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作文

时间:2024-04-12 08:01:2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推荐)读后感的作文10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感的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读后感的作文10篇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这是一本令人感动的动物小说,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充满了爱的故事。

  刚看到书的封面,我对书的书名感到十分奇怪。于是,我怀着这个问题,抱着弄明白故事的意志,读完了这本书。书中的主人公是小男孩比利,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得到两只浣熊猎犬。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把猎物卖给钓鱼人,在山里寻找浆果。经过两年的漫长时间,比利终于得到了两只属于他猎犬——老丹和小安。比利成功地训练了两只猎犬,但是在他们成功的背后,他们付出了许多努力。老丹和小安是一对组合,老丹的勇猛和小安的机智融为一体,使它们在捕浣熊的比赛中取得了冠军。在一次跟山狮搏斗中,老丹为了保护它主人——比利,而身负重伤,奄奄一息。读着读着,我的眼眶湿润了,我被老丹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老丹正和山狮互相撕咬着。我真希望老丹能勇敢地站起来,但是,老丹却牺牲了。小安十分伤心,绝食而死。最后,在老丹和小安的`墓之间,长出了一株红色羊齿草。传说,红色羊齿草生长的地方是神圣之地,因为只有天使才能播下羊齿草的种子,羊齿草的出现表明他们得到了永生。我忍不住在眼眶中打转的泪珠,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是为了猎犬和比利而难过,是因为美好的结局而高兴。

  人与动物也是有情感的。在乡下奶奶家,有一只小狗,它的身体是黑色的。它十分温顺,有时还会舔我们的脚呢。记得有一次,我们要回杭州了,它便从它的“小房子”中走出来。它的嘴里叼着一些塑料袋,慢慢地跟在我们的背后,然后把袋子放在地上,还摇摇尾巴,好像在说:“这些袋子给你们装东西吧!”它默默地目送我们上车,直到我们消失在它的视线里。等我们走了,它才慢慢地走回家。

  读完这本书,我坚信:动物也有跟人类一样的情感,动物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因为,那老丹和小安之间的红色羊齿草给了我们答案。但是,我们要保护动物,不要伤害动物,让动物们快乐地成长。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想必大家都学过许许多多感人的文章,在我学过最感人的文章里,我认为《金色的鱼钩》最感人。

  《金色的鱼钩》讲述的是在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中,过草地的事。一位老炊事班长,为了照顾几个生病的小战士,帮助他们走出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找到食物带他们出去。 或许你看了故事梗概觉得很正常,但是你知道吗?草地不是那种一碧千里,有许多牛羊的美丽草地,这里的草地像气球一样一块块的鼓起来,踩到实的恭喜你,如果踩到的只是一张草皮,下面是深不可测的沼泽,如果旁边没人帮助你,你就只能活生生的当一个“人肉路标”,草地里的`水大多有毒,走在前面的战士还可以挖一些野菜吃,后面的战士连能吃的草根都找不到,只能壮烈牺牲。 老班长找到一个水塘,就要用针做成的鱼钩,钓一钓,有没有鱼吃。我看到后来,眼泪在肚子了翻动,老班长找到鱼自己不吃,给两个生病的小战士吃,而他自己只吃草根和鱼骨头。然而,在奄奄一息之时,也要把食物给两个小战士吃。 后来,老班长牺牲了。

  只留下一个满是红锈的鱼钩,在我看来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是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反映着老班长舍己为人、坚守岗位的崇高精神,所以这个鱼钩是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正是这种崇高精神感动了我!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你知道蓝色的海豚岛么?这是一个像侧躺的海豚的小岛。岛的周围有海豚在游玩,有海象在争雄,有海獭在嬉戏,有野狗在决斗。公元前,两千年就有印第安人在这里定居,他们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世无争。

  但好景不长,阿留申人的到来,打破了小岛的宁静。他们肆虐的捕杀海獭,还不守诺言,杀害了小岛上的人们。后来为了生存,小岛上幸存的人们,准备离开小岛,准备离开时,顽皮的拉莫为了拿他喜爱的标枪,晚了一步,而没有登上船。他的姐姐卡拉娜(主角)为了弟弟,也返回了小岛上,但拉莫第二天就被岛上的野狗咬死。他的'姐姐卡拉娜孤独的开始了长达18年的孤岛生活!

  读了这本书,我只想对阿留申人说:“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你们好自为之,不要再做犯罪的事了!”我真的很恨阿留申人,他们为什么要不讲信用,出尔反尔?为什么还要掠夺他人的财产?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什么要滥杀无辜?每个人可以生老病死,这些是命运的安排,但除此之外,是不能随便剥夺别人生存权利的!

