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案集锦9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底世界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海底世界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通过墙饰中出现的不合常理的现象引发幼儿的思考和想象,激发幼儿创编故事的兴趣;通过幼儿间的讨论交流,开阔幼儿思维想象的空间,让幼儿了解创编故事的方法,适时引导,提高幼儿创编故事的能力。
1、了解并依据故事的结构,学习创编有一定情节的故事内容。
2、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敢于并愿意从多角度想象和表达。
二、活动环境与材料:
创设一面海底世界的墙饰,其中的动物植物等,都由幼儿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放什么,不放什么。当幼儿的想法与墙饰内容不符时,允许幼儿先按照自己的愿望表达。
准备一些白纸、彩笔等
三、活动准备:
从新学期开始引导幼儿讨论在空空的墙壁上,我们布置些什么,引导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组织幼儿讨论并基本达到共识。而后,教师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设想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相应材料,教师也为幼儿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工具等,支持并帮助幼儿顺利实现自己的想法,为创编故事做准备。
四、活动过程:
1、以墙饰中隐含的问题情景引发幼儿思考和创编的兴趣幼儿喝水的休闲时间里,教师发出疑问"小兔为什么会在海里?
2、幼儿充分发表意见,教师耐心并认真倾听幼儿的不同想法教师鼓励幼儿依据自己的经验做不同的设想3、教师提议以此"海底世界中的小兔子"为主题创编故事
4、与幼儿讨论创编故事的方法·说明故事名称·小兔子掉进海里的原因·小兔子掉进海里以后结果怎么样?
5、幼儿选择独立或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绘画创编教师用规范的正楷字帮助幼儿记录所讲内容、名称,并将记录及经幼儿同意稍加整理不影响原意的文字念给幼儿听。
6、创编交流活动在当天及以后两周内的生活环节闲暇时间,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故事分别进行讲述。
五、活动的延伸和扩展:
回家后幼儿以绘画表现想象内容和主题及讲述中表达的语言水平判断幼儿创编故事水平。
游戏;我们要表演: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故事进行表演。自己分配角色,创造性的用动作和表情表演故事内容,制作演出道具,包括头饰等,增强幼儿创编的兴趣。
六、活动反思: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在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它突破传统的限制,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创设探究的背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想到的是教学过程的'开放,从而体现探究性。先是情境的创设:在广阔的海洋里生活繁衍着无数的生物,神秘而又美丽的海底世界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赞叹。学生乐于亲近海底世界,因此创设“你想了解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吗?”,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产生移情效应。他们置身情境,强烈地感受着无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投入。当学生身临其境,激起探究欲时,教师实行角色的转换。当学生就“课文哪些地方体现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特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结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过程。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我们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发挥你的想象,请你写一写。”
“关于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请课外查寻、搜集相关的资料,动手写一写。“
这种实践性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亲近自然,很好的淡化了训练意识,消除了学生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
海底世界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了解海底的奇异景色,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 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3、 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激趣探奇。
大海,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但大海深处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去海底世界去探索一番。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2海底世界(课件出示)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潜水员叔叔到海底去看一看。(播放课件)你们觉得海底世界怎么样?谁来说说你们对海底世界的第一印象?同学们真爱探索啊!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看课文是怎样描写海底世界的?读书要求:
1、自由、轻声的朗读课文。
2、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3、标出自然段序号,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二、 学习生字词。
看到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这么高,海底的小动物们也忍不住跑上来了,要和同学们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谁能把它们上面的词语读出来,它就和谁成为了好朋友。(指名上台当小老师领读)
三、 品读课文。
这么多的海底动物和我们交了朋友,它们说要带大家到它们的家-------海底世界去看一看,你们想去吗?
请看课文,谁为我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其它同学认真听。(读完,学生评价)
读这一段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它的后面是个什么符号?我们来试一试。问得太好了,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
那就让我们自由地把第二自然段读一遍,想一想你知道了些什么?好,开始。
同学们读得真好!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在这一句里你知道了哪些有关海底世界的情况?(学生小组交流)
谁来说说?(反馈,老师随机板书)
声音:同学发现了什么?也就是说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海底世界到底有哪些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听一听这些声音。哎!怎么没声音呢?你们听到了吗?哦!对了,要听到这些海底的声音,必须要用到一个特殊的仪器------水中听音器。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用水中听音器吗?怎么样才算窃窃私语呢?你们能不能演示一下?哦,老师知道了,窃窃私语就是背地里小声的说话,本文指海底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现在把水中听音器放到水里,听一听这些声音。(课件演示)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来学一学这些声音?哦,除了课文里写到的声音,海底还会有其他的声音吗?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能不能也象课文里一样,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呢? (课件出示)
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
同学们,我们除了知道有各种声音之外,还知道什么呢?
