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书心得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弟子规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弟子规读书心得1
今天我读了一本我们国家的古代经典文献《弟子规》,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弟子规》分为八个部分,它们是:总序、尊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谨慎行事、坚守诺言、广泛关爱他人、亲近仁爱之道、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文化等。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经典之一,主要内容包括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首先强调的是孝敬父母和尊敬长辈,这是一种传统美德,体现了家庭观念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其次,弟子规要求个人做事要严谨,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达到高品质的行动和成果。此外,弟子规还强调了诚实和博爱的品质,鼓励人们真诚待人、宽容他人,并主张与人和谐相处。最后,弟子规提倡学习文化知识,认为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培养个人的才智和能力。总而言之,弟子规通过教导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准则,促进个人修身养性,建设和谐的家庭和社会。
入则孝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在家庭中如何孝顺父母的道理。我们应该虚心倾听父母的教诲,了解他们的喜好和厌恶,并努力为父母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就我个人而言,我在这些方面做得还可以,但并不是非常出色。这是因为大部分时间我都能表现得不错,但有时候在一些细节上还不够注意。例如,当父母教育我时,我偶尔会嫌他们唠叨,没有做到“父母教,须敬听”。
《出则悌》的主要内容是,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尊敬师长,遵守长幼有序的原则,并且要学会做人、懂得待人的礼仪等等。我在尊敬师长方面一直努力做到很好,对于老师和长辈,我总是能主动向他们问好,并从内心深处怀有尊敬之情。然而,与同学相处方面,我有时候表现不够理想,与“兄弟睦”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我会努力改进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谨和信的内容主要有:为人处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衣着要端正,说话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我感觉自己在品行端正方面做的比较好,能够以诚待人。但是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做的不够,有时东西摆放比较乱,而不经常收拾。另外,我在经常反省自己这方面做的不够好,不擅于和不愿意做自我批评,这是以后需要改正的,因为只有经常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掉缺点,从而使自己进步。
泛爱众、亲仁的`主要意思是,作为人活在这个世上,我们应该怀有一颗充满爱与宽容的心。我们应该热爱天地间的万物,关爱所有生灵。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并积极接近那些具备仁德之人。我们不应该去诋毁他人,不应该强迫他人做难事等等。
今天,我就读到了亲仁这一部分,以后我会把剩下的部分全部读完的,从我读的弟子规当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我发现了自己的不少缺点,我一定会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按《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弟子规读书心得2
我读了《弟子规》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离床丧三年居处变酒肉绝。”这句话使我感受到了:古人原来对自己父母的丧礼是这样重视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三年不能喝酒,吃肉,这三年里他们要把屋子变得简朴,朴素,不能有一点儿富贵的东西出现。但换回我们现代人能这样做吗?绝对不行!他们
只能丧一个星期,过了一个星期,他们就到处去玩,喝酒吃肉类。现代人也不会把屋子变得朴素。 “冠必正,纽必结,袜必履,俱紧切”这句训示教育我们外出时衣冠齐整。例如上学吧,一个人衣冠齐整,让别人看上去就觉得这学校的校风一定很好,但如果一个人头发不整齐、校服的纽扣没扣好,让别人看了就误认为这学校的校风很差。所以一个人的形象很重要。现在的社会,你的形象也可能决定你的前途。假若两个人同时去面试,学历一样,其他条件差不多,但一个衣冠整齐,讲求衣服的卫生;一个不注重自己的衣着,穿起衣服歪歪斜斜。你说老板会选谁呢?当你找工作面试时,别人不但看你的学历、能力,还要看你的形象呀。我们校园里也提倡过讲究衣着整齐,形象要做好。所以我
们从小讲求衣着整齐,衣着的.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弟子规读书心得3
想必大家都读过《弟子规》吧,《弟子规》中主要讲礼、孝、谨、敬、信、亲仁等一些做人方面的道理。虽然《弟子规》中都是重要的真理,但我们却没有照做。比如“人不闲 勿事搅 人有短 切莫揭”意思就是:别人忙事不要打搅他人,别人有短处也绝对不要揭露出来,这是对人的一种尊敬。而现实生活中就有那种专门捣乱专门揭短的人,一点都不尊重别人。最近,我也在读《弟子规》,读到了一些关于“泛爱众”的内容。
《弟子规》中有几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意思是;别人对你有恩惠,你要是时刻刻想着回报他;如果别人和你有仇怨,你应该及时求他人谅解。仇怨在心中停留的时间越短越好,而别人对你的恩惠要一直长存在心里。既然很久以前古人就知道报恩、感恩,那现在社会的我们呢?
