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牧羊女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牧羊女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牧羊女说课稿1
一、说课设计理念:
1、突破传统教材的框架模式,突出以审美为核心,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音乐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本课《牧羊女》描绘的是大草原上美丽的风景及牧民们的幸福生活。那优美的音乐及呈现在脑海里的画面正是一种美的体验。在教学设计中,也渗透了良好的德育目标,让学生通过优美的音乐,唯美的画面知道生活的美,懂得爱音乐、爱生活、爱自然、爱民族、爱人类,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共同成长。
2、音乐是综合的艺术,不仅仅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结合动作、舞蹈、语言的有机整体。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心灵最自然的表露。设计《牧羊女》这课时,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动一动、敲一敲、跳一跳。他们可以按自己的理解通过简单的打击乐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们自己参与、自己创造,在情感上得到宣泄、个性上得到张扬。
3、音乐教育是在挖掘人人俱有的音乐潜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自学者”“问题解决者”的角色,教师则承担着“辅导者”的角色。学生有创造的想法或做法,教师给予肯定,对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给予纠正,使学生真正领悟知识与技能。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重难点都由学生自我发掘,老师只是通过一些教学手段及设备让学生自己走进音乐世界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去享受美的音乐。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牧羊女》,用优美抒情的声音唱好这首轻快而又活泼的歌曲,并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劳动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能正确运用力度记号,能把握3/4拍的律动感及休止符的停顿作用。
3、通过创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及表演能力。
三、教材分析
此课选自《走进音乐世界》第七册第3单元,是一首活泼、愉快的捷克民歌,3/4拍。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本首乐曲结构清楚,四句是A+A+B+A格式。第一、二、四乐句很相似,第三乐句以欢快跳跃的节奏与其他乐句形成对比,描绘出羊儿叫声、歌声、流水声,使全曲更生动活泼,感人而又简练。需要注意解决每个乐句的句尾的不同之处。
根据新课标提出来的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的基本理念,我采用唱、听、动、敲等直观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自主的学习音乐,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连贯的气息、强弱的对比,在美好的气氛中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及创编出歌曲意境。
难点:解决三句相同乐句的句尾,区分其不同之处。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热身运动:
师示范拍一拍手或身上某些部位,吸引学生注意力。全班齐动一动。拍拍全身(手、肩、腰、脚等等地方)。
师提问:还有哪里没有拍到的?请同学帮帮拍一拍。
生积极参与。(拍拍肘、肚子、腿、小屁股……)
师:谢谢同学们,原来老师还有那么多的地方没有活动到。同学发现刚刚我们热身环节中有什么规律?
生自主归纳:总是拍3下,第一下总是比较强。
师总结:表扬学生。这是我们音乐当中的3拍子
板述:3拍子:× × ×│× × ×│
强弱关系:强 次强 弱
音乐感觉:摇摆、舞曲风格
2、初听音乐
听歌曲《牧羊女》的旋律,初步感知音乐。随音乐用3拍子节奏拍拍手或跺跺脚。
师:老师放一首音乐,试试用3拍子节奏给音乐伴奏。
【设计意图:动是人的自然动作,不需要什么技巧训练即可进入课堂氛围,热身运动让每个孩子参与其中,跟着老师动动,甚至自己想出拍出身上更多的部位。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节奏感,又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而让学生随着音乐用节奏伴奏这样既加强学生对3拍子的印象又能让学生初步聆听音乐,感知音乐,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初步印象。】
二、歌曲教学
1、歌曲介绍
师:从远方来了一个姑娘,也想加入到我们同学当中来(出示玩偶牧羊女向大家问好)
师:小姑娘自我介绍,请同学听听小姑娘说了些什么,从哪儿来,叫什么名字?(放配套多媒体光盘,欣赏歌曲及课件。)
生自主归纳:姑娘名叫牧羊女,来自美丽的大草原,大草原上有蓝蓝的天,哗啦啦的小河、白白的小羊、还有热爱幸福生活的牧民们。
师简单介绍捷克的地理位置和民俗风情。
师:真漂亮,老师现在就想飞去大草原,让我们学会这首动听的歌儿也去大草原上游玩吧!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地欣赏草原美景,随音乐律动,了解歌曲含义, 初步体会歌曲情绪及牧羊女的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美,从而激起对草原的热爱和向往。】
2、新歌学习
复听歌曲,感知歌曲的情绪和节拍。归纳并看卡片划分乐句。(师出示有颜色的歌谱)请学生找出歌曲特点。
生自主归纳:歌曲为3/4拍 歌曲情绪是愉快、活泼的
通过卡片颜色区分,找出A A B A四个乐句。第一、二、四乐句很相似,第三乐句以欢快跳跃的节奏与其他乐句形成对比,描绘出羊儿叫声、歌声、流水声。
3、解决重难点
随钢琴学习歌曲,先掌握A乐句,再学习B句。掌握了A、B两乐句的基础上,听老师范唱B乐句,请同学发现与学生所唱不同之处。
生找出规律:强弱对比,生加以总结。
师:这首歌已经学得很不错了,看看还有哪里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或者需要改善的?