风浪影响不到海底,说明海底怎么样呢?课文里还有一句话说明海底很宁静的,是哪一句呢?你们找到了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
当海面上( )的时候,海底依然是( )的。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海面上----------而海底却-----------同学们能不能用手势来表达一下波涛汹涌是怎样的?太棒了,再摇下去整个教室就要变成一片海洋了。
那你们能不能换个词语呢?同学们简直太聪明了,现在,让我们再来美美的读一读这一句话,把海面的“波涛汹涌”和海底的“宁静”读出来。(学生品读句子)
四、 资料展示。
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课前就已经搜集了许多有关的海底世界的资料,愿意拿出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交流介绍)
五、 总结。
谢谢同学们让我知道了这么多关于海底的知识!就象同学们所知道的那样,海底世界有更多更精彩的内容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让我们课后继续探究,好不好?
六、作业超市
1、比一比,再组词
底( )窃( )汪( )肌( )途( )
低( )切( )旺( )机( )余( )
2、课后收集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在下次的阅读课上开展一次“海底世界知多少”的交流活动。
海底世界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理解“波涛澎湃、窃窃私语、免费、储藏”等词意。
2、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知道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怎样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海底世界内容图片,上网访问有关旅游、科普网站多媒体教学设置。
五、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自学生字新词,理出自己学习中明白和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引导学生知道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和大海交上了朋友。在浩瀚无边、深不可测的大海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点击:海底世界,生读课题)
播放海底世界录象。
谁能说说你看到的海底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二、学习新课:
(一)课文是怎样描写海底世界的呢?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96)。
2、以最快的速度浏览一下课文,看看哪些自然段具体地描写了海底世界。
哪个自然段概括地写出出了海底世界的特点?请你把它读出来。
(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3、景色奇异表现在哪里呢?
4、创设情境:点击“蓝色的大海图画。”~
5、(听!)海浪这么大,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波涛汹涌,汹涌澎湃)。
6、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又是什么样的呢?现在我们一起随着潜水员叔叔,潜入海底去看看大海深处的奇异景象,好吗?(点击课件)
◇请仔细地观察,都发现了什么呢?~
◇(点击
齐读)海面上……依然很宁静。”“依然”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继续读句子:“最大的风浪……全黑了。”“全黑”什么样子?~
◇“黑暗的大海”又是什么样子的?(点击课件)~
7、(齐读)“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在游动。”
◇这多么奇妙呀!哪个词语最能突出表现这种奇异的景象?~谁能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8、(点击课件)“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
请同学们都带上水中听音器(跟老师比带听音器的动作)到海底去听一听,好吗?
◇听到了吗?~(尽量用上叠音词表达)
◇(点击
齐读)海底的动物常常……打鼾”什么是“窃窃私语”?和你的同桌“窃窃私语”一下,好吗?~对了,“窃窃私语”就是私下里小声地说话。”
◇(接着读)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警报。”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课多啦!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海底动物还会发出什么声音。~
◇请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来说吧。~/还可以说说别的内容(不一定说海底动物)。
9、海底的景色这么奇异,你们高兴吗?
◇现在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美美地读读第二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8、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句子有哪些呢?~~你把它读一遍,好吗?~~
……
(二)海底究竟有哪些动物?
1、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你对哪一种动物的活动方式最感兴趣呢?四人小组交流交流。(可以读一读、说一说
拿出笔来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也可以演一演)
……
3、这些海底动物(指课文里学到的)你认识吗?
点击课件……
同学们,目前所知道的海底动物就有三万种,老师知道你们课前都查找了有关海底动物资料,谁能来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海底动物?~
同学们知道得真多!在学习当中经常动手去搜集有关的资料,我们可以得到非常丰富的课外知识。前些天,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海底动物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请同学们带着对海底动物的喜爱之情,把第三段朗读一下。
过渡: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多种多样,更增添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象。除了动物,海底还有哪些物产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四、五两个自然段。
◇读这两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
◇海底世界的物产可真丰富呀……
◇学到这儿,同学们对课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有的话,请提出来一起解决。
三、升华感情:
1、同学们,已经有许多的海洋研究专家,到过海底了,他们把所到之处的奇异的景象都拍了录象,现在让我们再来欣赏一段吧。(放录象:海底世界奇异景象片断。)
2、学了课文,看了录象,这时你最想说什么?(倡议说一句对海底世界的赞美。)
3、感情朗读全文。
四、结束谈话:
海底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在等着我们这些未来的研究专家、生物学家、勘探学家去探索、去发现,同学们胸怀大志,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准备做一个征服大海的勇士吧!
