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案

时间:2022-01-24 16:35:50 教案 我要投稿

圆的周长教案范文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圆的周长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圆的周长教案范文10篇

圆的周长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想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套、系绳的小球。

  学具准备:塑料圆片、正方形纸板、圆规、剪子、直尺、细绳。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我们学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回想一下,它们的周长各指的是什么?

  2.揭示圆的周长。

  (1)同学们都有一张正方形纸板,请你们用圆规在这张正方形纸板上画一个最大的圆。然后用钢笔或圆珠笔描出圆的周长,并且沿着圆的周长将圆剪下来。

  (2)谁能指出这个圆的周长?谁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

  二、动手操作,引导探索

  1.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1)提问:你知道了什么是圆的周长,还想知道什么?

  我们先研究怎样测量圆的周长,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学生边回答边演示。

  (2)教师甩动绳子系的小球,形成一个圆。

  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2.认识圆周率。

  (1)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①用绳测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太麻烦,有时也做不到,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既简便又准确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研究圆的周长计算方法首先考虑圆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请同学们看屏幕,认真观察比较一下,想一想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课件演示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向前滚动一周,留下的线段长就是圆的周长。)

  提问: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圆周长跟直径有关系?

  ②学生测量圆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呢?圆的周长跟直径是不是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用你喜欢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生测量、计算、填表。在黑板上出示一组结果。

  请同学们看黑板,从这些测量的计算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③课件演示,证明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继续演示上面三个圆,直径与周长进行比较,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这些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那么屏幕上这三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仔细观察。(这三个圆的周长也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2)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通过以上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任何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那也就是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他为圆周率。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表示。(指导读写。)

  (3)了解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圆周率的历史。

  关于圆周率还有一段历史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111页方框中的方字,想: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到底等于多少。后来数学家们逐渐发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现在人们已经能用计算机算出它的小数点后面上亿位。=3.141592653

  3.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根据刚才的探索,你能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圆的周长教案 篇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11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 周长计算公式;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剪刀、绳子、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启发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动画故事:小白兔和兰精灵进行跑步锻炼,争论谁最先到达原来的起点。(正方形和圆形跑道,正方形边长20米,圆形直径20米、跑步的速度相同。)

  2、讨论:小白兔和兰精灵到底谁最先跑回原来的出发点?

  揭示课题。(板书:圆的周长)

  二、探究

  1、观察:看屏幕上的圆,说一说什么叫圆的周长?

  2、摸一摸:拿出一个圆形纸片,指出:拿的这个周长是指哪一部分长?

  3、比一比:拿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

  哪个圆的周长长一些?

  4、量一量:(分小组合作)

  学生用剪刀、直尺和绳子测量出手中圆形纸片的周长。

  5、信息反馈: ① 小组汇报所测量的圆的周长是多少?

  板书: 周长

  ○ 12cm多一些

  ○ 31cm多一 些 ○ 47cm多一些

  ② 生说一说是怎样测出圆的周长的?(绳测法、滚动法)

  ③(课件演示)绳测法和滚动法的操作过程;

  ④讨论:能用这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教师演示)拿一根栓了重物的绳子在空中抡了一圈。。

  如何才知道它的周长呢 ?

  6、①猜一猜: 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有关系?

  ②(课件演示)三个直径不同的圆,分别滚动一周,得到三条线段的长分别是三个圆的周长。 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有关系)

  7、①再猜 一猜,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

  ②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测量、计算、讨论圆和直径的关系。

  ③小组汇报测量结果。

  板书: 周长 直径

  ○ 12cm多一些 4cm

  ○ 31cm多一 些 10cm ○ 47cm多一些 15cm

  结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④课件出示:验证学生发现的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

  ⑤小结:无论圆的大小、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6、介绍圆周率,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①教师引出“圆周率”,介绍用字母“∏”来表示,并介绍读法。

  ②出示祖冲之画像,配音介绍祖冲之及圆周率知识(∏≈3。14)

  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7、讨论:如果知道了一个圆的直径或半径,怎样求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C=∏D或C=2∏r)

  三、知

  1、让学生把测量的三个圆用公式计算出三个圆的周长来。

  2、让学生把老师在空中用绳子甩一圈的圆的周长计算出来。

  (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半径)

  3、抢答:①D=1分米,C= ?

  ②r=1厘米,C=?

  ③C=12。56米,D=?

