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日记

时间:2024-07-15 16:38:44 日记 我要投稿

三年级数学日记

  不知不觉中一天又要结束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日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日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数学日记

三年级数学日记1

  我是一个资深的吃货。据说真正的吃货不仅会品世间之美味,还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暑假到了,我终于可以磨练厨艺了。于是,我叫上手艺不错的爸爸一起去菜场里买菜。今天,我打算要做一盘美味的红烧水潺。

  到了海鲜水产的摊位,我挑了一些新鲜的水潺放入了袋子,抬头问道:“老板,这一袋水潺几元钱?”叔叔二话不说就把这袋水潺放在秤上仔细称了称,笑了笑对我说道:“五两,正好半斤,8块钱。”爸爸爽快地付了钱。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在书上的成语:半斤八两。想到这,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大问号:同样是半斤,为什么一个是五两一个是八两呢?我马上拉了拉爸爸的手,贴着他的耳朵问了这个心中的疑惑。爸爸耐心地对我说:“古代的时候中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而半斤八两这个成语现在多比喻彼此差不多,不相上下。”“那爸爸为什么古代的时候是一斤十六两,而现代社会是一斤十两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呢!秦始皇在统一度量恒前,各个诸侯国之间的重量单位都各不相同,那时,李斯为了避免统一各个诸侯国后,在实行中会出现问题而被遭到秦始皇的罪责,就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重量单位,你来数数看,这四个字有多少笔画?”我数了数,一共16笔画!爸爸接着说:“李斯就这样规定了一斤等于十六两。”

  “回家之后,你再查查现在的一斤十两的来源。”爸爸意味深长地说道。“好的,但是我还是需要葱,爸爸等等我。”我马上奔到了买葱的摊位,向阿姨要了点儿葱,我大概比划了一下,阿姨装了一袋的葱给我问:“够不够?”我用手托了托袋子,不多不少,估摸着半斤都不到,我跟阿姨说:“半斤都不到的葱,能不能送我呢?”阿姨笑着说道:“好的,这些葱都送你了!但是你得买点其他的蔬菜,这葱就顺带送你了。”于是,我又挑了一些时令的小蔬菜搭配着,可以另制一盘菜肴。

  果不其然,我烧得红烧水潺赢得了外公外婆妈妈的连连称赞。爸爸提示我还有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我赶忙查起了资料。原来现在的质量单位是1959年调整过的,即一斤等于10两,所以现在的5两和古代8两是一样的,都为半斤。

  现在,我终于清楚地明白半斤八两的奥秘了!我发现生活里藏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吸引着我们探索数学更多的奥秘呢!

三年级数学日记2

  今天我在商店买了好多的卡片。到了晚上我要求妈妈陪我玩奥特曼卡片,妈妈说:“要不我们算一算奥特曼卡片的周长。”“好呀好呀!”我说。我们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用几张卡片摆成什么形状。结果是用16张卡片摆长方形。

  于是我们开始了,我们先用尺子量一下奥特曼卡片的长和宽,结果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

  现在我们开始玩这个游戏。我说:“用16张卡片摆成一排,这样的周长就是268厘米,算式是(16*8+6)*2=268厘米。”。妈妈说还可以分成两行,上行8张,下行也是8张,周长就是152厘,算式是(8*8+6*2)=152厘米。”我又说:“还可以分成四行,每行四张,这样的周长就是112厘米,算式是(4*8+4*6)*2=112厘米。妈妈问我:“梓浩,你有发现什么吗?”我说:“当然有啦!。那就是长和宽越接近,周长就越短。”妈妈说:“没错!”

  今天的周长游戏真是太好玩了!

三年级数学日记3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业,妈妈见了,便走过来,对我说:“紫妮,跟你玩个游戏吧!”“好呀!”我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纸板被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妈妈,游戏规则是什么?你快说呀!”我心急地说。“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假如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假如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妈妈笑着说。

  我见游戏规则这么简单,就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妈妈,妈妈笑了起来。“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呀想,终于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讲过的公式:奇数+偶数=奇数。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必然是偶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奇数,所以,无论指针转到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奇数。妈妈就是利用这个规律获胜的'。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它,就是无处不在的!

