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5-26 23:16:5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说课稿范文汇编6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说课稿范文汇编6篇

说课稿 篇1

  一、计思路:

  《老鼠娶新娘》这个故事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与我们以前听过的"老鼠嫁女"很相似,老鼠村长找女婿,以及寻找过程中出现的一物降一物的情节,不同的是最后老鼠村长的女儿嫁给了老鼠阿郎,以及老鼠阿朗娶新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聪明机智、坚持不懈。故事画面具有浓郁的"中国风",且其中的童谣朗朗上口,蕴涵了很多中国的习俗。、

  二、分析作品:

  我觉得故事的核心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从而喜欢自己"。

  二、说准备:

  1、图书ppt,太阳、云、风、墙、老鼠、猫的图片。(知道自然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也就是老鼠村长找女婿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物降一物的中的情节)

  2、汉字:照、遮、吹、挡、打洞、抓、扬长补短的汉字。(更好地认识到事物最强的地方)

  三、说目标:

  1、体验童话故事书传达的浓浓的民俗情,探知事物相克相生循环往复的有趣现象。(难点)

  2、自信地表达自己的长处,真诚地欣赏同伴的长处。(重点)

  三、说过程:

  故事一开始就是一首比较有中国民族风俗特点的歌曲《喜洋洋》来吸引幼儿,因为故事比较长,所以将故事分成三段式来演绎:

  (一)、激趣导入

  1、欣赏音乐: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大家在干什么?(喜洋洋的音乐)

  2、引发对故事的想象。

  《喜洋洋》音乐导入(出现且伴有一段喜庆的民间音乐旨在让孩子初步感受中国的民风民俗)

  二、欣赏理解

  1、边欣赏PPT边听故事。

  2、理解讨论:你认为谁是世界上最强的新郎?

  讲故事以问题来穿情节,通过看看、听听、讲讲帮助幼儿理解老鼠村长找女婿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物降一物的故事内容。(难点的突破)

  三、迁移感受

  1、自己最强的长处

  2、记住朋友的长处。

  3、让自己变得更强。

  4、回归故事。

  5、玩游戏"抬花轿"

  展开讨论,最后村长女儿嫁给谁了?突出老鼠阿朗的聪明机智、坚持不懈。最后,在喜庆的民间音乐的渲染中再次完整欣赏童谣,诣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中国的民风民俗。最后一个环节的抬花轿恰好能释放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可以说,活动最后的安排的游戏既紧扣本次活动目标又尊重了幼儿的学习特点。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及本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重点及难点

  《生命的药方》讲述了14岁的艾迪救治、陪伴,因输血而感染上艾滋病的10岁男孩德诺的故事,表现了两个小伙伴之间,纯真、善良的友谊。正是有了朋友之间的关爱与生命的呵护,有了这份不离不弃,才给了生活在无助、孤独世界里的德诺送去了快乐与内心的安慰。

  通过学文,达成以下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艾迪和德诺的故事中感受他们之间真挚的情感与深厚的友谊。理解“生命的药方”的真正含义。

  感受艾迪与德诺之间深厚的友谊与理解课题的含义,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二、说意图

  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和同学们分享这份感人至深的友情,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呢?面面俱到的作法可能会顾此失彼吧,简约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在本堂课中有所得,便是我这堂课的教学中力求达成的。这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课文,因此,对于文章主旨的解读,这份感悟孩子们是会有的,只是这份感悟因人而议,多些或少些、深入些或肤浅些吧。如何通过文本的细读,把孩子们的这份感悟导向深入,追求有冲突的课堂是我本堂课的教法体现。我认为,课堂中,学生的思维都能积极地被一次次唤醒,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让孩子们真正有所收获吧。同时,力争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落实语文的工具性。

  三、说设计

  一、质疑导入

  1、板书:药方 孩子们,什么时候,我们需要药方?

  2、板书:生命的 读到这样的一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对于这些问题,不做深入的理解,在之后的教学中涉及,在此,只是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激发想读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1、带着这些疑问,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不仅能带走你心中的疑问,还能给你留下更多的思考。

  【设计意图:对于整堂课的学习方向作出指引。】

  2、(打开课本)通过预习,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个故事了。但是,孩子们,我想告诉大家,当老师读完这个故事时,内心很不平静,有许多的感受就变成了一个个词语在我的心中一一闪现。接下来,我想请大家默读这个故事,等会,你们也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描述一下你的感受,好吗?看看我们是不是心有灵犀?(美丽温暖 心酸 感动……)

  3、孩子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的每一次阅读都能拥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这是多么令人快乐的事啊。