  4、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计算。

  5、裁定原来兰精灵和小白兔的争论。谁先到达起点?知道是为什么了吗?(课件演示跑的过程)

  四、评议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有何感受?

  2、本节课学习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3、本节课学习后对你生活有什么帮助?

  4、在学习中你认为自己表现如何?谁表现最好?为什么?你准备在以后学习中怎样做?

圆的周长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25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中掌握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掌握并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圆规、直尺、课件、圆纸片、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谁的铁环滚一圈的距离长一些?为什么?

  教师:铁环滚动一周的距离我们就叫做铁环的周长。

  教师: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老师出示一个圆(实物)。谁来指一指这个圆的周长?课件出示一个圆。谁来指一指这个圆的周长?

  学生指出并回答。(略)

  2.观察。

  课件演示右图:

  问题:这两个圆周长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直径相等,圆的周长就相等。

  3.课件演示右图:

  问题:这两个圆的周长哪一个长一些?为什么?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由曲变直,对学生的推断进行检验。

  4.小结。

  问题: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圆的周长和直径有关系。

  三、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圆的周长和直径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一起来作一个实验,测量学具中圆形的周长和直径,然后再用周长除以直径得出它们的商。

  1.小组讨论,制定探究步骤。

  出示探究建议:

  (1)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2)记录数据;(3)进行计算;(4)得出结论。

  2.说明活动要求。

  每个组的同学先测量出学具中圆形的周长和直径,然后再用周长除以直径,并把这些数据和计算的结果填在表里。

  圆的直径圆的周长周长除以直径的商(保留两位小数)

  3.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4.汇报交流。

  (1)交流测量的方法。

  提问:谁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是怎样测量圆的周长的?

  学生汇报测量的方法。(绳绕法、滚动法……)

  教师:在这些方法中,最欣赏哪个组的方法?

  小结:不同的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是在想办法把圆这个曲线图形转化成直线来进行测量的。(课件出示绳绕法、滚动法……的动画测量过程)

  (2)交流计算方法和结论。

  提问:观察这些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你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汇报: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叫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5.介绍圆周率。

  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对于圆周率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就对此有了研究了,他们把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近似的看作圆的周长,因为正六边形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所以近似的看成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出示课件,展示圆内接正六边形周长是圆直径的3倍)可是大家可以发现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与圆的周长的误差太大了。因此把它的边数加倍,得到正十二边形,再加倍到正二十四边形。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刘徽用圆的内接正96边形,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而祖冲之用圆的内接正16384边形,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第一人,他在数学上的伟大贡献得到了世界的公认。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呢?(分得的边数越多,精确的数位越多)到了现代,人们用计算机对圆周率进行计算,1999年日本的两位科学家把π值精确到20xx亿位。

  6.总结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问题:你怎样理解周长/直径=π?你还能知道什么?

  结论:c=πd,d=c/π,c =2πr,r=c/2π。

  说明:为了计算方便,我们把π近似的取为3.14。

  7.教学例2。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提示用估算检查计算结果。

  [评析:有前面数学活动的基础,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已经是水到渠成,整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习例2这既是验证刚发现的圆周长计算公式,又是初步运用,巩固刚发现的公式,更是让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完整过程。]

  四、巩固练习

  (一)判断。

  1.π=3.14。()

  2.计算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圆的直径。()

  3.只要知道圆的半径或直径,就可以求圆的周长。()

  (二)选择。

  1.较大的圆的圆周率()较小的圆的圆周率。

  a.大于b.小于c.等于

  2.半圆的周长()圆周长。

  a.大于b.小于c.等于

  (三)实践操作。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先讨论如何画,再操作。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六、课堂作业

  1.课堂活动第1、2题。

  将课堂活动第1题的直径扩展到9cm为止,当学生算完后,除了观察直径、周长的变化外,还要能让学生将直径与周长对应的值记一记。第2题的图形周长在于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个图形的周长指哪些线,怎么算,最后概括出半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2.练习五第1~5题。

  在学生理解半径、直径、周长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学时,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分清每题的条件和问题,合理地运用公式,同时注意每题的单位名称。其中,练习五第3题,可以用教具进行演示,说明计算分针尖端走过的路程,就是求半径是15厘米的圆的周长。

  七、课后作业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d=2米(2)d=1.5厘米(3)d=4分米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r=6分米(2)r=1.5厘米(3)r=3米

  [评析:创设生活情境,密切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再通过观察发现圆周长与直径有关,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接着就引导学生做实验,探索出圆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概括的数学学习过程,不仅对于掌握数学知识有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圆的周长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圆的周长(小学数学九年制义务教材第十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3.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初步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学具:

  1.学生准备直径为4厘米、2厘米、3厘米圆片各一个,线,直尺.

