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智慧课程》有感

时间:2023-12-20 13:40:0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智慧课程》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智慧课程》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智慧课程》有感1

  情商教育是我一直倡导的一种教育方式,它会让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会思考学习,会自我感悟,会正确地去面对困难和喜悦。我很开心现在我们外小在传授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孩子们的情商教育了。

  通过《智慧课程》孩子们可以从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发展自我这两个篇章里面的那些浅显易懂的小故事,了解到不同的人面对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故事结尾思维泡泡给孩子们提出问题,抛砖引玉的`方法在智慧提示给予孩子们启发,让孩子们逐渐学会情绪控制、尊重别人的意见、如何和同学建立友好关系,与同学的交往中获得帮助和快乐、学会感恩和付出、孩子学会及如何自信展示自己、甚至于能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

  作为大人的我都津津有味的读着这些小故事而且受益匪浅,相信这些具有童真的小故事更能得到孩子们的喜欢。看故事,思考问题,分析小故事这个学习和分享的过程会让孩子他们学会谦让包容。有于助于使孩子认识他人情绪,从别人的观点看事情,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懂得倾听,能体贴关心别人。合群更懂得合作、分享与互助。与人交往时更懂得互重。也有助于孩子认识自身情绪善于缓解压力,自我激励具有正能量阳光向上。

  仔细回想书中的小故事让我更加确信不要轻易做让孩子失去自尊和自信事情。要相信孩子的缺点只是暂时的,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的东西,我应该对孩子以积极肯定为主的正面教育的方式,优点给予积极的鼓励,有些可以改进的地方,给他以积极的暗示。孩子受到激励和赞扬后,上进心就会得到强化。我们做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爱应该是无尽的、是理智的爱,有原则的爱。多作积极的肯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实际,对孩子越信任,与孩子的感情越融洽,便更能激发孩子的进取精神。

读《智慧课程》有感2

  女儿小时候经常在我的故事声中入眠一直让我很有幸福感。感觉很长时间没有给女儿讲故事了,想来不是不想讲,而是以前积累的故事讲完了,不学习已经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拿出来了。再则女儿认识的字多了,理解能力强了,可以自己看书找乐趣了。不用再缠着我讲故事了,让我有种淡淡的失落感。

  不用讲故事了,我试着在书店给女儿找些她喜欢的书。故事情节生动感人,富有哲理,充满力量,催人奋进而有适合小学生口味的'书籍。

  女儿把学校主编的《智慧课程》给我看,书中以一个个小故事汇编而成。主题 “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囊括万千,包罗万象。书中的故事精彩动人,富有阅读乐趣,通过课后的问答互动可以学到很多道理。很多的哲理性的知识将会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积极的意义。我笑着对女儿说,我们抱着大西瓜不知道用来解渴还到处找水喝。

  我的同学在三峡大学教书,他说一个月只上了一次课,但为这一次课收集、整理,得准备二十多天。那么编辑一本书呢,得花费编辑者多少心血呀。衷心感谢学校和参与编辑的老师们。您们辛苦了!

  每读完一本书都觉得感慨万千,真正要下笔写点东西的时候却难以下笔。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是无时不刻需要更新学习。每次陪着女儿学习时我都在想,其实女儿何尝不是也在陪着我们。等他们再大一些不需要我们陪伴的时候,我是不是会有“不用我讲故事”般的失落呢。

  我和女儿差不多天天看这本《智慧课程》,我们经常对一些观点进行讨论并交换观点。通过阅读讨论,我们各取所需,她可能明白了在她思维逻辑下的道理,我也在书中找到了我想要和需要的东西。

  这种感觉真奇妙!