  【设计意图:注重、珍视孩子们的阅读体验,让孩子们明白阅读需要心灵的共鸣,每一次阅读都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4、我想,此时,这两个名字,你们一定不会陌生!板书:德诺 艾迪

  读着这两个名字,你是否可以告诉我课文主要讲了发生在他俩之间的一件什么事吗?(德诺得了艾滋病,艾迪为他寻找药方。)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阅读体验,再接触这两个名字时,孩子们一定有话可说,也为孩子们概括课文大意做了一个有效铺垫。用人名将故事情节串联,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水到渠成。】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5的分解与组成》是未来爱儿坊幼儿园教材系列大班数学上册的学习内容。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我尝试把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选择用“喜羊羊与灰太狼闯关大战”的动画课件和生活中常见的夹子让幼儿在快乐游戏的过程中直观地、快速地掌握5的分解与组成。通过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动画人物和游戏环节提出数学问题,从抽象到直观,从易到难,既达到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又让幼儿体验到了数学活动的快乐。这也正体现了新《纲要》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5的分解与组成;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两边数的排列规律;初步感知5的加法。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分析观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爱学数学的情感。

  活动重点:让幼儿掌握5的分解与组成,学会将5有序分解;

  活动难点:通过学习5的分解与组成来感知5的加法。

  活动准备:《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主题歌曲、《喜羊羊与灰太狼闯关大战》动画课件、小夹子若干。之所以我要把夹子作为活动教具是因为,首先,小夹子是生活中随处可得的东西,贴近幼儿生活,易于操作。同时还能满足我们上课的需要,减轻教师自制玩教具的压力。再者,它还能投放到不同的区域活动中,既弥补玩教具的不足,还可以供幼儿自主操作。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所以,首先我采用的教法有游戏法。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来学习数学是非常枯燥乏味的。目前,幼儿教育提倡快乐学习法,所以我把数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

  《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孩子们百看不厌的一部动画片,因此我就利用孩子们这一心理特点制作了《喜羊羊与灰太狼闯关大战》的动画课件,整个教学活动都是通过播放课件来做到环环相扣的,这也正体现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因此我采用的第二种教法就是多媒体教学法。

  在引导和启发幼儿时我还用到了谈话法和提问法,在归纳和总结时我又用到了讲授法。

  三、说学法

  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开始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他们对数的组成的认识和理解不能靠成人灌输,如果幼儿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状态,那么就达不到培养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也强调:“数学关系是一种逻辑数理知识,它不存在于实际物体之中。儿童获得数理逻辑知识,不是从客体本身而是通过摆弄他们和在内心组织自己的动作获得” ,所以操作实物对儿童学习数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个教学活动主要体现的学法有:动手操作法、观察法、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1、设计思路

  第一环节:律动,谈话导入游戏

  第二环节:游戏闯关。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游戏:喜羊羊邀请小朋友帮助他闯过灰太狼设的三道关卡,从狼堡救出美羊羊。因为这个游戏极富挑战性和趣味性,所以孩子们的参与欲望非常强。这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我所设计的活动目标基本上都能在第二个环节中完成。

  第三环节:小游戏“开火车”结束活动。

  第四环节:活动延伸

  2、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播放歌曲,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舞动。

  2、教师谈话导入,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二)、游戏部分

  (1)第一关

  1、播放课件,出示第一关的任务:请你对数字5进行分解,并说一说有几种分法?

  2、幼儿动手操作小夹子,教师将幼儿的操作结果归纳总结进行板书记录,通过孩子们操作和观察就能说出数字5有4种分解方法。

  (2)第二关

  1、播放课件,出示第二关任务:请仔细观察数字5的分合式,想一想它有什么排列规律?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分合式两部分数字逐个变大和逐个变小的变化,从而总结出依次递增和依次递减的规律。

  (3)第三关

  1、播放课件,出示第三关任务:学习了数字5的分解与组成你能说一说关于数字5的加法吗?

