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剪纸教案合集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剪纸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剪纸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镜像式对称图形。
2.以部分图形为依据辨认出整体图形。
重点难点:
1.认识镜像式对称图形。
2.以部分图形为依据辨认出整体图形。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第22页。
2.复印纸、剪刀、画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剪刀剪出多个对称图形,请幼儿对比图形和对折纸上留下的图形。
1.首先把纸对折,从折线这里开始剪。剪出来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2.这些图形都是以对折线为中线,两边对称。
3.原来的纸上留下的`图形是这个对称图形的一半。
二、请幼儿打开《我的数学》至第22页,观察书中4个剪纸,找到正确的图形,同时看一看其他的图形可以怎样剪出来,用手里的剪刀和纸试一试。
三、请幼儿自己用画笔仿画出书中的图案,再用剪刀剪出来,将剪出的图形打开,并和原纸上留下的图形进行比对,找到两者的相关之处。
剪纸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剪纸
1、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课文里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姥姥的'剪纸?请分别找出来,朗读体会剪纸的特点。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相应的特点。
3、了解学生朗读感悟情况,并随即点拨,引导学生欣赏姥姥的剪纸。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的内容广泛,题材对偶,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抓住“无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这句话生动地说明姥姥的剪纸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显示了姥姥的神剪纸技艺高超。(指名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
(3)“嗬……无可挑剔”这句话是“我”发自内心的赞赏。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纸形神兼备,是完美无缺的工艺品。
(4)“我抢过来一看……老牛背上。”
(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
4、出示几幅剪纸,一起欣赏
5、通过欣赏这些剪纸,用一个词来赞美一下这些剪纸。
姥姥的剪纸真是啊!(板书: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二、认识姥姥
1、姥姥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
2、到文中找一句最有代表性的话(“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1)出示“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2)“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
(3)姥姥靠什么才能“熟能生巧”?
指导读好第6自然段:
A.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剪
B.用不管……还是……不管……还是……不管……还是……
C.分组读
(4)现在姥姥的手巧到什么程度?
(5)什么叫“准头”?
(6)书中举了个什么样的例子来说明的?
A工夫不大……
B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剪成的?
C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词语能感受到?这些词语在感情色彩上是什么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D指名分角色朗读,演出作者的调皮
(7)举举生活中的例子,用下面句式来说一说。
熟能生巧,总(),()!”
3、从中说明姥姥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姥姥心灵手巧)
4、除此之外,姥姥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1)出示第3自然段
(2)抓住“广结良缘、有求必应”进行理解
(3)指导朗读
(4)板书:勤劳善良
三、体味祖孙之情
1、姥姥对乡亲们是如此友好、热情,对我这个孙子更是疼爱有加,她是怎么通过剪纸传达这份情的呢?
2、读读第三段,找找在这里具体写了几幅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
(1)指名交流
(2)出示描写剪纸的语句
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
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3)这三幅剪纸的图案有什么特点?兔子和老牛各代表什么?
(4)剪纸中的老牛和兔子有什么特点?你体会到什么?
理解:12小节(抓住几个“总是”指导背诵)
(5)说说这三幅图仿佛在告诉我们什么?
(6)重点理解第三幅图
A一片开阔的草地指什么?老牛是怎样的神态?
B从剪纸中看出了,从姥姥的眼神中,你仿佛看到了一份。
3、我对姥姥又是一份怎样的感情?
(1)指名读读有关句子
(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
(3)师简介原文的一个片段:
当时我也动过要学剪纸的心思,可惜我当时有其他的事,后来也离了乡,远离了姥姥,远离了她美丽的剪纸。直到前年春节家里通知说姥姥病危,我才匆匆赶回家里,看到了一别三年的姥姥,此时她已被穿上了送老衣,很怪异地躺在当门的床上。我当时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会躺在那儿。我不顾一切地去看,我看到了一张有点浮肿的脸,再试试鼻息,姥姥还活着,我哇地一声哭了。我的姥姥还活着,我上学地起早贪黑给我做饭的姥姥还活着。
(4)是啊,儿时的记忆怎能忘记,慈祥的姥姥有怎会忘怀,说说作者会梦见什么?