  2.电脑软件及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谁能说说什么是圆心?圆的半径?圆的直径?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

  1.指实物图片(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

  2.指实物图片(圆)问:这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

  问:什么是圆的周长?

  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3.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能)

  4.指实物(用铁丝围成的圆)问: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5.用拴线的小球在空中旋转画圆.问:你能测量它的周长吗?

  回答:不能.

  想一想圆的周长都可以用测量的方法得到吗?(不能)这样做也会不方便、不准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计算圆的周长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互动

  请同学们用圆规在练习本上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想一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条件有关?(半径或直径)再看电脑演示(半径不同周长不同)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或半径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请同学们测量手中圆片的周长(用线或滚动测量),再和直径比一比,看谁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四、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五、统计测量结果.

  观察表中数据,想一想发现什么?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任何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吗?

  六、电脑演示

  (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它们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人是谁?圆的周长到底是直径的3倍多多少?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93页,默读通过实验到3.14.

  七、看书后回答问题:

  1.是谁把圆周率的值精确计算到6位小数?

  2.什么叫圆周率?

  3.知道了圆周率,还需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周长?

  4.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r表示半径,表示圆周率,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应该怎样表示?

  现在你们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谁能很快说出你手中圆片的周长约是多少?(取3.14)

  八、出示例1:

  一种矿山用的大卡车车轮直径是1.95米,车轮滚动一周约前进多少米?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请同学们想一想:车轮滚动一周的距离实际指的是什么?

  解:d=1.95 单位:米

  c=d

  =3.141.95

  =6.123

  6.12(米)

  答:车轮滚动一周约前进6.12米.

  九、课堂练习:

  1.投影: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出示,错误的出示)

  (1)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 ( )

  (2)圆的直径越大,圆周率越大. ( )

  (3)圆的半径是3厘米,周长是9.42厘米. ( )

  3.小明和爷爷分别沿小圆(ABCDEA)和大圆两条路线散步

圆的周长教案 篇5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对周长的认识,只是研究圆的周长需要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那么,对于圆的周长与直径的这个倍数关系,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是能发现的,然后再根据这一倍数关系推导出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时,关键是引导学生能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备注: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认识圆的周长

  (一)激发兴趣

  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二)认识圆的周长

  1.回忆正方形周长:

  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等物品,从这些物体

  中找出一个圆形来,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三)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

  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

  2.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那也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

  是边长的几倍?

  (四)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方法: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2.反馈:(基本情况)

  (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2)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3)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4)初步明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转化

  曲直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

  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那怎么办呢?

  5.明确课题: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五)合理猜想,强化主体:

  1.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系,而且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小组讨论并反馈。

  2.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你认为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

  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再看这幅图,

  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倍?

  (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

  小于直径的四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

  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

  4.小结并继续设疑:

  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活动二:动手操作,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圆的周长教案 篇6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圆的周长》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及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获得了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认识。这为学生认识、概括、归纳圆的周长提供了知识技能基础。在教法上,以“铺垫——探究新知——运用新知”为主线,又在各个环节中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各个击破、呈现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情上,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全的能动性,经历探究、合作交流、自学等方式自主构建知识。

  三、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将知识同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从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维能力。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四、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 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 经历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的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5. 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重点: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六、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七、教学准备:老师:课件、直尺、一元硬币、水桶、易拉罐、纸剪的圆、绳子等。学生:2个大小不同的硬纸圆片、直尺、彩带、学具。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

  1、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播放课件: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

  问: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2、认识圆的周长

  (1).回忆正方形周长:

  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易拉罐等物品,从这些物体中找出一个圆形来,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设计理念】播放的课件既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又为后继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笔。把两只小狗进行赛跑比赛的生活问题转化为比较圆的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数学问题,可谓一举多得;而且,动画的演示过程,很好的展示了圆周长的概念,并通过结合实物动手指和利用正方形周长概念进行迁移,使学生较为牢固地掌握了圆周长的概念,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

  3、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

  (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

  (2).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 那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几倍?