  2、幼儿再次动手操作小夹子,通过动手操作以后老师就要引导孩子们,让他们知道,5的分解与组成和5的加法都可以在分合式中体现出来。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就能很容易的说出关于数字5的加法。

  3、播放课件,闯关游戏到此结束。

  (三)结束部分

  小游戏:开火车。这个小游戏是对5的分解与组成的一个巩固与记忆,也是为后面学习5的加减法做铺垫。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小夹子放回数学角,并且通过在数学角中操作夹子和数字卡片进一步感知数的守恒。

说课稿 篇4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七节的内容,共1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后的延伸,也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追及问题。虽然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但却蕴涵着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以及抽象、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在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层次差异较为显著。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能够解方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高,有较强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现实中的问题有浓厚的探索兴趣;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探究意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但对现实问题的抽象还是比较薄弱。

  因此,针对本节课的结构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我对教材的内容及结构作了适当的处理:

  ① 在新课之前,增加了与追击问题有关的路程、时间、速度之间关系的讲解。

  ② 在新课的引入方面,没有按照教材的要求,而是引用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拍、自导、自演的一段录象。

  ③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了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

  三、设计思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地合作交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会学、爱学、乐学,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进步。同时,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我们教学成败的关键。

  本节课我主要是通过学生拍摄的一段录象来展开,再加以延伸,从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再解决实际问题,再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整节课主要就是围绕这段录象来展开,消除了学生对新课、新知识的抵制心理和畏惧情绪,各个环节的过度都非常自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完本节课。同时也体现出了从生活发现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的设计理念。

  四、教学目标

  针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能够在现实中运用他们。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思想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掌握这种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抽象能力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抽象、探索、理解与运用,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方程的模型作用,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探索与交流以及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学生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解决,体会到成功的成就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以知识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两者充分地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熟悉追及问题中的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从文字语言到图形语言、从图形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化。

  难点: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设计

  我一共分成了以下几个环节:

  1、复习巩固、获得新知

  先在黑板上写出以下几个题目,并让学生举手回答:

  ① 兔子每秒跑4,那么它5s跑 。

  ② 兔子4分钟能从比赛的起点跑到终点(全长200米),那么它的速度是 /in。

  ③ 假设比赛全程是1200米,兔子以4/s的速度从起点跑到终点需要 in。

  ④ 以上题目涉及到的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以上四题都是关于路程、速度、时间的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是解决追及问题的前提,只有学生掌握了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解决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前面3个小题都是基础知识,学生很容易回答。至于最后一个问题是对路程、时间、速度三者关系的一个归纳总结。学生可能会出现2种情况:第一种是总结不出来。第二种情况是出现错误结果。那么我会针对出现的情况进行纠正,讲解,让学生彻底弄懂。

  2、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材的情境性,要求教师设计具有引导性和开放性的教学场景、问题情境,将知识、方法纳入到一定的情境之中,形成生态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情境来导入新课。

  一个镜头

  一个问题: 警察要追上小偷,与什么因素有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镜头是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拍、自导、自演的一段录象。主要是说小明的妈妈被小偷抢了钱包,后来警察出现了,追及小偷,让同学通过录象思考追上小偷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一看到这段录象就会很兴奋,绝大数学生都可能会说与速度有关,少数学生可能会说与距离有关等等,那么在讨论中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高,激情得到了升华,消除学生对新课、新知识的抵制心理和畏惧情绪,顺利地导入新课。

  3、引申提高、发展深化

  在这里,引导学生分析刚才的录象,在老师的提示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可以抽象出这样一个问题:

  警察追小偷,假设小偷的速度是4/s,警察的速度是6/s, 开始追时,警察与小偷相距300米(出事点距闹市区1000米)

  (1)警察追上小偷用了多长时间?

  (2)追上小偷时,距离闹市区还有多远?

  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学生基于“数学现实”再创造。在本题中,我认为应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引导学生思维,重点应该放在对题意的分析过程,以及利用“线段图”再现题目情境。

  关键在于找出等量关系、和线段图的建立。其中的等量关系包含2个,一个是路程相等,一个是时间相等。

  1、警察要追上小偷,他们所走的路程是相等的。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

  2、而小偷所走的路程分为2个部分,第一个是警察还没开始追的时间段走的路程,第二个是警察开始追的时间段所走的路程,两段加起来就是总共走的路程。

  也就是说警察跑的路程=小偷先跑的300米+后来跑的路程

  300 4x

  6x

  在这个过程中,蕴涵着数型结合的思想,教学时我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讲解。

  解:(1)设警察追上小偷用了x秒,由题意得:

  6x=300+4x

  解这个方程得:x=150

  因此,警察追上小偷用了150秒。

  (2)因为1000-6×150=100(米)

  所以,追上小偷时距离闹市区还有100米。

  4、当堂训练、应用强化

  这里我设计了2道练习题:

  (1)小彬和小明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小彬每秒跑4米,小明每秒跑6米。

  ① 如果他们站在百米跑道的两端同时相向起跑,那么几秒后两人相遇?

  ② 如果小明站在百米跑道的起点处,小彬站在他前面10米处,两人同时同向起跑,几秒后小明能追上小彬?

