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

时间:2024-05-10 11:30:0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水浒传》读后感(合集1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浒传》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读后感(合集15篇)

《水浒传》读后感1

  今天读了《水浒传》的《王教头避难史家庄》这一章,这一章主要讲了高球不务正业,四处游荡。他心胸狭窄,有仇必报。王进武艺高强,还十分孝顺。史进重情重义。这些都和高俅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做人要踏踏实实、谦虚好学,还要心胸宽广、懂得感恩孝顺父母。

《水浒传》读后感2

  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个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120回的水浒传是由层次分明,而又连贯统一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组成。作者首先写了林冲,武松,鲁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种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各路英雄逐渐聚集,梁山队伍由大到小,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水浒传》读后感3

  有人问,水浒传里的英雄里那个最正义?

  不少人可能回答:宋江。可是,我认为,最正义的'是李逵。因问他敢于去打抱不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像宋江,只求在青史上留名,而送去性命,还毁了山寨,所以,我说水浒传最正义的人物是李逵,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宋江采用了“偷梁换柱”的手段,为了在青史上留名而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包括友谊和义气,这样做,即使在青史上留名,也被人耻笑,还不如不做的好。

《水浒传》读后感4

  假期,爸爸带我去买书我选了一本《水浒传》。

  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的.打开看《水浒传》,我花了两天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 《水浒传》,里面的人物个个文武双全,但最后被迫投靠梁山,直到发展壮大。其中有许多人物让我佩服如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他们都很厉害。

《水浒传》读后感5

  最近,我读了《水浒传》中的第二回。

  书中,讲述的.是: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后,为了安身避难,于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做了和尚,法名鲁深。正因鲁智深不守佛门清规,因此被推荐到相国寺做执事僧。相国寺方丈见其长得凶悍,命其看管酸枣门外的菜园,鲁智深于菜园内制服众泼皮,倒拔垂杨柳。

  本章的描述使得鲁智深的形象更为厚重,一个粗犷不失慎密、武力过人、敢于斗争胡英雄形象跃然纸上。再看看自己在生活中,每次校运会都十分紧张、害怕,不敢参加。看过本章,我学会了勇敢。

  透过读文章,我立志要像鲁智深一样做个勇敢的人。

《水浒传》读后感6

  我读了《景阳冈》这回后,觉得武松是个以退为进,机智灵敏,有勇有谋的人。从武松打虎时的英猛,勇敢,足以体现了他的'英雄气概。

  武松在酒店饮酒时与店家说的一些话,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然后,店家劝阻武松不要上冈,武松用坚定,自信的语气拒绝了店家的好意,反把店家的好意当做坏意。老虎袭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武松在打虎时用了“抡、劈、揪、按、踢、提、打”这几个动作形象生动地体现出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从他的用哨棒劈老虎时,不小心劈在树上断成了两截,从中体现出武松力大无比。

《水浒传》读后感7

  今天,我阅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深受毛泽东推崇的英雄传奇故事,他不止一次的说“《水浒传》至少读三遍”,“谁看不完《水浒》,就不算中国人”的话。

  《水浒传》是以宋江起义为主要题材,成功的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乐于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宋江、敢于与恶势力斗争的武松、嫉恶如仇的鲁智深、爱憎分明的`李逵、足智多谋的吴用……揭露了封建社会“”,“乱自上作”的社会矛盾,充分肯定农民起义的进步性。

  读读《水浒传》吧,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栩栩如生的文字、波澜壮阔的场景,一定会让你心驰神往,回味无穷。

《水浒传》读后感8

  这几天,我读了《水浒传》,这本书写了北宋年间朝廷腐败,奸臣当道,一百零八位好汉被逼上梁山,替天行道,最终走向失败的故事。

  书中塑造了宋江、李逵、林冲、花荣等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武松,他武艺高强,在景阳岗徒手打死了一只老虎,他敢做敢当,光明磊落,为了给哥哥报仇,打死了坏人西门庆。

  我觉得水浒传特别好看!