  【设计理念】正方形周长的复习,进一步强化了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为学生发挥自身主动性研究圆周长作好了学习方法上的准备。

  4、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方法: 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2).反馈:(基本情况)

  <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3>.“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转化曲 直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

  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那怎么办呢?

  (5).明确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理念】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物想到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由不能用直尺直接测量到用“滚动法”、“缠绕法”,以及用“折叠”的方法测量圆形纸片,最后到大屏幕上的圆不能进行实际测量,既留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又不断设置认知冲突,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5、合理猜想,强化主体

  (1).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系,而且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小组讨论交流。

  (2).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你认为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再看这幅图,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几倍?(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小于直径的四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

  (4).小结并继续设疑

  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设计理念】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和讨论,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依赖教师指导进行操作的被动局面,学生对后续的实际探究过程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实际动手,发现规律

  1、分组合作测算

  (1).明确要求

  圆的直径我们已经会测量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确定好测量对象,实际测量出圆的周长、直径,并利用计算器帮助我们找出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填入表格里。(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请你们在动手测算之前考虑好怎样合理的分配任务。)

  4、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 如果知道圆的直径,你能计算圆的周长吗?

  板书:圆的周长 =直径× 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就是:C=πd

  (2). 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又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 板书: C =2πr

  【设计理念】本环节选取一元硬币、易拉罐等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融小组合作、实验操作以及观察、归纳和概括为一体,引导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理解圆周率意义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利用课件进行验证,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还出示了较为详尽的资料,从而在深入理解新知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利用圆周率的意义准确解答开始的问题,前后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计算公式的总结水到渠成。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判断并说明理由:π =3.14 ()

  2.选择:大圆的直径是1米,小圆的直径是1厘米.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b.大圆的圆周率等于小圆的圆周率。

  3.实际问题:我家里有一块圆形的桌布,直径为1米。为了美观,准备在桌布边缘镶上一圈花边。请问,我至少需要准备多长的花边?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理念】练习设计目的明确,层次清楚,有效的对新知加以巩固;判断题和选择题抓住了新授内容的重、难点,有利于学生对新知准确而清晰的把握;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教学观念。通过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谈收获,不仅明确的再现了教学的重点内容,而且再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五)、课外引申,拓展思维

  如果小黄狗沿着大圆跑,小灰狗沿着两个小圆绕8字跑,谁跑的路程近

  附: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意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测量: 化曲为直法:滚动、拉直

  圆周率:(字母π);计算取值:3.14。

  公式: 因为c÷d=π 所以c=πd 或c=2πr

圆的周长教案 篇7

  【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以前已经学过直线图形,上节课又学习了“圆的认识”,这些知识为本课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教材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以及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通过圆周率的形成过程,圆周长公式的推导、应用,让学生掌握圆周长的计算。从而为下节课学习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反求圆的直径或半径,作好了理论上的准备。应该说,这堂课起承前启后作用。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绕一绕、滚一滚,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什么是圆周率。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 通过对圆周率π值的探求,培养学生科学的和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及数学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课件、带绳小球,圆规,尺子,保温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复习:圆心、半径、直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略去)

  2、课件出示问题情境:龟兔赛跑

  师评价:你们对圆的认识很到位,下面我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哪个同学愿意说说故事的大概意思?(学生说)

  师:兔子因骄傲自大输了比赛,过后很不服气,于是想出一个办法,进行第二次比赛(课件出示),你们猜,这次谁会输?

  提问引导:

  (1).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实际就是求正方形的什么?(正方形的周长)

  (2).正方形的周长怎么求?用字母怎样表示?

  (3).正方形的周长与谁有关?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周长是边长的4倍。

  (4).兔子沿着圆形的路线跑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圆的周长)

  3引出课题:

  那到底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到底哪个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上完这节课后,我相信同学们都会解答这个问题了。(板书: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情景,引发求知欲望,引出新课,同时为后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教学做好铺垫。]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的周长。

  (1)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中最大的圆用手摸一摸哪个是圆的周长?指一名到前面摸一摸。注意起点、终点。

  (2)同桌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生: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3)电脑出示圆的周长概念 ,读一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摸,动画看,动嘴说,引出圆周长概念。]

  2.化曲为直,引发求知欲。

  (1)我们想知道你课桌的周长怎么办?

  生:用直尺量出课桌的长和宽。

  (2) 实物演示:老师这有一个杯子,用它喝水有时烫手,我想编一个隔热套, 用直尺测量它的周长方便吗?