  本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以便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基础知识,解决较难的问题。

  (2)育红学校七年级的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①班的学生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h.②班的学生组成后队,速度为6/h。前队出发1小时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出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断地来回进行联络,他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2/h,

  根据上面的事实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

  新课标指出: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进行一个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而练习是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的有效途径。所以,选题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练习来内化知识,让学生经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同时了解学习效果,改进教学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作过多的指导,只是做了适当、及时、必要的点拨和提示。

  学生可能会问的问题有以下五个:

  ⅰ、后队追上前队要用多长时间?

  ⅱ、后队在追前队时,后队派了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不停地在两队之间来回进行联络,那么这位联络员行驶了多少路程?

  ⅲ、当联络员第一次追上前队后,往回走,当他和后队相遇时,后队离出发点多远?

  ⅳ、联络员跑第一个来回用了多少时间?第二个、第三个、…?

  ⅴ、联络员一共跑了几个来回?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目的在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对于题目的理解、以及本节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中下水平的学生可能会提出第一、二、三问,而处在中上水平的学生可能会问最后2个问题。当然前面的问题都不难,很容易就能够解决。对于后面的问题涉及到极限思想,讲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我的处理方式是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探讨,当然答案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在于他们讨论的过程所掌握的知识。老师所教的知识学生肯定不会完全掌握,还得留给学生自己发展的空间。

  5、小结作业、梳理巩固

  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3)、谈谈你学习了本节课后的感想?

  主要是通过以下3个问题进行小结。

  在这里我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总结对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和能力。

  作业:

  必做题:

  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千米/小时的速度前进。突然,1号队员一45千米/小时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千米后掉转车头,仍以45千米/小时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合。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多长时间?

  选做题:

  给定方程2.5x+2.5(x+2)=55,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编写一道数学问题吗?与同学探讨,并负责讲解。

  (其中的必做题是为了照顾大多数同学,主要是为了掌握基础知识。后面的选做题是为了让成绩好的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6、预案设计

  在当堂训练应用强化中,学生提不出问题怎么办

  提其他问题怎么办

  老师通过不断的启发诱导,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六、教学小结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基础知识的讲解、例题分析、巩固提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同时,又将新课标的精神融入其中,注重学生兴趣、激情的提高。这样做的好处是:大部分同学都能掌握基本知识,成绩好的也有新的收获,做到了各有所得。

  整堂课主要是围绕一个情境来展开,过度自然。在逻辑思路方面非常合理,层次安排得当。适应初一学生现在所处在的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和实际学习情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进步,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说课稿 篇5

  教材分析:《小小鞋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的数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一年级上册——“分类”,二年级下册——“调查与记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统计的相关知识。

  本单元主要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所用的方法有列表、画图等。为后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认及平均数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在学生调研中我发现学生在以往学习中积累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经验,他们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如举手、投票等。在整理数据方面会用填统计表、画正字、写符号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整理。可见学生已初步积累了数据整理和表示的方法和经验,这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了解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

  2、在初步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并呈现数据的结果,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过程中,体会数据的价值。

  3、在活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在初步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并呈现数据的结果,能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过程中体会数据的价值。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教学策略: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要解决开鞋店“进货”问题,需要知道我们班同学的鞋号,因此分组调查班中同学的鞋号,从班里要开“小小鞋店”这一实际需要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对“进货”需要调查鞋号、款式、进价等问题的思考,引发对调查数据的研究和讨论。

  教学策略:通过分男、女生两个小组分别调查鞋号,引导学生体会收集数据的方式,并从中体会数据于现实生活,以及收集数据的随机性。学生在调查数据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

  活动二:学生独立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学习画点线图整理数据。由于统计表比较乱,所以需要进行整理。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用不同的方法整理原始数据,学习用点线图整理数据的方法,从中体会数据整理的多样性,以及数据整理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整理数据的有序性可以使数据的准确性更高,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策略:

  活动三:通过看整理后的点线图寻找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决策。通过从整理后的数据中寻找,发现有用的信息,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最后为解决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活动四:能过练习巩固,再次体会统计的重要。

  本节课设计遵循原则: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遵循让学生在真实的背景下亲身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找到有用信息和做出抉择的全过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据调查与分析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意义,感受统计的价值。通过经历统计调查活动的全过程,完善方法,提高思想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初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七年级上学期篮球单元的第2次课。

  一、单元计划:

  运动指标:通过对篮球运动的历史及锻炼价值的了解及每次课的趣味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篮球课的学习