四、作业
1、搜集一些剪纸
2、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姥姥的剪纸
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
剪纸教案 篇3
目标:
1、初步学习左右对称图案的剪纸,乐意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制作的方法并大胆表现各事物形象。
2、对剪纸活动感兴趣,感知图案的对称美。
准备:
各色手工纸、勾线笔、糨糊、白纸、剪刀、爱心制作示意图、欣赏范例图
过程:
1、出示爱心图案,感受其对称的特点。
(1)师:今天老师剪了一个爱心图案,漂亮吗?你们知道我是怎样剪出来的吗?(根据幼儿回答的内容,请幼儿思考为什么要将手工纸一折二?)帮助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
(2)出示爱心制作过程的'示意图,请幼儿观察,归纳为: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的制作过程。
师:在画的时候我们要想一想,它的一半图案又会是怎样的呢?
2、请幼儿尝试剪爱心,将爱心贴在白纸上当成花儿。
针对小朋友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如爱心图案不能连接等问题。
3、运用已掌握的技能进行拓展。
(1)请幼儿为花儿剪叶子。
(2)教师出示小动物的图案(小猫、小狗)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花儿,小猫、小狗也来了,还有什么小动物也会来呢?如果你有信心也来试试吧!
(3)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能完成的图案进行制作。
4、欣赏教师作品,提升幼儿的审美力。
(1)出示蝴蝶、蜻蜓的剪纸,让幼儿欣赏。
师:除了地上的小动物,空中也飞来了小动物,你们看是蝴蝶、还有蜻蜓呢!真漂亮。
(2)欣赏镂空的剪纸作品,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
师:老师也制作一幅剪纸画,漂亮吗?只要一把小剪刀,几张彩纸,就能变出这么丰富多彩的画面,剪纸有趣吗?下次老师再教你们更多剪纸的方法,剪出更精致的图案,好吗?
剪纸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本课以蝴蝶优美的造形,组成二方连续纹样,借助感性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悟到美术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自然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的想象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并了解到我国各族剪纸艺术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个性发展,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好奇心比较强,也比较活泼,但在劳技课堂上,学生对平淡乏味的理论课、欣赏课、自由绘画等还是产生厌倦情绪,学生的绘画能力很难得到充分发挥。可是学生对有趣的手工课却爱不释手,教师应将绘画的理论渗透在生动的手工课中,把深奥的理论借助有趣的游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新的知识并激发起学习手工的兴趣。这节课,要学生剪纸蝴蝶,蝴蝶是美的化身,教师要从
蝴蝶身上打开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敢于创新。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蝴蝶的知识与不同民族的剪纸艺术。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现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热爱自然,关心别人,关心生活。
教 具:
教师:一个礼物盒 一只蝴蝶标本 剪刀 彩纸
学生:剪刀 彩纸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掌握剪纸蝴蝶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会用多种手法表现蝴蝶。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1、教师出示礼物盒,让学生猜是什么礼物。
2、教师出示蝴蝶标本,提问学生认不认识。
3、让学生说出蝴蝶的生活习性与对自然界的贡献。
4、提问学生有没有画过蝴蝶,除了画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展示蝴蝶吗?