通过观察,我发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知感恩忘恩负义的人;这次别人帮你找到了丢失的钱包,下次别人向你借钱时,你却连理都不理她(他),这种人就叫忘恩负义。雨果说:“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一部分。由此说明忘恩负义的人就是一个卑鄙小人,你愿意当一个卑鄙小人吗?大家都不愿意,那就做一个学会感恩的人吧!
学会感恩,是做人的一的很重要的真理,古今中外,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有哪个不会感恩的?孟子小时候厌学贪玩,他的母亲就剪短织到一半的'布,为此教育孟子,结果孟子长大以后为感恩母亲成了著名的教育思想家;爱迪生也感恩母亲对他儿时的精心教导,长大成了一个出色的发明家
看,这么多人都知道感恩,我们从小当然也要知道、学会感恩。从感恩父母开始,父母一直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最要感恩的当然是自己的爸爸妈妈。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父亲每天起早贪黑地出去工作养家,母亲每天忙忙碌碌的照顾我们。可知父母每天为我们是多么的劳累,所以我们要感恩父母。从现在看是努力学习,长大报国报父母。
每个人都要学会感恩。要让不会感恩的人学会感恩,要让学会感恩的人感恩别人,要让每个人都在感恩中成长。
弟子规读书心得4
《弟子规》主要记载了古人对我们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等各方面的训示。
其中,令我们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入则孝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古人对父母的尊敬。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虽说这其中的.道理我们大家都懂,但现如今我们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们有几个做到了?
就从我自己反省起吧!比如平时父母叫我时,我总是很不难烦地说:“好啦好啦,知道了,知道了!”
现在拿自己和古人比起来,我真是自叹不如!首先,父母叫我,我就不应该这样跟他们说话,这就是对他们的大不敬!其次,就算不是父母长辈叫我,我也不应该这样不礼貌地跟别人说话。
再比如,父母平时叫我帮忙时,我总是会找各种理由来拒绝。以前总是以为这本来就不是我做的事情,因此就没有放在眼里。现在读了《弟子规》后我才知道,我真是太不孝了!父母叫我帮忙,我就应该无条件接受。像我这样找理由来拒绝简直就是对父母的大不孝!
现在读了《弟子规》后,我会努力改正我各方面的种种缺点,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讲诚信,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书心得5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社会文明离人们越来越近。“讲文明、树新风、知荣辱”的口号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弟子规》是教育青少年践行道德行为规范、从小讲文明的好书,里面包含着许多文明的'好习惯,每句三字,每字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每一句都是一个好的文明和要求,从中促使人们受到良好的教育,让人们在生活之中讲美德,讲文明,知荣辱,懂礼貌。“八荣八耻”是我国领导人胡锦涛同志爷爷提出的,全部共八句,每句都有一荣和一耻,由此让全国人民学荣弃耻,让中国的文明程度更上了一个台阶,让全国每个城市都讲文明,树新风,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
《弟子规》,教育我们从小事做起,更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怎样把《弟子规》中的内涵加以理解和认识,运用到实践中来,是值得深思的。因此,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提高文明素质,整个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强大。
讲文明,树新风,让我们做文明小使者,使祖国更美丽。
弟子规读书心得6
在公司的统一组织下,我们在一楼大会议室一起朗诵了祖先的杰作《弟子规》,这本书讲解了孝敬父母、关爱兄弟、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生活基础规范,分为入则孝、处则弟、谨篇、信篇、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细细品味后茅塞顿开,平时里对人生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真正体现。
《弟子规》是一部真正能教育我们做人处事、治学平身的生活细则。让我们从细微之处着手,从小处做起。
第一章“开宗明义”。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做到言行中小心谨慎,对人讲信用;在人际交往中做到与大家和谐相处,亲近有仁德的人。这些都做到了之后,就应该用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由此看来,古人更注重一个人的品行修养。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社会发展到今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量的各级各类的人才。试想:一个有着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缺乏正义和良知、缺乏诚信、凌驾于道德与法律之上的人,怎能担此重任?所以,要想做事,先学会做人,这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章《入则孝》中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的人生经验比我们丰富,当他们指导我们怎么待人、处事时,我们都要恭恭敬敬地听,牢记在心。