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6-09 09:18:3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约分,我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约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下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学习约分前,学生已经探索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些知识的掌握都为约分方法的学习提供了认知基础。同时学习约分又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谈重难点分析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们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意义和方法,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

  2.能熟练进行约分。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三、说教学法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因此本堂课我们主要采取了“开放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都尽量把参与认知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及时地给以引导、点拨、纠正。同时还辅以观察法、讨论法等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流程:

  第一个环节:扎实基础,复习铺垫。

  我设计的三道复习题,一道是复习最大公因数,复习2、3、5的倍数特征,另一道是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任何新知识都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依托的,所以在课的开始就复习回顾了这两个知识点,为下面学习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方法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提炼问题, 矛盾激发探索热情。

  出示课文中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寻找图中的数学信息:“一共要游100米,小明已经游了75米。” 教师顺势提问:“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基本上的学生会提出,“小明已经游了全程的几分之几?”教师这时可适当板书并选择性地让学生求出“已经游的占全程的75/100”。接着教师大屏幕中出示:“小明游了全程的3/4。激发了学生探索75/100是否等于3/4的学习热情。

  2、尝试探究,认识最简分数。

  学生动手探究,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交流讨论得出75/100=3/4的结论。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在转化的过程中虽然分数的大小不变,但是分数的

  分子和分母都在变化,从75/100到3/4的过程中分子、分母都在变小。在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分子分母可以同时变小后,教师顺势往下问:2/6 、3/4的分子分母还能变小吗,为什么?让学生得出因为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了,所以不能变小,水到渠成地揭示了什么是最简分数。然后让学生自己举出几个这样的分数,加以巩固。

  3、巩固最简分数,引出约分

  在学习了例三后,让学生判断 哪些是最简分数?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如7/13,7和13只有公因数1,所以它是最简分数,而24/30还有别的公因数所以它不是最简分数,然后顺势引导你能将它化成最简分数吗?

  9/15 7/13 10/11 15/24 24/30

  4、尝试约分,归纳方法。

  学生尝试把24/30化成最简分数,教师巡视,请生板演。这里主要有这样几种方法:

  (1)逐次约分,先约2再约3,最后化简得4/5

  (2)逐次约分,先约3再约2,最后化简得4/5

  (3)一次约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6,最后化简得4/5

  在例三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索新知,得出约分可以除以他们的公因数逐次约,也可以直接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一次约。当然由于举例的单一性,学生的体验往往不深。程度好地由于马上能找到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所以认为一次约分比较简便”,程度一般的同学则认为逐次约分比较清晰简便,可以降低难度。因此优化时我们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同时也明确如果能马上找到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那么一次约分比较简单。否则逐次约分比较方便。比如252分之78,学生很难一下找到最大公因数,逐次约分就比较方便。至此,学生不仅理解了什么是约分,也充分体验了约分的过程。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在练习上我注重知识的阶梯性,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联系,特设计以下几个练习。

  1、写出分母是12的所有最简真分数

  2、龟兔赛跑,龟跑了全程的5/25,兔跑了全程的4/24,谁跑的路程多?

  运用约分化简方便大小的比较。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约分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个环节:总结全课

  回顾,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及时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小结和梳理,加深学习的印象。使学生进一步了明确什么是约分、最简分数、怎样约分??

  1.让学生找一找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8和6 21和14 7和17

  42和18 80和81 91和13

  这里的几组题我们是精心设计的,其中7和17、80和81是两组比较典型的互质数,而13和91 是一组成倍数关系的数,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数。这些典型题目的练习为学习最简分数和约分作了很好的铺垫。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8/24=4/()=()/3 5/9=()/18=15/()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学习约分的基础,因此,在新授前我们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3、说出2、3、5的倍数特征。

  

说课稿 篇2

  1.教材内容

  本课时的教材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其主要是学习五个动词短语的过去式,让同学能够利用这些短语进行描述自身过去的时间里所做的事情,运用主要句型询问他人在过的时间里做过什么?

  1.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英语课程规范>>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听、 说 、认读Let’s read 中动词短语的过去式,初步了解一般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和其发音规则。

  【能力目标】能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自身在过去的时间里所做的事情如:I watched TV last weeked.能用本课的句型和短语进行问答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d ?I watced TV.

  【情感目标】在实际的对话练习中培养同学的学习兴趣以和团结合作意识。.

  2. 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同学掌握let’s laern局部动词短语的过去式以和就过去的时间所做的事情进行简单的回答。难点是掌握本课的五个动词过去式的发音。

  说教法

  1.教法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把培养同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同学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作为教学重点,根据同学的认知规律,本课采用以下教学法-----让同学通过考虑、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2. 学法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从同学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动身,倡议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同学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除了采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外,同时采用了现代教学技术,使同学的多种感官一起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说设计

  1. 导入设计

  (1)warm up

  在热身时让同学一起说唱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中的chant.让同学进入到学习英语的氛围中,同时复习与周末相关的动词短语。.

