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观后感

时间:2025-08-08 07:58:0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长津湖观后感

  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津湖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津湖观后感

长津湖观后感1

  9 月30日上映的电影《长津湖》,影片陈述了新中国成立不久,在我国北边有不稳定因素,严重威胁着我国安全,美国人的野心不局限于朝鲜,如果占领了朝鲜以后,以朝鲜当跳板,对我国将是严重威胁,也将是被下一个发动攻击的对象,同时朝鲜的领导人联系了中央政府,请求支援。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作出了英明的决策--抗美援朝。

  电影以七连的连长伍千里和他的弟弟伍万里作为切入点,讲述了支援朝鲜战争的一个局部,重点就在长津湖一个地方。

  这部电影我看到是更多的历史,我国支援军们英勇善战,虽然武器装备比起美军差太多,就连后勤保障也跟不上,依然坚守阵地,哪怕是冻成冰雕人,也没有退缩过。

  此片拍出了战争的残酷,拍出了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支援朝鲜战争的英勇无畏,敢打必胜的精神,保卫祖国的信念。本人看着大为振奋,有这么一支有信仰的`军队真的是不可战胜的。

  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是那些千千万万革命先辈们用献血和生命夺取的和平。

  感谢先辈们!致敬先辈们,您们将永垂不朽!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民族,外国势力绝不能低估了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

长津湖观后感2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如期而至,祖国母亲迎来了她的第72个生日,全国上下举国欢庆庆祝这个不平凡的日子。

  马路两旁张灯结彩,各处摆放着鲜花,给这节日装点着欢乐,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当看到那一面面飘扬的五星红旗,不禁让我想起了妈妈带我去看的电影《长津湖》。

  电影《长津湖》讲述了一个中国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感人的历史故事。当面对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军队时,我们的战士用血肉之躯战胜坚硬的飞机和坦克,我们的战士拥有的是钢铁般誓死保家卫国的意志。

  我们在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应铭记历史,不忘先烈。吾辈生于盛世,亦当不负盛世!

  通过观看《长津湖》使我对抗美援朝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了革命先辈的不易。影片中有很多情景让人潸然泪下。他们不仅要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在零下三四十多度的恶劣环境中行军;更要在行军的途中,防御敌军空中袭击。

  影片中人物的.精神让我十分感动。在影片中伍千里连长他们成功破坏了敌人的通信塔,当他们在清理战场上所获的装备时,突然听到飞机的声音。不久,敌军就成功在那个地方投下了标识弹。随着标识弹的不断燃烧,敌军一架又一架的飞机也随之而来。紧接着,敌军投下一颗又一颗的炸弹。雷公为了不让更多的战士牺牲,他毅然决然的用尽力气拔起地上的标识弹放在车上,然后一个人开着车往另一方向驶去。他成功的转移了敌军的战火,但他也在此次行动中不幸牺牲了。

  杨根思所在的那一个排坚守阵地,多次击退敌人。到最后整个排只剩下他一个人时,他在倒下的战友身上拿下炸药包,毅然决然的冲向敌人的方向。虽然他在此次战役中不幸牺牲了,但他的精神在此次战役中得到永生。为何志愿军战士在面对敌人的先进武器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勇往直前的向前冲?

  不仅仅是因为抗美援朝,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更是因为他们深知战乱所带来的苦,所以他们心中便萌发了一个心愿——希望下一代,能够生长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他们为了保家卫国、为了让下一代生长在没有硝烟的年代,他们为之努力奋斗,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希望下一代,能够生长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正是因为这句话让我的眼眶湿润。我想说:我们如今能生长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奋斗而来的。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长津湖观后感3

  最近在读一本书,《血战长津湖》,很不错的!比较全面比较客观地展现了抗美援朝初期战争的残酷,也论述了中国参战的必要性!很多人都说中国牺牲了那么多人结果换来了朝鲜的狼心狗肺!其实这个问题不能这么考虑。