海底世界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及文章条理。3、了解深入海底海世界每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4、了解第四自然段是怎样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方法有趣写具体的。5、朗读、背诵课文。重难点:1、掌握生字词。2、理解课内容及文章条理。3、学习第1、7自然段。
学习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25
一导入
1、出示的挂图或课件
2、谈看图看课件后的印象。
3、过渡:大海的深处是这样的迷人,我们今天就学一篇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1、生字过关
涛 tao 海涛 浪涛 依yi 依旧 依然否fou 是否 否定 窃qie 窃窃私语 偷窃私si 自私 私人 汪wang 泪汪汪 汪洋大海普pu 普及 普通 类lei 人类 同类 分类免mian 免费 避免 途tu 长途 征途 旅途镜jing 镜头 望远镜 煤mei 煤炭 煤气属shu 属于 金属 异yi 异同 奇异注意后鼻韵母:镜 汪注意翘舌音:属
2、词语过关。浪涛澎湃:波浪汹涌。窃窃私语:暗中,小声说话。免费:不花钱。蕴藏;藏着。
三学习课文。1、自由读文读通读顺。2、再自由读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1)自由读、议。(2)汇报(3)师归纳。第一自然段:提出要知道的问题:大海深处是怎么样的?第二自然段:写黑暗的海底有许多发光的深水鱼在游动。第三自然段:写海底深处有各种各样的声音。第四自然段:写海底动物有三万多种,它们的活动方式有多种各样。第五自然段:写各种各样的海底地形,植物也有各种各样。第六自然段:写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物产。第七自然段:总结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3、理清思路。(1)文章围绕的哪一个自然段写?(第七自然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2)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景色奇异?(第二、三自然段)(3)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物产丰富?(第四~六自然段)(4)最后总结。
景色奇异(2、3)
物产丰富(4-6)
四、学习课文第1、7自然段。
1、第1与第7自然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听老师问、学生回答。
师问:是怎样的?(要求生用一句话回答)
和答: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对,这第1自然段就是在提问。第七自然段就是在回答也就是总结。2、齐读第1和7自然段。3、背诵和七自然段
五、小结。到底有怎样奇异的景色,物产有多么丰富,我们一下节课再学。
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2、背诵第2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
2、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3、了解第4自然段是怎样海底动物类多,活动方法有趣写具体的。
学习重点:目标2
学习难点:目标3一
1、听写词语。
波涛普通免费长途煤气奇异
2、全文围绕哪一句写?
(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3文章的哪几个自然段写景色奇异?
(第2、3自然段)
4、文章的哪几个自然段写物产丰富?(4、5、6自然段)5、板书学生所学知识
二、学习课文2~6自然段。
1、自由读2、3自然段后理解。(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以下内容。)(1)
海面波涛汹涌时海底依然宁静。(2)在黑暗的海底里,有许多光点在闪烁,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3)海底虽然宁静可有许多声音。(4)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声音。2、师有板书归纳。景色奇异
许多光点
深水鱼
窃窃私语
有的有的
3、出示相应课件配以音乐。
4、朗读第2、3自然段。
(二)学习写物产丰富的4~6自然段。
1、用上面的方法进行自学。
2、自由读4~6自然段后谈理解
(1)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出以下内容。
1海里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种。
(此题注意廛病句知识。学生可能出现这样讲法:海里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多种中的多字与大约重复。)
2海底动物有各种各样的方法。
a、此处提示:有什么样的方法?
b、此处板书:(横线由学生从文中找出填上)
(种类)
(活动方式)
活动方法
海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梭子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章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贝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用板书归纳
动物
各种各样
地形
物产丰富
植物丰富
煤
铁
石油
天然气
稀有金属
3、课时指导朗读。
三、朗读课文。
1、个别读。
2、集体读
3、选择读。
四、背诵。(抽选一段当众背诵。)
五、小结。
海底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探讨。
海底世界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滚画
2.对色彩感兴趣,愿意参与活动
活动重点:
幼儿能大胆的尝试滚画,愿意积极地参与活动。
活动难点:
幼儿在活动中能积极地用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1.硬纸板盒子,盒子里放上一张画有小鱼样的纸,颜料三组,每组的颜色为红黄蓝、蓝绿红、黄蓝绿,汤勺若干,弹珠若干。
2.画有一面是哭脸的空白鱼,一面是彩色的笑脸的鱼。一张是海底世界的背景大图。
3.经验准备,在活动前让宝宝知道鱼是生活在水里的,在大海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鱼。
活动过程:
一、欣赏海底世界背景大图。
1.你看到了什么?这里是什么地方?