  2. 新课出现

  (1) 出示日历图片

  出示日历让同学能根据具体的时间日期回答问题,同时导入了本课的课题。

  【设计思路】 同学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也复习以前所学的内容,起到知识循环的作用.

  (2)出现新句型

  假如我们要询问对方上个周末干了什么,该怎么问呢?随机出示新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d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分饼”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版数学第九册第37~38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材安排真分数与假分数的认识,在“分饼”活动中具体体会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实际含义,并对它们的概念进行描述性的定义,再让学生说说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对于带分数的概念教材用介绍的方法,与真分数、假分数分开处理,有利于学生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避免造成进错觉。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已经初步认识过真分数,但对于建立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实际含义还是比较困难的。学生在分饼活动中由具体的分数抽象到它们的产生与意义,从内容本身,及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上得到一种能力的提高。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3、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及关系。

  教学难点:动手操作理解分饼的方法及观察发现分数的特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实际含义的认识,要体现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让学生观察、发现、比较的方法相结合,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自主探索,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学会观察发现、比较分类,更好地学会知识与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兴趣出发,能结合具体情境,在多种活动交流中,经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认知产生的过程,从中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概括等学习数学的能力;整节课林老师能围绕情境激趣、谈话导入,操作探索新知,回顾总结,实际应用等几个教学环节展开教学。具体分析如下: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能乐学、好学、会学;如,课前老师播放了《西游记》动画片,并让学生一起唱主题歌,缓解了学生紧张的心态,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帮助唐僧师徒四人解决分饼的问题,同时在教学中注重成功的体验,经常激励、鼓励学生,如“不错、真棒、很好、谢谢你”等,使学生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之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落实“以生为主体,以师为主导”,给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导”与“学”的关系尤为重要,教师的“导”的终极目标为了学生的“学”,在这里老师通过学生合作学习、自我演示等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对话的舞台,让学生共同分享经验,这一点新课程提倡“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精神与之相适当。同时老师在引导学生质疑、提出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课堂上学生就能提出象4/4是什么分数的问题?为课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教师也能及时捕捉信息。这样的教学更富于学生的创造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操作感知,建立概念。

  在操作中感知,在操作中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操作,建立表象,理解意义、概念。本课教师能让学生动手操作认识分数外,每次的操作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操作

  一、让学生把1张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使学生巩固了平均分和感知分法。操作二、把3张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在操作中感知分法不同,但份数一样结果也相同,即3个1/4张和3张的1/4都是3/4张。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把9张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张时得到分数9/4和2又1/4。在学生对这些分数有了全面了解、认识后,通过学生观察、比较、概括从中产生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理解其意义。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认知数学的规律和概括能力。

  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从设计的练习,一方面、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总结。另一方面、从让学生解决分面包、分苹果的问题,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源于生活再回归生活;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五、说板书。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点,将书中的描述性定义设计成学生简单易记的板书:

说课稿 篇4

  教学分析:

  1、教材地位级作用:

  《家》这首儿童诗用形象的方式,用拟人的方法,通过对鸟儿、蜜蜂、鱼儿、蜻蜓的家

  的'想象与描绘,过渡到赞美自己的家,主旨是写家温暖幸福,表达了“爱家”的思想感情。本诗不仅形象而淳朴,而且节奏和韵律富于变化,具有音乐美。诗文虽短小,字里行间却充满童趣,充满温馨,是培养学生美好情感,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读文,认识本课生字;

  了解动物和人都有自己的家,在家里有亲人的关爱,家是温暖幸福的。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诗中词语的含义,激发学生爱家、爱祖国的感情。

  2、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学难点

  学会关爱他人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少,语言表达不够完整,本课的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互动、探究、拓展学习为基本形式,丰富学生的生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学习的乐趣,让课堂充满创造活力为最高境界。

  教学策略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

  2、欣赏评价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主要以鼓励、欣赏为主,这样不仅使学生心理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还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合作学习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产生想表达、想展示的强烈欲望,教师及时为学生搭建起成果共享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小组内沟通、交流、合作,不仅使学生个性得到了尊重,还使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

  4、音乐美读训练法:以“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将美术、音乐等学科内容融入在本课教学中,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学习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上课开始先课件出示“家”,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谈一谈家里发生的让人感到幸福和温暖的事。孩子们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教师顺势谈话:“小朋友有自己温暖、幸福的家,小动物们有没有自己的家呢?它们的家在哪儿?什么样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通过谈话,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走进课文。)