  作文评语:习作的结尾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深化主题。习作通过写妈妈和我做数字可能性游戏,突出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揭示数学来自生活又回归生活的数学素养,符合数学日记的基本要求。

三年级数学日记4

  今天,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垂直与平行,平行的意思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垂直的意思是如果两条线相交成直角,我们称它为垂直。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 垂直于平行的例子。我们每天走的马路两侧是平行的,如果它们不是平行的话,两条马路就会相交在一起,不能通行了。建造房屋的时候,砖块需要平行的叠上去,如果不是平行的叠砖块,就建不成这么多的高楼大厦,就算建成也会很快倒塌。

  生活中除了很多平行的现象,垂直的现象也比比皆是。比如我们上课用的课桌,坐的椅子,四边都是垂直的'。我们看的电视,用的电脑四边也是垂直 的……

  看来垂直和平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到处可见。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这些许许多多的有趣的数学现象。

  

三年级数学日记5

  今天,我在书上看见一道很难的题目,一辆汽车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上坡,行驶了120千米,然后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返回,求这辆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于是,我问妈妈这道题怎么做,妈妈告诉我:“要用公式路程=速度*时间。求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必须要先知道总路程和总时间,总路程是120*2=240千米,总时间是120/20+120/30=10小时,那么平均速度=240/10=24千米/小时。”

  哦,原来这道题目这么做啊!

三年级数学日记6

  离放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一天,妈妈对我说:“正好我这两天有空,咱们去北京转转吧。”于是大家就出发了。到了北京,到处都是人,有的人在表演龙舞,庆祝奥运会。

  有的人还在卖一些福娃小饰品。大家哪里热闹就往哪钻,却把找旅馆的事忘记了。转眼间天就黑了,妈妈突然想起找旅馆这件事。她对我说:“方正,你只顾着看热闹,还没有找旅馆住宿呢!”

  我说:“哦,我也忘了,咱们快走吧!”可是大家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旅馆。路过一家商店,大家凑过去问商店的服务员:“这附近有没有人少的旅馆呀?”服务员说:“哦,你们要找旅馆。沿着这条建设大街,往前走,有一所和平旅馆,人挺少的,我刚从哪里路过,不过,建设大街的旅馆很多,你们可不要找错了。”“那您知道那家旅馆的门牌号码吗?”

  我着急地说。“我只知道和平旅馆的门牌号是一个两位数,两个数字的和是6,这两个数字的`积是这两个数字相除所得的商的9倍。”我想了想,对阿姨说:“谢谢!”就拉着妈妈去找和平旅馆了。你知道我是怎么算出来的吗?首先我是想,两个数字的和是6的数字有这些:1和5,2和4,3和3,6和0。首先来看1和5,1×5=5,5÷1=5,所以这不符合条件。然后再看2和4,2×4=8,4÷2=2,也不符合条件。接着看3和3,3×3=9,3÷3=1,符合条件。最后看6和0,0×6=0,6÷0不成立,也不符合条件。答案只有3和3。门牌号码当然就是33了。大家很快就找到了和平旅馆,在那里度过了一个甜蜜的夜晚。

三年级数学日记7

  今天,妈妈叫我去超市买笔记本,她给了我50元钱,我拿着钱,高高兴兴地去超市买笔记本。

  到了超市,我走上前去问售货员阿姨:“请问,这个笔记本几元钱一本呀?”“8元”阿姨亲切地回答我。我在心里仔细地想着:妈妈给了我50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本呢?还能剩多少元呢?