生仔细观察图谱,找出难点。每乐句句尾停顿的长短不同。师从旁协助,出示大小羊头贴纸,让学生利用它们来解决停顿的长短。
讨论交流过后,请一些同学上来贴一贴大小羊头。
师归纳:停顿一拍的地方可以贴上大羊头,表示停顿时间长一些,停顿半拍的地方可以贴上小羊头,表示停顿的时间稍短一些。
4、艺术处理
学生齐唱歌曲一遍。
师:美丽的大草原上有蓝蓝的天,哗啦啦的小河、白白的小羊、还有欢迎大家的牧羊姑娘,在这么美的风光下同学们的情绪是怎样的?你会怎样歌唱啊?
生回答:优美,抒情地,轻快……
学生在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复唱歌曲一遍,注意歌曲情绪。
【设计意图:本曲共有四个乐句,为了不让学生混淆,我分别把四个乐句用颜色区分出来,而重难点则用大小羊贴图让学生在视觉上清楚休止的多少,这样使学生很自然地在“润物细雨无声”的状态下学会并唱好歌曲。而在歌曲处理上,通过图画美、风景美让学生能了解用美的歌声来演唱歌曲。】
三、创编活动
1、创编歌曲
师出示打击乐器等、把全班分为乐器组、舞蹈组、歌唱组三部分,每位同学自我创作,相互合作,对乐器的敲击、舞蹈动作的创作及歌曲的演唱进行自我创编。师从旁协助。
师:同学们,生活在大草原上的人们除了歌声动听以外,你还知道他们有哪些优点呢?
生自主发言:会跳舞、拉琴、骑马、射箭……
师:那我们大家也来学学草原上的人们,开一个联欢会吧!
2、成果检查
乐器组同学创编的节奏、舞蹈组同学编排的动作、及歌唱组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之后在老师指挥下全班同学共同合作,唱一唱,跳一跳,敲一敲。
3、提出表扬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创作、合作的机会,彼此交流。在各项活动中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关键是在参与创作过程中展示创新精神,音乐创造的结果并不重要。】
四、总结深化
1、师:今天玩的开不开心,能不能说说你都学到了什么?