  二、读中感悟,悟中生情。

  通过不同目的的多次读文,不仅扫除了阅读障碍,而且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为以后的感悟打下了基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精读课文的好处是:学生读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学生理解得越好,朗读就越有感情。因此,我的教学重点就放在如何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将精读训练落到实处。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几个步骤层层推进:

  1、看拼音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拼音汉字对照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看汉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三、精读课文,感悟知识

  1、边读边想边悟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诗歌主要内容提出“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谁的家?在哪?什么样”这一问题,由此展开学习,引发出“鸟儿”、“蜜蜂”、“鱼儿”、“蜻蜓”的家,教师出示相应的“家”的图片,通过“帮小主人找家”的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表演中学习,学生用体态动作呈现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巩固知识,又发展语言。

  2、自主选择朗读

  在这一部分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家,读给同桌听,也可以发挥想象,带上动作表演读。

  设计目的:让学生对读书方法、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把学习权力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提供了空间,激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合作交流研读

  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喜欢的这个家的原因,再读读相应的诗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相应的课件。

  (1)鸟儿的家。(课件演示:鸟的活动画面)

  ①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知:尽管只是一些茅草堆积而成,但用“舒服”一词形容,我们已感觉到家的无比温馨。此时请大家做一个感觉“舒服”的动作。并带着这种舒服的感觉再来读这句诗。目的是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朗读。

  (2)蜜蜂的家。(课件演示:蜂房和小蜜蜂采蜜的场景)

  让学生了解:在蜜蜂看来,用自己辛勤的血汗建造了自己的家------漂亮的房舍,比起花园、草地更让人依恋。目的是创设情境,再次增强学生的朗读感受。

  (3)鱼儿和蜻蜓的家让学生借助画面,配乐朗诵,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4)小朋友的家。(课件演示:小朋友生活的场景)

  此处设计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这个家中的小主人,你想说些什么?(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深刻感悟到自然地形成语感。)

  四、拓展升华,激发情感

  拓展训练中将学生爱家的情感升华为爱班级、爱学校、爱祖国。(课件演示:学校、班级画面、各族人民齐聚天安门的场景)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我说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五年级第10册色彩的认识》一课中,关于纯度对比的评讲一课时。

  2、教学地位:本课是在学习了色彩理论知识和明度对比的基础上进行总复习。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并掌握色彩的纯度对比的运用方法,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色彩纯度的过程中, 体会色彩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美术的自信心。

  4、教学重点、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色彩的纯度对比联系中要注意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如何美化自己的作品。

  二、说教学方法: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观察比较:教师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教师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 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说学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色彩的纯度的概念,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程序:复习导入)、探索新知、实践应用、反馈 总结。

  (一) 复习导入

  (评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了新知识的起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 探索新知

  这一程序主要安排三个教学环节:

  (评价: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操作、观察、比较、想象、推理、反思、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发现了自己作品中的问题,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 实践应用

  (评价: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上述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的理解。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拓展练习,可以深化教学内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四) 反馈 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说课稿 篇6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悠久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的节日风俗和民间轶事,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

  一、说教材

  学习本单元,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民俗,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无穷乐趣,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感情。《云南的歌会》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古文物研究专家沈从文的作品,这是中学语文课本第一次选入沈先生的作品。文章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写,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了解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学习叙事性文章的写法。在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品析词语、句子,感受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情境。

  二、说学法

  八年级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文章已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是对文章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和对文章主题理解的深度上还有待提高。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动学生,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合作提高。通过教材的学习,培养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质疑的能力,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在学法和教法中始终贯彻这一思想。

  1、搜集材料课堂交流。

  发动学生广泛的阅读,查阅相关资料,寻找有关本文的背景材料,作者沈从文的创作特色,整体感知文章。

  2、在歌声中感受民族文化。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多民族的优秀文化,尤其是云南的民歌。

  3、默读扫清文字障碍。

  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互相讨论、交流,自主解决字词,贯通文意。

  4、朗读演绎文本

  三、说教法

  1、整体感知文章

  请同学们研究文章的主要内容:

  山野对歌具有对抗赛的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作者主要写唱歌人,在外貌,神态等方面对演唱者进行工笔描绘,云南女子的独特服饰,高超的打秋千本领,显示了她们开朗、活泼和充满智慧的性格美。人美,唱出的歌一定会更美!