读《智慧课程》有感3

  今天,再一次拜读了华南师大刘良华系列专栏“关于教师成长”(一)《成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结合三年来的新课程改革实践有很多感悟。

  在改革教育传统的过程中,总会提出一些教育隐喻或教育口号,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这些教育隐喻或教育口号耳熟能详、容易理解、便于操作,往往使教育工作者津津乐道。要成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从一下教育口号谈起。

  (一)“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中国曾经有多次教育改革(或教学实验),其中很多教育改革实际上只是“教学改革”,也就是“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验是很重要的,但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验抵达一定程度之后就会遭遇一个障碍:原有的教材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旧教材成为新教学方法的瓶颈。如果教材错了,教学方法无论如何调整,终归是一种“微调”,甚至会“助纣为虐”。也可以说,如果只改变教学方法而不改变教材,至多只有“正确地做事”的效应,而且很可能是正确地做错误的事。

  真实的教学改革总会引起教材改革及相关的课程改革的渴望,有效的教学改革原本应该是课程改革,应该使教材和教学方法同时发生改变。教材改变意味着首先保证“做正确的事”。显然,“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

  (二)“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新课程理念认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首先是一个优秀的课程工作者。所谓课程工作者,就是说,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首先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开发教材”的人。优秀的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

  前几天,北京大兴县教育考察团到泰安考察新课程推进情况。在长城中学座谈交流时,我发现他们非常在乎教材选择问题,他们认为,如果两个地区、两个学校选用的教材不同,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竞争。比如,他选“人教版”我选“北师版”,如果高考偏重“人教版”的话,我们岂不是吃大亏了。其实这就是典型的理念问题,也就是说,新高考“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大可不必为教材的选择而耗费过多的精力。要结合自身实际,根据课程标准用好教材,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整合教材。即保持教材的总量不变,根据教学实际适当调整教学单元的顺序以便更好的因材施教。比如,泰安的数学教学,必修阶段的学习在04、05级是按照必修1-3-5-2-4的顺序学习的,06级根据学习的效果调整成了1-5-4-2-3更加符合泰安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如,现在高一数学必修5——“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这一节,学习必修5时由于“直线的方程”没有学暂时搁置。学完了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后再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感到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2) 补充教材。补充教材实际上使用“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他并不改变原有教材的内容,只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高考的要求,适当增加相关的内容。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教材互为补充,既能保证教师不至于“照本宣科”又能增加学生应对高考的自信心。比如,立体几何中“二面角”,课本内容较少且没有求二面角的例题(仅在课后习题中出现了2题),而此知识点又是高考的重点,有经验的教师一般要在这里补充例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初步掌握简单的二面角的求法。

  (3) 更新教材。如果教师发现现有的教材绝大部分内容已经过时、落后;或者教材虽好但不适合自己学生的具体实际;或虽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但与高考的要求还有差距等。那么,教师可以考虑用另外的教材替换现有的教材,以便更好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应对高考。更新教材时一般先做“减法”后做“加法”,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教师只有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能成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才能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实践者、引领者。

读《智慧课程》有感4

  八月十五,独坐灯下,翻开女儿的《智慧课程》这本书,静静走进书中,心中颇不宁静……

  此书为外小开设的特色课程的教本。在书中讲述了许多经典的故事。告诉孩子们由生命的开始,到自我的认识。充分阐述了智慧在日常生活到人际交往,从人心的茫然到心灵自取的方向。我们从中逐渐都会寻求其答案。其作用对于我们的孩子有着提醐灌顶的好处。

  孩子们现在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此时的他们如同海棉般吸收着外来所有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会给孩子们带来何种影响,孩子们是不会分辨及过滤的。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孩子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而此书正是向孩子们提供了解决心中疑惑的一剂良药。同时告诉孩子们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和接收的信息转化成解决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及自我不良习惯等等问题的方法。此为智慧。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拥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做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既是智者,也是仁者,还是勇者。了其心愿,知其心意。所以我们希望学校能多为孩子提供这类书籍。让孩子们能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中多一盏明灯。

  我缓缓地合上书本,闭上眼睛。只盼孩子们都能仔细阅读,用心思考。朝着智者,仁者,勇者的道路前进。

【读《智慧课程》有感】相关文章:

读智慧背囊有感01-18

智慧背囊读书心得02-25

教育的智慧读书心得04-15

智慧背囊读后感06-12

《中国智慧》读后感01-15

《智慧背囊》读后感06-29

西方的智慧读后感03-28

教育的智慧读后感01-19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02-10

《教育的智慧》读后感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