  当时美国纠集了所谓的联合国军悍然对朝鲜用兵,旨在推翻朝鲜红色政权,如果美国的这个战略意图实现了,我国东北地区就变成了冷战前线,对于我国工业产业布局极为不利,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就更谈不上了。而且志愿军进入朝鲜之前,美军机就已经有对安东地区轰炸的行为,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惨烈!真的很惨烈!因为时间比较紧迫,后勤准备不足,沟通也存在不足,前期进入朝鲜作战的九兵团不仅武器弹药不足,连御寒的棉衣和食物也不足。九兵团之前是一直备战台湾,喊的口号也是收复台湾祖国统一!该兵团即使有棉衣,也是华东华南地区的棉衣,在华东地区过冬还可,到了北朝鲜地区就不一样了,气温可以参照东北地区,而且又赶上了五十年一遇的寒潮,很多地区都是零下四十度,这些衣物根本不管用!鞋子也是普通的胶底鞋,第一次战役中因冻伤导致伤亡超过因为战斗导致的伤亡,很多伤员不能及时运送到后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战士抱着集束手榴弹准备炸坦克,被坦克机枪打中,五枪都打在了胸口,结果可想而知,但是没流一滴血,人也没倒下,因为伤口当时就被冻住了,人也冻住了。美军后方军医抱怨说很多伤员受伤不能剪伤口周围的衣物,很容易冻伤,后勤充足的美军尚且如此,更何况志愿军呢!

  食物也是供应不足。我军擅长夜战迂回突袭,这就需要经常长距离急行军,但是很多战士都是断粮一两天的情况下完成的。刚开始还能一口炒面一口雪的吃,后来连炒面也吃不上,只能吃雪!就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完成了第一场战役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真的非常伟大!正是这样不怕牺牲吃苦耐劳的志愿军战士在七十多年前不计个人得失的付出,才换来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读这本书,印象深刻的还有军纪严明!我军因为后勤补给不足,而美军后勤是很充分的,单兵携带的食物就很丰盛,战斗进行时空投的补给也有很丰盛的.食物,丰盛到什么程度?很多战士和领导在过大年的时候都不敢想象的丰盛!当时作战是1950年10月份,刚建国一年,国内一些地区零星战争还在继续,军队里的伙食算是比老百姓要好很多的,他们都不敢想象的丰盛,美军的伙食会好到什么程度吧?打扫战场缴获的食物包和美军空投落在志愿军阵地的物资包有很多食物补给,即使在好几天没吃饭的情况下,也没有一个战士随便打开食物就吃,而是请示上级领导,得到允许了才一部分送到后方伤病员处,一部分留着自己吃,这样,前线战士能分到的就很少了。一次和南朝鲜伪军相遇缴获了几万只鸡,为了及时完成长距离奔袭任务,强咽着口水把鸡扔掉了!我军的纪律严明是出了名的,这也是我军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取得胜利的法宝!很多企业讲求军事化管理,如果有哪个企业能把规章制度贯彻到这个程度,这个企业也就能无往不利了!

  能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纪律严明,是我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货。对以后工作和生活遇到的困难,我也会时刻不忘这本书里的记录,不忘七十多年前的那群最可爱的人!

长津湖观后感4

  人类发展史上,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经久不衰,远远超过许多国家,可以说是鹤立鸡群。

  电影中的一幕,让我印象深刻。指导员梅生说:“我女儿问我,为什么我要去打仗。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他知道,这场仗不得不打,早打晚打都要打,还不如我们打完了,让我们的后代和所有人民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时代。

  这不就是为了家,为了国吗?他宁可死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也不愿死在美军侵略中国时,不可挽救的战场上。

  要顾大局、全局。被无理扣押1028天的孟晚舟回国时,全国人民的`热情和热泪盈眶,表现了人们的爱国情怀。任正非是可以卖掉华为,夺回女儿的,但他为了整个大国,为了中华民族,为了我们的尊严,为了炎黄子孙坚韧不拔的追求,他都准备好一辈子见不到女儿了。

