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2-08-18 11:19:3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科学教案范文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科学教案范文8篇

科学教案 篇1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的科学课程,已经掌握了不少常见动物的特征,所以在本节中,让学生比较生命各不同特征,应该是有基础。对生物的每一个体的历史,较之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似乎更敏感,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总是不太容易接受生命“周期”,因为他们认为下一代不再是同样的生物。在“出生、发育、生长、成年、衰老、死亡”这个过程,学生又常常把“死亡”看作是历程中的一次事故而不是生物必然的结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人、青蛙、蝗虫、蝴蝶的生命周期

  2、了解变态发育的特点

  3、说出昆虫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4、知道环境变化对动物寿命的影响

  情感目标:渗透环境意识,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命周期是周而复始的过程

  难点: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请同学一个月前在家里饲养一种小动物,并写好观察日记。

  2、请同学回去收集各个时期的人的照片,照片可以是爷爷奶奶,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自己小时候各个阶段的照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CAI课件)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思路]

  1、第一阶段:信息处理法。呈现各种素材,如图片、录相、录音等。学生通过信息的处理,找到相关的内容,形成自己的认知准备。

  2、第二阶段:讨论归纳法。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总结归纳等方法建构学生的知识基础。

  3、第三阶段:情感熏陶法。通过生活环境变化对动物寿命影响的各种事例,教师从中引导,渗透环境意识,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教学过程设计]

  [课间活动]播放《真心英雄》

  [导入新课]投影照片,自我介绍(猜猜这是谁?)

  [讲授新课]

  (一)人的生命周期

  投影教师在不同时期的照片,请学生演一演教师老年期的模样。师生共同完成课本上的填图

  (二)青蛙的生命周期

  播放录象:树蟾的生殖过程

  学生观看完录象后在课本上找到不同时期蛙的名称。

  师生归纳青蛙的生命周期,共同完成课本上的填图。

  学生比较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上的不同之处,完成表格。

  教师指出:变态发育

  学生活动:模仿青蛙的口气给小蝌蚪写信

  [情景]:

  在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幼体和成体在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一只刚刚爬上陆地生活的小青蛙十分想念那些曾经和它一起玩耍,现仍在水中生活的小蝌蚪们,但因小青蛙忙于捉虫,没有时间写信。现在,请你代小青蛙写信给小蝌蚪,告诉它们:(1)从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让它们别害怕;(2)小青蛙在陆地上的生活;(3)小青蛙很想念它们,希望它们快点长大,到陆地上来再和它一起玩。

  交流学生的信,教师及时表扬。

  (三)蝗虫的生命周期

  教师投影蝗虫的知识,师生共同归纳出蝗虫的生命周期,并绘出蝗虫的生命周期图

  (四)蝴蝶的生命周期

  师:播放录象—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

  师生共同找出蝴蝶的生命周期中与蝗虫的不同之处,并一同绘制出蝴蝶的生命周期图

  (五)总结动物的生命周期

  学生讨论并归纳人、青蛙、蝗虫、蝴蝶的生命周期的共同特征,使学生了解生命周期具有周而复始的特点。

  请学生说说你所了解的寿命最长和最短的动物及人的寿命长短。

  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环境的变化对动物寿命的影响。(渗透环境意识)

  [课堂作业]

  1、下列情况中,生物的繁殖所不具有的功能是( )

  A.使地球上的生命代代相传 B.使生物的种族得以延续

  C.使生物体由小长大 D.使生物的个体数增多

  2、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 、 、 和 等生长时期。这些生长时期构成了 。 的生命运动使生命代代相传。

  3、地球上的生物都有寿命,最终都会死亡。而它们可以通过产生新的个体来延续种族。如果一个生物的个体数量逐渐减小,如大熊猫、白鳍豚等,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下列各组动物的发育都属于变态发育的是( )

  A.鲫鱼、苍蝇 B.家蚕、蚊 C.青蛙、家兔 D.蜜蜂、家兔

  5、现在地球上的人口数量呈快速增长的势态,你认为主要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认识不同动物手脚的外形特征。

  了解不同动物手和脚的功能。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动物”组图。

  纸面教具:《连一连》。

  材料准备:笔。

  活动过程:

  组织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讨论自己手脚的外形特征和功能。

  我们的小手和小脚长什么样?

  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

  小结:我们的每一只手和每一只脚都有五根指头。小手可以用来做手工、玩玩具等;小脚可以用来走路、跑步等。

  出示组图“动物”,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动物手和脚的外形特征与功能。

  1、出示组图“动物—1”,引导幼儿认识动物的手和脚。

  小动物的手和脚和我们的很不一样,你们都认识哪些动物的手和脚?

  你们猜,这会是什么动物的脚/手?

  2、出示组图“动物—2”,引导幼儿了解动物手脚的外形特征和功能。

  小鸭的脚长什么样?它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呢?

  小猫的爪子上有什么?它可以帮助小猫做什么?

