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世同堂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世同堂读后感1
在炎炎夏日里,读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感受中国人民抗战经历。
《四世同堂》以百万字的篇幅表现了抗战时期所发生的事。老舍先生的大家手笔不仅显示了这篇作品宏伟雄大的结构与气魄,更显示的是对生活观察的独特角度与发掘深度,以及老舍先生独特的叙事语调。
《四世同堂》里描写了沦陷区人民在侵略者的压迫之下的悲惨境遇和奋起反抗的过程。但此篇作品着重突出的`则是北平人民所经受的磨难与醒悟。
作者主要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来突出作品的中心思想。通过小羊圈胡同居民的心理变化来折射出老中国儿女传统文化心理带来的挫折困惑,无奈与反抗,在战争这一特定的背景之下,文章鞭挞了旧中国文化的劣性,揭示了新中国文化无限前景。
生于九十年代的后我们无法亲身感受抗战时期的中国传统思想了,但我们可以从视频,书籍中寻找结果。显而易见,老舍先生以睿智的眼光预言了中国未来的文化前景。
抗战结束了,新中国成立了。中国文化也有了改变。迂腐,死板的传统劣性思想被人们所屏弃,留下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攒下的伟大的民族精神。邓小平爷爷的改革开放思想被人们接受,对外改革,对内开放。这一伟大决策让炎黄子孙更加贴近世界,开阔视野,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更使的中国自身的文化得以提高。
转眼,祖国的六十岁诞辰就要到了。在这个充溢了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及国际文化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的是吸收,吸收再吸收。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及能力去更好的建设祖国。——————这,是我们所献给祖国母亲六十岁诞辰的礼物。
祖国妈妈,祝您生日快乐!
四世同堂读后感2
随着整本书临近尾声,心中不禁感叹人的本性在经历那样一个年代,承受如此多的磨练后,展现得如此真实,区区一个小羊胡同,形形色色的人物却已代表了当时千千万万不同心态的中国人,已成为了那个年代整个中国的一个缩影,有年过半百只求享清福的祁老人,有被日本人迫害而家破人亡,放弃知识而立志报仇的钱老人,有受过新中国教育却被旧中国古老陈旧的封建思想紧紧缠住的祁瑞宣,有没受过多少教育却很真很纯一心为国的市井小民孙七和小崔,也有为了升官发财,虚伪的卖国贼大赤包、祁瑞丰……还有很多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征,但最终,经历了这么多震惊、愤怒、喜悦,老舍先生使我仍然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四世同堂》开始于抗日战争之前那个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光,结束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美丽时刻,而期间人们经历的便是那个最黑暗,最痛苦,最磨练自己的时光,其中一个关键词自然是被中国人民深恶痛绝的日本鬼子,他们所做的种种令人发指的事以及他们近乎变态的心理,使每一个描写他们的作家不得不咬切恨齿、紧缩双眉,但使我钦佩的是,老舍先生并没有用非常激烈的语言去深批日本人,一方面他用一种冷幽默表面上轻描淡写、若有若无,蜻蜓点水般描写,但就是这么几滴水,已足以揭示出他们令人恶心的`心态,通过这些文字,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的是老舍先生轻蔑的眼神和淡淡地冷笑;另一方面,作者也没有全盘否定日本人民,这从书中小羊胡同1号门的一位日本老妇的言行举止便可看出。可见,对于日本人,作者还是很理智的。
【四世同堂读后感】相关文章:
四世同堂读后感12-21
《四世同堂》读后感12-19
四世同堂初中读后感11-09
四世同堂读后感精选(15篇)09-17
四世同堂读后感9篇【经典】10-18
四世同堂读后感【经典15篇】11-15
学生读四世同堂读后感07-26
《四世同堂》读后感15篇02-06
四世同堂读后感(通用15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