5、揭示课题:剪纸蝴蝶
二、深化认识 实践提高
1、学生观察,讨论了解到的蝴蝶特征。
2、让学生试剪纸蝴蝶。
3、抓住典型分析方法。
4、要求学生剪出二方连续,并说出其方法与步骤。
5、创作新作品。
(1)让学生观察蝴蝶的图片。
(2)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与图片上的蝴蝶进行比较。
(3)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点缀花纹。
三、交流 展示 评价
1、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与评价。
2、创设游戏进行交流。
四、课堂延伸
1、找不同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更漂亮的蝴蝶。
剪纸教案 篇5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板书课题)
2、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非常亲切。我们一起来叫一声,姥姥。(学生齐叫)加上儿化(范读),你来叫一声。(指名)你再来叫一声。(指名)读得真亲切。这位姥姥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剪纸。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题。(齐读)
二、预习课文,初步感知
1、因为事先没有布置预习,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来完成这一环节。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这篇课文生字新词比较多,特别还有几个多音字,要力争把它们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思考:这位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开始读。(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书)
2、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词学得怎样,请看大屏幕。(出示词语)自己先读读。(学生自由读词语。)请高凌来读一下。(指读)这里有两个多音字,左邻右舍的舍是个多音字,这里读shè。择菜的择也是个多音字,读成zhái。(媒体突出:舍、择)大家跟我读:左邻右舍、择菜。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齐读)在这些字词中,你认为同学们哪些字特别容易写错,你要给他进行一下友情提醒的。(指名回答)
3、看来,同学们词语学得不错,现在请你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位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媒体切换,指名回答)的确,这是一位技艺高超、勤劳善良、呵护晚辈的姥姥。(相机板书)
三、品读文字,揣摩语言。
1、这节课,我们首先来体会一下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
2、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表现姥姥技艺高超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学生读文)
l 3、讨论交流(谁愿意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相机出示句子)
A、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心灵手巧的劳作。(出示)
(1)知道什么是小屯吗?(小村庄)
(2)整个小村庄,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心灵手巧的劳作就是剪纸,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你找到了吗?(媒体突出都)好在哪儿?(作品很受欢迎,姥姥有求必应)
(3)同学们想想,当作者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自豪)请你自豪地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有这样的姥姥真让人自豪,让我们一起来体会这种情感。(齐读)
过渡:这是作者对姥姥的赞叹,乡亲们又是怎样赞叹姥姥的手艺的呢?谁来读读?(指名读)
B、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公鸡能打鸣。 (出示)
(1)这是啧啧赞叹的口气吗?谁还想读。 (再指读)
(2)读得真好。有没有发现这句话很有意思?读上去感觉怎样? 我们再来很有韵律地、有节奏地赞叹一番。(齐读)
(3)请注意这番话中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动物)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 指名回答)
(4)现在请你们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同桌先互相夸夸。(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 像 ,剪 像 ,剪个 ,剪个 。)
(5)来,这位老乡,你来赞叹赞叹。(指名回答)
(6)乡亲们的赞叹让我们感受到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
C、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无所不能。(出示)
(1)无所不能的意思就是
(2)谁来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指名回答)
(3)是呀,普普通通的剪刀,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却能变成各种各样的栩栩如生的剪纸,这不能不说明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媒体突出两个普普通通、无所不能)
(4)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齐读)
D、事例:我故意刁难姥姥,可姥姥仍剪得形象至极。(学生分析)
4、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将一位心灵手巧、技艺高超的姥姥带到了我们的眼前,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姥姥手下栩栩如生的剪纸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媒体播放)感觉怎么样?谁能用一句话夸一夸姥姥呢?让我们把刚才找出来的四段话连起来读一读,读出对姥姥的赞美之情。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体会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下节课我们继续体会姥姥的勤劳善良和对晚辈的呵护。
