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作文[优秀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的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的作文 篇1
摘要: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许多语文教师都对此表示很头痛,因为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写作,对他们进行写作指导是有一定难度的。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我国的新《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以后,就对我国学生写作方面有了更加具体化的要求,即学生作文教学绝不可以是一种应付公式的存在,它应当是可以表达出学生真实情感的文章,是学生心灵的表达,因此,在要求学生进行写作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要求。这个要求给语文教师的启示就是:作文课堂教学应是以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有效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习作时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实现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呢?我认为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以往作文教学都是根据教材要求,每次上完一个单元就让学生习作,叫同步训练,这种方法当然也管用。但是固定了学生的选材范围。领会能力强的学生当然不在话下。学困生就感到吃力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领会程度布置习作,让学生感兴趣,这样作文起来就会轻松了。
在新课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习作,这样的编排就很科学,有三个题材供学生选择:1写“难忘的第一次”;2.请你认真观察某个物品加以想象,悟出一个道理;3.写观看漫画“假文盲”的感受。从这三个题目看,第二和第三个题目很多学生是放弃选择的,因为他们不感兴趣。而大多数学生选择了第一个题目,因为他们亲身经历过了,所以记忆犹新。有话可说,写起来就轻松了。给学生选择大的习作空间,学生才会感兴趣,才能达到习作的目的。因此,注重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是很有必要的。
二、注重学生的习作感悟
以前,很多语文教师非常重视习作方法的指导,文章的“开头――过程――结尾”用什么样的方法写,怎样写都一一讲述得清清楚楚,甚至一节课时间几乎都用于指导上,这种限制思维的指导显然是不科学的,会导致学生的习作千篇一律,没有创意。
在一次统考评卷抽查中,我发现五十个学生的作文,就有几个学生作文雷同,他们几乎都是写同样的事情。例如:作文要求写“我与书的故事”,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看完一本书后的感受。写记叙文的学生中,九个学生这样写“我把书收在怀中,不让雨水淋湿,回到家里,书安然无恙,我却成了落汤鸡。”显然,这些学生要么是在教师范读佳作时记牢了人家作文精彩的片段,要么是教师在指导时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只能如此写才符合教师的要求,学生的个性化容易受到压抑,自然在习作中自我表达的情感也不会流露。然而,要张扬学生自身的习作个性,主动习作极需要依靠学生自身的习作感悟,哪怕教师在作文课堂中只讲了一篇文章开头如何写,只要学生一旦有了习作感悟,他就能按自己的思维发展很快把过程、结尾写出。学生习作感悟就如同我们平常所说的语感一样,有语感,对文字的理解就会顺理成章。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注重学生习作感悟是非常重要的。
三、注重习作教学中的发展性
如果教师以看学生习作结果,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将会产生低效率的作文教学水平,那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往往从学生习作的字数,学生习作中的文字表达的优美与否,文章结构等这些结果来看待学生的习作,这很容易导致教师向学生的习作提出高要求。对于不会写或写不好的学生只会挫伤他们的写作自信心,让学生怕写作文以致写不出文章;对于能写的学生则让他们在习作中只向教师的目标迈进,凑字数、抄袭范文,乱套结构的现象就会出现。学生习作根本谈不上有独特的个性,而且这也只不过是“要我写作文”而已。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习作的发展性过程,学生习作完全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张扬了个性,作文教学实效就会大大提高。