《水浒传》读后感9

  《水浒传》的第三回,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那就是“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这个故事之所以让我感受至深,是因为身为军官的鲁提辖,为了一个遭受恶霸豪强欺压的弱女子,而敢于路见不平出手相助,最后因失手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而被迫出家做了和尚,让我不禁对鲁智深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故事描绘的'是,渭州经略府提辖鲁达和史进、李忠在一家酒馆喝酒时,闻听了金翠莲父女遭受当地恶霸镇关西欺压的种种不幸遭遇,甚感不平,就出手相助。不

《水浒传》读后感10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水浒传》以宋江起义为题材,成功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宋江:起义军首领,号称“及时雨”,为人慷慨大方,乐于为人排忧解难,深受江湖人士喜爱,受所受教育的影响,一心报效朝庭。

  武松:人称“武二郎”,绰号“行者武松”。 阳谷县景阳岗上赤手空拳打死一只斑白大虎。其兄武大郎以卖饮饼为生,娶妻潘金莲,后被潘金莲与西门庆所害。为替兄报仇,武松将二人杀死。然后被发配到孟州充军。后又被蒋门神等人陷害,欲制其于死地,忍无可忍之后,血溅鸳鸯楼。

  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被高逑陷害,家破人亡。万般无奈之下,奋起抵抗,被迫上山。

《水浒传》读后感11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公孙胜应七星聚义吴用听说了生辰纲的事,想起了义胆包身的三阮兄弟——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便到他们的住处用巧言赚取他们一同取生辰纲这不义之财。三人随吴用到了晁盖庄上,门外报有个化斋粮的先生赶不走,打上门来,原来是身长八尺的公孙胜,他也为去生辰纲的事而来,他的到来正应了晁盖的`七星之梦。

  吴用看了阮氏兄弟的心后,便知道下一步采取怎么样的行动,使得利诱成功。他的这种见机行事,使得在短短的一天内就可以把阮氏兄弟给拉拢了过来。所以,见机行事是考查一个人的耐心与智慧的。吴用在拉拢阮氏兄弟的时候,攻心与见机都做得很好。

《水浒传》读后感12

  今天我看了几本书,名字叫《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我最喜欢《水浒传》,《水浒传》里有一百零八将,一百零八将里有行者武松、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及时雨宋江、双枪将董平等一百零八将。

  《水浒传》的一百零八将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比如:武松打虎、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梁山好汉劫法场等故事。武松打虎是因为武松当年路过景阳冈,便把那白额猛虎打死了。梁山好汉劫法场是因为及时雨宋江和神行太保戴宗被抓,所以梁山好汉便把法场给劫了。

  我以后会多看书,多积累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努力。

《水浒传》读后感13

  暑假期间,我看了一本书,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

  这本书一百零八位好汉都很有英雄气概,有及时雨宋江、行者武松、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青面兽杨志……他们有的义气很深、有的文武精通、有的暴躁粗鲁、有的聪明伶俐、足智多谋……反正只要是梁山好汉那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梁山好汉。

  《水浒传》中值得学习的.东西那就数都数不清了!机智勇敢、聪明伶俐、文武精通……

  读了这一本书之后,我很佩服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的精神,实在太伟大了。

《水浒传》读后感14

  暑假里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这本书讲的`是宋朝的时候,以宋江为首等一百零八名好汉聚在梁山泊,他们个个武艺高超,朝中几位奸臣却把它们当成梁山贼寇,想一举消灭他们。于是便逼迫他们效命,结果招安后没有让他们进城,便派他们去征讨方腊,然而去是一百零八将,打败方腊却只剩三十几人,当时朝廷太腐朽了。

  我最喜欢的是打虎英雄武二郎一武松他在一家酒店喝醉了,店小二劝说:“山上有只大虫,你在这里休息明天在上上吧。”

  可武松不听,真的上山了,结果真遇到了大虫,他自言自语的说:“现在回去不被店小二笑话死。于是他那起石头直向老虎脑袋砸去经过一翻。

《水浒传》读后感15

  本学期,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一书。似乎每一次读完都有新的体会。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初读水浒传,觉得里面的故事有点荒唐。好汉林冲被奸佞诬陷却无处伸冤;曹盖等人在绿林打劫的.却被称为好汉;英雄鲁智深行侠仗义却落得个落荒逃跑的命运;粗莽汉李逵这种滥杀无辜的人也能在江湖中立足;梁山好汉本以占山为王,且力量足以和朝顶对抗,为何还要替朝廷出力,导致最后梁山落了个凄凉的结局……

  这些都使我不解,我不明白施耐庵为何要这样落笔。我在疑惑之余,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得吸引,我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得读完水浒传,读到第三遍时,才明白作者的深意。

【《水浒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水浒传》教案12-22

[精选]水浒传读后感07-12

水浒传读后感经典11-26

水浒传读后感06-16

《水浒传》读后感06-14

水浒传的读后感02-10

水浒传读后感 06-15

《水浒传》经典读后感07-18

【精华】水浒传读后感07-11

(推荐)水浒传读后感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