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4-15 18:35:1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说课稿范文锦集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说课稿范文锦集六篇

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寺前小学的邵秀华。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明确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同时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几何知识与立体几何知识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思维能力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已经具备了主动学习、自学思考的能力。他们能够根据具体要求有序地展开思考、讨论,有能力将尚不清晰的相关知识加以整理、内化整合,形成体系。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学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四、教法学法:本节课我采用动手实践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总结归纳法进行教学。

  并运用希沃白板五、希沃授课助手和班级优化大师等信息技术,让学生切实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实现真正的高效、有序、互动的课堂。

  五、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分这样五个环节来展开教学。

  环节一:趣味猜图,游戏导入。

  上课伊始,我设计了一个猜图形的游戏。请一个同学背对着大屏幕,其他同学根据屏幕上出现的图形用自己的方式去描述出来,让台上的同学根据描述猜出图形名称。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简单有趣,直奔主题,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对每种图形的特点进行了回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动手实践,旧知再现。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小组交流公式推导过程。再让学生利用白板的克隆功能和随意拖拽等功能,再现每种图形公式的推导过程。随后,我利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选学生进入一个公式配对的游戏,操作完成后,系统会快速地检查答案,及时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学生利用不同的工具亲手实践,让公式复习便捷、灵活又有趣。

  环节三:合作梳理,形成网络。

  首先让学生小组整理思维导图,让学生明白:图形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棵知识树,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就是树根,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都是通过它转化来的。

  接着打开数学画板,让学生动手拖一拖,寻找图形之间的其他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的整理和数学画板的演绎,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环节四:趣味分层,梯度提升。

  这一环节,我共设置了这样四个习题。

  1、第一题,我让学生说一说要想求面积,还要测量哪条线段。接着让学生用希沃白板5中的尺规工具动手画一画,量一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我还运用希沃授课助手上传学生的多幅作品进行比较。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进行加分,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肯定。

  设计意图:希沃白板5中尺规工具的运用,不仅可以展示学生规范的作图,更能灵活展示学生的生成。

  2、有了上面的测量数据作铺垫,我设计了一个超级分类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公式的运用。

  3、接下来是一道判断对错的课堂活动,趣味性强,学生参与度高。班级优化大师自定义评价,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4、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这里我让学生三角板加上辅助线,可以展示学生规范的作图。

  设计意图:希沃白板5中的尺规工具和自由裁剪功能的运用,可以展示学生的多种解题思路。学生计算后用希沃视频展台展示学生每种思路作答情况。

  5、课件出示一个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视频展台展示学生的解题思路。之后出示两个相似的图,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环节五:导图再现,拓展延伸。

  本环节我利用了希沃白板的思维导图功能对重点知识进一步再现,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让学生亲身经历梳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个性、合作提高的空间,使学生人人参与,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及学习能力。回顾全课,是交互式电子白板这样的硬件设施升华了我的课堂;是班级优化大师、希沃授课助手、课堂活动等软件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轻而易举地突破了传统课堂很难突破的难点,让我的课堂真正实现了高效、有序和互动。这就是信息技术融合的魅力!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梳理,感谢您的聆听!

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曹禺的剧作《雷雨》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是高中第一个戏剧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了解戏剧常识,培养戏剧意识,解读名家名剧,初步涉入戏剧瑰丽之门。

  《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中极为成功的著作之一。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而本文又位居单元之首,学好本文,将对本单元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雷雨》是一出四幕话剧,选入课本的是第二幕。《雷雨》也是一部艺术结构精巧的作品,它的戏剧冲突非常集中,在该剧的第二幕中,有充分的体现,这将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了解戏剧常识,培养戏剧意识,解读名家名剧,初步涉入戏剧瑰丽之门。而《雷雨》是中国现当代戏剧扛鼎之作。而本文又位居单元之首,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教育模式学习本文,将对单元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教学目标】

  《雷雨》是现当代戏剧单元的第一课,属于课内教读课文。鉴于教学大纲对本课提出的在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和戏剧语言三方面的要求,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知识目标:

  了解戏剧常识,作者及作品梗概。走进作品,走进大师。学会鉴赏解读戏剧。

  能力目标:

  1、尝试网络环境中解读经典文本,充分凸现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2、学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询、分析、辨别、筛选、整理、积累、利用信息。最终实现网络与学生互动、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无缝整合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情感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我计划共用三个课时来讲授《雷雨》。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怎样利用网络环境解读、把握经典作品。