四、注重学生生活体验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这就表明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不少教师虽然理论上认同这个观点,但实际上与其背道而驰,刻意追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范文进行习作,立意要统一,写法要统一,这样的作文训练使得学生思维个性严重地受到束缚,学生作文也就只能够造就出“固定式”的文章。然而,真正实现个性化文章并不是依靠教师灌输习作观念,而是让他们亲自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的心灵、思想说话,让真实作文在他们心中安营扎寨。比如,习作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农村的孩子参加了劳动,他们会懂得马蹄草是生长在泥土里的,他们会知道怎样去从泥土里挖出来。而城市的孩子可能就认为是长在树上的,或者有的只知道市场上有;城市的孩子只知道老鼠是坏蛋,要消灭它,也知道鼠肉能吃,味道不错,但你要他写怎样捉老鼠,他就不知道了。而农村的孩子,就能把捉老鼠的乐趣写得具体生动,原因就是他有生活的体验;同样,你让城市的孩子写参观记,他们去参观过了,所以能写,而农村的孩子,连城都没进过,更别说去参观风景名胜了,要他们写就写不出来。因此,同一题材的习作,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体验不同,写出的文章就不同。这就表明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就是他们心灵的'轨迹,也是他们习作的真实题材。“新颖的题材源自真实”,正是这样―个道理。由此可见,注重学生生活体验,才会让作文教学走上一条光明的大道。
五、注重多元的开放式习作评改
我国传统的对学生习作之后的评价都是教师的工作,而对学生习作后进行评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评改作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写作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写作水平。而把所有的批改任务都交给老师来做就很容易会造成其用主观标准去对同学们的作文进行评价,从而造成落差特别大的现象发生,结果是评价为低下的学生则受到了习作上的打击,习作上稍有进步的学生却受到了忽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学会评价与修改自己的作文,实质上也是对这种教师包揽一切的习作评改的改革。
小学的作文 篇2
内蒙古,这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人物。比如攻入德国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蒙古语中是草原上的雄鹰。
室韦是内蒙古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的一个小镇,在室韦和俄罗斯交界的地方住的是勤劳朴实的室韦人。来到室韦,你会从人群中发现一些俄罗斯人,其实,他们只是祖父辈或父辈和俄罗斯人通婚后生下的后代像俄罗斯人而已。在室韦家家都住雕花木刻房(俄罗斯传统民居),让你感受到浓厚的俄罗斯民俗风情,在室韦家家都开家庭旅馆,各有特色,但有一样你会发现,每一家都有秋千,因为俄罗斯人认为秋千是一项放松的运动。是有钱的的'象征。吃完晚饭去散步,你不妨买点列巴,列巴的意思是俄罗斯大面包,品种可多了,有脆脆的,轻轻一碰就碎了;有蓝莓的,香味直冲着鼻子钻,有软软的,吃下去奶香立刻融入全身……傍晚,天还亮着你就困了,想睡了,这也不奇怪,在室韦8/9点天还亮着。睡着时连梦都梦得是香喷喷的列巴……在梦里”“吃完”起床后又吃一顿。
室韦,真“好吃”啊!
小学的作文 篇3
我有一个弟弟,他刚满一周岁。活泼好动,机灵可爱。有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一对小耳朵,高高的鼻子,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和一张樱桃般的小嘴……我的弟弟是我们全家的“开心果”。
我弟弟很调皮,有一次,他在地上爬来爬去,爬到沙发上把我折好的`衣服丢在地上,只好让我再捡起来重新折好。他也很讨人喜欢,只要你和他亲密接触的话,他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打你一耳光,让周围的人哈哈大笑。他最搞笑的是学走路的时候,走起来歪歪扭扭像一只刚出生的“小企鹅”。他的看家本领是模仿能力超强,模仿我写字,模仿妈妈剪指甲,模仿别人说话等等…,他模仿我叫爸爸,还叫得很准呢!他会叫爸爸,不会叫哥哥,我就吃醋,然后教他练习叫哥哥,几天后弟弟会叫一点,但把哥哥叫成“蝈蝈",过了一周后我又问弟弟,结果弟弟把哥哥叫成“狗狗”,又过了几天他终于会叫哥哥了。
我的弟弟还很固执,他要的东西非得到手不可。有一次我拿走他喜欢的玩具“机器人音乐机”,他就扯着我衣服不放,直到给回他才肯松开。
我的弟弟叫赖宣源,他很喜欢有客人来跟他玩,那样子会非常开心得手舞足蹈像个快乐的“小精灵”!请你们有空过来我家做客吧!我和弟弟会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
我爱我的弟弟,希望他快乐健康成长!