  猩猩的手臂看起来怎么样?可以帮助猩猩做什么?

  小鸟的爪子看起来像什么?它又有什么不一样的本领呢?

  小结:小鸭的脚掌有蹼,像小扇子,可以让小鸭在水里划行;小猫的爪子有厚厚的肉垫,可以帮助小猫跳跃;猩猩的手臂长长的,很强壮,可以让它在树上荡来荡去;小鸟的爪子细细长长的,像钩子一样,可以帮助它稳稳地站在树枝上。

  发放学习单《连一连》,巩固幼儿对动物手脚外形特征的认识。

  请小朋友们找一找,用笔把小手小脚和它们的主人连起来。

  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身边常见的小动物的手和脚,如小狗、小乌龟等,了解更多小动物手和脚的外形特征与功能。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2、初步了解同种物体,由于数量的多少,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活动准备:有盖的瓶子、豆子。

  活动重点(或难点):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有豆子、米的罐子

  1、教师摇一摇,请幼儿听一听声音,说说发现了什么?(启发幼儿注意倾

  听罐子发出的不同声音)

  2、两种声音一样吗?请幼儿学一学。

  二、引导幼儿猜一猜罐子里装的是什么?

  1、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打开封口进行检验。

  3、幼儿自制响罐

  将黄豆,大米等材料分别装入罐子,并封住封口。

  4、尝试对罐子发出的声音进行猜测

  罐子里装了什么材料,听一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三、尝试用同种材料不同分量放入罐子进行探索

  1、教师演示一粒豆子和许多豆子发出的声音,听一听有什么不同?

  2、请个别幼儿尝试装一装、摇一摇、听一听。

  3、交流幼儿操作结果

  四、教师小结

  1、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2、同种物体,由于数量的多少,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科学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让学生认识微生物及微生物的基本结构;本节课先让学生观察水样,看看水里有什么。再引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水里的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特征;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起点:认识微生物的概貌,它在教材中起到了引领的地位,本课通过采集水样、观察水样引入对微生物的认识,为后面对细菌、霉菌的认识做好了准备。

  2.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认识微生物,知道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懂得微生物分布在空气、水、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细菌、霉菌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

  1.教师要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在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对微生物、细菌、霉菌、病毒这些常见微生物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有粗浅的了解。而且这些认识应多为感性的,教学中,不必作深入系统的研究。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研究很感兴趣。

  2.学生应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第一,要预习微生物的知识,收集微生物的分布和作用的资料。第二,学习、掌握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基本技能。第三,用网络、多媒体及仪器,使微观的、对学生较陌生的微生物教学变得生动、具体、有趣。

  3.学生学习本节课最主要的障碍点对观察到的现象的表达、叙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2、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3、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过程与方法:

  1、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2、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3、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2、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

  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科学教案 篇5

  1通过讨论知道我们的生活中那些是浪费能源的行为

  2.知道节约能源的'和利用新能源的方法。

  3.了解新能源有哪些。

  课前准备:相关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活动一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现象和行为?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1、自主学习:自主观察课本图,结合日常生活找一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2、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讨论后统一意见;

  3、展示分享:一组交流展示,并请其他小组补充、质疑、评价;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找出浪费能源的现象和行为。

  2、评价、补充和总结

  活动二讨论怎样节约电和燃气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1、自主学习:自主观察课本图,结合日常生活找一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2、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讨论后统一意见;

  3、展示分享:一组交流展示,并请其他小组补充、质疑、评价;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进行判断,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

  2、可以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各组交流,训练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结合本单元的评价单进行记录。

  3、评价、补充和总结

  活动三:怎样利用新能源?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1、自主学习:仔细观察课本图“未来的住宅”思考它在哪些方面利用了自然资源?

  2、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讨论后统一意见;

  3、展示分享:一组交流展示,并请其他小组补充、质疑、评价;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从利用能源的角度进行分析,“未来住宅”上的标号名称,并说说未来住宅是从哪些方面利用新能源的

  2、评价、补充和总结

  活动四;开发新能源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1、自主学习:自学课本62页,思考为什么要开发新能源?新能源有哪些?

  2、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讨论后统一意见;

  3、展示分享:一组交流展示,并请其他小组补充、质疑、评价;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件图片,了解新能源有哪些?

  2、评价、补充和总结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影子的颜色、形状,获得有关影子的具体经验。

  2.对探索影子的活动产生兴趣,提高细致的观察力和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一个美丽的布娃娃。

  2.幼儿已获初步经验,玩过踩影子的游戏。

  3.时间安排:有阳光的日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对影子的探索兴趣。

  1.教师:你们认为人有影子吗?你的影子在哪里?你的影子是什么样的?请你把它画下来。

  (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影子的特征。

  1.教师:你的影子是什么样的呢?

  2.分组实验:教师引导幼儿在阳光下做各种动作,观察影子的颜色和形状变化。

  3.借助布娃娃玩具,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布娃娃和影子的不同。教师:美丽的布娃娃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布娃娃影子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教师:布娃娃举起双手,她的影子怎么变化了?