剪纸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课剪纸故事是融剪、刻、说为一体的剪纸课,表现内容为人物,表现形式是非对称性的独立纹样。剪纸故事要求学生大胆地直接剪出人物外形,用刀刻划出人物细节,并将剪、刻完成的人物形象经组合粘贴在一起编成故事说一说。剪纸故事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剪纸的形式,表达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情和了解的故事,借以抒发内在蕴涵的情感,同时通过对剪纸这种独特形式的学习来和民族艺术更为贴近。
本课采用了大量的学生作业,都是学生课堂即兴所作,内容表现出儿童的生活和情感。对学生来说,更具有亲近感。这些剪纸人物造型大胆简练,对于美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也很具启示性。
教材中安排了制作步骤、小提示,可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教材中还呈现了一组人物所用的道具,学生在制作相关人物时可以用这些道具来搭配,借助于道具所体现的工具特点将有助于确认表现剪纸人物的身份。
学习屋中选用了民间剪纸作品《老鼠上灯台》。学习屋的内容旨在激发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兴趣,可让学生由此出发,在课后利用互联网及图书馆的资源,深入对剪纸艺术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思路
本课学习内容为剪纸人物,不但要剪出人物的造型,还要能在此基础上挑选合适的人物经组合构成新的画面并编辑成有趣的小故事。
本课学习重点和难点在于让学生随意剪出人物的外形,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应该让学生抛开对称规则,依靠视觉平衡和对人物形态比例的基本了解,按自己的意愿剪,尽量做到自然、流畅。
人物内部挖剪也有较大难度,可改剪为刻,用刻刀加工细部,可获得剪刀无法比拟的优势。启发学生用刻刀(或裁纸刀)进行剪影的刻划,如刻出人物的五官、服装上的花纹图案等。学生可能首次使用刻刀,教师可以先安排一些刻纸小训练,如:在其他纸上练习刻画直线和弧线。让学生能了解和适应刻刀工具,做到刻得干净利落,随心所欲。并提醒学生使用刻刀时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在剪刻出两三个人物后,让学生根据所剪刻人物的动态神情,将这些人物之间进行联想和组合构图,还可根据需要适当添剪背景、道具,编成一个故事。组成故事画面,是人物剪纸的延伸。贴好后,对大家说一说这个故事,学生一般都饶有兴趣地用这种方法来介绍自己的作品。
也可让两个学生合作,将两人所剪的人物组合在一张画面上,再根据画面所构成的效果编故事,两人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个故事。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丰富了本课的学习内容。
在评价过程中,可对学生的剪纸人物作业和学生所编的故事进行双重评价,评价应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初始阶段、深入阶段和终结阶段,教师可对学生积极尝试剪制的'学习热情加以肯定,表扬并保护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在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评价标准侧重于创造性和个性,看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像和个性成分。
教学选择
本课所要使用的学具如剪刀、胶水、彩色纸等,比较容易准备。在条件较差的地方也可以选用单色纸完成作业,应予注意的是所剪作业用纸应与背景衬底用纸有一定的层次区分,以便画面形象变得鲜明饱满。
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教学时量限制,可以一人单独完成剪纸故事的作业,也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由两个人共同完成一幅剪纸故事的作业,还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编制作业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建议
1.教师应提示学生随手剪的时候注意手随心动,心中应想着要表现的人物的动态和特征。可以从头,也可以从脚,或者是自己想开始的任何部位开始剪。
2.剪完人物外形之后再剪刻出人物的细节,例如:眼睛、发型、衣服的花纹等等。让学生尝试用刻刀,要使用垫板。教师示范刻刀的用法,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可以用对折后剪的方法,也可以用剪刀凿穿后剪的方法。
3.粘贴可以采用局部点粘,即在剪出人物的适当部位,涂少量胶水即可,但要注意贴得平整、洁净。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2.教师口述“我和妹妹去公园喂鸽子”故事。 (画面)
教师讲述故事,课件出示画面。
二、故事交流
1.在你的身L或者你的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
文字草稿
三、讨论、演示分工合作过程
1. (从各小组中挑出一个典型故事)清三位同学来跟老师合作示范。
2.先分工再进行组合。 (学生讨论怎么分工)
3.教师示范剪刻步骤。
①随意剪出外形。
②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花纹。
在这些民间剪纸作品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张的细竹和花纹的处理?花纹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民间剪纸作品)中闽民间剪纸最常用的花纹就是锯齿纹和月牙纹。 (课件出示)
③组合粘贴。
准备粘贴了,你想怎么贴?怎样贴才会又快又平整呢?——胶涂在底纸上。
出示几个剪纸人物,你能给他们编个故事吗?
④添加道具。
故事“剪”完了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完善的?——添加背景、道具等。 (课件出示剪纸道具)
教师在投影仪下示范剪出外形,
课件出示:游戏。
教师投影仪下示范刻出 花纹
课件出示:民间剪纸作品,并放大作品进行分析。
出示剪纸人物范图
课件出示:剪纸道具
四、欣赏:
剪纸故事作品
1.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本组展示板L,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评述作品。
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
展示板展示作业
五、学生合作完成剪纸故事展示、总结
