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11-20 22:56:49 知识点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知识点总结

  1、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

  (1)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高速粒子流,它能解释光的直进现象,光的反射现象。

  (2)惠更斯的波动说:认为光是某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它能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2、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的条件是:有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相干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形成相干波源的方法有两种:

  ⑴利用激光(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

  ⑵设法将同一束光分为两束(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一个光源,因此频率必然相等)。下面4个图分别是利用双缝、利用楔形薄膜、利用空气膜、利用平面镜形成相干光源的示意图。

  3、干涉区域内产生的亮、暗纹

  ⑴亮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δ=nλ(n=0,1,2,……)

  ⑵暗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

  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

  4、衍射

  光通过很小的孔、缝或障碍物时,会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且中央条纹很亮,越向边缘越暗。

  ⑴各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都能使光发生衍射。

  ⑵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波长相比,甚至比波长还小。(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小于0.5mm时,有明显衍射现象。)

  ⑶在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下当窄缝变窄时亮斑的范围变大条纹间距离变大,而亮度变暗。

  5、光的偏振现象

  通过偏振片的光波,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一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称为偏振光。光的偏振说明光是横波。

【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11-07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知识点总结08-20

斜率知识点总结10-12

中考知识点总结10-18

函数知识点总结10-09

物理知识点总结08-23

[经典]函数知识点总结08-26

物理知识点总结09-29

《白鹭》知识点总结11-10

化学知识点总结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