  我用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我很快就算出来了,想:50÷8﹦6……2,哦,原来我最多可以买6本,售货员阿姨还应给我找回2元钱。

  看着售货员阿姨给我找回的2元钱,确定自己算对了,心里开心极了,因为我能够准确地运用老师教过我们的数学知识。

三年级数学日记8

  今天我在数学的课外书中看到了一道题“生活中的数学题”,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题目是这样的:“我们国家大约13亿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角钱,如果这样的话,我国全国就节约了约1300万元了。如果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大学大约要节约1万几千元钱了,那么这笔钱可以供给1805位失学没钱上学的小朋友,把这笔钱捐给那些人,那岂不是很好吗!”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又想起来了,人多光是力量大?不好啊,如果这大约13亿的人口,都浪费了1滴水,那么一共约浪费了13亿滴水了,那么想一想13亿滴水大约有多重呢?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水龙头下面滴了1000滴水,用秤称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动笔算了一下: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260吨。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呀!如果按每家一个月用了10吨水计算的话,那么260吨水足足可以用上2年多了。

  我去问我爸爸:“1吨水能够发多少度的`电?”爸爸说:“1吨水能发100度的电。”那也就是说260吨的水能发26000度的电了。哇!我一下子惊呆了,260吨的水能发挥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们现在要节约所有的水,不要浪费掉一滴滴的水了,我们要养成节约的这个好习惯,不能再浪费了。

三年级数学日记9

  20xx年X月X日 晴天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玩,买西瓜用了3元,买一副羽毛球排和一个羽毛球用了58元,买车票用了21元(一个人是7元,3个人是21元。7+7+7=21),买门票一个人是5元3个人是15元,5+5+5=15。生活中到处都可以找到数学,我算了算我们一共花了97元,3+58+21+15=97。

三年级数学日记10

  期待已久的秋游终于开始啦!我们兴高采烈地走进了淹城乐园。我们玩了很多项目,我最喜欢的是“铁血春秋”。

  我们开心地登上了车子,开始了穿越之旅。我们穿过了一扇大门,进入了古战场,看见了很多士兵在英勇地战斗。车子继续往前开,突然,几只张牙舞爪的蜘蛛从空中掉了下来,吓得我们尖叫起来。后来,我们有遇到一条巨大的'蟒蛇,吓得我们用手捂住眼睛。当我睁开眼睛时,车子已经到了终点了。我真喜欢秋游啊!

三年级数学日记11

  星期三的早上,我和同学在教室里读书,读了几分钟就上课了,老师说:“今天要学的课题是乘除法,二年级我们已经学了一位数乘除一位数,今天我们要学习两位数乘除一位数”。

  例如是:40×2=80,40÷2=20,刚开始接触两位数乘除一位数,还真有点觉得难,但仔细想想,找出规律就不那么难了。

  到了下午,我和同学一起回家,妈妈问我:“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我说:“学了乘除法”;妈妈说:“我要出题考考你,看你在学校有没有认真听讲”。我点了点头,妈妈就开始出题了,30×4=?40×5=?

  我想了想,说到:3×4=12,再在后面添上一个零,就等120,4×5等于20,也是在后面添上一个零,等于200。妈妈说:“不错,你算对了,但不能骄傲,上课还得认真听讲,要好好学习。”

三年级数学日记12

  今天,我把数学课本的第三单元复习了一遍,里面讲的是我们学的计量单位,有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

  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它们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只有千米和米不同,它们的'进率是1000。复习到这,我猛的想起海峡公铁大桥。我们平潭的“海峡公铁大桥有多长呢?”我一边想,一边跑去问爸爸,爸爸说:“长16.8千米。”我心想:真长啊!

  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和吨。所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时,我想:地球有多重呢?我便上网查,查出的结果是:59亿7200万兆吨!我见了,嘴巴张得可以塞一个鸭蛋。

  时间单位有:时、分和秒。它们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突然,我脑子一闪:一年等于多少秒呢?我便又去请教我的“百度大师”了,一看,呀!有31536000秒,一看,嘴里能塞的鸭蛋就不止一个了。

  知识是无穷尽的,只要你用心去学,一定会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希望大家不要辜负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俗话。

三年级数学日记13

  好多数学题是有规律的,只有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才好解决问题。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让我们计算一道数学题. 题目是这样的:一条马路边种着一排柳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小明从第一棵树跑到第200棵树,一共跑了多少米?

