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二力平衡》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力平衡》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力平衡》说课稿1
一、 说教材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与力第5节二力平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二力平衡又是力学中的重点之一。力的概念和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为学生学习二力平衡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而二力平衡的学习是学生探究摩擦力、力和运动的关系以及浮力、压强知识的重要基础,所以,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观察,热衷于动手实验。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相关概念和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铺垫;他们也经历了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知道物体处于平衡姿态时所爱的力称为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③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4、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平衡,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四、重点难点
二力平衡条件是本节的重点,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目标。
五、教法与学法
情境引入、引导探究、指导讨论、演示突破的方法,
观察现象、亲历实验探究、组间协作、讨论归纳等方法。
六、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几幅图片(如静止在桌上的花瓶、悬挂在屋顶上的灯)引导学生分析它们分别处于怎样的状态?它们分别受到那些力的作用。引出凡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此引出二力的平衡的概念,
2、新课教学
(1)实验探究与验证:
(活动1)两个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研究两个力的大小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步骤:进行仪器组装,选择适当数量的钩码,来改变细线对硬纸板两个对角拉力的大小。
(活动2)作用在硬纸板对角上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研究两个力的.方向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步骤:卡片一侧不挂钩码,另一侧挂两个,使卡片受两个力沿同一方向。
(活动3)作用在硬纸板对角上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线上。
步骤:把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小卡片受到的两个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分析归纳:
1)、使小卡片所受的两个力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时,卡片_________;当两个力的大小不等时,卡片_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
2)、使小卡片所受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卡片_________;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卡片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
3)、使小卡片所受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时,卡片__________;当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卡片_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
演示:用剪刀把平衡的纸片剪成两半。
在得出二力平衡条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条件内容,仔细推敲,深入剖析,将条件概括提炼出来。教师小结:同物、等大、反向、共线。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条件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培养概括思维能力。
(2)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对力中,哪对是平衡力( )
A.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子的压力
C书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三要素完全相同,则此两个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一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 D 无法判断是否是平衡力
(3)为什么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
3、课堂小结:由学生归纳本课所学知识
4、课堂练习
5、布课外作业
七、说小结
这节课学生从已有认知出发,以观察平衡现象为切入,经历探究、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和动手活动,不但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提升了情感。
《二力平衡》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二力平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
教学难点:二力平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水平桌面、木板、滑轮两个、细线、钩码若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复习提问引入
牛顿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引导: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可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平衡状态
由上面学生举出的例子定义平衡状态。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单的情况是受两个力作用。
过渡:物体受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
二力平衡条件
通过演示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介绍实验装置如图12.6-1所示,用细线系住木板上的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
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下面问题。
木板是否静止?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
把木板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木板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木板还能静止吗?
任选其它两个孔重复上述实验。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自己得出结论。可在教师引导下由多名同学互相补充使其完善。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请学生画出图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
静止悬挂的电灯。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匀速运动的拖车。
巩固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三、总结、扩展
让学生讨论课本“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四、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二力平衡》说课稿】相关文章:
《二力平衡》教案08-31
幼儿园力的平衡教案04-02
力和物体的平衡知识点总结09-01
《平衡》教案09-16
《有趣的平衡》教案06-09
《生命需要平衡》阅读答案10-01
维护生态平衡教案11-01
《营养平衡才健康》教案09-07
电离平衡化学教案11-15
高二化学说课稿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