二、为小鱼装扮新衣
1.听有哭声哦?谁在哭?我们问问它为什么哭?(出示空白小鱼)教师:哦,我的.朋友都有漂亮的新衣穿,我也好想穿,这样就可以开开心心的在大海里和好朋友一起玩了。
2.我们为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吧,让他开开心心的和好朋友一起玩。
三、教师示范引导幼儿进行滚画
1.小朋友盒子里都有一条小鱼,小鱼请小弹珠到盒子里来玩一玩
2.怎么请弹珠的?用勺子,请后勺子放回盒子家里。
3.老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滚弹珠(小弹珠圆又圆,跳进盒子玩一玩,摇一摇,晃一晃)
四、引导幼儿用弹珠和颜料一起来滚画
1.我们请颜料也到盒子里玩一玩吧!
2.用勺子请弹珠到颜料里去洗个澡,请完后勺子放回哪里?
3.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念儿歌,老师来滚画(小弹珠圆又圆,跳进盒子玩一玩,摇一摇,晃一晃,变出许多小线条)
五、小朋友操作,教师帮助念儿歌
1.引导幼儿用一种颜色的颜料来滚画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滚画
3.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小鱼的变化,试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六、活动结束
我们去请太阳公公帮忙
活动延伸:
等宝宝们画完的画,晒干后,将他们剪下贴在还等世界背景图上,丰富画面,并将它张贴在区角中。
海底世界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海底世界的丰富多彩,认识不同海底生物的外形特征。
2、在感知的基础上尝试运用遮挡的方法表现丰富的海底生物,能把握生物的外形特征和大小比例。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环境创设:
海底世界图片若干,不同海底生物的图片若干,海底背景图。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表现出不同外形的海底生物。
活动难点:
运用遮挡的方式来表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去过海洋水族馆吗?看到了什么海底的生物啊?
请幼儿交流自己看到的各种海底生物。
2、小结:在海底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有各种各样的鱼,还有海马、海星、珊瑚、海草等生物。
二、感受海底世界
1、呈现海底世界的图片,请幼儿观察,看看上面都有些什么生物,它们长得什么样?动物们在水里游来游去感觉怎么样呢?
2、游海底世界:呈现海底背景图,与幼儿一起游玩海底世界,在游玩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大小、颜色、形状都不同的生物,并发生了不同的故事(如遇到鲨鱼躲在海草后面,遇到小鱼和他们一起玩耍等。)
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呈现不同海底生物的图片,构成海底世界图,并将遮挡蕴含其中。
三、幼儿表现
1、要求:将海底生物的外形表现出来,能表现遮挡,注意构图的美。
2、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四、讲评
说说谁的画得好,哪里画得好?为什么?
海底世界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知道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十五个生字新词:理解“波涛、澎湃、窃窃私语、免费、贮藏”等词意,能理解长句的意思,复习顿号的用法,能背诵课后第二自然段。
3.进一步学习运用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揭题。
今天俺们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二、预习检查。
师:大家按要求预习过了吗?字音能读准吗?
生:能。
师:俺们一起来认读这些词语。(出示词语黑板)
生(认读):“储量、蕴藏、细胞、贝类、免费、乌贼、植物、梭子、波涛潮湃、窃窃私语。”
师随机点拔:“费”上半局部是“弓”、“J”、“I’;“梭”的右下局部是折文儿。
三、学习过渡段。
师:字音能念准了,接下来学习课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请你标注好段号。
生:(标注段号)
师:仔细看看课文,想想哪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
生:是第3自然段。
师:请读一遍。
生:(读)
师:这句话其实已经告诉俺们,它的前面写的就是海底。
(生答:景色奇异)
后面的内容写的就是(生答:物产丰富)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师:课文哪几段写海底景色奇异?(指板书)
生:第1、2自然段。
师:现在就请大家自学1、2自然段,把你觉得奇异的景色划出来,过会儿俺们一起来交流。注意你如找到第一处就标上1,找到第二处就标上2。
同学自学。
师:谁先找到了第一处?俺们按顺序说。
生:俺找到的第一处是“海面上波涛潮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师:“波涛澎湃”是什么样子?大家能用动作表示出来吗?
同学用手势扮演。
师:海面上波涛澎湃时,海底依然很宁静,这景色的确够奇异的。来俺们把这景色的奇异读出来。
同学读句。
师:还有哪些景色奇异的地方?
生Al阳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500米以下就全黑了。
生B: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这景色也很奇异。
师: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生:前面一句讲到“500米以下就全黑了”,而这一句却说“500米以下有光点在闪烁”,俺就觉得奇异。
师:一齐来读一读。
(同学读句)
生C:“海底的动物经常在窃窃私语。”这一句也写出了海底的奇异。因为刚才讲到海底宁静,这儿却说“海底有声音,真奇妙”。
师:读一读。
(同学读句)
师:刚才大家读了这么多写“奇异的景色”的句子,现在俺们重点地来研究一句话。(老师挂板书,同学读句子)
(句子是: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闪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师:在这句话里有一个非常好的关联词,它强调了海底景色的奇异。大家注意到没有?
