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1-06-02 23:19:36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语文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创意说明】

  这两首散文诗,形象生动感人,情感美好真挚,语言清丽流畅,是进行朗读训练的上佳文本。教师以其中的一首诗为范本,在精心设计的有序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形象,品味情感,并加以朗读技巧的指导,再以另一首诗作方法实践,自学自读,使学生掌握诗歌朗读的基本方法,学会感情朗读。

  【教学设计】

  一、设情境、激兴趣、导入新课

  1、设情境:

  教师朗读《花之歌》(节选):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比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2、激兴趣:

  老师读得好不好?想不想和老师读得一样好?

  3、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散文诗《组歌》,学习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听读、入诗境、绘形象

  诗歌是靠形象来传情达意的,读诗,先要感受诗中的形象特点。

  1、请同学们闭上眼,美美地听读第一首《浪之歌》,边听边想象其展现的画面,进入诗境,听后谈一谈你所感受的浪是怎样的形象。

  播放《浪之歌》的配乐朗诵,学生凝神细听听。

  2、听读了《浪之歌》,我想,大家的心中一定都充满了对浪的感慨,那么就试着来完成老师的题目吧!

  你在听读中感受的“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说一说你的理解。

  学生充分发言,教师不作评点。

  3、刚才同学们说了自己对“浪”的形象的理解,口说无凭,课本为证!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浪之歌”,从文中找到支持你观点的诗句,并把它读出来吧!

  4、点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5、总结“浪”的形象:

  “浪”的形象感知可能有一定难度,可视课堂情况引导学生先从前4个诗节感知“浪”的热恋中的情人形象,再由后2个诗节感知“浪”多情浪漫的形象特点。

  多媒体显示:海岸的情人

  人间世界的守护者

  博爱者

  三、品读、察情感、悟意蕴

  刚才同学们在朗读诗句时,老师反复地要求同学要读出感情。老师是要告诉你们,诗根情,诗中的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承载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下面请同学们再读《浪之歌》,品味诗中的情感意蕴。

  1、学生轻读《浪之歌》,讨论交流。

  2、总结:

  前4个诗节总体上抒发了热情洋溢的爱恋之情,后2个诗节则抒发了博大深沉的爱恋之情。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

  多媒体显示:炽热深沉的爱

  四、美读、习技巧、传情意

  读诗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活动,当我们在想象中进入诗中的意境,体悟到诗中美好的情韵而又能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这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

  1、重点读后两个诗节,教师作朗读技巧指导。

  2、技巧简介:

  语音──轻重;语速──缓急;语调──抑扬;节奏──顿挫。

  停顿:

  ⑴生理停顿;

  ⑵语法停顿;

  ⑶强调停顿。

  语速: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语调:

  ⑴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⑵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⑶平调,这种调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⑷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五、实践,自主学习《雨之歌》

  1、通过刚才对《浪之歌》的学习和朗读,同学们应该掌握了朗读诗歌的基本方法。现在,请大家自主学习《雨之歌》,按下列步骤,练习朗读:

  一读:

  感知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

  二读:

  体味情感。注意语流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

  三读:

  进入情境。注意语气的轻重抑扬,注意体现散文诗的抒情性。

  2、学生讨论交流阅读心得:

  形象──奉献者,传情使者。

  情感──慷慨无私的爱。

  3、全体和乐朗读《雨之歌》。

  六、结语

  诗人敏感而多情地体察寻常生活,激荡出心灵的鸣唱,展现了海浪和雨水的诗意形象。同学们也通过自己深情地朗读再现了诗情画意。谢谢同学们和老师度过了美好的45分钟!

语文教案 篇2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洋溢着友爱的文章,课文写小青蛙因从来没有收到过信而难过,小鸭子知道了,就给青蛙写了一封信,青蛙收到小鸭子的信后,十分开心,和小鸭子一起唱啊跳啊。课文配有三幅插图,分别表现“青蛙等信、小鸭寄信、青蛙收信”三种不同的情景,学生在学文、看图的过程中,体会到关心别人,能给别人给自己带来欢乐。

  【设计理念】

  本文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说话、识字训练,给学生创造“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机会,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1、比鲜14个生字,会写8个字;学习新部首“爪字头”。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倍得好朋友之间需要多关心、多沟通,才会更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识生字和练习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能给朋友带来快乐,就是自己的最大的快乐。

  【课前准备】

  小鸭子的信稿、录音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读信激疑,揭示课题

  1、毙∨笥眩你们有谁曾经写过信或者收到过信吗?

  2、闭饫镉幸环庑牛是谁写给谁的?你们想看看吗?

  3、倍列牛说说这是谁给谁写的信?

  4、卑迨榭翁猓齐读课题。

  5、倍亮丝翁猓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如:

  (1)小鸭子为什么要寄这封信给小青蛙?

  (2)青蛙收到的信写着什么内容?