  我们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家园,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唯有大国崛起,方有小家尊严。

长津湖观后感5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着雄壮的战歌,奔赴

  卫国的战场,这就是电影《长津湖》,向我们展示的志愿军战士的雄姿。

  在这部电影,第七穿插连时时刻刻都在与美国的王牌团打仗。可是他们没有一丝害怕。去打仗时,他们只穿了一件单衣,可那里的温度达到零下四十几度!在美国军人吃着大鱼大肉时,我国志愿军战士们却吃着被冻得硬梆梆的土豆。在这里,连长伍千里说过一句话:“一个蛋从外面被敲开,注定会被吃掉。可自己如果努力的啄开,没准儿是只鹰!”

  这句话就像我们的人生,如果不努力就注定会失败。可是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成功的可能。

  在电影中,还出现了我们泰兴籍的“特级英雄”杨根思,虽然他在电影里只出现了短短的几分钟,但他的一举一动却深深地打动着我。他为了我军的'胜利,抱着炸药包与四十多名美军同归于尽。在他死后,他的日记本被香翻开来,上面写着几句话: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有完成了的任务,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杨根思。

  杨根思为了我们今后的幸福生活,把性命都搭了进去他一都在为祖国做贡献。因此他虽死犹生,永远的活在了亿万中国人民心中。现在再看看我们,有些人在生活中,家长让他做一点小事,他都怕累怕脏。

  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为了新中国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今天,我们应该加倍珍惜。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让老一辈打下的江山永不褪色。

  牢记历史,不忘使命

长津湖观后感6

  那一年,枪林弹雨,血雨腥风,那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美国发动了朝鲜战争,唇亡齿寒,严重影响了中国。于是,抗美援朝这一历史便出现了。

  当时,新中国实力还是很薄弱。即使是这样,美国触犯了我们国家的底线,必须得反击。长津湖之战便是当时著名的战役之一。电影《长津湖》便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

  在这部电影当中,最令我感动的便是雷徐晓——“雷公”。当美军向我们投下标识弹(不会爆炸,但类似烟雾弹一样会释放橙色烟雾,让美军知道我军的位置并进行轰炸)的`时候,“雷公”奋不顾身,将标识弹运到了车上,自己开着车运走了它。由于标识弹的烟雾气温很高,能烧烂皮肤,所以“雷公”的身子都着火了,脸都被烧得不成样子了,但是他还是坚定地将车驶向前方……当车被导弹炸翻的时候,“雷公”被车压在下面,当大家赶到的时候,雷公喊了只是几声疼,然后便唱起了他最喜欢的歌……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哗啦啦地流了下来……

  “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英雄的荣耀!”“该打的仗我们都打完了,下一代人就能高枕无忧了!”“共产党给俺们家分了土地,现在要被敌人夺走,这个不能答应!”听到这些话,我的眼泪再次夺眶而出。几百万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他们既是为了国家的尊严,又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当时美国的军事力量固然强大,但是,我们的信念更加强大,这也是这次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战争是残酷的,想要不被别的国家欺负,就必须使我们的国家强起来!富起来!

  我庆幸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是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太平盛世……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当下,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长津湖观后感7

  国庆长假里,我看了一部令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的电影,名叫《长津湖》。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血战长津湖的英雄故事,让我对抗美援朝精神有了更深地理解。

  电影中有三句台词,令我格外难忘。第一句是毛主席说的“打得一拳出,免得百拳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面对强大的敌人和困难时,不能退缩,要敢于斗争,要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第二句是7连连长伍千里说的“我们打这一仗是为了下一代不打仗”,体现了志愿军的爱国奉献精神,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第三句是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说的“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表现了志愿军坚定的必胜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该永远也体验不到。这也真是他们,也是历史上许多一样的人给我们带来的安稳日子。