  难点:以人文意识探究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情感及其性格。

  【教法学法】

  教法

  《雷雨》的教学是戏剧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戏剧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点拨、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朗读,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戏剧常识及作者、作品、相关背景等知识点拨,初步解读周朴园和鲁侍萍这两个人物形象。

  2、点拨,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思维障碍等,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

  学法

  1、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戏剧常识、作者、作品、相关背景等。

  2、借助网络互动方式整合学生自由探究成果。

  3、深入研读文本,利用实时网络讨论,探究教学难点。

  4、拓展课堂,结合课文进行多元化研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上课伊始,我先播放电影《雷雨》结局片断。以浓厚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渲染情感,创设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之后,我指出七十年前的今天,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以他在清华大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声叹息。在幻想、憧憬、挣扎、嚎叫之后。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火热人生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雷雨》,除了生命毁灭的沉默和黑暗之外。究竟还有多少个难解的迷,究竟还能告诉今天的我们多少些人与人性的启示。

  接着,我与学生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平等的走近被称为“中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走进《雷雨》。

  (二)、源收集和整合分析

  1、设问提示,提出问题

  我采用换位思考。由学生主体积极、自主的给自己提出学习任务。也就是假设学生是老师,在首次接触戏剧这一文学形态,在教学戏剧单元第一课《雷雨》时。他们会让学生首先了解什么?并让每位同学设计一个问题,发布在网络讨论区。

  2、信息收集处理

  ⑴聚焦问题

  就是将学生刚才提出发布于讨论区的问题。进行整理、筛选、总结、提炼出两大问题。

  A、戏剧常识(定义、分类、鉴赏剧本的要素等)

  B、曹禺简介,《雷雨》故事梗概,创作背景

  ⑵资源搜索

  教师将全体学生分为两大组。各组负责其中一个问题。之后,教师提供给学生解答问题的途径。

  收集课文和课外资料上的信息

  利用网络,使用关键词在网络上搜索有关信息的网站。访问其中一个获几个站点,收集相关的信息。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参考网址和搜索引擎。

  在这一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和合作,使每位学生都有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享受学习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 交流、汇报、讨论

  接着,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把整合好的资料发布于他们自己的讨论区。

  之后,教师让一些学生讲解、展示自己的成果。期间,教师作适当重点点拨。 之后,教师作简要小结 。并补充《雷雨》人物关系图,使学生更清晰的把握《雷雨》的复杂人物关系。为下面教学做好准备。

  (三)、 文本深入研读及网络实时讨论

  1、 在了解戏剧要点,大体把握了《雷雨》之后。回归文本,通过对文本的研究达到解读戏剧的目的。培养学生鉴赏戏剧的能力。我选择课文节选部分的第一场戏,也就是周朴园和鲁侍萍三十年后的重逢。作为研读的重点。

  2、 插播电影《雷雨》此部分的片断,并提出思考题。

  A、 这场戏的戏剧冲突是什么?这场冲突最引人入胜的戏是哪一段。

  B、 分析人物性格。

  3、 在观看完电影后,学生结合电影和课本解答思考题A。

  以此得出,鲁侍萍身份确定使这场戏剧冲突的点。之后,让学生课堂口头回答以下问题。

  ⑴周朴园在不知是鲁侍萍之前,周对鲁是什么态度?找到依据。

  ⑵两人围绕三十年前在无锡发生的事件展开对话,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周朴园几次问鲁侍萍的姓氏和身份?这些问话和动作展现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⑶周朴园在知道是鲁侍萍之后,周对鲁的态度有何变化,哪里体现?

  (学生简要口头回答)

  4、在把握了戏剧冲突和戏剧人物语言的基础上。接下来,教师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和自由讨论的权利。利用网络讨论区,深入解读周朴园和鲁侍萍这两个人物。 (教师在网络讨论区发布讨论问题)

  A、 周朴园爱鲁侍萍吗?他对鲁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你觉得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

  B、 鲁侍萍对周朴园及其三十年的情感纠葛持什么态度?你认为鲁侍萍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之后,教师援引曹禺的原话“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的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能以一种悲悯的眼光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指出,曹禺是站在悲悯的角度上看待《雷雨》中的人物。鼓励和要求学生尽量多角度、多方位,以自己的观点解读人物、读出自己。

  学生在网络讨论区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广泛的、深入的讨论。(其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些有关资料的网址)

