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读后感

时间:2024-03-28 15:33: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滕王阁序》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滕王阁序》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滕王阁序》读后感

《滕王阁序》读后感1

  《滕王阁序》不仅是一篇文学巨作,更是一幅历史的画卷,而当我们以一种轻松诙谐的视角来审视它时,便能发现王勃笔下隐藏的幽默与智慧。

  想象一下,如果滕王阁有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那王勃的开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不就是最吸引人的定位打卡吗?而紧接着的“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则宛如滕王阁在炫耀自己的天文地理坐标,仿佛在向天下宣告:“我这里,是宇宙的交汇点,是历史的见证者,你们这些凡人,快来朝圣吧!”这样的开场,既有文人的骄傲,又不失幽默与戏谑。

  而那著名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若是放在今日,定能成为朋友圈里最火的晒图文案。我们可以想象,夕阳下的滕王阁,游客们纷纷摆出最美的姿态,与这绚烂的天空合影,而朋友圈里则是一片羡慕嫉妒恨的点赞与评论。

  王勃在文中对历史英雄的提及,仿佛是在调侃:“这些大佬们都曾在这里挥斥方遒,你们这些后生,是不是也该来此一游,沾沾英雄气概?”这样的历史回顾,既展现了作者的学识,又透露出他对过往的幽默诠释。

  至于那句“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在现代语境下,不就像是对限时优惠的温馨提示吗?它似乎在提醒我们:“美好总是短暂的',赶紧抓住当下,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读完这篇《滕王阁序》,我对王勃这位文学大师的幽默感和时代感佩服不已。他不仅在文学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更在不经意间,为我们展示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幽默与智慧。这篇作品不仅让我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启发我去发现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乐趣,去欣赏每一刻的美好。

《滕王阁序》读后感2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此非王子安之句乎?吾尝读《滕王阁序》,感其时动不齐之至矣。子安之路,多少奈何。

  王子安云:“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其一生,可谓仕途无路。一文章而怒高宗,一戏方而失刺史。

  古来多少名人,命运皆由天定。初读此文,觉“无路请缨”之时下,应归隐山林,安度晚年。王勃之为,不以为然。

  后再读《滕王阁序》,心中似有所感,然时为春风得意之际,故不明王子安之叹也。

  李将军,汉之俊杰也。卢纶之诗,可见其武力。虽神箭而不荐,处逆境而再贬。但其不释弓弃箭,反而更“急功近利”。可谓“不坠青云之志”也!

  范进者,一数十试而不中者。而其不投笔弃试,反而再试不懈。终获解元。读《滕王阁序》后再读《史记》、《儒林》,况处于怀才不遇之时,是心中大有感触。

  是时,吾亦怀才不遇。吾善诗文,而算术却大挫一时。于是高峰而坠低谷,骏马而失前足。抑郁之时,是王子安之意也。

  然王子安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吾思之,不应沉于抑郁,当东山再起,不弃功业。为人,当有一番历业。是不可以不振作,况吾辈任重而道远。

  是以王子安不坠落。探父过滕王阁而发抑郁,遂有此千古名篇。

  子安之文,言辞精湛,字字珠玑,似是欢娱,实则抑郁。吟至“天高地迥”,则兴尽悲来矣;书至“无路请缨”,则无可奈何矣。其怀才不遇,命运多舛,使天下人不得不感怀也!

  然其“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似有投笔从戎之意。非也!子安实欲再上仕途也。

  呜呼!王子安二十七而逝,实为世文人所恸。其时远不齐之至,实使人感极而悲者矣。

  然其无路请缨,仍不坠青云之志,实吾辈效仿之士也。

【《滕王阁序》读后感】相关文章:

《滕王阁序》教案15篇06-30

《兰亭集序》教案12-12

《伶官传序》教案01-19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03-05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05-18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05-19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08-08

《鱼王》读后感09-04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