不可以当成耳旁风,认为父母是老古董。父母说得对,我们要听;若是说的不合理,也可以做参考,忌强词夺理,让父母伤心、生气。生活中,做子女的`还应该学会主动和父母沟通、交流,架起两代人情感的桥梁和纽带,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当发现父母有过错时,不能盲目的孝顺,也要讲究原则,绝不能置父母于不仁不义之中。这就是《弟子规》教导我们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教师,为了社会的稳定,家庭的幸福,让我们谨记:百事孝为先!《弟子规》文字虽少,内容却博大精深,我们学的还远远不够,其精髓绝不是短时间内我们能感悟透的。但有一点,我认为:《弟子规》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有些提法、做法与现代社会不符,我们不能全盘肯定;而其实质性的东西并没有改变,如讲孝道、讲友爱、讲文明、将礼仪、讲诚信、讲修养等这些精髓的东西没有变,而且永远也不会变。这就要求我们学《弟子规》的知识及在践行方面做到: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时代特点,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为其增添新的内容,做到“日新又新我常新”。
弟子规读书心得7
平常我有很多不足,可我今天读了一本叫《弟子规》的书,这本书教育我要当一个勇敢,聪明,诚实,孝顺的人。对照《弟子规》的教育,再想想自己以前的行为,情不自禁地低下头一阵面红耳赤,
我经常跟父母顶嘴,不听他们的教导,他们让我往东,我偏要往西,我没做到《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这句话,一次,妈妈叫我吃早饭,可我心中有一百个不愿意,所以就随便应付了一声马上到,然后继续睡觉了。等到我醒来已经是11点30了。我飞奔到客厅,见妈妈已经早早地吃完了早饭等着我起床。我愧疚地低下了头,尽管脸再红也没有用。
还有一次,我上英语补习班晚回家了半个小时,妈妈说我是不是不会背书留了下来?可我没有一点耐心,站在那的我暴跳如雷,于是,妈妈便去找老师问一下,老师说我英语课文不会背,于是我又火冒三丈,妈妈再一次问老师,可是老师说的'还是原话。我只好承认了。后来回想一下,这件事不应该欺骗妈妈,我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我真对不起妈妈。
《弟子规》是我启蒙我好老师,教会我很多,让我学会了怎么做人。
弟子规读书心得8
《弟子规》是圣人给儿童定下的规矩,很多不过是一些我们平常孝顺父母做的.事。
“入则孝,出则弟,讲了在家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兄长。讲父母要你做什么事你就迅速去做,不要慢慢吞吞,兄弟之间不要争吵打闹,要友好和睦。
“谨而信”讲了要珍惜时间,要早起晚睡,不要老了才后悔没珍惜时间。要搞好个人卫生,把物品整理好。不要乱传话,也不要轻易答应别人……
学《弟子规》,做一个尊敬师长、诚实守信的人。
弟子规读书心得9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如果这些事做好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典籍,以获取对自己有益的学问,使自己变得充实。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冬则温,夏则清,晨则醒,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无常,业无变”这一段,它的意思是说: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向父母问好,下午到家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并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放心。外出离家时,必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自己回来了,让父母放心。
平日起居作息,要做到有规律,做事也要有规矩,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担忧。读到这,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安逸幸福了,每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出去玩从来不和父母禀报,等玩累了,天都黑了才不情愿的`回家,回家后父母如果唠叨几句就会觉得烦躁,觉得他们管的太多,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啊。父母这么做都是为我们好,而我们却没有做到子女的本分。但至少现在改变还为迟不晚,我以后一定要多读国学启蒙,要尊重父母,对人有礼貌,不能出言不逊,要懂得体贴关心别人,真正从国学中受到人生的启蒙。
弟子规读书心得10
最近,学校倡导同学们诵读《弟子规》这本好书。这不,每天中午都可以看到同学们捧着一本《弟子规》读得津津有味。
《弟子规》虽然是古人写的,但也很适合学生们阅读,这是一本教人们学习、做人、处世、礼节、孝敬长辈的书。书中用词字很精炼,三个字为一句,简单易懂,而且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书中讲述的都是一些使人终生受益的大道理。其中我印象深刻的一句是: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在。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宗教和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帮互助。是呀,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同踏一方热土,只要心存善念,善待每一个人,与人和平相处,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
《弟子规》中每个章节后都有一些古人的小故事,每个故事都耐人寻味。
仔细研读这本书,把《弟子规》里的内容装在你的脑子里,把从《弟子规》里学到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吧!