长津湖观后感8

  《长津湖》讲述了一个志愿者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的感人故事。以恢弘的笔调,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塑造了热血,无私奉献的英雄群像。

  鲁迅先生曾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啊,我们现在所踏的每一寸土,不都是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吗?电影中冰雪封住了战士们的.躯体,却封不住他们不朽的军魂。这军魂,是对国家和民族最澄澈的爱,“冰雪啊,我决不屈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零下四十摄氏度的极寒中,高地上的战士们坚守阵地,全连以俯卧的战斗姿势牺牲,成为了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多么伟大而充满热血。这是他们对国家的责任。在当代社会,我们承担的不再是责任的沉重,而是卸下责任后的生命的飘飘然。或许,我们能做的便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做好疫情防护,好好生活,让生活安定而真切。

  战士们面对强敌,选择舍生忘死去作战,英雄浩气荡气回肠;而我们也应承担自己的责任,成为自己的英雄。

长津湖观后感9

  “战争从何而来?我们为什么会成功?”今日人们生活在和平的中

  国,还需要思虑这些问题吗?答案是必定的。

  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以其气概恢宏的画面,全景式、

  史诗般地体现了震惊世界的长津湖战斗。电影用176分钟对那场惨烈

  战争进行力透纸背的刻画,为观众供给一重视角进行深刻思虑。

  9月20日,《长津湖》作为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片在京

  举行全世界首映,电影抢票预定超16000人,仅4秒电影票宣布售罄。很多影迷在近三小时的观影后久久不可以平复心里的激动,表示《长津湖》翻开了一个“让人精神上扬的通道” 。影迷观影的`空前热忱,是对电影自己叙事传情能力的必定。大众对电影上映的广泛期望,则更显现出人们对触摸真切的激烈盼望与激烈的共情能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一周年。9月2日,第八批109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全社会呼喊“英豪可归矣”;9月3日,抗美援朝纪录片《 1950他们正年青》上映,让观众叹息自己“眼中常含泪水”每一个值得纪念与致敬的日子、每一种宝贵且深刻的记录方式,都屡次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注入力量。 《长津湖》能“未映先火”在必定程度上也说明,人们愿意在与银幕的无声对话中踊跃守卫着宝贵记忆的“档案库”,建立着民族共同记忆的“博物馆” 。

  最近几年来,中国的战争题材电影每每收获关注与好评。不论是《八佰》所刻画的那栋受到强攻却依旧被固守的大楼,仍是《金刚川》所

  显现的那座不停被轰炸再重修的简略桥,都被观众深刻地记忆着。这些优异电影都擅长将宏阔的战争时代背景投射到一场看似微小却十

  分重点的战斗上,聚焦在战场的细节里、战士的神态中。某种程度上,镜头中显现的楼、桥与刚毅的战士形象,都成为了中华民族勇敢抗争、创建奇观的一种“精神符号” 。

  有人以为《 1950他们正年青》用纪录片形式“急救记忆”,其拍摄和上映带有某种“急救式”的意味。这种宝贵电影是“对民族国家集体记忆的一次重要和实时的扩容”,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代际传达。从这个意义上讲,《八佰》《金刚川》《长津湖》这种电影的兴起,则是在用镜头语言激发民族骄傲感与认可感。

  《长津湖》 176分钟的连续叙述,关于电影制片方、关于每一位观影者都是一种挑战,这要求电影的感情输出与观众所能采取的感情输入一定奇妙般配,形成优异的交互。电影在内容与价值观上有所出,观敬与致敬。

  大众对《长津湖》的期望,已不仅由于电影是一种兼具艺术与感情的表达方式,还由于我们更加认识到,一场电影、一个角色所能引领人们看到的,常常仅是冰山一角,还有无数未名的铁血深情依旧暗藏在战争的灰尘中,亟待人们发掘擦抹。