  生:不方便,因为直尺是直的,而圆的周长是曲线围成的。

  (3)用什么办法化曲为直测量出圆的周长呢?(学生讨论)。谁来说一说?

  ①用围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围)

  问:要注意什么?

  生:先拉直后,只能量围的一周的长度。

  ②用滚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滚)

  问:要注意什么?

  生:在圆上先作了记号,沿直尺滚动一周。

  师:你们棒极了。用围和滚的办法可以把圆的周长转化为直线来测量。是不是所有圆的周长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测量呢?

  (4)谁能用围的方法量一量黑板上圆的周长?

  两名学生量。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5)老师拿一条绳子,在绳的一端拴上一个小球,甩动绳子使小球转动起来。

  问:小球转动时走过的路线成什么图形?这个圆的周长能用围、滚的办法测量吗?这说明不是什么样的圆都可以用围、滚的办法测量。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出一种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比如像正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操作,如:量桌面周长,测量保温杯隔热带,如何测量黑板圆的周长,如何测量带绳小球绕成的圆等,将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在教给学生围、滚的方法同时,引起学生思维冲突吗,激发求知欲。]

  3寻找关系,创设情景,测量圆的周长

  (1)出示探究:a:正方形的周长和谁有关?有什么关系?

  (板书:c=4a)

  b、那圆的周长与谁有关呢?有怎样的关系?(课件出示验证)

  c、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的周长 直径

  (2) 问题情景:是不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也像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之间那样存在着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呢?同学们今天也当一次数学家,看看我们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下面我们进行一组实验,看看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到底又怎样的关系。

  (3)小组合作,测量数据。

  ①拿出你们的学具圆,汇报一下,直径分别是几厘米?(5cm、10cm、15cm)

  ②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围或滚的方法量一量圆的周长,并算一算,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关系?请小组长负责分工,看哪一组量得准,算得快。结果填在表格中。

  (4)比较验证,揭示规律:

  ①汇报交流:通过测量和计算,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直径不同,周长也不同,但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②问:是不是所有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呢?

  电脑演示围、滚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看看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小组实验操作与计算、电脑演示验证等,让学生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4.介绍圆周率,推导公式,探求新知(重点和难点)。

  (1)引导得出圆周率概念:

  师:看来圆不论大小,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个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师质疑:为什么我们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会不一样?解释:测量误差)。数学上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这个固定不变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用式子表示是:

  补充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固定)

  教师讲解:π=3.141592653 ‥‥(无限不循环小数)

  π≈3.14

  (2)引导自学圆周率小资料:其实,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这个问题了,关于这方面知识,我们可以在课后自学书上p63表后相关介绍。

  师:现在,我们根据这个规律能否探究出圆的周长公式呢?

  (3)公式推导:

  师指圆周率公式:刚才我们通过自学知道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用字母表示是:

  板书:C÷d=π

  师:已知圆的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板书:C=πd

  师:已知半径怎么求圆的周长呢?

  板书:C=2πr

  问: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周长?(强调:d、r)

  师:这样,今后我们要知道圆的周长不但可以用围或滚的测量,现在我们还可以用公式计算了,下面我们就应用这两个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解决龟兔赛跑问题:

  问:学了周长公式,现在你们会解决龟兔赛跑问题了吗?

  ? 学生尝试解答

  ? 指名板演,

  ? 集体订正,问:这位同学是利用什么公式做的?需要什么条件?

  ? 教师课件演示规范步骤。

  (2)实际应用:汽车车轴距离地面0.4米,车轮滚动一周是多少米?如果车轮滚动了1000周,那么汽车行了多少路程?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在应用环节设计了两个例题,一是解决课前的问题,是已知d求c。二是小车轮胎问题,是已知r求c。这是两个学生经常接触的数学问题,具有代表性。]

  (三)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出示填空)

  1、基础练习:(略)

  2、知识延伸:(略)

  3、课后思考:(略)

  [巩固练习设计三个层次:基础题是解决当堂重要知识和易错点;提高题是让学生能综合利用;课后思考是为下节课承前启后.]

  (五)作业:

  1、花瓶最大处的半径是15厘米,求这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口的直径是16厘米,求花瓶瓶口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底的直径是20厘米,求花瓶瓶底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钟面分针长10厘米,求针尖一天走过多少厘米?

  3、喷水池的直径是10米,要在喷水池周围围上不锈钢栏杆2圈,求两圈不锈钢总长多少米?