  (三)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教师:你和你的影子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四)绘画记录,请幼儿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画下来。

  1.教师提醒幼儿思考怎样画出自己的身体和影子。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是哪个?

  3.教师和幼儿讨论:影子在身体的什么位置?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探索影子,获取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具体体检。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3.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

  1.一只灯或手电筒等光源。(作手影游戏用)

  2.幼儿用书画面"这些手影像什么"。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对影子的注意。

  "小朋友,你见过影子吗?""什么时候会有影子?"(太阳光、电灯光照着我们的时候就有影子了)"还有什么东西有影子?"(树、花、房子、动物等)"为什么会有影子呢?"(幼儿猜测并讨论)用手电筒做实验,使幼儿知道因为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影子及变化"请你到外面看看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的?""请你再找一找、看一看,还发现了哪些影子?它们是什么样的?会不会变?为什么会变?怎么样就使自己没有影子了?"(我们把光的位置改变了,影子变会改变,躲到阴暗处,就没有影子了。让幼儿改变光照的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3.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玩手影游戏。

  "下面我们来玩手影游戏。老师用手做一个影子,让你们猜这是什么?然后再跟老师学着做好吗?"师生共同做手影游戏。"我们变了这么多手影,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手影吗?"(手的不同姿势形成了不同的影子)活动建议启发幼儿注意晚上在马路上,路灯照着自己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发现、寻找身边一些植物的种子,简单了解种子发芽成长的必要条件。

  2、有参与种植活动的兴趣。

  环境创设:

  蚕豆、玉米、花生、苹果、辣椒等,每人一个小花盆、标签、水壶、小叉子,背景图和苹果生长图。

  观察与指导:

  一、激发幼儿探索种子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一样东西,你们看这瓶子里装着什么呀?(幼儿观察)

  2、从瓶内到出来(到入单色盆内),让幼儿仔细观察,走向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看一看、摸一摸。

  3、真奇怪,这小小的、硬硬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4、出示苹果生长图,进一步引起幼儿探索种子的兴趣。

  5、现在明白了,原来这小小的、硬硬的东西是苹果的种子。

  二、寻找种子

  1、我这里正好有一个苹果,你们告诉我,哪里有它的种子?(在里面)

  (1) 在里面吗?你们肯定吗?

  (2) 好,那我来把它切开来,先切一小快。(怎么没有种子)

  (3) 再切一块。(还是没有吗?)(中间切开)

  (4) 哦,要中间切开,切开后,请一个幼儿上来找。

  (5) 原来苹果的种子躲在它的壳里。

  (6) 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植物,他们也都有种子。

  2、看、韦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出示蚕豆、玉米(一根)、花生、辣椒。你们认识它们吗?

  (1)这是什么?(蚕豆)蚕豆的种子在哪里?哦、我们一会找找看。

  (2)这是什么?(玉米)玉米的种子在哪里?哦、我们一会找找看。

  (3)这是什么?(花生)花生的种子在哪里?哦、我们一会找找看。

  (4)这又是什么?(辣椒)辣椒的种子在哪里?

  3、现在请你们把它们的种子找出来。

  (1)把你们找到的种子放入小盒内。

  (2)把垃圾放入筐内。

  (3)小椅子不动,找到种子后再座回小椅子。

  4、把你们找到的种子拿过来,

  (1)蚕豆的种子是什么颜色?

  (2)玉米的种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3)花生的种子摸上去怎样?

  (4)辣椒的种子又是怎样的?

  小结:原来种子的颜色、大小和形状都是不一样,它们躲藏的地方也不一样。有的种子它是在外面的,就像玉米的种子:有的种子是躲藏在里面的,就像蚕豆、花生、辣椒的种子;有的种子硬硬的,就像苹果、花生的种子;有的种子软软的,就像玉米、辣椒的种子。

  三、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

  1、那么种子有什么用,它会变成什么?(种子会发芽——长大——结果)

  2、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泥土、阳光、水)

  小结:小种子埋地下,

  喝足水发了芽,

  发了芽钻泥巴,

  钻出两片小芽芽,

  再长变成嫩枝丫,

  小朋友们爱护它。

  四、种植

  1、我们也来试试种植这些种子,好吗?

  2、看,这是韦老师帮你们准备的一些材料。(泥土、花盆、小勺子、洒水壶、各类种子的牌子)

  3、你们回种植吗?

  4、种子种植好以后别忘记插上小牌子。

  5、最后,别忘了天天去看看、关心它们。

【【精选】科学教案范文8篇】相关文章:

【实用】科学教案范文5篇08-10

关于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5篇08-13

科学教案6篇08-03

有关科学教案三篇08-03

有关科学教案7篇08-01

关于科学教案三篇07-29

【热门】科学教案8篇07-27

【精品】科学教案8篇07-27

小班科学教案:我会变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