生(齐答):”却”字。
师:是的。同学们能把“却”字放进前面渎过的几句话中间吗?俺们先来试着改一改。
同学(自行口头练习)
生: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却很宁静。
师:第2句话怎么改呢?可以把“虽然”用进去。
生:海底虽然很宁静,可是海底的动物却经常在窃窃私语。
师:你可以把“可是”去掉,把“虽然”一词放在最前面,再试试。
生(再改):虽然海底很宁静,海底的动物却经常在窃窃私语。
师:看看最难改的这一句——“阳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500米以下就全黑了。”“怎么把这“却”字放进去。
同学纷纷主动地练说。
生A:海面上阳光虽然很绚烂,却照不到海底。
生B:海面上阳光虽然刺眼,海底却漆黑一片。
师:“漆黑一片”这词用得好。
生C:海面上火辣辣的阳光照在海面上,海底却很黑。
师:你在这句话里反复用了两个“海面上”,你能不能修改?
生C:火辣辣的阳光照在海面上,海底却很黑。
师:改对了。
生D:海面上阳光绚烂,海底却一片黑暗。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身不同的表达方法,真好!
同学们,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生:不是。
师:有哪些声音?
同学自由读有关段落文字。
师:俺们一起去深海通过水中听音器听一听,好吗?
(看录像听声音)
师:听到声音了吗?能不能听得很清楚?为什么?
生:听到了,但听不清楚。因为动物们在窃窃私语。
师:“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生:(争着说)就是小声地说话。
师:你们四个人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同学扮演)
师:再请大家做做海里的动物,轻轻发出各种声音,读读有关文字。
同学再次表情读(很大声)
师:动物们是那么大声说吗?
同学轻声地表情朗读。
师:大家想看看深水鱼吗?俺们再一次潜入海底去瞧瞧。
看的时候,要注意那些光点,发挥你们的想像,想像那些光点有的像什么,有的像什么,有的还像什么。
(看录像,随时定格)
师:看仔细,充沛想像,现在请同学们先接这个句式写下来,过会儿集体交流。
同学按句式写话、交流。
生A:……有的像夜航飞机,有的像夜明珠,有的还好像丝带。
生B:……有的像会发亮闪着光的簪子,有的像闪烁的灯,有的好像——条正在觅食的蛇。
生C:……有的像闪烁的灯,有的像一连串会发光的水晶珠,有的还好像一排整齐的灯炮。
生D:有的像一只只萤火虫,有的像会发光的电缆,有的'还好像闪烁片片银鳞的龙。
第二课时
师:俺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先听写(听写,老师当堂批改)
师:大家一齐把第2自然段有感情地背诵一遍。
(同学齐背)
师:这节课,俺们继续往下学,看看课文讲了哪些丰富的物产?请同学们默读4—6自然段,按题目想想这几段讲了哪些物产?讲大类。
(出示题板)海底的——物产很(1),有(2),有(3),还有4(校对答案是什么)
师:先来研究写海底动物这段,请读一读。
(同学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海底动物多吗?
生:多。大约有3万多种。
师:刚才听到有位同学强调了“已经知道的大约有3万种”的“已经知道”。为什么这样说?
生:已经知道的大约有3万多种,不知道的可能还有很多。
师:那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划出答案。
同学齐说:“写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师:看看活动慢的有哪些动物?活动快的有哪些?活动怪的又有哪些?并请你说明理由。
(同学动笔在书上边学习边作记号。)
师:这样说:“俺觉得什么动物活动慢,为什么?”
生:俺觉得海参活动慢,因为它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
师:每小时前进4米,你怎么就知道它慢了呢?
(同学考虑、老师举例说明)
师:俺们走一步大约是l米?四米几秒就可走完,可它却要走4小时,是不是太慢了?!
你还从哪儿看出“慢”?
生:海参是靠肌肉收缩前进的,而且是爬行。
师:对。俺们试着夸张地读出它活动的慢。
(同学读句)
师:还有哪个词也可看出它的慢?
生:只能。
师:对。要它再快些还行不行?
生:不行。
生:俺觉得身子像梭子—样的鱼活动快,因为它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比海参快得多了。
师:通过比较你知道了,俺们再来算算,如这种鱼游80公里,等于多少米?是海参活动速度的几倍?
生(抢着答):80000米,2万倍。一比较,俺们就知道了“快”!