  不过,我们现在也在剥夺别人的生存权利,比如:我们现在人类肆虐的捕杀动物,好多物种都濒临灭绝。麋鹿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前中国的大陆上,麋鹿成群比以前的人类都多得多,但是由于人们的大肆捕杀,差点就“断子绝孙”了!由于人类过度的开采资源,污染环境,使得一些珍贵的植物也都灭绝了,造成资源越来越少。终于,人类已经觉醒,开始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保护动物,植物!

读后感的作文 篇4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作品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

  奥斯丁的小说尽管题材比较狭窄,故事相当平淡,但是她善于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那种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魏克翰、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初见时,达西先生傲慢寡言,天生带有着贵族人的优越感,这让出生在小地主家庭却又拥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伊丽莎白厌恶,由此产生偏见,爱情背道而驰。这之后来自于周围的流言蜚语以及韦肯的恶意中伤都让伊丽莎白对达西先生的误会越来越深,然而除

  却他傲慢的态度,达西先生真是一个完美的丈夫人选,他睿智,大度,博学,偶尔风趣,对家庭也不甚关心。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当他感知到自己对于伊丽莎白的感情之后,他努力改变自己的,去包容自己所爱的女人的一切,哪怕与之阶级完全不一样,哪怕要承受来自家族内部的压力与不看好。与之相比,彬格莱与贤淑的吉英之间的感情就显得容易的多。与其相对应的她们的妹妹的婚姻就是一种建立在金钱上的而错误的婚姻,不仅如此,他们的'婚姻伤害了家里人。小说中通过班耐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婚姻与爱情,跨越千年来仍旧是现如今讨论的中心问题,跨入现代以来,离婚率逐年升高,人们似乎习惯了不合适就分开的游戏规则,不再将婚姻看作是神圣的选择,然而,一段健康而完善的婚姻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不合谐并最终导致破裂的婚姻为社会的动乱埋下了伏笔。就拿现在王宝强和马蓉的事件来说,也许是因为婚姻的初心就不同,以至于行至中途便分道扬镳了吧。

  我们看过很多恋人,有的爱的轰轰烈烈,恨不得将电视剧里那一套搬上生活的舞台,有的爱的平淡如水,几多真情,冷暖自知,但似乎很多都绕不过毕业季,也绕不过七年之痒这些字眼,诚然可笑,却也让人深思。所以,若我们最终的选择是婚姻,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好的功课,同样也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读后感的作文 篇5

  这段时间我读了智慧背囊第二卷,别看一篇文章才10行左右,里面都蕴含着人生的真谛。其中有一篇故事我非常喜欢。

  一位师傅打发他的徒弟去集市上买东西,弟子回来后,满脸的不高兴,师傅就问他:“出了什么事,你这么生气?”

  弟子回答:“我走在集市上的时候,那些人都看我,还嘲笑我”。弟子撅着嘴巴说。

  “为什么呢?”师傅问。

  “人家笑我个子太矮,可他们哪知道,虽然我长的不高,但是我的`心胸就像大海一样大啊!”

  师傅听完弟子的话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拿了一个脸盆与弟子来到了附近的海滩上。

  师傅先把脸盆盛满水,然后往脸盆里丢了一颗小石头,这时,脸盆中的水溅了出来。接着,他又把一块很大的石头扔到前方的大海,大海没有任何反映。

  “你不是说你的心胸很大吗?可是人家只是笑了说了你两句,你就生这么大的气,就像被丢了颗小石头的水盆,水花到处飞溅。”

  你们看呀,一则小故事,蕴涵着多大的含义啊!这位聪明的师傅巧用水盆和大海的特征来告诉徒弟什么才是真正的“心胸之大”。

读后感的作文 篇6

  六月我在运河边散步时,偶然看见那些怒放的夹竹桃:红的像火,白的像雪……于是,我就想起《城南旧事》中的那句“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时,我为英子感到难过。爸爸病倒了,不能去参加她的小学毕业典礼,妈妈在她的胸前别上了她爸爸最爱的夹竹桃……当她拿着她的小学毕业证书兴奋地跑回家去时,却发现家中的花儿落了。她从仆人老高口中预感父亲的去世,她前往了医院……花凋、人亡,我以为一切都已结束了,我的心伴随着英子父亲的去世抽动了一下,身为一家之主的父亲离开了,这是多么悲伤的事啊!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我的心又为之震撼。那种震撼是我从未体验过的,犹如大海的咆哮一般,我无法感同身受的'英子的丧父之痛和痛苦背后的成长与坚强。

  于是,我懂得了开始是某件事的结束,又是一种启程。如果说小英子告别小学的伙伴是一种结束,那么新的中学生活将是一个开始;如果说爸爸的生命消逝了意味着结束,那么小英子真正地长大,开始独立面对她人生的下一站旅程,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开始。

