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成长类书籍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成长类书籍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陈淑端老师讲解教师的三个层次:
一、“工”仅仅把教师当做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
二、“匠”有着精湛的教学技艺;
三、“师”有文化,有思想,有品位,有追求。
这三种层次,取决于你的选择。“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教育科研。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科学研究的这条幸福之路上来。”这是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最好概括。因此教师应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之中,以获取自身专业化发展,实现自身生命价值。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教学即研究,一旦教师树立了这样的理念,那么他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研究中发生,在研究中开展,有效的研究活动,必然是带来观念的改革。陈淑端老师还提到教师专业成长的经历:无视—外视—內视三个阶段、被动—主动—能动三个转变、生长—扬弃—生成三个过程。那么,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大抓手又是什么呢?第一,抓阅读——教师成长·扩大视野,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建立在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之上。第二,抓基本功——教师成长·练好内功。
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备基础。第三,抓研究——教师成长·课题带动。实践出真知,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一个人,不是有了知识就能做好一名教师。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是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己的价值。我们将会发现教育不是机械式的重复,而是知识与心灵的创造,这样才能走出职业倦怠的误区,突破高原期,实现自我素养的第二次成长。
【成长类书籍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05-19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2000字07-25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05-28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10-26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15篇[优秀]05-22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15篇(精华)07-08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05-16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15篇[热门]05-29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07-02
成长读后感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