  (六)板书设计(略)

圆的周长教案 篇8

  教学内容:教材第62-64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实践探索,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根据公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观察、试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会“由曲变直”的转化思想。

  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七窍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倍数关系和圆周率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直径分别为5、6、7、8、9、10厘米的圆纸片、绳子、表格。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创设情境,认识圆的周长。

  师:李奶奶决定让小明和小刚进行一次跑步比赛。方案是这样的:让小明沿着一个边长为d米的正方形跑道跑,让小刚沿着一个直径为d米的圆形跑道跑(假设他俩跑的速度一样);方案一公布,小明就说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个方案公平吗?要想判断这个方案是否公平,必须要知道他们所经过的路程是否相等,就必须要算出各自跑道的什么?(周长)

  师:对,要知道他们所经过的路程是否相等,就必须要算出各自跑道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圆的周长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故事的引入给下面将要学习的内容做了一个情境铺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自然而然地引出新知。

  引导探究,展开新课

  1.情境导入,借助教具直观感知,认识圆的周长。

  (1)出示教材62页情境图,想一想,要想计算分别需要多长的铁皮,实际上是求什么?(圆的周长)

  (2)你知道圆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吗?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片,指出哪一部分是圆的周长?

  (3)围成圆周长的是一条什么线?

  明确圆的周长的概念:围成圆的封闭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测量圆的周长。

  (1)滚动法。

  拿出一元硬币,提问: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一个圆的周长呢?(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考虑)学生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

  滚动法: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教师强调:用滚动法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①要做好标记;②不能滑动,要滚动;③要滚动一周,不能多,也不能少。

  小结:对于较短的圆形物体的周长,我们可以用滚动法测出圆的周长。

  (2)绕绳法。

  课件出示:一个圆形水池,提问:要测量这个水池的周长用滚动法可以吗?那你们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学生提出可以用绕绳法测量)

  绕绳法:用一根绳子绕圆形水池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绳子的长度,即可得出圆形水池的周长。提醒学生用绕绳法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一定要将绳子拉直再测量;②绳子是无弹性的。

  (3)是不是所有的圆的周长都可以用滚动法和绕绳法测量呢?

  教师甩动一端系着线的小球问:你们看到了一个什么图形?这个圆的周长能用上面提出的方法测量吗?

  经过对比,感受滚动法和绕绳法两种测量方法的局限性。

  3.操作实验,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1)观察猜想: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学生猜想:可能与它的直径或半径有关。

  课件演示:圆的周长随着直径或者半径的变化而变化。

  (2)动手操作,找出规律。

  四人一组,合理地分配任务,分别量出圆片的直径和周长,并用计算器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逐项填入表中。例如:

  周长c(cm)直径d(cm)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3.14213.14

  9.533.17

  12.643.15

  15.853.16

  31.4103.14

  (3)观察表中记录的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

  ①你发现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比值都是三点几)

  ②你认为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是什么关系?(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进一步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下面我们共同来验证一下之前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课件出示:圆的周长随直径的变化而变化,而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值却是一个定值)

  (5)认识圆周率。

  ①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有谁知道它叫什么?(圆周率)

  ②圆周率的概念是什么?(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③关于圆周率,你们还知道什么?(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3.1415926535……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

  ④感受文明,激发情感。

  结合教材63页的资料介绍《周髀算经》中“周三径一”的说法,介绍祖冲之在求圆周率中做出的贡献。

  (6)总结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①根据刚才的探索,你能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圆的半径×2×圆周率)

  ②如果把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你们能总结出求圆的周长的字母公式吗?(c=πd或c=2πr)

  ③小结: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π倍。

  (7)进一步明确复习题答案。

  结合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说一说小明和小刚谁先跑完?小明跑完一圈的路程是4d,小刚跑完一圈的路程是πd,4比π大,所以小刚先跑完。

  4.学以致用。

  课件出示例1,这辆自行车轮子的半径大约是33cm,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多远?(结果保留整米数。)小明家离学校1km,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

  学生读题后自己完成。让学生板演。

  c=2πr

  2×3.14×33=207.24(cm)≈2(m)

  1km=1000m

  1000÷2=500(圈)

  答: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2m。小明从家到学校,轮子大约转了500圈。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做例1,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点拨引导,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巩固练习,提升能力

  1.完成教材64页1题。

  2.判断。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

  (2)圆的周长等于圆周率与直径的乘积。( )

  (3)当半径为3cm时,圆的周长为18.84cm。( )

  (4)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

  3.爸爸用卷尺量得圆桌面的周长是4.71m,这个圆桌的直径是多少?