(同学读句)
生:乌贼章鱼活动怪,它们是靠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的。
师:什么是反推力?你能指挥老师来演示一下吗?
(同学纷纷举手)
生:用双手靠住黑板,用力向前推,人往后去,这就是反推力。
(同学边说,老师边演示,其余同学表示赞同)
生:活动怪还有贝类。它靠轮船前进活动。
师:“巴”其实就是什么意思?
生:吸。
师:贝类聪明吗?
生:又懒又聪明。怪怪的,毫不费力就能进行长途旅行了c
师:也请大家通过朗读,读出他们行为的怪。
(师生分句对读)
师: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是写植物吗?
生:不,写的是地形。
师:那后一句又写了植物哪两个方面?
生:色彩和大小……
师:俺们随潜水员去海底看看,过会儿请你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看录像,请同学自由发言)
生A:俺最感兴趣的是红色海藻。
生B:俺最感兴趣的是绿色海藻。
生C:俺最感兴趣的是绿色森林。
师:海底的森林和草地指的就是什么?
生(齐答):海藻。
师:海底除了有动物、植物,还有
生(接):矿产。
师:那俺们再来看看海底矿藏,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段。
(同学读)
师:请拿起笔找出“藏”的近义词,“丰富”的反义词和另一对反义词。集体交流校对:储,稀有,陆——海。
师:课文学完了,大家认为这篇课文可分几段。请在书上划上分段记号。说说怎么分?
生A:1、2自然段并成——段,3—6自然段为一段。
生B:俺把第3自然段独立作为一段,因为它是过渡段,把前后内容都写进去了。
(同学大局部举手反驳。)
生C:俺认为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有一组关联词“不但……而且……”强调的是“而且”后一局部的内容,应归为下一段。
(同学的手纷纷放下表示赞同,老师肯定)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A:俺学到“波涛澎湃”等新词。
生B:俺学会了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
生C:海底真美妙。俺长大了一定要当科学家,研究更多生物。
师:希望你的愿望成真。
海底世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引起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2.通过对本课重点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词,读准多音字“参”,会用“普通”和“物产丰富”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2.指导学生理解3、4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自学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到过海边吗?你看见过大海吗?大海一望无际,大海波澜壮阔。这一切都令人感到神奇,感到壮观,你可曾想过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呢?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海底旅行,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海底世界的奥秘吧!
(二)教师范读课文。(配乐),学生边听边想海底世界的样子。
(三)学生听读后简述海底世界的样子。
(四)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文中生字,并通过自学生字、词。
可让学生采用填表法按要求进行自学。
例:
(五)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2.提醒学生注意特殊韵母或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
例:“却”:qu8韵母中“{e”中的“{”上面的两个点去掉了,这是因为{见到j、q、x后要脱帽行礼,万不可写成q{e。
“私”s9和“异”y@是整体认读音节。
3.提示学生注意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多音字组词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4.指名分析字形结构。
“却”是左右结构,右半部是“卩”,不要写成“阝”。
“异”是上下结构,上半部是“巳”,不要写成“己”。
5.可采用形近同音字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私( ) 兔( ) 煤( )
和( ) 免( ) 谋( )
肌( ) 异( ) 峡( )
饥( ) 导( ) 狭( )
(六)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质疑。
1.比较近义词,理解词义。
奇异——特别,与“平常”不同,与“奇怪”意思相近。但“奇异”多用来形容景色,而“奇怪”可以形容人、事、景物,应用范围广。
蕴藏——与“储藏”的意思相近。用在潜藏而未显露或等待开发的地方。
普通——平常的、一般的。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窃窃私语——原指人们偷偷地小声说话。本课是把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比作人在“窃窃私语”,显得很生动。
物产丰富——物产:天然出产的和人工制造的物品。丰富:(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种类多或数量大。即:天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种类繁多,数量大。
(七)再次让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八)作业。
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二)通过课文3、4自然段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二)指导学生读懂3、4自然段,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看录相。
2.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深处是什么样儿的?
(二)抓重点句,了解特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让学生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特点?
3.指读有关句子: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这句话着重介绍了海底哪些方面的特点?
(两方面特点: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三)粗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并根据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2.指名回答,课堂讨论。
通过讨论让学生弄清文中2、3自然段侧重讲海底世界景色奇异。4、5、6自然段侧重讲海底物产丰富。
3.引导学生回顾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1)思——问题。
(2)画——重点句。
(3)找——重点词语。
(4)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感受。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2、3自然段,理解海底景色奇异。
(1)指读第2自然段。思考:海底有风浪吗?有光吗?
