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力平衡》说课稿

时间:2025-08-19 09:19:2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力平衡》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力平衡》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力平衡》说课稿

《二力平衡》说课稿1

  一、 说教材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与力第5节二力平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二力平衡又是力学中的重点之一。力的概念和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为学生学习二力平衡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而二力平衡的学习是学生探究摩擦力、力和运动的关系以及浮力、压强知识的重要基础,所以,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观察,热衷于动手实验。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相关概念和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铺垫;他们也经历了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知道物体处于平衡姿态时所爱的力称为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③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4、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平衡,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四、重点难点

  二力平衡条件是本节的重点,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目标。

  五、教法与学法

  情境引入、引导探究、指导讨论、演示突破的方法,

  观察现象、亲历实验探究、组间协作、讨论归纳等方法。

  六、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几幅图片(如静止在桌上的花瓶、悬挂在屋顶上的灯)引导学生分析它们分别处于怎样的状态?它们分别受到那些力的作用。引出凡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此引出二力的平衡的概念,

  2、新课教学

  (1)实验探究与验证:

  (活动1)两个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研究两个力的大小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步骤:进行仪器组装,选择适当数量的钩码,来改变细线对硬纸板两个对角拉力的大小。

  (活动2)作用在硬纸板对角上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研究两个力的.方向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步骤:卡片一侧不挂钩码,另一侧挂两个,使卡片受两个力沿同一方向。

  (活动3)作用在硬纸板对角上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线上。

  步骤:把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小卡片受到的两个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分析归纳:

  1)、使小卡片所受的两个力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时,卡片_________;当两个力的大小不等时,卡片_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

  2)、使小卡片所受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卡片_________;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卡片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

  3)、使小卡片所受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时,卡片__________;当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卡片_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

  演示:用剪刀把平衡的纸片剪成两半。

  在得出二力平衡条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条件内容,仔细推敲,深入剖析,将条件概括提炼出来。教师小结:同物、等大、反向、共线。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条件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培养概括思维能力。

  (2)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对力中,哪对是平衡力( )

  A.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子的压力

  C书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三要素完全相同,则此两个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一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 D 无法判断是否是平衡力

  (3)为什么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

  3、课堂小结:由学生归纳本课所学知识

  4、课堂练习

  5、布课外作业

  七、说小结

  这节课学生从已有认知出发,以观察平衡现象为切入,经历探究、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和动手活动,不但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提升了情感。

《二力平衡》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二力平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

  教学难点:二力平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水平桌面、木板、滑轮两个、细线、钩码若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复习提问引入

  牛顿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引导: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可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平衡状态

  由上面学生举出的例子定义平衡状态。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单的情况是受两个力作用。

  过渡:物体受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

  二力平衡条件

  通过演示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介绍实验装置如图12.6-1所示,用细线系住木板上的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

  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下面问题。

  木板是否静止?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

  把木板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木板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木板还能静止吗?

  任选其它两个孔重复上述实验。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自己得出结论。可在教师引导下由多名同学互相补充使其完善。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请学生画出图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

  静止悬挂的电灯。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匀速运动的拖车。

  巩固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三、总结、扩展

  让学生讨论课本“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四、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二力平衡》说课稿】相关文章:

《二力平衡》教案08-31

幼儿园力的平衡教案04-02

力和物体的平衡知识点总结09-01

《平衡》教案09-16

《有趣的平衡》教案06-09

《生命需要平衡》阅读答案10-01

维护生态平衡教案11-01

《营养平衡才健康》教案09-07

电离平衡化学教案11-15

高二化学说课稿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