  是的,开始是结束,更是启程,我明白。

  记得小学三年级时,我从老家转学到了杭州。头几天,我会很想念班主任陆老师在语文课上讲课时激情澎湃的样子;想念下课时与同学打打闹闹的情景;想念学校门口小摊上蛋糕的奶香四溢……我整天过着浑浑噩噩,没有同伴的日子。那时,我的心情十分低落,犹如一只脱离大部队的孤雁,无助而彷徨,对老同学的思念愈发的强烈。直到那天,我遇见了吴亦萱。她是当时班里的文娱委员,是我在新学校的第一个朋友。我们一起上学、放学,课间也经常聚在一起聊天。我也会经常去她家玩,有时还会在那儿过夜。渐渐地,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对于对方的了解甚至多过对自己的了解。从那以后,我开始变得开朗起来,与同学们也越来越熟络,我也开始了自己在杭州的新生活。

  生活中类似的事也一直在上演,或许没有英子丧父这样痛彻心扉,但它依旧伴随着我们成长……

  我想人的一生有无数的开始和结束。我们需要适应这个过程,懂得结束亦是开始。伤痛过后,收起行装,勇敢踏上新的征程,度过一个个艰难的转折点,在结束与开始中成长。

读后感的作文 篇7

  “承诺比金钱更贵重”!这句话是《做个有信用的男子汉》里那位在买蛋糕的路上被偷了钱,最后不得不向别人借钱的老爷爷说的话,他不愿被别人施舍,不愿沦落为像乞丐的人。他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做个有信用的男子汉》讲的是一个叫徐小诺的小男孩,他非常不讲信用,在袁满、曾小亮、张君雅这些小伙伴的帮助下,在帮助老爷爷找人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一个有担当、有信用、有爱心的人。

  我曾经遇到过一件事:那天,我妈妈叫我上街买菜,在我买菜的过程中,我看到很多人围在一个地方,我的好奇心也瞬间被点燃了。我也挤了上去,想看个究竟。我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呀!那不是张大爷吗?只见他旁边站了个外国人,那外国人一边指着他卖的那些炒黄豆,一边说:“How much?”张大爷听不懂英文,可他明白了外国人想表达的意思,于是他伸出三根手指,意思是三块钱一斤。那个外国人不懂张大爷的意思,然后他又问了一遍,张大爷又伸出三根手指。外国人还是不懂,他犹豫了一会,随后他掏出自己的钱包,拿出四张面值不一的人民币,伸到张大爷面前,分别是5元、10元、50元、100元的,让张大爷自己挑选。这时,有个年轻人在人群中喊:“拿100元的!拿100元的!”可是张大爷好像没听见似的,拿了5元的'人民币,然后又找了两块钱给那个外国人。那个外国人对张大爷笑了笑,可能觉得很便宜吧。这时,我再向人群中寻找那个年轻人,早就溜之大吉了。

  海涅说:“人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如果对别人撒谎的话,或许就像《狼来了》里面牧童的结局一样,当你真的遭遇困难的时候,别人再也不会相信你了。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做到最好,对自己说出来的话要负责任!

读后感的作文 篇8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做《爱的教育》。这本书讲了小主人公安利柯.升上四年级,交了许多的好朋友,高尚正直的卡隆,吃苦坚强的泼来可西,品学兼优的代洛西……书中以小主人公充满爱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感情的故事。同时也阐明了一个道理: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进行情感与心灵的熏陶,培养对孩子的爱。

  看了这本书,我有很大的启示。看了”可莱迪“这一课,让我感受最深刻,克莱蒂不但把在生病的母亲照顾地无微不至,而且还认真完成工作,克莱蒂不但没有被照顾母亲的责任和工作给累倒, 他脸上还时常带着笑容,保持乐观的态度。而在我做家务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要妈妈叫我,而我总是很多借口来逃避。当我逃避不了的时候,总想马虎了事。现在连扫地,拖地总是不干净,地上还会有遗留残余的垃圾在地上,还有污迹……

  我和克莱蒂相比真是相差太远了,我一定要好好向克莱蒂学习,做一个勤奋的好孩子,好好做事!