生自我总结,师从中提点。
学会了歌曲《牧羊女》认识了牧羊女这个大草原上的好朋友。还参与了一场小小联欢会。更领略大草原上美丽的风景及牧民们的幸福生活。知道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懂得爱音乐、爱生活、爱自然、爱民族,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共同成长。
2、课后作业:请同学把你想象的大草原的风光用图画给描绘出来。
【设计意图: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在音乐世界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让音乐从有限的第一课堂延伸到孩子们无限的课外活动中,使其真正回归生活。】
牧羊女说课稿2
一、教学内容:
1.唱《牧羊女》
2.认do’ re’
3.做跟着老师拍、跟着老师唱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唱好这首轻快而活泼的三拍子歌曲《牧羊女》,并从中感受劳动的欢乐、生活的美好。
2.通过学习高音do’,知道大音阶的构成。
3.通过练声曲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在歌唱中表现出来。
三、教材分析:
1.《牧羊女》是一首C大调式的捷克民歌,3/4拍,曲调欢快、明朗,充满了热爱美好生活的激情。
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结构方整。第一、二、四乐句几乎完全相同,并以舒展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第三乐句以欢快跳跃的节奏与其它乐句形成鲜明的对比,非常形象的模仿了羊叫声、歌声、流水声,使全曲更显得生动、活泼、感人而又非常简练。
2.认识“do 、mi、sol ”的新朋友do’,使学生知道do’是do的高八度,在音阶图上反复指认,指唱。在这个环节上了多动点点子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认识、记熟、唱准音阶各音(以后各课时中都应练练、唱唱。在这个基础上高音re’的教学就不成问题了,教师还可顺便问问高音mi’ 、 fa’ ……)。
3.拍节奏及跟老师摸唱可在不同课时内进行,不然学生会感到学习的枯燥而没有兴趣,可在每节课适当的时间自然的引入,让音乐学习始终在愉快的音乐氛围中。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连音的唱法和清晰的咬字、吐字,唱好《牧羊女》这首优美而又活泼的歌曲,并从中感受劳动的欢乐、生活的美好。
2.教学难点:要正确而自然地按三拍子强弱规律歌唱,特别是第四小节的“上”字,在第二拍的这个音不能唱成重音,并任意拖长。
五、教学方法:
在演唱这首歌时,可用中速、自然而柔和的声音,表达对劳动和生活的赞美。教学时提示学生按乐句自然地换气。第一、二、四乐句做到歌唱时气息平稳、声音连贯流畅,第三乐句要唱得轻快活泼,尤其在歌声连接模仿羊叫时,要求学生运用f、p不同的力度,唱出白羊轻快而又温柔的欢叫声及牧羊女对美好生活的歌唱,要注意控制好音量,唱得既优美好又富有弹性。为了增添情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可根据歌词内容及音乐节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有条件的班级还可配上打击乐伴奏。
六、教学过程:
1、进教室律动
《巡逻兵进行曲》
a、 b、 c、 d、
2、、复习3/4拍:
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老师首先给大家听一段音乐,请你们听听这段音乐节奏是几拍子的,并请用你们的双手拍出不同的动作来告诉我。
听歌曲《小白船》的伴奏。(放磁带)
听完第一段音乐后,教师在音乐声中引导学生去听音乐的强拍,带领学生按三拍子节奏拍击,在第三段音乐时让学生自己将拍击的方法加以变化,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这首歌的节奏是以三拍为一个单位变化的。
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刚才歌曲的旋律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生:慢。
师:是几拍子?能听出来吗?
生:是三拍子。
师:是吗?用你们刚才拍击的动作来告诉老师。(老师和同学一起变化着拍三拍子)仔细想一想你们刚才拍的节奏,能告诉我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生:强、弱、弱。
师:真聪明!请看老师手中的三个彩球,你能告诉我哪个表示强?那个表示弱吗?为什么?
生:红色的彩球表示强,绿色的彩球表示弱。因为三拍子只有一个强,而弱拍有两个。
师:回答得真好!
3、发声练习:
下面请大家仔细听老师弹奏的一个乐句,试着自己用“lu”唱一唱,感受一下它是几拍子的?
师弹奏:3/4 5 — 4 | 3 5 1 | 7 6 7 | 1 — — ║
生:是三拍子的。
师:对,请大家用轻柔的声音跟着老师的钢琴唱一唱。
师:再听。
师弹奏:3/4 5 1 1 | 1 1 1 1 1 0 | 5 1 1 | 1 1 1 1 1 0 ║出示节奏板书。
师:这是几拍子的旋律?
生:也是三拍子的。
师:这条节奏和刚才你们听的那条节奏有什么不同吗?
生:刚才的节奏很舒缓,这条节奏比较欢快。
师:很好,大家听得很认真。同样是三拍子节奏,可以唱得舒缓,也可以唱得欢快。下面让我们来试一试。
师:请大家注意,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你们刚才唱的时候表现得不是很好,让我们再试试,让歌声更优美。
4、节奏
出示小黑板节奏:和。
师:老师现在这有两个不同节拍的节奏,请一个同学上来把我们刚才看到的彩球贴到正确的地方。
(学生将彩球按强弱弱的规律贴到彩球的节奏下方)
在出示节奏:
师:我想请大家分别把以上的几个节奏正确读出来。
玩碰球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将歌曲的.几个难点节奏自然的掌握。
(例)师:我的A球碰B球
生:A球碰B球
师:请同座位互相出题联练习黑板上的节奏。
学生自由发挥。
5、旋律
师:高才大家玩得那么热烈,老师也即兴的根据刚才练习的节奏创编出了一段旋律,想听听吗?