  5、 讨论完毕。教师选择其中精彩观点进行集体赏析、点评,以深化学生的认知。

  (四)、课外研究拓展

  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研究范围,拓展课外研究性学习。

  1、教师示范性的提出有关《雷雨》和《雷雨》拓展而出的研究性的命题。如:

  A、《雷雨》的命名

  B、曹禺创作《雷雨》的前后历程

  C、周萍和繁漪、四凤的感情纠葛

  D、周朴园和他的三个女人

  E、《雷雨》和《原野》比较谈

  2、 鼓励和要求每位学生在自己的讨论区发布一个研究性命题。并让他们选择其中较有价值的一个命题。作为课外研究性学习的作业。

  3、 要求学生课外以doc格式记录成果。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老师的电子信箱。

  (五)、结束词

  同学们。今天,在曹禺先生建构的一个“人的舞台”上。我们以自己的方式自觉、自主而平等的去感悟、去揣摩,走进《雷雨》。现在走出《雷雨》。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高中一年级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二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上的推广。空间直角坐标系是工具,用来解决立体几何中一些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为机械电子专业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为学生将来的后续学习作好准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通过用比较的数学思想方法得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建立方法、以及空间的点的坐标确定方法。

  (2)、从求空间点的坐标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的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

  (2)、教学难点:通过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确定空间点的坐标。相关应用。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对立体几何以及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有了一定的基础。这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部分同学仍然会在空间思维与数形结合方面存在困惑。

  三、教法分析:

  (1)本节课的内容是非常抽象的,试图通过教师的讲解而让学生听懂、记住、会用是徒劳的,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和同学的合作探究,让学生亲手实践,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感性认识,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并上升到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2)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

  (3)创设学习情境,营造氛围,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经常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并有经常性的成功体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四、学法分析: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通过阅读教材,并结合空间坐标系模型,模仿例题,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回顾旧知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方法,点的坐标的确定过程、表示方法,平面内的点与坐标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二)、新授:

  1、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2、与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的确定过程进行比较,讨论空间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的确定过程。

  3、例题与练习:

  (1)例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点P(4,2,3)

  练习: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点Q(3,6,7),M(5,0,2)

  (2)例2、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的边长为AB =10,AD =6, AA1 =8 以这个长方体的顶点A为坐标原点,以射线AB 、AD 、AA1分别为ox、oy、oz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长方体各顶点的坐标。

  练习:V-ABCD为正四棱锥,O为底面中心,若AB=2,VO=3,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并确定各顶点的坐标。

  思考题: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确定棱长为3的正四面体各顶点的坐标。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113页1、2、3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的特点及编写意图

  我上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第二单元第2课《公共场所拒绝危险》第一课时。《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以体验去感受生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体验,从而使学生认识一些公共安全标志、设施的用途,并保护它们,知道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安全规则。教材的活动安排是现实生活实际,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便于操作。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2、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识一些公共安全标志、设施,知道它们的用途。

  (2)知道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安全规则,拒绝危险。

  (3)懂得安全事故会给个人、周围人带来伤害及社会造成影响和损失。

  3、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一些安全标志、设施以及它们的用途。

  (2)知道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安全规则,拒绝危险。

  4、教学难点

  安全事故会给个人、周围人带来伤害及社会造成影响和损失。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我在设计《公共场所拒绝危险》一课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将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深刻地体验到了认识公共安全标志并保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带给我们的伤害和影响。这种情境教学法,注重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进行有目的的交流、探究活动,从而获得思想的升华。

  三、说过程

  (一)故事导入

  新课标指出: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拟,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将播放课件,关于7、23动车事故,把学生带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唤起孩子们对公共场所安全的关注,这时引出这节课的课题《公共场所拒绝危险》。

  (二)主题活动:突出重点

  本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内容:

  活动一:社会漫谈,明事理

  观看报道和图片,通过小组内讨论,谈感受,讲亲历有安全事故,这样让学生在共同探讨中学习体会公共场所中存在的危险对于我们是存在的,而且我们必须要关注它,因为它刻不容缓,这符合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

  活动二:识标志 明用途

  先说小组讨论的要求,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讨论。通过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一步认识安全标志有哪些,具体长什么模样,这个标志或者设施都出现在什么地方还有它的作用是什么。