(2)指名回答后,出示重点句。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3)课堂讨论:“依然”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将句中“依然”换成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使句子意思不变。
“依然”指依照原来的样子。经过讨论,句中“依然”一词,可换成与它相近的“仍然”,句义不变。用这样近义词替换的方式,让学生从中理解大海很深很深、当海面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却同原来一样宁静。
(4)海底有光吗?回答这一问题时教师读有关句子,让学生从中找出重点词“却”,然后展开讨论:“却”在这句话中起什么作用?
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却”在句中有转折连接的作用,说明黑中有亮。
2.学习第3自然段。
让学生运用学习一段话的方法,学习这一段。
(1)思。想一想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2)指读句子,并分别说句意。
(3)出示句子: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
让学生讨论:“是否”是什么意思?将“是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使句意不变。“是否”是“是不是”的意思,让学生采用换词语的方式理解句义。
3.学生自读3~5句。想想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中的哪个词语讲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经过讨论,让学生弄明白这三句话是围绕着第2句“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这句话的意思讲的。
(1)指读重点句,理解词语。
(2)什么是“窃窃私语”?
(“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窃窃私语”指背着人轻轻地交谈。本课是比喻海底动物发出轻微的声音。)
(3)让学生用动作演示“窃窃私语”。
(4)作者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用这个词语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5)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文中作者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式具体描写动物发出的声音,同时用“蜜蜂、小鸟、小狗”的叫声来比喻海底动物的叫声,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事物,特别能引起儿童的情趣。讲课时,可采用有感情地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
(6)海底的动物只有这几种声音吗?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省略号在这里表示还有许多种动物的声音。)
(7)教师读句子: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提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各种动物还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换自己的声音。)
(8)指读这段话,并小结这段话表述的内容:静中有声。(奇特)
(9)小结学法:学习这段话我们主要抓住了什么?
让学生明白,要弄懂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就必须注意抓重点句中的重点词语。
(10)让学生自己说说海底景色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黑中有亮、静中有声)
4.用上面的学法自学课文4至6自然段,理解海底世界物产丰富。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海底有哪几类物产?文中分别写了些什么?
(1)指名回答,教师依照学生的回答板书。
5.学习第4自然段。
(1)指读课文,想想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本段共有五句话。第1句讲“海底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多种,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后四句分别介绍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和贝类的活动方式。)
(2)“已经知道”这四个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海底动物不只是三万多种,还有很多很多,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发现。)
(3)第1句与2至6同之间是什么关系?
(先总述后分述。)
(4)你是怎么知道的?
(从“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这一概括词语中看出来的。)
(5)出示填空练习。
________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________每小时能________,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________利用水的反推力________。
________自己不动,能________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6)填空后指读句子,体会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这句话作者给贝类赋予了人格化的描写,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6.指读5、6自然段。
(1)课文怎样介绍海底植物色彩的?
(2)指读有关句子,找出其中的连接词语。
(“有……有……还有……”作者用这样的排比句式描写海底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
(3)让学生找最有特点的植物。
(最大的、最小的)
(4)海底有丰富的矿产,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稀有金属是很宝贵的矿产资源。在陆地上蕴藏都很少,但海底也有这种稀有金属,说明海底有丰富的物产。)
(5)课文中描写植物和矿产的时候,为什么只写这几种?
(让学生体会作者抓最突出的特点描写的方法,同时说明海底丰富的物产中也包含着“奇异”。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是分不开的。)
(五)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六)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看图,再激趣、展开想象。
1.出示挂图。
2.谈话激趣。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海底世界是如此美丽多彩,景色如此奇异,物产如此丰富。想象一下,假如你来到海底,你要做些什么?
以此深化和延伸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检查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二)练习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练习用“普通”和“物产丰富”造句。
三、教学过程
(一)练习造句。
1.理解词义。
2.指读原句,弄清句式及用法。
3.师范引路。
(1)普通。
妈妈是一位普通的教师。
(2)学生口头造句练习。
(3)物产丰富。
原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例句:西沙群岛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
(4)学生口头造句练习。
(二)检查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三)作业:画一幅海底世界的图画
海底世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3.了解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会认6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在朗读中了解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
2.字词卡片、多媒体、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你见过大海吗?大海是什么样的?
2.大海无边无际、波涛汹涌,确实非常壮观,那么,在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海底,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一起乘坐潜水艇到海底世界去领略那儿奇异的景色!