小学的作文 篇4
那天是大年三十,是小孩子们最爱的节日,因为那天可以不用上学,可以尽情地玩儿,男孩子放着各种花炮,女孩子穿着最漂亮的新衣,还能吃到许多好吃的:烧鸡、烤鹅、零食、糖果,……可就在这一年中最快乐的一天,却出乎意料地发生了一件尴尬的事。
因为大年三十要吃团圆饭,所以家家户户忙着准备酒菜,我家也不例外。这不,爸爸妈妈正在厨房里忙上忙下,像个转得正欢的陀螺。突然,妈妈放开女高音的嗓门叫道:“姑娘,去超市买条鳕鱼,我给你做麻辣鳕鱼。”这对于沉浸在电视精彩情节中的我来说,没有丝毫诱惑力,我仍然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这时妈妈拿着一个糖葫芦走过来说:“我给你一个糖葫芦,你去买鳕鱼,好不好?”见了吃的我立刻就答应了。妈妈怕糖葫芦弄脏我的手,随手给了我一张纸让我包糖葫芦。我把钱和纸都放在了兜里就高高兴兴地出发了。可走了一段路之后,糖葫芦的糖浆就往我手上流。我想起了妈妈给我的纸就从兜里掏出来包在竹签子下面,然后一边走一边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到了超市,糖葫芦也吃完了,我随手把竹签子扔到了路边正在“行走”的垃圾车上。
进了超市,我来到了鱼肉柜台礼貌的对售货员阿姨说:“阿姨,请给我称两只鳕鱼好吗?”阿姨笑着点点头,麻利地用袋子装上鳕鱼递给我说:“正好20元。”我从兜里拿出妈妈给我的钱交给阿姨就要走。突然,阿姨叫住我说:“你怎么给了我一张废纸呀?”“废纸?”我疑惑地放眼望去,那果然是一张废纸,“难道我扔的是……啊?20元!”我张大嘴巴,下巴差点掉下来。我赶紧翻兜,可结果就和我预料的一样:我把妈妈给我的20元钱用来包糖葫芦,结果连同竹签子一同扔进了垃圾车上。唉,都怪我粗心。没办法我不得已只好自掏腰包,用自己的'压岁钱来买鱼了。这一次我可亏大了,我吃了一个价值21元的糖葫芦呀。
回到家,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对妈妈说了一遍,并感叹道:“啊!天主,我的天主,这20元就这样白白献给您了。”妈妈也半开玩笑的刮着我的鼻子说:“下次可别这么粗心了,天主收到你的20元钱也一定会很开心的。”
唉,这一次我又为我的粗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下次我可千万要吸取教训。
小学的作文 篇5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特别爱占小便宜,所以人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财迷鬼”。他整天都在思索着,如何才能捞到好处,占到别人的便宜。
有一天,邻居家的小孩去买回来一袋盐。路过他家门口时,他看见小孩提着一袋白色的东西,以为里面装的是糖。于是他眼珠一转,心想:这回我又能占到大便宜了。他马上叫住了小孩,说:“你看,天上掉馅饼了。”小孩连忙抬起头来,朝天空望去。他趁小孩不注意,用事后准备好的.剪刀,在布袋上悄悄地剪开了一道口子。“糖”顺着口子流了出来。他迅速地拿出一个碗,接住了流出来的糖,然后便转身跑回了家,迫不及待地用开水把那碗糖冲化,准备喝一碗甜蜜的糖水。他抬起碗,一口喝光了碗里的糖水。“呸呸呸!咸死我了。”他边跺脚边把嘴里的水吐了出来 。原来他占便宜拿回家的竟然是一碗盐。
从此,大家知道了这件事后,都看不起“财迷鬼”,纷纷嘲笑他自作自受。
“财迷鬼”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图别人的小便宜,不然会失去做人的本色和别的尊重。
小学的作文 篇6