  (三)教师小结

  1、拓展延伸———小学生安全儿歌。安全时时威胁着我们小学生,把公共安全延伸是很有必要的,《安全儿歌》简单明了,容易使学生掌握。

  2、以《祝你平安》为结尾,呼应课题,表示美好祝愿。

  四、说板书

  五、教后反思

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在山的那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四个部分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整个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课,对贯彻课程标准和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一定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人,教师则做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诗人王家新借童年的想望和困惑,用山与海这两个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告诉人们自己成长中的人生感悟,并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要一次次战胜失败和苦难,才能达到理想境界。

  2.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品味语言;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正确方法,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3.教学重难点: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体会对无数座山的理解。

  4.学情分析:对刚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这首诗很有吸引力,诗人以一个孩子的语调来写,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一般能较好地把握诗中的山与海的象征意义,但对诗中“无数座山的理解,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往往估计不足,需要教师因势利导、突破难点。

  说教法:

  1.创设情境法:诗以情成篇,以情动人,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一种利于调动学生思维,引起共鸣的氛围。如上课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大山绵延不绝的画面,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范读时,以钢琴曲《海边的星空》配上优美的画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带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讲析中,采用直观形象的板书,以促进学生的理解。

  2.朗读指导法:有感情地朗读是诗歌朗读的最高境界,但对初一学生来说较难达到,因而应加强朗读指导,我将通过示范读、指导读等形式从停顿、节奏、情感等方面入手教给学生朗读技巧。

  3.点拨法:《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则是学生的引导者,因而诱导思维,指点迷津、宏观调控应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说学法:

  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情感及凝炼形象的语言。

  2.联想想象法:学会展开联想与想象,欣赏诗歌优美的意境,精炼准确的语言,培养审美情趣。

  3.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诗中意象含义的理解,对语言的品味及情感的把握,都应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通过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说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我们从小聆听着黄河雄壮的涛声长大,看惯了滔滔河水奔涌向前的气势,却对巍峨挺拔的大山充满了向往。如果我们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看到的只有高耸入云的大山,苍苍茫茫,绵延不断,你会想些什么呢?(课件播放大山的画面)

  (此环节意在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

  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此步骤共分三大环节:初读,求流利;再读,显技巧;三读,含感情。

  第一环节以学生为主,通过反复朗读达到正确、流利的要求;第二环节以教师指导为主,通过范读、指导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第三环节需要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达到要求。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并思考:山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全诗为什么分为两节?

  研读赏析:学生通过朗读,自己主动品味揣摩语言,从中发现问题共同探究赏析。

  体验反思: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这首诗给自己的启示。引导学生在欣赏文艺作品时,能走过文字的桥梁,用自己的心灵与诗人沟通达到共鸣,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有益的人生启示,丰富自己的个性,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布置作业: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把自己的体会和收获表达成文字。

  翻越重重高山的过程是艰难的,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要肯付出努力,碧蓝的大海就会展现在你们眼前。最后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感情的齐声诵读最后八句诗。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板书设计:

  人—— 山—————— 到————————————海

  铁青、无数——————到达——————————全新的世界

  (困难挫折)

  奋斗之路—————漫长、艰险、曲折、起伏———奋斗目标(理想的世界)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一)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琵琶行》是高中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诗的唐朝”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鉴赏重点:养成诵读涵泳的习惯,记诵有代表性的诗篇及名句;能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认识唐诗的杰出成就,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自豪感;能感受诗的意境和形象,品味语言,领略作品的表现力,注重审美体验。

  通过这一单元学习提高鉴赏评价古诗的能力。《琵琶行》一诗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叙事长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它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通篇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在白居易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宣宗写诗悼念:“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明远在作者逝世前,本诗已经风行全国,很有影响了。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习这课的一个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并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作者以形象比喻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气氛,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

  2、情感目标: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体会诗中的情感和意境,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同情和共鸣,把握人物形象和诗歌社会意义。

  3、能力目标: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重点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针对此,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包括明暗线结构、情景交融的特点,特别是对音乐的多角度、多手法、多层次的描写技巧。

  (四)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

  二.学情介绍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平常在教学中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和学习心理状态。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没有掌握系统的诗词鉴赏方法。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三.说教法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把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独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热情参与、独立解决问题。针对这个理念,本文我主要采用了“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的教学方法,以教师教为主导,以学生学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课前先说一段开场白:白乐天去世,唐宣宗写悼诗吊之曰: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宪宗李忱敬仰白居易的人品,又倾慕他的诗才,想拜他为相,后因他年事已高,且又多病只好作罢。“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中的“长恨曲”和“琵琶篇”分别指白居易的名篇《长恨歌》和《琵琶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琵琶行》,看看这首诗有何魅力让“胡儿能吟”又让皇帝极力称赞?