  一开始我们好多人都认为是1000米,可老师建议我们自己动手画一画.于是我拿出练习本,在纸上画了三棵树,发现三棵树之间有两个空距,四棵树之间有三个空距,依此推理,200棵树之间就有200-1=199空距,即有199个5米.那么要知道第一棵树到第200棵树之间一共有多少米?只要用199×5=995(米)就对了。

  答案出来了,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看来解答问题要深入思考,找到了规律,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三年级数学日记14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买衣服,我看中了一件紫色裤子,妈妈便问价钱。卖衣服的阿姨走过来,说:“这条紫色裤子打完九折后是108元。”

  听阿姨说完,我便在心里计算起这件裤子的原价:

  老师说过,打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0.9。用自己的话说便是:

  原价的0.9是现价

  可以把这句话列成一个文字算式:

  原价×0.9=现价

  为什么用乘法?因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那么原价和现价,我们知道哪一个呢?我们知道现价是108,那么就把知道的条件代进去:

  原价×0.9=108

  我们不知道原价,便可以设原价为X。

  解:设原价为x

  0.9 X=108

  X=108÷0.9

  X=108×0.9

  X=120

  答:这条裤子的原价是120元。

  因此我们可以算出这条裤子的原价是120元。

  猜年龄

  今天妈妈带我到阿姨家去玩,阿姨有一个女儿,我应叫她姐姐。

  我问姐姐:“姐姐,你今年多少岁呀?”

  “你可以猜猜呀,”姐姐说,“妈妈的年龄是我的3倍,6年前,妈妈和我的年龄加起来是48岁。你可以算出妈妈和我的'年龄各是多少吗?”

  “可以列方程!”我马上说。

  “对呀!但你要设妈妈的年龄为x,还是我的呢?”

  “嗯……如果设阿姨的年龄为x,那姐姐的年龄就是x÷3。”我思索着,“如果设姐姐的年龄为x,那阿姨的年龄就是3x。还是乘法的好算,就设姐姐的年龄为x吧!”

  “那接下来呢?”姐姐笑着问。

  “阿姨的年龄加姐姐的年龄是48,但这是6年前的,”我说,“那阿姨和姐姐6年前是多少岁呢?噢!我知道啦!阿姨6年前的年龄是3x – 6,姐姐是x – 6。”

  阿姨6年前的年龄 + 姐姐6年前的年龄 = 48岁

  那么 3x – 6 + x – 6 = 48岁

  算出x不就是姐姐的年龄了吗?

  解:设姐姐年龄为x,阿姨年龄为3x。

  3x – 6+x – 6=48

  4x – 12=48

  4 x =60

  X=15

  答:姐姐的年龄是15。

  因为阿姨的年龄是姐姐的3倍,所以

  15×3=45(岁)

  阿姨的年龄是45岁。

  “真的是这样吗?”姐姐故意问。

  “是呀,不信可以验算一下!”

  (45-6)+(15-6)=48

  “嗯,真棒!”姐姐高兴地说。

三年级数学日记15

  今天,妈妈带我去菜场买菜,我发现每个摊位上都有一块长方形的电器,它的正面都是标着:千克 克我很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说你刚看到的克和千克都是用来称东西表示重量单位的`。回到家我便在家乱七八糟地找了好多东西:一盒茶叶125克 一支口红克 一盒尿素霜48克……牛奶1。5L。

  然后妈妈告诉我:能用手拿起的固体,都是用克 表示质量单位,液体用手拿不起来用L表示,原来生活中这么多的知识我不知道。

【三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三年级数学日记10-16

关于数学日记01-27

数学日记范文06-21

关于数学的日记08-17

精选三年级数学日记三篇02-24

精选三年级数学日记4篇03-22

【实用】三年级数学日记3篇03-18

【必备】三年级数学日记3篇03-09

【推荐】三年级数学日记四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