在一个炎热的中午,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禾苗被太阳嗮得弯下了腰,就连泥土也被嗮干了,空气散发出一股闷热的气息。
一个农民伯伯拿着镰刀,走在去农地的路上,路旁的庄稼也被嗮干了,世界万物也好似无精打采的模样。他穿着一件破烂的.蓝色衣服,黑色的短裤,上面还有不少补丁。头上戴着一顶草帽,肩上还搭着一条沾满汗味的毛巾。走在路上,他心想:我的庄稼一定会很好的,像是在安慰自己。
终于到了自己的农地,他拿着镰刀走下田里开始干活了,他低着头,握紧镰刀一下一下刨着干裂的土块,天越来越热,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老农的额头冒出,老农都顾不得用手去擦一下汗。他偶尔站起身锤锤己有些酸痛的腰,老农在一块大石头上歇了一会,又继续埋头苦干。干完农活后,在回家的路上,太阳光依旧无情的嗮在老农的身上,谁能明白农民伯伯的辛苦呀?他都已经七十八岁了。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份付出一份收获,一滴汗水一颗粮食;珍惜粮食是美德!这就是粒粒皆辛苦啊!!!
小学的作文 篇7
看了这个标题,你一定很好奇吧!这个“捣蛋大王”到底是谁呢?其实告诉你也无妨——她就是我五岁的小表妹佳佳。
佳佳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巴,脸上常常带着坏兮兮的笑容。我一看见她就害怕。
佳佳干的坏事比天上的星星还多,你就是请爱因斯坦来也数不清啊!比如说:把闹钟扔进水缸里——“我想看看它在水里会不会响。”把整碗饭倒在地上——“我在喂蚂蚁。”……到我家来,把玩具小熊的`头拧下来,装到小花狗的脖子上;把我的作业本撕了折纸飞机……她干的“好事”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所以大家都叫她“捣蛋大王。”
这不,今天她又来我家作客了,我如临大敌,急忙把摊在书桌上的书整理好、把玩具藏到床底下、把水彩笔放回抽屉里……最后关好小房间的门走下楼。
佳佳见到我,一个劲儿地叫“姐姐,姐姐!”并拉住我的手,还时不时的眨眨眼睛。讨厌归讨厌,她毕竟是我的小表妹啊。我高兴地说:“走,姐姐带你去超市里买吃的!”“不嘛,我要到你房间玩!”“不行!”我斩铁截钉地回答。“哇——我就要去,我就要去!”
妈妈闻声赶来,问明了情况对我说:“带她去!”
“妈妈……”我反抗道。
“孩子,不要这样,”妈妈小声地对我说:“我也知道她是个‘捣蛋大王’,可人家是客人呀。”
唉,我只好无可奈何地带她上楼……
“你在这儿好好玩,不准乱翻我的东西。”“嗯!”“不准撕我故事书!不准……”这时,妈妈叫我下去帮忙,我很不情愿,却又没办法,只好去了。
我“身在曹营心在汉”,满脑子都在想:这个捣蛋大王不知道又在干什么坏事……
终于得空了,我赶紧往楼上跑。一冲进房间,我傻眼了:佳佳把我所有藏起来的东西都翻出来了,坐在这中间,拿着蜡笔在一本书上画着什么。她一看我来,说:“姐姐你看看,我在画画。”我一个箭步冲上去把书抢来,妈妈刚给我买的《女巫》已经变成了大花脸。“你……你……”我已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唉!捣蛋大王——我该拿你怎么办呢?
【小学的作文】相关文章:
小学的小学作文07-24
小学的作文11-06
[经典]小学的作文08-05
小学的作文(精选)09-13
小学作文(精选)10-25
小学的作文11-07
(精选)小学的作文01-10
小学的作文(经典)12-28
小学的作文(精选)03-22
(精选)小学作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