生:想。
师:老师有个要求。请大家跟着我的琴声轻声哼唱,好吗?
生:好。
师:好听吗?
生:好听。
师:今天老师还要给大家介绍一首很美的歌曲,让我们先来认认它的歌谱,看看没有老师的帮助你们能不能自己唱出来?
出示歌曲的歌谱。
师提问:请大家找出黑板上的歌谱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那个音?
生:“5 ”。
师:有哪个音我们还没有学过?
生:在第四线上的音没学过。
师:好,请大家把小手拿出来,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第四线上的这个音应该唱什么?
生:高音“ 2 ”。
师:很好。那它的下方一个音唱什么呢?
生:高音“ 1 ”。
师:解决了这个难点,其他的老师就不说了,给你们两分钟看看谁是我们班最聪明的人?
(学生自己练习)
师:我们先来一起唱一唱歌曲的旋律。
第一遍,教师用手指每一个音,带着学生慢唱。
第二遍,教师用钢琴伴奏,学生听琴慢唱。
第三遍,教师伴奏声音较轻,让学生自己唱出音准。并强调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都是最聪明的孩子。
6、导入
出示歌曲插图。
师:聪明的孩子们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生:山、云、路、草、羊、小姑娘。
师:在这么美的地方,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在干什么呢?
生:放羊。
师:还有吗?想想假如这个小姑娘是你,在这么美的地方放羊,你一定会感到很轻松、很愉快。这时你会用什么方式表现你的心情呢?
生:唱歌、跳舞、奔跑、躺在草地上等等。
师:我们来看看图上的小姑娘怎样表达的呢?(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姑娘的嘴巴)
生:她在唱歌。
师:她在唱什么,让我们来听听。
(放歌曲磁带)
7、新授
师:这么美的歌曲,听得同学们都陶醉了。下面请一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让我们再次陶醉一遍。
师:读得真好。这么美的旋律和歌词,我们怎样能把她唱得更美呢?在演唱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生:注意休止符的停顿和歌曲情绪的表现。
听老师弹琴,同学们在心里默唱歌词。
教师弹琴,学生轻声演唱歌词。强调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师:听磁带第一段,说出磁带中的演唱有什么优点?
生:听起来声音很优美,很抒情。三拍子强弱规律表现很清楚。
师:那我们再模仿第二段歌的演唱。
老师用钢琴伴奏,学生演唱第二段歌词。
请学生自己说出还有什么地方表现不够好的,比如:声音、强弱规律。
演唱第三段歌词,把不足的地方加以补充,修改。
请学生说说歌词的描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为了表现什么?我们在演唱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答略。
8、打击乐器伴奏
师:大家知道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人们会养很多的羊来放牧吗?
生:在西藏、新疆。
师:哪里除了有羊还有什么?
生:牛、马等等。
师:哦,在广阔的草原上,有骏马在奔驰,有奶牛在散步,有羊儿在吃草,那时一幅多美的图画啊!可是我们现在看的这幅图上没有牛和骏马,你梦能不能想办法让老师感受到他们呢?
生:可以用双响筒和木鱼来模仿骏马奔驰时和慢走时的马蹄声。
师:办法真好!请大家开动脑筋想想用什么节奏来来模仿?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双响筒:
木鱼:
师:加上打击乐器的伴奏,让我们来听听歌曲是不是更优美动听了。
全班同学演唱歌曲,加入打击乐伴奏。
9、总结:
师:今天我们大家共同学习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同时我们也用特殊的方式感受到了我国少数民族伙伴生活的场景,希望有一天大家能真的亲身感受到那令人向往的异域生活。
【牧羊女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06-09
《守株待兔》说课稿12-25
说课稿(合集)10-19
《雨点》说课稿12-26
《西湖》说课稿01-01
《落叶》说课稿12-09
《故乡》说课稿12-11
《猫》说课稿12-17
《养花》说课稿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