  6、蔽颐且黄鸲量挝模把答案找出来吧?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由疑促思,整体感知

  1、毖生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多拼读几次。

  2、碧课文录音,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3、背鍪旧字卡片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

  4、弊远量挝模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毙∽槌ご领小组成员再读课文,学习小组共同讨论问题答案。要求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再向伙伴说说。

  2、被惚ń涣鳎

  (1)小鸭子看到好朋友小青蛙因从未收到信而难过,所以给小青蛙寄信,让它得到快乐。

  1)让学生把相关段落找出来读一读(一、二自然段)。

  2)观察图一、图二,让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把图画上的内容概括出来。

  3)(多会关心人的小鸭子呀!班里有

  爱心的小朋友,请你们跟小鸭子一起去安慰小青蛙吧。)让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三自然段,体会青蛙难过的心情。

  4)小结过渡:小鸭子的安慰,没有改变青蛙的心情,它仍然是没精打采、伤心。收到信后会怎样呢?

  (2)小青蛙收到信后的心情是惊喜、高兴、快活。

  1)终于收到朋友的来信了,多么开心呀!我们帮它把信念出来吧!

  2)观察图三中小青蛙、小鸭子的表情,体会它们开心、快乐的心情,请学生把它们的对话读出来。

  3)朗读比赛:自由组合,两个好朋友一组进行对话朗读,其他同学当评委,评评哪两个朋友读得好。

  4)小结:小鸭子给小青蛙寄信,看到青蛙快活,自己也快活。

  四、总结课文,参与实践

  1、闭馄课文写了小鸭子看见青蛙,因为没收到过信而难过,于是关心、安慰它,给它寄信,小鸭子给朋友带来欢乐,自己也快乐。

  2、鼻胙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朗读课文。

  3、鼻胙生也像小鸭子一样,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一封信。

  4、毖生送信、读信,感受其间的快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课文写了谁给青蛙写信,为什么要写信,青蛙收到信后的心情,以及小鸭子的感受。

  二、再读感悟

  1狈纸巧朗读:请学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分别朗读青蛙、小鸭子的对话,其他同学朗读叙述的话。

  2贝着头饰表演朗读。

  三、合作识字

  1、备聪翱挝囊求认识的生字卡片,小组内相互认读,比比谁记忆的生字多。

  2、蓖桌认读要求写的生字,相互检查,相互纠正,读准字音。

  3、敝傅际樾础

  (1)认识新部首“爪字头”。

  (2)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笔顺容易错的字、难写的字。

  (3)指导书写“非、采、爱”,注意“非、采”的笔顺,“爱”在书写时上中下三部分应对齐。

  (4)学生进行描红练习,老师评价谁写得好。

  4、备生字组词。

  四、积累词语

  1、比隙链视锘豪锏拇视铩。

  2、贝涌挝睦镎页鱿不兜拇视铩。

  3、毖〖父龃视锼稻渥樱把句子说给同桌听,让同桌评价。

语文教案 篇3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

  板书:

  20、蚂蚁 和 蝈蝈

  夏天 满头大汗 自由自在

  冬天 舒服过冬 又冷又饿

  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生活。

  《蚂蚁和蝈蝈》说课稿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本课是第二课时,我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依据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体系的理念,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为主要教学形式,采取看看、说说、读读、演演等多种手段让每个孩子都喜欢读书,主动地把读书视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努力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一、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1、充分运用形象直观的图片,比如夏天蚂蚁辛勤地搬粮食,蝈蝈自由自在地玩乐;冬天蚂蚁们在洞里安然过冬,蝈蝈们又冷又饿,下场悲惨等等,都以图片示之,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2、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使每个孩子都有评价他人和被评价的权利。“哪一句或者哪个词读得最有感情?”“你觉得还有哪个词要读得有感情?带领大家读读这个词好吗?”或赞赏或提出异议。这样不仅能刺激孩子的读书欲,而且极大程度地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落到了实处。

  二、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自主探究。

  1、课始,我就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读书有目的,有收获。

  2、理解“神气”“神气不起来”等词,让学生表演,把握住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留下鲜明印象。

  3、由于我采用倒叙方式,先学习结果(第三节),再学习原因(第一、二节),我估计学生难以一下子进入文本,深入感悟,所以我先让学生看图说话“蚂蚁们有的______,有的_______,个个___________。蝈蝈们有的______,有的_______,个个___________。”把图意说清楚、说完整,这样容易进入文本、理解文本(第三节),还不局限于文本的语言,从而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探求拓展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课程标准总目标之一就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本篇的情境适合学生发展想象。

  如:教学第二节时,提问:蝈蝈会怎样嘲笑蚂蚁?故事的结局也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通过提问:第二年的夏天又到了,太阳仍然火辣辣地烤着大地,这时候假如这些蝈蝈还活着,它们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对结局再创想象。

  学生的想象既有蝈蝈的直接感受,又有蝈蝈的内在心理。两次想象对比,相异而丰富。突出了的主题,促使学生的思维纵深发展,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此外,我还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我抓住典型语言,用正确的句式规范学生的语言进行训练,培养学生主动地说、准确地说、生动地说,使语言积累与知识巩固、情感体验相得益彰。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乐学、善学,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敢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氛围,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实用】语文教案三篇】相关文章:

1.【实用】语文教案四篇

2.实用的语文教案三篇

3.实用的语文教案3篇

4.【实用】语文教案范文合集5篇

5.公输语文教案

6.识字语文教案

7.人教版语文教案

8.语文园地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