  4.完成教材66页7、8题。

  课堂总结,评价拓展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教材66页9、10题。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周率: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比值。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通常取3.14。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圆的半径×2×圆周率。

圆的周长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际测量计算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通过对比分析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3.能用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4.通过对圆周率的计算,渗透爱国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块钟表

  问题1:你能猜想小秒针的顶端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所走过的轨迹是一个什么图形吗?

  学生猜想。

  教师演示小秒针的运动过程,证实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

  问题2:你能知道不知疲倦的小秒针顶端,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有多长吗?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先计算出走一圈的路程有多长,在计算出走60圈的长度。

  师:非常好。那么小秒针走一圈的路程,就是这个圆的周长又怎么来求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引入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身边的实物引入新课,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

  二、动手量一量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好的圆,小组内交换圆,合作完成下表,看哪一组完成的最快。测量值精确到毫米。

  物品名称

  周长

  直径

  1号圆

  2号圆

  3号圆

  4号圆

  教师评价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

  (设计目的:强调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是怎么测量的,并展示一下小组测量的结果。

  学生展示小组的'成果。

  (设计目的:通过实物投影,向其它小组的同学展示本小组的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

  三、对比分析

  师:观察一下我们得到的几组数据,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学生自由谈。

  学生发现:1. 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点。2. 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与直径相乘可以得到圆的周长。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圆,现在看一下老师是怎么测量这个圆的周长的。

  课件展示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对比分析表格,教师课件展示圆的周长的测量过程,让学生能对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激发学生想要知道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的热情)

  课件展示:圆的周长随直径的变化而在变化,而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值确是一个定值。

  (设计目的: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得到结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定值,顺利得到圆周率的值)

  小结1:圆周率: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π=3.1415926535……,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取它的近似数π≈3.14。

  你知道吗?我们的祖先在圆周率的计算上可是有着辉煌的成绩的,你能讲给同学们听吗?

  学生自由谈。

  我们有这么伟大的祖先,相信我们这些站在伟大巨人肩膀上的现代中国人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讲故事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小结2:你能通过分析表格得到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了吗?

  学生回答。(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和对表格的分析学生可以很容易的回答这个问题。)

  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计算公式:C=πd或C=2πr

  四、动手做一做

  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应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来解决问题。

  1.计算圆的周长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

  (设计目的:通过简单的图形计算让学生理解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并强调解题的书写过程)

  2.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设计目的:通过转化把由半径求周长的问题转化为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

  3.小组交流错误原因。(可让其他学生避免同样的错误)

  (设计目的:通过实例计算,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的作用,又可为最后的实践题打下很好的伏笔)

  4.现在你能告诉大家不知疲倦的小秒针顶端,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了吗?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想得到什么样的数据。

  (设计目的: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此题和前面的引入题互相呼应,做到解决问题有始有终)

  五.你能说说在这一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吗?

  可让学生从知识点,从测量方法——能力点,数学史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

  六、课外合作:

  小组合作完成,应用你的知识,想办法测量一下,从学校大门口到圆城楼门口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

  (设计目的:让学生真正能够达到学习上的学以致用,并且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圆的周长教案 篇10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根据这一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突出两点,一是让学生主动经历数学结论的猜想动手操作,实践验证以及表述的过程;二是对学生放手,还学生自主的空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贯穿课堂的始终。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并初步认识了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又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基础。学情分析:学生虽然有计算直线图形周长的基础,但第一次接触曲线图形,概念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周率的含义会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

  1、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并能正确灵活应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实验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学习过程,认识圆周率。

  (2)经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发现、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以及发现规律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探究问题的乐趣;

  (2)结合圆周率的介绍,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科学精神的教育。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⒈圆形物体实物,。

  ⒉每个学生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片,一根线,一把直尺。

  四、教法:

  1、自主探究法。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寻求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2、合作交流法。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五、主要教学环节与设计:

  通过以下环节教学本课: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四、畅谈收获,课外延伸

  六、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师:

  哪些同学会骑自行车?在骑车时,车轮向前滚动一周,行驶了多长的路程?怎样计算?(出示车轮向前滚动的录像。)

  生:求行驶多长的路程就是求圆形的周长。

  师:今天就来学习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从学生熟悉的自行车入手,让学生感知求车轮滚动一周就是求圆的周长,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 直观感知什么圆的周长通过以下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圆的周长。

  1、请你指出老师手中圆形物体的周长。准备一些实物有硬币、茶杯垫,让学生用手在圆周上滑摸等方式认识并理解圆的周长。

  2、分析比较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各有什么不同?