弟子规读书心得11
一年级开始,我们班同学冼哲贤的姑姑给我们每人捐赠一本书,叫《弟子规》,从那以后我们的莫老师每天都要求我们朗读《弟子规》。
弟子就是学生,规就叫规范。《弟子规》总共有67页,我们现在学到了34页“泛爱众”,“谨”里面说了:如果是无意中做了错事,那就叫“错”,如果是故意去做的,那就叫“恶”。如果错了还不改,还要极力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我爸爸经常说:“有了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错还不改。”
我们的《弟子规》分八个不同的部分,分别是: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八个部分,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以及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一年级的时候我虽然背得流利,不过总是很慢,但现在我不仅背得快,还流利。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自己,那一次,我正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在看《超兽武装》,妈妈就叫我去擦桌子,我说:“等一下,等一下,我马上就去擦桌子,再等一下就播完了!”
可是我过了很久,我仍然坐在那里无动于衷,妈妈再三催促了好几次,我才懒洋洋的坐了起来,还满脸不高兴,现在想起来还有一点惭愧呢!
还有一次,星期天的时候,我去普罗旺斯表演拉丁舞,我一直觉得那件衣服很难看,而且紧,又不舒服,于是我一直大声抗议,妈妈说:“能穿就行了,干嘛那么挑剔呢?”我转念一想:“《弟子规》上面说“衣贵洁,不贵华”,意思是穿的衣服在于整洁大方,而不在于华丽。”想到这里,我终于不再挑剔了!
《弟子规》就像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生活中的缺点和不足,也知道了莫老师让我们读《弟子规》的用意了,因为它可以教我们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弟子规》真是一本好书!我喜欢!
弟子规读书心得12
今天我听了《弟子规》里的《黄香温席》,讲的是冬天黄香给他的爸爸用自己的体温给爸爸暖床,爸爸睡觉就不冷了,夏天给爸爸用扇子扇枕席,爸爸睡觉就不热了,黄香真孝敬自己的爸爸。
我也要向黄香学习,也要孝敬我的爸爸妈妈,爸爸下班我要向爸爸说辛苦了,妈妈累了我要帮妈妈,还要帮爸爸妈妈分担他们的我自己能做的事。我爱爸爸妈妈,我以后要很好地孝敬他们。
弟子规读后感
所谓德,即:道德。道是自然规律,德是力行。所以只有在生活中实践,真干,处处力行弟子规,才是真正的学习,因为学而不习,等于无学。“不力行但学问,长浮华成何人”。
力行也一定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末学要感恩我们的.孩子们,他们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帮助老师们成长,这就是“教学相长”的最好体现。末学更要知难而进,好好学习和领悟教育的真谛。让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能为每位孩子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末学现在最大的目标和志向。
弟子规读书心得13
自从孩子开始学习《弟子规》,我就和孩子一起学习,这本书中每个精简的字句都概括出一个人生道理,对于初入学校的孩子来说,是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的.书。
让他们从中学习待人接物的礼节,尊重师长的礼貌及言行,从小养成良好的品格,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读好书,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本书可以使孩子的一生受益匪浅,这本书也可以说是他们人生起步的风向标!
弟子规读书心得14
从小学一年级起,我就开始读课外书,其中印象深刻的书也不少,但有一本书,我看了又看,每一次看这本书,我都会联想到我自己的一些事情,受到新的教育。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弟子规》。
暑假里,我再一次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一爱一幼,守信用。
《弟子规》中的〈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一爱一不一爱一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一爱一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从小做起,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弟子规读书心得15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的大道当中。
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其中的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和德,就是通常说的道德。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我也反复拜读了蔡礼旭老师的《幸福美满的人生》这一宝书,越读越感
到它的确是人生智慧处世宝典。蔡老师的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其精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它教我们如何修身,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弟子规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弟子规读书心得02-04
读《弟子规》有感08-24
《弟子规》读后感心得感悟05-13
弟子规读后感07-15
《弟子规》的读后感08-30
《弟子规》读后感06-24
弟子规读后感12-17
《弟子规》读后感(集合)11-27
《弟子规》的读后感15篇11-07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15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