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柳家大院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柳家大院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老舍的短篇小说《柳家大院》讲述了一个悲剧故事,她的岳父、嫂子和丈夫虐待她的儿媳,导致她在北京一个不起眼的杂院上吊而死。但作品不仅唱出了黑暗社会底层女性的悲歌,也唱出了作者自己说的话“在普通事件中看到意义”。从贫民窟常见的血泪生命史中挖掘出底层劳动人民的悲剧根源,揭示全民族精神文化的慢性病。
谁是强迫儿媳走上自杀之路的凶手?从文章的表面来看,我们可以断然回答她是自己家的亲戚——公公,嫂子,丈夫折磨死了。在中国封建社会, 正如鲁迅悲痛地指出的的地位最低:“ 有时候还不如牛羊。”。贫穷往往表现出人性的残酷和对生活的漠视。小媳妇以100元的价格被父母带走“卖”给王家,让王家“再过一年也不会消失这个亏空”。“穷人必须在金钱上决定爱与否。” 因为贫穷,小媳妇被认为是王家贫困的根源,被认为是“ 出气筒”。但如果它是根本的,我们可以看到它是所谓的“文明”做梗。这“文明”,它指的是中国固有的封建伦理和外国资本主义文化思想。它毒害了劳动人民的心灵,酿造了生活中的苦酒,使儿媳等“苦人” 走上绝路。
在“我”在算命先生眼里,老王是大杂院“第一个不是东西”,他是外国人家里的花匠,正是这个挣钱不多,但在别人眼里却相当不错“体面”老王的差事自称是“文明人”,专科文明人的派头,好像“文明人吹胡子盯着眼睛应该分开”。自己身份卑微,被肝火旺、爱吵架的家伙包围,向谁耍聪明人的派头?自己身份卑微,被肝火旺、爱吵架的家伙包围着。谁来扮演聪明人的派头?当然,这种苦难落在了他家“像窝窝头”媳妇身上。他是公公,却“他还承担了婆婆给儿媳的折磨”。
他整天挑着儿媳的鼻子和眼睛为儿媳做了很多“ 规矩”。 要她这样那样,“改变方式挑她的毛病”。“三钱的油, 两个大的醋, 他能闹得翻江倒海。”他想尽办法虐待儿媳,惩罚饥饿和跪下。如果你不能,就煽动儿子动手。因为他知道儿子是石匠,“打一次就像别人打五次”。儿媳不堪毒打发神经时,他知道自己已经醒了,还故意掐人,用草熏,为了“惩治她”。真是恶毒。儿媳上吊时,他难过的不是她的死,以为是这样“不算什么”,而是担心“脏了房”。 如果房东不饶他,如果他再娶一个儿子“上次的债还没有还清”。
老王是家里不可侵犯的存在,掌管着小媳妇的生命。然而,在外国人面前,他变成了另一个样子,带着奉承的微笑,弯下腰,恨不得把头贴在地上。“如果外国人和他说了半句话,他可以摇尾巴三天三夜。”这是病态文明孕育下的精神贫民,封建思想和洋奴意识在不知不觉中融入骨血。
小媳妇终于死了,她的死是苦难的终结和逃离,也是对丑陋世界的指责和批评,但这种力量太弱了,萤火虫照亮了黑暗的天空。二妞的命运说明了一切。这个自居为“女学生”女孩,改变了折磨小嫂子的方式,恨不得“一下子把她打碎,很开心”,可她无论怎样自认高贵,都逃不脱“穷女孩的悲剧命运”,她不知道父亲在计划把她卖掉,也没有意识到嫂子是未来的自己。这样的结局使悲剧之悲达到了不可加复的程度。
老舍曾说:“如果读历史设计能让我们哭泣,那么在我们面前有一个断气的文明是多么悲伤啊”。柳家庭院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古城的缩影。这篇文章让读者看到封建宗法社会的人情世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伦关系, 看看长期统治中国社会的封建文化道德是如何毒害劳动人民的心灵,麻痹他们的灵魂的。让他们变得无知、保守、自私和残忍。
社会的下层贫民不仅物质贫困,而且病态文明扭曲了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他们自己的奴隶使他们奉承和取悦他们的祖父母,同时欺负和奴役比自己弱的人。在悲剧循环和病态循环中“文明”在绝对统治下,精神贫民永远看不到希望的曙光,享受真正的文明。
【柳家大院读后感】相关文章:
《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07-24
《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13篇02-16
《家》读后感06-19
《家》读后感06-13
《我的家》读后感04-28
《家》读后感(荐)10-31
(荐)《家》读后感09-13
[精]《家》读后感09-21
《家》读后感(通用)08-27
巴金家读后感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