长津湖观后感10

  《长津湖》这部电影,是我从开始到结束一直眼含热泪看完的,记得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旁白就是“我们永远不可能战胜这样的军队”,这是美军师长史密斯在撤退途中看到了中国战士的冰雪丰碑有感而发的。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团的记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看完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现在的盛世太平和美好的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烈和共产党人浴血奋战、历经艰难万险,用自己的青春、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我们生长在幸福的.和平年代,要倍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要以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激励自己,不忘初心,坚定信念,为企业发展奉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长津湖观后感11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今天我和徐语蔚去看《长津湖》电影了。

  1950年毛主席号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响了,当我看到电影里的美军在感恩节里,穿着厚厚的棉衣,吃着香喷喷的火鸡,而我们的志愿军叔叔穿着单薄的衣服,吃着一个个冻得硬邦邦的土豆。“嘎嘣”一声,志愿军叔叔的牙齿直接崩掉了。当我看见志愿军叔叔埋伏在雪地里,永远长眠在异国他乡,还手拿着钢枪,怒视着前方的敌军。最后连美军军官都对我们的烈士敬礼默哀。“面对如此有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无法战胜他们。”当我看到杨根思叔叔拿着炸药包冲向敌人的阵地,同归于尽时,我的.眼眶湿润了。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我们作为共产主义新一代的接班人,同样应当好好学习,奋勇拼搏,才能够对得起烈士们的生命和鲜血。”杨根思叔叔说过一句话:“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爷爷说过:“少年强,则国强。”是的,我们一定要如饥似渴地学习,吃苦耐劳才会使自己强大,才会使我们祖国的未来强大!

长津湖观后感12

  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无法迎接明天傍晚的夕阳……保家卫国的英雄们,哪怕自己坠入深渊,也要书写自己的担当。

  装备的对比

  在抗美援朝中,中美两国武器和装备的相差非常悬殊。美军用的是现代化武器,还拥有手表、指南针、精心制作的皮靴、大衣等。而志愿军的装备大多数都是别的国家不要的,非常落后,用品也不齐全,只有一些单薄的.军装,黄胶鞋等。远远不如美军,但中国是如何把美军打退的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打赢不容易

  这场战争打出了中国国威和军民的团结一致。中国之所以能打退美国,主要是靠着战士们坚强的精神毅力和保家卫国的信念,以及人多力量大与将士们的宁死不屈,最后,再加上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不怕困难,具备了这些东西,试看天下谁能敌?

  如今的和平

  电影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这一辈子不打仗,下一辈子就要打仗。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现在的和平,就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像先辈们学习,正如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中的两句话: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持斗争。时刻准备,建立功勋,要把敌人,消灭干净。

  战士们的胜利,正如书中所说,在被鲜血染红的金为达菜花里,在从战场凯旋的老兵记忆里,在共和国历经70余载风雨而愈发灿烂辉煌的史册里。向抗美援朝的英雄们致敬!

长津湖观后感13

  国庆节时,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长津湖》,讲的是抗美援朝时的长津湖大战,里面的一些情节我一直忘不了。

  情节一:在毛主席同意出兵援朝后,总司令彭德怀正要上车时,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跑过来,说非要去打仗,彭德怀不同意。这时,毛岸英说了这样一句话:几十万百姓的儿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呢?他真是一个不同于杨广、刘禅之类的败家子啊。

  情节二:美军飞机去炸指挥部时。大家都收拾起地图,到防空洞里去了。“刘”秘书忽然想起墙上还有一张大地图,就飞奔回去拿,可没来得及出来被炸死了。一个士兵问:刘秘书是谁,他的全名叫什么?其实他就是毛岸英,为了不让别人对他过于保护,不搞特殊化,才改姓刘。此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更加高大的毛岸英,多么好的战士,多么优秀的儿子!可恶的美军,打不败你们,怎么对得起这些英雄呢?