1.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3.今天我们用剪纸的方法表现了身边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故事每天都有,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你就能发现,受到启发。愿我们都成为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剪纸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五面对称纹样剪纸的方法和步骤。
2、提高学生视察、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
折叠方法的'掌握和纹样的设计。
教学难点:
剪出美丽对称的纹样。
教学准备:
教具:4件对称纹样剪纸作品。
学具:彩色纸、剪刀、浆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向学生展示自带的四件剪纸作品,再告诉学生剪纸是我国特有的艺术作品,也是我国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游戏之一。这种游戏能开发我们的智力,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而且简便易学。
二、板书课题(略)。
三、学习折叠五面对称的方法。板书:折
1、组织学生看教材折叠步骤图。
2、讲解五面对称折法。老师边讲边示范,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
3、学生试折。
:这五面对称图的折法简单,难的是纹样的设计和剪贴。板书:画
四、设计纹样。边讲边画,学生跟着做。
五、剪(板书)。剪掉所绘纹样中打x部分。
六、贴(板书)。在纹样的背面涂上少量胶水,贴在底纸上。注意位置适当,隔上一层纸轻轻压抹。
七、学生制作,鼓励创新。
八、展示作品,评优发奖
剪纸教案 篇8
一、活动的设计构思
剪纸是最为流行的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中国剪纸历史悠久,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每逢春节或结婚等喜庆节日和活动,人们总要在窗户上或居室内贴满剪纸,以示喜庆欢乐。剪纸内容,有反映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风俗习惯的作品;有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运用谐音、象征和寓意手法的作品
有表现神话传说、戏剧故事,如“武松打虎”“杨门女将”等类作品。它贴近我们的生活,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走进我们的生活,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会与剪纸零距离的接触,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剪一剪等活动,全身心的去体验这门独特的传统民间艺术。
二、活动重点与难点
活动重点:激发孩子对剪纸作品的兴趣。
活动难点: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三、活动目标
① 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② 进一步了解剪纸的各种风格和种类。
四、活动准备
① 幼儿收集的剪纸作品或者图片
② 录音机、磁带
五、活动过程
① 欣赏:
幼儿欣赏大家带来的剪纸作品。
② 谈话:
引发幼儿谈话:我最喜欢的剪纸,引导幼儿说出剪纸作品的名称、用途,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个作品。教师用录音机录下幼儿的谈话内容。
③ 教师参与:
教师介绍自己带来的剪纸作品,引发更多的幼儿参加谈话的热情。
④ 总结:
继续幼儿的谈话。大家一起倾听谈话的录音,并请幼儿评价自己的讲述情况。
⑤ 拓印:
请幼儿把收集的最喜欢的剪纸平整的放在纸的下面,然后用蜡笔在书页上均匀涂色,把剪纸的图案拓印下来。
⑥ 制作:
幼儿和教师一起将剪纸标注上剪纸名称及收集者的名字,参考下面的.方法制作《我们最喜欢的剪纸》小书。
A:先准备一些大于剪纸规格的纸张。
B:将剪纸粘贴在上面。注意固定剪纸的四角。
C:将收集这个剪纸的幼儿的名字写在剪纸的下面。
D:一起选择一个剪纸粘贴在纸上做封面,并写上《我们最喜欢的剪纸》的书名,写上制作的时间。另一张白纸做封底。
E:将所有的纸张对齐,左侧用打孔器在中间有间隔的地方分别打两个孔。(或者左侧用订书器装订)
F:将绳子穿过并在封面的一面系蝴蝶结。
[page_break]
六、变化与延伸
① 将幼儿收集的剪纸制作成小书和录音机、幼儿谈话的录音磁带放在一起,大家可以在欣赏剪纸作品的同时听谈话录音。
② 幼儿可以继续收集,逐步增加小书的内容及录音的内容。
剪纸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
2、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
3、亮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刁”下面为提,不是撇。
3、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三、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
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3、交流
A.技艺高超 “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邻居的赞叹,“下蛋、打鸣”则从侧面反应了姥姥剪纸的逼真。(指导朗读,读出剪纸的逼真、人们的赞叹)
B.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可见姥姥人缘极广;“撩起、擦擦手”可见姥姥干脆利落,说剪就剪;“”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可见姥姥的爽朗,剪纸有针对性,会剪的东西多,各有用处。“接着干活”可见姥姥的勤劳。
3、指导朗读。
4、小结:
作者的姥姥就是这样普通的老人,因为她有着所有普通妇女的美德——勤劳善良。但是说她普通却不又普通,她身怀剪纸绝技,广结善缘。她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啊!
四、作业
1、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划去错误读音。
择(ze zhai)菜 刁难(nan nan) 三伏盛(sheng cheng)夏
薅(hao ru)草 机灵(ling ling) 数(shu shu)九寒
【剪纸教案】相关文章:
剪纸教案06-23
《剪纸故事》教案09-17
(集合)剪纸教案07-29
大班剪纸教案09-07
剪纸教学教案05-26
剪纸教案15篇(精选)08-03
剪纸教学教案【必备】08-01
[优选]剪纸教案15篇07-31
剪纸教案集锦五篇11-29
剪纸教案集合(15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