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2、使学生领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体会使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的优越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生在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过程

  2.难点:科学实验探究的进行,对实验数据、信息的处理和综合

  【教学用具】

  教师演示实验:干电池组、2.5V和6.5V小灯泡各一只,导线若干、开关一只,实物投影仪。

  学生分组实验:电流表、电压表、干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1=5和R2=10)、开关、导线若干。以上器材为一组,每四人准备一组器材。(若学校条件允许,可将干电池组换成学生电源,实验效果会更好。)

  【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欧姆定律的实验是探索性实验,其设计是本节的难点。因为初中物理不从理论上解释欧姆定律,所以对学生而言欧姆定律的建立完全领依赖实验探究的结果。同时,欧姆定律的实验研究在本章中是作为物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典型范例出现的。它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也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基础,因此是初中电学的重点知识。通过本节教学,可使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欧姆定律更好的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是分析和研究各种电路的关键。着重介绍了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变化关系的方法。先引导学生得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再通过实验来研究。

  本节从开头引入课题后,就提出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教学时应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欧姆定律的研究是在如下科学方法的指导下进行的。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物理量中,先要确定研究对象的物理量(如I),然后逐一研究这个物理量和另一物理量的关系。研究时,要假定除这两个物理量外的其他物理量不变,然后将这些单一的关系综合起来。应该在常用方法的传授过程中,先将研究的思路和方案确定,然后再进行电路图的设计、电学器材的选择等内容的教学。

  研究方法和步骤确定以后,实验电路不宜直接给出,而应启发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研究方法自己设计电路图,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表格,并指导学生进行实物接线。接线时,要强调电路图和实物图一一对应。进行具体操作时,最好选用0 50的滑动变阻器。开始时应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值,然后减小变阻器的阻值,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加,电压值最好取整数,并成整数倍增加。在保持电压不变时,电阻值变化应成倍数地增加,但由于存在变阻器自身电阻和电源内电阻,需将阻值调大一些。进行定量实验前,也可先作些定性研究。取得数据后,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数据。分析时,也可由学生自行研究。

  对于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探究过程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讨论。通过多媒体及时展示学生讨论、设计的方案,使学生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扩大每个学生的知识面。设计实验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及时充当优秀学生的角色参与设计和讨论,以便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本实验要改变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至少有两种,一是改变电池的个数,二是利用滑动变阻器,应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得出。进行实验时,可让学生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并非一定要统一要求。在分析表格数据得结论时,应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完整,不规范没关系,可在充分肯定其合理性的同时继续找学生补充,最后总结出规范的结论,得出欧姆定律的具体内容。

  本节教材的探究过程,是从两个量相乘或相除是否等于第三个量出发设计的,从所测数据间的关系能够比较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总结出:电阻一定,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两端电压成正比的结论。

  第二次实验时,换的电阻让其成倍数增加,电阻两端的电压调至与第一次相同,然后分析表一、二就可得出:电压一定,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结论,为欧姆定律的得出做好铺垫。

  同时今年教材增加了U-I关系图象,让学生学会运用图象进行分析,但由于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此,教师应从坐标轴的建立与划分入手,使学生理解U-I关系图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前面两章中我们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的知识。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下面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演示实验: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并得出实验结论)

  演示①加在同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灯泡越亮。(即:加在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

  演示②在相同电压下,不同的灯泡,其亮度不同。(即:在相同电压下,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这些例子同时还揭示了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定性关系。

  如果知道一个导体的电阻值,还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值,你能不能计算出通过它的电流值呢?(或用物理表达式表示出来)

  板书:第七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二、进行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师: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

  2.猜想或假设

  根据教师的演示实验和下面两个事实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想像力,进行猜想或假设

  ①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

  ②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

  生答:

  三者的关系可能是I=U/R;

  可能是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那导体中的电流也增大几倍;

  可能是U=IR;

  或者是

  3.设计实验(采用启发提问式,帮助学生设计实验)

  师:我们所学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哪些量可以测量出,分别用什么仪器来测量?