  3、指一指、描一描自己手中圆片的周长。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后,初步感知圆的周长就是圆一周的长度。更增强了对圆周长的感性认识,并形象理解圆周长的意义。

  (二)探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这一内容,我安排了三个环节:

  1、揭示矛盾,产生探索新知欲望。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预设的几种情况:

  (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2)“缠绕”——用绳子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拉直;

  (3)“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小结:以上的几种方法都是要“化曲为直”。

  出示地球图片。

  如果要计算地球赤道一周的长度,用刚才的绕线法、滚动法显然都无法测量怎么办?我们需要探讨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白 “缠绕”、“滚动” 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引发其探索“计算公式”的积极性、必要性,为深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问题作好了“心理”铺垫。这样的矛盾,反而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操作实验,探究圆周长计算方法在这一内容中,探究圆周率,理解圆周率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我设计让学生分小组合作,通过“猜想——实验验证——归纳概括得到结论”来完成。

  (1)猜想,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重点解决“周长与什么有关”的问题。

  师: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圆直径长,周长就大;直径短,圆周长就小。

  (2)实验验证,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周长与直径之间固定的倍数关系,重点解决“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实质关系”的问题。

  师:我们知道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呢?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

  请同学们分组做个小实验,请利用手中的学具,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记录在表格中。请你按照“我们组利用什么方法——过程怎样——结果如何”的顺序汇报实验过程

  小组汇报:

  生:我们测量的第一个圆直径是10厘米,周长是31厘米,周长是直径的3.1倍。第二个圆直径是2厘米,周长是6.5厘米,周长是直径的3.25倍。第三个圆直径是5.5厘米,周长是16.5厘米,周长是直径的3倍。

  师:通过计算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

  追问: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圆周长与它直径都有这种关系呢?

  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任何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

  师:由于测量时存在误差,导致结果不太一样,这很正常。你们的研究结果已经很接近数学家的结果了。谁知道我们把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叫做什么?

  生:圆周率。

  师:你对圆周率还有哪些了解?

  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经过数学家周密计算发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这个倍数叫做圆周率。读作π。对圆周率的发现最杰出的贡献者是祖冲之。圆周率是一个无限小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计算到了小数点后上亿位。小学阶段取它的近似值为3.14。板书:π≈3.14(出示相关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在小组中操作、交流、观察等活动,亲历感悟发现知识,达到理解的目的。圆周率有的学生早已知道,圆周率的有关知识是在师生共同补充交流中得到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祖冲之的事迹是一个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使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得出结论师:你知道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了吗?

  生:知道。

  板书公式:C=πd,C=2πr

  设计意图:推导圆周长公式,解决好了圆周率的问题,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第三个环节: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是对我们所探究结果的运用,即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解决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车轮向前滚动一周,行驶了多长的路程?做到首尾呼应。

  2、设计了三道有梯度的练习:①d=5米, C=?②r=5厘米 C=?③C=6.28米d=?3、明辨是非,下面的说法对吗?

  ①π=3.14( )

  ②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

  ③圆的周长是它的半径的2π倍。( )

  意图:设计有关圆周率的判断,是帮助学生巩固新概念,加深对圆周率的理解。

  第四个环节:畅谈收获,课外延伸作业:

  赤道就像地球的“腰带”,它的长度大约是4万千米。你知道地球的半径大约是多少吗?

  设计意图: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我设置了与前面相呼应的求赤道周长的课外的拓展。这样的设置,把课堂的教学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学习方法,获得情感态度等体验。)

  七、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化曲为直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C÷d=π 3.14×20=62.8(英寸)

  C= πd 答:车轮向前滚动一周,行驶了62.8英寸。

  C=2πr

【圆的周长教案范文10篇】相关文章:

1.有关圆的周长教案九篇

2.《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3.关于圆的面积教案3篇

4.精选圆的面积教案4篇

5.【精品】圆的面积教案四篇

6.《圆》教学反思

7.关于圆的数学试题

8.《梦圆飞天》阅读答案

9.《梦圆飞天》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