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一次有趣的观察》教案

时间:2024-10-12 21:39:3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一次有趣的观察》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一次有趣的观察》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一次有趣的观察》教案

二年级《一次有趣的观察》教案1

  教学目的:

  1、认识“蔓、缠、竟”这些生字。会用“终于”说话。

  2、研读课文,感受作者的心里变化,感情朗读课文。

  3、知道“百闻不如一见”,懂得要多留心细观察,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

  1、展示课文插图,仔细观察,看图说话。

  你看明白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指名说话

  2、揭题:画中的小朋友正在进行一次“有趣的观察”,他究竟在观察什么?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呢?咱们到课文里看个究竟。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再读课文,给文章自然段标上序号。

  A、结合课文插图,读了课文,你又明白了什么?

  B、想一想,说一说。

  “我”听大人说。起先,我。于是,我就。最后我终于相信。这真是一次的观察。

  3、再看插图,读读词语。

  扁豆蔓儿、终于

  缠上去、观察

  竹竿、究竟

  特意、偷偷地

  墙根、决定

  (1)指名认读词语。理解词的意思。

  (2)结合插图和课文内容,用这些词各说一句话。

  三、细读课文,深入品味。

  1、轻声读全文。

  思考:在大人的谈话中,我听说了一个有趣的话题:扁豆的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针对这一有趣的话题,我起先怎么想的?最后又是怎么认为的?用“——”划出有关“我”前后想法和态度的句子。

  2、交流讨论,深入发现。

  在交流反馈中出示句子:

  A、我常听大人说,扁豆的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这是真的吗?我不相信,决定自己观察观察。

  B、我终于相信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这是我自己观察到的!

  (1)指名读两句句子。“我”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起先我不相信是为什么?最后我终于相信又是为什么?

  (2)再自由读这两句句子,留心标点“?”从标点中,你又读懂了什么?

  (3)想想,你准备怎样“读”好这两句话?指名挑战读,评价。

  3、那么,是什么改变了我的'态度?让我有这么一个非常肯定的结论呢?

  自由读2、3自然段

  (1)小结:认真仔细的观察,亲眼看见的现象改变了我的态度。

  (2)用“ ”划出“我”观察态度认真、仔细的句子。

  A、交流反馈,理解品味“特意”、“看个究竟”、“紧盯”、“又”这些词的意思和用词准确。

  B、在两次观察中,让“我”终于相信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是哪一次?为什么?

  C、比较句子。

  我看着它。

  我紧盯着它。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我”的“紧盯”?

  D、课件展示扁豆蔓儿的有趣现象——从右边绕着爬。

  4、有感情地朗读2、3自然段。

  此时,你想对课文中的“我”说些什么?

  四、回顾总结,思考升华。

  1、出示图片。看看“我”的神态,用一个合适的词形容一下。

  想象:小主人公开心地对我们说什么呢?

  2、课文中的“我”在一次有趣的观察中收获了什么?你们在《一次有趣的观察》里又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我不相信

  仔细观察

  一次有趣的观察、扁豆蔓儿向右绕爬、特意、紧盯

  相信事实

  终于相信

二年级《一次有趣的观察》教案2

  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选读课文,是对本册第四组讲读课文《动手做做看》一文的拓展,通过一个小男孩亲自观察扁豆蔓儿是否真的向右绕着爬的真实故事,鼓励小学生不要轻易迷信某个结论,要勇于主动去探寻事实的真相。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独立阅读和表达能力。

  2、创造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做的机会,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观察习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在演播室上课高兴吗?自信吗?平时爱玩吗?好(hào)吃吗(此时学生一般都会笑得合不上嘴)?引出扁豆炒肉丝(投影图片),引出扁豆,投影扁豆蔓儿实物图片。提出思考:扁豆蔓儿在上爬时有规律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看来大家预习过,那文中的小朋友是在什么情况下才相信这一规律的呢?请大家拿起书来再把课文好好读一读。

  【设计意图】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上课伊始营造宽松的氛围十分重要,要努力让孩子觉得老师很有趣,心情很放松,学生敢说,敢笑,那就成功了一半。

  二、让学生自由地大声自读课文,巡视发现学生在哪些地方的朗读有障碍,鼓励在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先学后教,摆正学生主体位置,随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蔓蔓儿黄瓜蔓儿南瓜蔓儿缠绕缠绕

  2.认识“究竟”,练习用究竟说话。

  3.检查读书:谁最喜欢读哪一句或哪一段?(多请几位学生读,对敢于尝试的同学要及时表扬,激励;对读的比较长的'句子或者比较难的句子要停下来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注意利用优生优质资源,多采用学生喜欢的比赛或小组挑战的方式,生生互动,产生蓬蓬勃勃的学习气象。

  四、理解课文重点内容,加强语言的内化积累。

  1.围绕“有趣”,让学生深入了解豌豆蔓儿“固执”地缠绕上爬的特点,体会小作者的用心观察。

  2.提问:课题上重点突出的是哪个词?(有趣,也会有说“观察”的)课文哪里体现了有趣?让学生划一划,读一读,看谁读的最有趣味。

  3.播放扁豆蔓儿上爬短片。

  4.填空,检查学生语言感受和积累内化情况。

  五、引导用关键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

  1.创设情景,练习简要概括全文。

  2.给出关键词语,学习运用重点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听说不相信观察终于相信

  小结:一篇文章读完了,印象最深的是哪些词语,挑出来,把这些词语组成几句扼要的话,就能简要地把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说清楚了。

  六、作业:让学生剪“莫比乌斯圈”,在实践中强化动手做做意识。

  【设计意图】中国孩子动手和观察能力越到高年级越弱,这种现象必须在各科教学中受到足够的重视,语文老师更应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或亲自观察的习惯及能力做起,从而真正激活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表达。

【二年级《一次有趣的观察》教案】相关文章:

有趣的图形教案06-06

《有趣的平衡》教案06-09

有趣的猪教案07-23

大班有趣的教案10-30

有趣的汉字教案05-27

有趣的线条教案08-23

有趣的颜色教案10-26

有趣的歌教案10-30

有趣的蛋教案11-25

有趣的颜色的教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