  生:能测量的量有:电流和电压,仪器分别为电流表和电压表。

  师:电阻不能测量,我们怎样知道导体的阻值呢?

  生:可以预先给出导体的电阻值(使用定值电阻)。

  师:也就是说在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之间关系时,我们是先固定电阻不变,让电压发生改变,观察电流的变化,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什么?

  生:控制变量法(引导归纳得出)。

  师:实验时,针对于某一导体仅仅测量一组电压和电流值,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呢?

  师生共同回答:多次测量可以减少误差,同时考虑到实验探究的科学性,应该多测量几次。

  教师提示:不仅针对同一导体要测量几组电压和电流值,同时还要更换定值电阻反复进行实验,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不可忽视的。本次实验时,给出了二个不同的定值电阻(R1=5和R2=10)

  师:我们在实验要多次测量电压和电流值,那么怎样去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呢?

  生1答:可以改变电源的电压,如:增减串联的干电池的节数。

  生2答:可以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

  教师总结指出:同学们知道了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请大家根据你认为最适合你的方法和刚才我们设计的思路,对照自己桌前的器材选择你所需的实验仪器,并画出能够同时测量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以及记录数据的表格(学生开始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教师巡视答疑,投影出个别学生的设计方案,全班分析、完善实验方案)。

  4.进行实验

  实际操作中,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连接电路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到最大阻值的位置上。

  师:测量多少次数据较合适?

  生2:测量次数不要过多,根据时间而定,一般测量三次或四次左右。

  师:如果在实验中使用了滑动变阻器,那接法上要注意什么问题?闭合电路之前应考虑什么问题?

  生3:接线柱不能同上或同下,应该一上一下;且闭合电路之前应该将滑片移到最大电阻处。

  教师提示:在实验中若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的情况下,应尽量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如:1V,2V,3V)。同样若用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改变电源电压时,也应该使电源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解答实验中的疑问,并指出学生在实验中错误,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和处理实验数据、实验信息。

  5.分析和论证

  数据处理时,可引导学生仔细思考测量数据:分析电压是怎样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电流的怎样变化;同时还应考虑到实验会有误差,可能数据不很一致。得出电流、电压的关系的结论。

  (投影机展示)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各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当电阻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然后指导学生用测量的数据对照课本,画出U-I图。

  启发学生将图线结果与物理中的一次函数的知识作对比,推导出U-I关系式:U=IR。

  6.实验评估

  要求学生在探究报告中反思自己的探究活动一些问题,如:

  (1)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是不是最优的,还可能会存在着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2)自己在实验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读数时有些什么失误。

  (3)本小组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的。

  (4)探究中是不是还有哪些问题还不清楚,哪些问题弄明白了。

  7.交流

  教师提示:要求学生课后进行交流,交流时,可以相互交换各自的探究报告,也可以口头表述自己在探究时与他人不同的意见,同时还应听取他人正确的意见。交流时,不应只是交流探究结论,交流的重点应放在探究的过程中。

  如:为什么我的猜想和别人不一样?

  为什么我的方法与你不一样?

  为什么你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的结论不和你一样?

  三、作业:完成本次实验的《探究报告》,并在报告写出对自己所选的实验探究过程进行评估,为下一节作的学习准备。

  【本课点评】:

  本节课基本是学生的分组探究实验,将学生四人分成一组,大致分工:实验时,一人移动滑动变阻器(或改变电源电压),一人观察电压表,一人观察电流表,一人记录。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的设计实验环节时,要让学生知道增减电池数目和使用滑动变阻器这两种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目的是使学生明白科学探究过程的多样性,同时在交流和评估时,懂得不同的科学探究方法对于研究问题的优劣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多给予鼓励,增强学生完成实验的信心。有些要求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动手的过程自己去感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质。

  采用图象进行数据处理时,教师可以使用电子表格工具(多媒体),实现即时处理。可以把电压U看成纵坐标y轴,电流I看成横坐标x轴,则由U-I图可知U和I是一个正比例一次函数式,电阻R的值为一次函数式y=kx中k值,这样处理有利于学生能快速的得出U、I和R的物理表达式。