板书课题:海底世界。齐读课题。
3.猜一猜:海底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应的录像,学生边看边听课文朗读录音。
2.现在,你觉得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美丽、神奇、有趣、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3.自由地读课文。你从哪些语句读出了海底世界的美丽、神奇、有趣、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一边读一边画出来,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
4.学生交流,老师不从内容上进行分析,主要是检查字音是否读准,语句是否通顺。
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老师随机板书:
波涛tā澎湃 窃窃私sī语 警ǐnɡ报 乌贼zéi 免iǎn费 丰富fù
多音字:“海参”的“参”(shēn)。用另一个读音组词。强调字音:读准平舌音“缩”(suō)、“梭”(suō);翘舌音“产”(chǎn)、“属”(shǔ)。学生感到难读的句子,指导读通顺。认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单细胞海藻。
三、写字指导。
1.出示字卡:涛、蜜、贼、突、富、铁。
2.指名读,组词。
3.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比较:蜜——密,富——福,铁——失。形声字:警。顺口溜:突——小狗突然从洞穴中跑出来。
4.出示会写字。读一读,观察比较,说说写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书写、评价,指导、再写。
四、练习。
1.继续完成写字本上的写字练习。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海底世界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奇世界。同学们通过反复读课文,一定会有更新的发现和更深的感受。下面,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出来,读一读,并和同桌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本节课,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你觉得海底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评价、感悟。)这部分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发言调整顺序。
奇异、有趣:
(一)声音奇。
1.“当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展示第二自然段的景象。观赏后说说“波涛澎湃”和“宁静”的意思。这一动一静,反映了海底与海上景色的差异,可以看出大海深处景色真是很特别,奇异。“依然”是什么意思?老师去掉“依然”读句子,学生比较。为什么海面和海底有这么大的差异?出示:最大的海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用“因为……所以……”把这两句话连起来。
2.“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动作表示“窃窃私语”,动物在宁静的海底发出各种细微的声音,像许多人私下声说话。你能用“窃窃私语”说一句话吗?
展示海底动物的各种声音,听一听,读一读,学一学。“有的像蜜蜂一样——”学生轻轻地模仿“嗡嗡”……指名读、评价指导,再轻声读,体会“窃窃私语”。想一想: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声音?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不仅种类多,而且——接读:吃东西……行进……遇到危险……
再读,指导背诵。
(二)活动奇。
“海里的动物……做免费的长途旅行。”动物的这些活动方式异在那儿?(有慢有快,有进有退,有动有静。)你对哪一种动物的活动方式最感兴趣呢,读一读,再加上动作演一演。看插图,根据课文内容找到相应的动物,加上你的想象,再读体会。
边读边评价,引导学生抓住不同词语读出自己的感受。如:想象海参胖乎乎软绵绵的身体,只能靠伸缩慢慢爬行;抓住“几十公里”“比火车还快”体会梭子鱼前进速度之快;乌贼和章鱼与众不同,是向后退;贝类“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旅行,最精明,省力气。
再读,试背。
(三)植物奇。
“植物多种多样……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物产丰富:
(1)海底动物、植物种类很丰富。
(2)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稀有金属。
补充阅读:
海底大量的.石油和镍、锶、钴等稀有金属矿藏;还有,从深海细菌、矿物和鱼类中能提炼出对付人类疾病的新药物。使科学家们倍感惊奇的是在一些深海热流孔附近竟繁殖着大量海底微生物,以及长达两三尺的蚯蚓、餐盘大小的蛤蛎和一种奇异的红皮肤蓝眼睛的鱼类。
三、品读欣赏,课堂小结。
1.播放,创设情境,引读课文。
师: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
生:海面上……
师: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生:不是的……
师:海里的动物,人们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种。他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生:海参……
师:海底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植物多种多样。
生:最大的……
师:海底蕴藏着……
生:丰富的……
师:海底真是个……
生: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在海底世界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以“我来到了海底世界”为题说几句话。
3.补充:这里有一首小诗,谁来读一读。
出示:
陆地有山,海底也有山。海底的山也像陆地一样连成片。
海底山上也长树,一簇一簇的叶珊瑚;海底山上也长草,海草随着水流摇哇摇。
海底树上有鸟儿,五颜六色飞不高。海底鸟儿不生蛋,可它们也在珊瑚树上做鸟巢。
海底还有海狮、海马和海豹,可它们从来不打架,大家相处很友好。
海底有山,海底也有城市。海底的城市就像一幅画,就像一首诗。
4.现在,你想对大海说些什么吗?
四、拓展延伸。
1.海底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和宝藏来等你们这些未来的勘探家、发明家、生物学家去探索、去发现,让我们一起努力吧!2.推荐关于海底的网站。
板书设计:
5
O
M
【海底世界教案】相关文章:
海底世界的教案09-07
《海底世界》教案11-01
海底世界教案09-27
海底世界教案04-04
《海底世界》教案04-04
大班海底世界教案10-02
海底世界的鱼教案05-06
神奇的海底世界教案11-17
《海底世界》优秀教案06-21
《海底世界》教案[荐]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