  山路漫歌是即兴的自由歌唱。作者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天如此之蓝、花如此之美,悠悠鸟鸣如此婉转动听,而在这样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儿,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这是以优美的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村寨传歌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参加者来自各行各业,不论男女老幼,全都热情高涨,六人围坐一桌,足足有三十来桌。传歌盹地点是住处院子的两楼和长长的屋廊下,人们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传歌的目的是老一辈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使民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作者写传歌的场面,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点面结合,生动精妙的向我们展示了云南的民风民俗,让我们领略到一种独特的地域美。

  2、品读文章

  请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探究感受最深和最感兴趣的。小到一个词汇,大到文章的结构、写法和内容。

  山野对歌强调的是才智,通过外貌和神态的刻画,突出人物美;山路漫歌通过是花、鸟、人的刻画突出的是环境美;村寨传歌突出的是传歌的场面、特点和目的,展示的是云南的风俗美。

  3、写法探究

  点面结合:歌会有一个人的独唱、几个人的对歌、还有众人的群歌,充分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能歌善舞,丰富的民族文化。

  精雕细刻: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格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得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调细致,人物如在眼前。另外,又以写实为主,写出人物的面目神态,细腻真实。

  动静结合: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绘形、绘声、绘色,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描写:蓝天白云、葱翠的树林、山花烂漫的小山坡是静态的,是色彩斑谰的;戴胜鸟和云雀边飞边唱,嬉戏呜叫是动态的,它们的歌唱是欢快悦耳的。作者运用动静结合、声色相融的手法,使这幅立体自然画卷真得是美不胜收

  四、说拓展

  作者抓住了云南民族的特点为大家描绘了一幅幅多彩的风景画,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也有许多独特的风景画,沧州是有名的旅游城市,请大家为我们的嘉宾描绘一幅民俗画。

  这个设计既是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生活之美,又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在开发我们身边的校本资源、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

说课稿 篇7

  一、课的设计

  本节课的主教材是支撑跳跃:分腿腾越,本教材共五次课,本节课为第三次课。

  二、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宗旨,不断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腿腾越可以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能够增强平衡能力和调控能力,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进健康。学生是在克服困难中进行学习的,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提高学生战胜自我,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教材分析:

  分腿腾越可以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能够增强平衡能力和调控能力,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进健康。分腿腾越是在跳跃过程中,采用分腿动作,借助两臂的支撑,迅速、安全、省力地腾越跳箱的一项运动。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上肢、肩带、下肢肌肉群的爆发力,提高学生身体协调用力的能力,发展灵敏、力量素质提高体能。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任年级为七年级,学生的上肢、下肢力量较弱,腿的柔韧性较差,完成分腿腾越动作有困难。加之学生没有学习支撑跳跃的经历,所以对于分腿腾越的学习既新鲜又畏惧。当学生看到练习器械时,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兴奋、跃跃欲试的感觉。但有绝大部分学生皱起眉头,表现出害怕、恐惧的心理状态。对于胆怯、害怕者运用语言、暗示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完成腾越器械,帮助她们战胜恐惧的心理,完成挑战自我、挑战困难。

  五、学习目标:

  1、通过引导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两手撑箱时的距离和体会直臂撑箱的动作,建立提臀分腿的动作概念。对于更好地完成腾越器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学生练习俯撑、击掌成俯撑,助跑、上板、踏跳、撑箱提臀、推手、收回,跳撑分腿收回等练习体会顶肩推手的动作。明确推手速度快及快速的推手动作对于安全、迅速地越过器械的重要作用。

  3、通过体验越过器械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克服畏惧心理,获得成就感,建立自信心。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推手有力

  难点:腾空后抬头

  七、说教法:

  1、提问法2、讲解示范法3、巡回指导法4、分组练习法

  八、说学法:

  1、想象2、观察法3、自我评价法4、模仿练习法5、观察比较法

  九、教学流程:

  1、准备部分共包括三个内容。(1)通过游戏的绕着场地跑听教师哨声后转身跑和跑到呼啦圈内的练习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在学生正沉浸在绕场地跑的兴奋状态下,学生听教师的哨声快速、安静、整齐地站成四列横队。达到在张驰有度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这样收放自如的练习可以加强学生的自控、自律的意识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3)在欢快的乐曲伴奏下教师带领学生完成自编韵律操。在达到使身体各关节得以充分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体操意识和塑造学生的身体形态。

  2、基本部分共包括两方面内容。(1)引导性练习。柔韧性练习。(2)学生尝试越过器械。本节课共利用两个跳箱、两个“山羊”。学生根据自己完成动作的情况和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练习器械,每组保护与帮助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对本组组员完成动作的情况进行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帮助她提高动作的质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完成的情况进行组别的选择。

  3、放松部分:1、想象放松法(想象在大海边散步)2、学生两人一组完成“石头、剪子、布”的游戏,用笑声放松学生的身心。3、伴随音乐做放松的练习,同时提示学生注意呼吸的配合,使学生在欢快、优美的乐曲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十、场地、器材:

  跳箱、“山羊”各2个,垫子4块,跳绳若干。

【【实用】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相关文章:

1.【实用】说课稿合集七篇

2.【实用】说课稿模板合集五篇

3.【推荐】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4.精选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5.【热门】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6.【实用】说课稿模板锦集七篇

7.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

8.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锦集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