  运动技能:能够知道并学会运球移动技术,行进间胸前传接球技术,双手胸前投篮技术,及运球—传接球—胸前投篮技术组合的应用。加深了解常规的意义和自觉用安全的方法参与学习

  身体健康:在趣味游戏和比赛中发展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结合教师的讲解和教育,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健康观

  心理健康:在练习、游戏与比赛中充分展示自我,获得成功体验,树立自尊、自信,养成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

  社会参与:在友伴练习中学会互帮与合作,在游戏与比赛中培养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提高社会适应性。

  本单元设置6节课,

  1、球性练习、基本站立姿势、侧身跑、原地运球;

  2、球性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

  3、复习课: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4、组合练习,运球走接双手胸前传接球;

  5、游戏与比赛:半场3对3或4对4擂台赛;

  6、考核课: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形式灵活,简单易行,趣味性和观赏性强;有鲜明的游戏性和竞赛性。所以很容易被学生喜爱,也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传接球技术是篮球运动的最基本技术之一,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篮球比赛的质量。本节课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打篮球,初步掌握篮球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为重点。

  三、学情分析

  本课为初一新生,44人,男女生各占一半,活泼好动,对新技能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篮球基础较差,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几种球性练习的方法,也知道了篮球课的学练纪律。因此在继续加强球性练习的基础上教授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打球习惯,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夯实基础。

  四、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明确原地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尝试体验技术在游戏和比赛中的运用。

  技能目标:通过多种方法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打篮球。了解和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90%以上学生能初步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比赛,检查技术动作完成情况,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竞争意识,共同体验体育游戏比赛带来的快乐。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传接球动作方法;

  教学难点:全身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用启发、提问的方式导入本课内容。之后、把自己娴熟的球技展示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目标。

  2、热身活动

  教师优美的示范,边示范边提示带领着学生做一套球操练习,使学生身体各部分得到充分活动,又熟悉球性。

  双手抛球转体接球(向上抛球,拍手转体360度,接球);不断变换技术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上下抛接球游戏(双手抛球,坐下,接球 ;抛球,站起)。不断变换身体姿态、增加欢笑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学生的反应速度、鼓励失误者,表扬学生聪明、机智、勇敢。

  3、学习尝试

  教师讲解、示范技术动作要领。带领着学生进行原地徒手练习;自抛传接球的尝试练习,过渡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看教师示范、模仿思考中尝试练习。通过模仿、观察、比较,师生纠正,记住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领。

  4、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同学们刚才尝试练习时,你们觉得易犯哪些错误动作?同学们跃跃欲试回答:

  (1) 接球时手形不正确,无缓冲动作;

  (2)传不准,传出的球无力量;

  (3)肘关节外张;

  (4)手和脚配合不协调等。出现错误动作这么多,那么我们如何改进这些错误动作呢?下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学习挂图,快快找答案。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在组长带领下学习、讨论、探究、合作练习。请同学谈学习收获,多角度地鼓励性评价学生,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合作学习效果。

  5、创新拓展

  (1)快速传接球比赛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快速传、接球能力。

  比赛办法:A:比哪组同学最先完成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40次(两人一球,间隔4米。);

  B:再比1分钟哪组学生完成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次数最多。

  教师评价,逐步导出新课题。老师: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枝术除传得快还应该传得怎样?学生:准。引出下一个游戏。

  (2)看谁传得准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传球落点的准确性。

  场地器材:每人一球,呼啦圈4个。

  比赛办法:要求:学生分四组进行传球穿越呼啦圈,传入一球得一分,看哪组得分多,优胜组得一颗星,最后评选星级球队,获得星级球队同学每人奖励矿泉水一瓶(比三组)。

  (3)运球接传球比赛

  游戏目的:掌握传接球的基本动作方法和基本能力

  规则:

  (1)采用正确的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求必须在自己区域内进行,否则判犯规一次。

  (2)运、传或接球失误,由失误的人捡回重做。

  名次:看哪组同学最先完成,优胜组得一颗星,最后评选冠军队。

  (六)课课练

  利用篮球半场的端线、罚球线、中线做折返跑,两组

  场器材准备

  教具:篮球场两个、球筐2个

  学具:篮球44个

  六、效果预计

  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积极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预计绝大部分学能初步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练习密度在42%左右,最高心率15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10次/分左右。

【【实用】说课稿范文汇编6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说课稿范文汇编8篇

2.【实用】说课稿范文五篇

3.【实用】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

4.说课稿范文汇编六篇

5.实用的语文说课稿汇编6篇

6.【实用】美术说课稿范文合集8篇

7.【实用】说课稿范文锦集五篇

8.【实用】说课稿范文集锦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