  情节三:炮排排长被炸死后,伍千里在炮排排长的名字外打了一个红方框。七连本来有很多人,伍连长把他们的信息都写在一个小本子上,谁牺牲了就在他的名字外圈一个红框。已经有很多人的名字有红方框了,他们都是战死沙场的`英雄,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情节四:杨根思的战友全死了,他为了守住阵地,从战友的身体下拿出炸药包,拉燃导火索,冲进敌群和敌人同归于尽。那一刻,我紧握拳头,眼眶潮湿。

  “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也是抗美援朝的初衷。前人们的努力创造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

长津湖观后感14

  上周末我与同学结伴观影一—《长津湖》。

  这是一部以抗美援朝中长津湖战役为历史背景的战争大片。影片主要讲述了中国志愿军第七穿插连与美国陆军中的王牌"北极熊团"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交战的故事。主要人物有稳重沉着的七连连长伍万里,嫉恶如仇的七连新兵伍千里,文武兼备的七连指导员梅生,沉默寡言的七连神枪手平河,阳光乐观但在战场上冲锋勇猛的七连火力排排长余从戎。而我写的'人,是他……

  他,雷睢生,恩威并施,特护犊子,把七连的战士都当作自己的孩子,被七连的战士们称作“雷爹”。

  在印象中,有两个场面我一直都记得。一是余从找伦总的的爹的右耳旁边偷骂雷爹,但被雷爹逮个正着。二是雷爹死前说的五个

  字"疼,疼死我了。"就这五个字,我眼中的雷爹些许模糊起来,渐渐,又清晰了。一滴水,滑到我颧骨,顺流而下……

  当发现美军投下的炸弹是标识弹时,雷爹为了减少大部分人员的伤亡,拔起了插入地面滚烫得发红的标识弹,尽管双手被烫的冒烟,他毫不犹豫将它抱起来,放到吉普车上,开向远离志愿军的方向,一路被轰炸机上投放的炸弹"催促"着前行。最终雷爹开的吉普车被炸飞,雷爹的双腿也被压到车下,当战友们来寻找他并把他从车身下搬出时,雷爹满脸都是血,伴随着呼吸,口中还有不断涌出的血。他牺牲前用

  尽最后一口气,说:“疼,疼死我了……别,别把我,别把找个净这儿。"此句说完,影片里唱响了《沂蒙山小调》。眼前的事物再次渐

  渐模糊起来,只能听见电影院里环绕的那句“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虽说身经百战的雷爹应是钢强坚硬的人,可仔细看,你就会发现,雷爹内心其实也有柔情的一面,他是一个心细如发的有心人。而那句“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儿"又道出了多少革命烈士渴望回归国家的一种夙愿。

  ……的确疼啊,说好的要回去就当伍万里的干爹呢?说好的要回去然后和伍千里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呢?雷爹中弹牺牲,感觉疼;我们看着心在滴血啊!真的太疼了。雷爹,您休息吧。您看,如今这繁华盛世,如您所愿!

长津湖观后感15

  上个周六,我们随着作文班老师去龙城影院观看革命电影——《长津湖》,看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长津湖》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1950年,美军入侵朝鲜境内,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征服了极度恶劣的环境,其中,以第七穿插联为主的志愿军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北极熊团,收复了朝鲜“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彻底打碎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在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美梦,扭转了战场态势。

  在这部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雷排长,雷排长这个人幽默慈祥,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他永远是我心中的英雄。最后因为为了引开敌人,运送标识弹时被炸倒在血泊之中,雷排长临危不惧,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生活中,我也经常帮助别人,在村里,邻居刘奶奶的'老花镜丢了,我去帮助她,最后我在厨房帮刘奶奶找到了她的老花镜,刘奶奶夸了我,我心中美滋滋的。

  我们现在的和平都是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长津湖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津湖》观后感11-28

长津湖观后感08-28

长津湖观后感10-17

《长津湖》观后感09-06

《长津湖》的观后感06-20

长津湖的观后感07-02

《长津湖》观后感04-15

长津湖观后感05-17

【荐】长津湖观后感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