  有条件者,电源的选择最好是使用学生电源,测量的数据比较一致。而采用干电池时,测量的数据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为学生处理数据和获得结论增加了难度。

  本节实验探究是第一次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对于学生来说,会存在着一定困难,要求教师应精心准备和及时指导。

电压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串联电路电压的计算规律,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得出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能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增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锻炼和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小编微信上曾经推送过一篇文章《生动理解教学三维目标》,如果不了解回复【教学三维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难点】

  实验探究的过程。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先用一只小灯泡组成一个简单电路,同学们观察它的亮度。然后再串联进去一个相同的灯泡,观察第一只小灯泡的亮度是否变化。

  问题:为什么两只灯泡串联在一起亮度会变暗呢?

  导出课题: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二)科学探究

  问题1:回忆关于电压的知识。

  回答1:电压符号“U”,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还有千伏、毫伏等单位。

  问题2:还记得电压表怎样使用?

  回答2:(1)电压表要与被测电阻并联。(2)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3)注意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

  教师引导:为什么串联之后小灯泡变暗了呢?这其实和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有关,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串联电路电压有什么特点。

  实验探究: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猜想:串联电路中,每个灯泡电压小于总电压。

  2.设计实验:(1)画出电路图(2)选取不同规格的灯泡以及其它实验器材,根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3)分别测出UAB、UAC、UBC,计入表格(4)更换小灯泡的规格,重做上述实验。

  3.进行实验:6人一组进行实验,注意小组内部的分工问题,教师巡视。

  4.得出结论:通过多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发现UAC=UAB+UBC

  5.交流讨论:实验中哪些数据不符合结论,为什么?操作是否正确?小组分工是否明确?

  6.总结: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

  问题3:我们已经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谁能解释一下课前老师演示的小实验呢?

  回答3:当电路中只有一只小灯泡时,它的电压等于总电压。而两只小灯泡的电压之和才等于总电压,所以此时没个小灯泡电压减小,亮度变暗。

  (三)巩固提高

  展示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分析以下问题:(1)总电压6V,S1闭合,S2断开,电压表示数多少?(2)都闭合时,电压表示数2V,L1和L2电压分别是多少?

  (四)作业

  小结:浅谈本节课收获。

  作业:填写实验报告,整理实验流程。

  板书设计

电压的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串联电路电压的计算规律,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得出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增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锻炼和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难点:实验探究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演示实验:先用一只小灯泡组成一个简单电路,同学们观察它的亮度。然后再串联进去一个相同的灯泡,观察第一只小灯泡的亮度是否变化。

  问题:为什么两只灯泡串联在一起亮度会变暗呢?

  导出课题: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环节二:科学探究

  问题1:回忆关于电压的知识。

  回答1:电压符号“U”,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还有千伏、毫伏等单位。

  问题2:还记得电压表怎样使用?

  回答2:(1)电压表要与被测电阻并联。(2)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3)注意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

  教师引导:为什么串联之后小灯泡变暗了呢?这其实和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有关,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串联电路电压有什么特点。

  实验探究: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猜想:串联电路中,每个灯泡电压小于总电压。

  5.交流讨论:实验中哪些数据不符合结论,为什么?操作是否正确?小组分工是否明确?

  6.总结: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

  问题3:我们已经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谁能解释一下课前老师演示的小实验呢?

  回答3:当电路中只有一只小灯泡时,它的电压等于总电压。而两只小灯泡的电压之和才等于总电压,所以此时没个小灯泡电压减小,亮度变暗。

  环节三:巩固提高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浅谈本节课收获。

  作业:填写实验报告,整理实验流程。

【电压的教案】相关文章:

《石榴》教案09-11

《肌肉》教案09-11

《夏》教案09-11

蘑菇的教案09-09

《熟能生巧》教案09-09

《gkh》教案09-09

燕子的教案09-08

《点金术》教案09-07

《公输》 教案09-07

《农谚》教案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