读后感的作文 篇9

  这个寒假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名著,读安妮日记有感。它的作者是14岁的安妮。弗兰克,可惜她在15岁就死了。

  安妮。弗兰克,1929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犹太家庭,1933年希特勒上台,开始疯狂地迫害犹太人,弗兰克一家移居荷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德国法西斯占领了荷兰,在这里避难的犹太人同样遭到残酷迫害。为了逃避纳粹的逮捕、监禁和屠杀,弗兰克一家在朋友的帮助下,躲进了父亲的公司大楼里一处隐蔽的地方,直到1944年8月4日,绿衣警察进了后屋,逮捕了所有隐藏的人,以及克拉勒和科弗斯,并把他们送进德国的和荷兰的集中营。“后屋”被盖世太保抢掠一空。米普和艾莉在留下的书籍、杂志和报纸中间发现了安妮的日记。

  在“隐匿者”之中,只有父亲得以生还。克拉勒和科弗斯经历了苦难,在荷兰集中营侥幸活了下来,又回到他们的家中。安妮于1954年3月——解放前的两个月,在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去世。

  在书中,安妮提到了与她一起隐藏的同伴们,她对范丹太太的虚伪、对她的父亲献殷勤的厌恶。她自尊心强、有独立的见解,她认为她的母亲很可悲,每天都做一些家庭主妇所做的琐事,她要成为一个自立的女人;她认为她的父母都不理解她,经常与他们产生冲突。她用她自己早熟的头脑对战争与和平、人性善恶、男女两性社会角色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同时她在日记中也真诚地袒露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在青春期性意识的觉醒和对彼得从友情到爱情的情感的渴望,中学生作文《读安妮日记有感》。

  “范丹太太,那个宿命论者,吓得快要哭了,很小声地说:“噢,太可怕了,炮打得这么凶!”用另一句话说,不就是:“我真害怕!”我觉得白天不像黑夜那么可怕。我像发烧似的那么叫喊,请求爸爸点上蜡烛。可是他铁面无情,仍然没有点亮蜡烛。这时突然响起了哒哒的机关枪声,这比炮声更可怕。母亲从床上跳起来,点上蜡烛,这使父亲很生气,认为违反了他的意思,妈妈坚定地回答:“安妮可不像你一样是个老兵呀!”事情就此结束!”这段文字让我看到了他们在苦难中痛苦的等待;我能想象到他们的`心跳得是如何的激烈;他们所说的炮声令我毛骨悚然。

  安妮在苦难中表现的如此坚强、勇敢。她鼓励自己要度过这次劫难,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她开朗的个性、早熟的思想,早已看穿了这个世界看透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对未来的渴望,希望能早早地回到学校去和同伴们学习、玩耍。她在战争后希望能成为荷兰人,她认为荷兰人的勇敢品质让她钦佩。

读后感的作文 篇10

  记得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四年级的时候,也许当时还小吧,并没有读得那么深刻。今天,我再次打开了这本陌生而又熟悉的书,看着似陌生的这本书,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的感悟。

  《爱的教育》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学习和生活。记述了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种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我曾一次次的迷茫,究竟什么是“爱”。但是看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爱”是无私的给予;“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爱”是用真心去待人;“爱”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是对人的宽恕。

  《爱的教育》给我们展现了这般纯洁、这般美好的、浓浓的爱。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少年笔耕》这一篇文章。这个故事讲了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叙利亚的家庭生活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在铁路上做雇员,为了补贴家用,他还在晚上彻夜的帮别人缮写文件,每写500条,才仅仅能赚三块钱。叙利亚想替父亲抄,可父亲不让。于是,他就在晚上父亲睡着后偷偷地抄写。时间长了,叙利亚有些体力不支、睡眠不足了。父亲看到他在学习时总是昏昏欲睡,总是批评他。他忍着心中的委屈,继续坚持着帮父亲抄写。一天晚上,叙利亚抄写被父亲发现了,父亲感动得热烈盈眶,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懊悔。我读到这里时,心狠狠地被牵动了一下。叙利亚在第一次遭到父亲责骂时,他完全可以不再抄写。可是,他没有这样做。纵然他心中有许许多多的不满和委屈,他还是为父亲、为这个家着想!他这种对父亲的爱与体贴,是多少少年所不及的,包括我!也许我们只是在理所当然的享受着父亲的爱,但却从不懂得感恩和回报,从不会替父亲着想。而叙利亚,他不是。他懂得父亲的辛劳,他懂得为父着想,在享受父亲无私的爱的同时,他把把自己的爱也给了父亲。单凭这一点,他就是值得我们赞美、称颂,值得我们学习的!

  让我们睁大我们的眼睛,细心的去发现我们身边的“爱”,去发现那犹如水晶般纯洁、晶莹的“爱”吧!

【读后感的作文】相关文章:

读后感的作文【精选】01-16

(经典)读后感的作文02-29

读后感的作文【经典】10-20

读后感的作文09-23

初二读后感:《顾城的诗》读后感 作文01-15

百万英镑读后感作文百万英镑读后感11-19

(优秀)读后感的作文02-16

(荐)读后感的作文03-23

(精华)读后感的作文02-15

读后感的作文[通用]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