(二)分析课文

  《高中语文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文本梗概,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1、听课文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感情基调,然后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回答问题:主要写了几个内容?

  学生通过整理可以概括出: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自诉身世苦、曲罢诗人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这样五个内容。

  2、下面我讲讲对内容的分析。

  主要通过“琴声”和“感受”两个方面来描述诗人和琵琶女的这场偶遇,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我就从这两条思路去分析这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问题教学法”,他认为这个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拓展能力的提高。在对课文的分析中,我主要才用了这个方法。

  第一条思路:三奏,即琵琶女的三次演奏。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找到:第一次演奏在第一节,第二次演奏在第二、三节,第三次演奏在最后一节。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的是作者对声音的描写技巧。

  先分析第一次演奏,即第一节。我设置如下问题:

  a,这一段音乐描写属于什么描写?

  b,从这里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琵琶女演奏的是怎样的音乐?

  学生通过讨论找到答案:这是对音乐的侧面烘托描写。也是用文字去表现音乐的一种手法。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悲凉萧瑟的琵琶声。(悲凉哀怨)

  第二次演奏,这是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出现了很多名句,可以让学生先挑出来读读。然后我准备了以下几个问题:

  1、作者在描写声音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的词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2、这一段根据演奏的起承转合可以分为几层,哪一层是高潮部分?

  3、这一部分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4、这一部分琵琶女音乐的基调是怎样的?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这几个问题。这一部分主要在于品味作者描写音乐的妙处,通过回答上面的问题,学生可以概括出作者描写音乐的方法:

  a,诗人善用比喻,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之乐。

  b,善用拟声词和双声叠韵词。

  c,侧面烘托的手法。

  d,在对乐曲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

  第三次演奏,在最后一节,让学生自己品味通过侧面描写烘托音乐的感人。

  第二条思路:三感,即作者的三次感悟。

  对应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作者相应有三次感受。学生在文中不难找到。

  在第一次感悟中可以让学生回答怎样的问题。

  a,你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初听声音时的心情吗?

  b,你从哪里捕捉到了作者的心情?

  c,这样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推进,表明了作者孤寂伤感的心情,渲染了琵琶女的悲凉音乐。

  第二次感悟在的第四节,是的难点部分。为了更好理解主题,要联系琵琶女的身世来感知。在这里我打算问这样几个问题:

  a,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心情?

  b,诗人听了琵琶声,知道了琵琶女的遭遇,心底发出的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c,为什么诗人说他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这一部分阐明了的主题。诗人和琵琶女在身世、才华和遭遇上都有相似之处。两个形象心灵沟通,怨恨交织,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板书(主题)

  第三次感悟在的最后一节,要学生回答:如何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句话更衬托出乐曲的悲凄,用它作结,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这是诗人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从而鲜明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3、到这里全文的分析结束,下面我讲讲的小结。

  全文结束后,设计提问:诗人为什么不知道琵琶女遭遇之时便已经听出了音乐中的情感?(过渡到白居易的处境)

  学生分组讨论,交换意见。

  最后我总结:

  A、白居易的身份:被贬的官员,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这一点与琵琶女的“不得志”有相似之处。

  B、秋天,“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落寞。

  小结:正是在这样相同的境遇中,诗人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可以说,白居易是琵琶女的“知音”,所以他才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琶行》以赠之。

  (三)总结本诗写作特色

  在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归纳本诗的写作特点,并请学生找出例句加以说明,以加深理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板书归纳:

  (1)结构严谨。全诗以人物为线索,歌女的身世是明线,诗人的感受是暗线,明线从现象反映主题,暗线则从本质上揭示主题。一明一暗,一虚一实,明暗相衬虚实相生。情绪表现波澜起伏,过渡自然。

  (2)情景交融。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

  (3)音乐描写出色。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绝唱。

  (四)拓展延伸

  旨在延伸教材内容,拓展课题研究,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这类的能力,选取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等诗文,分小组讨论它们和《琵琶行》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五)作业

  让学生背诵第二段,学习运用语言艺术来描述听觉的手法,课后就自己喜欢的一段音乐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关于说课稿范文锦集六篇】相关文章:

1.关于说课稿范文锦集五篇

2.关于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

3.关于说课稿范文锦集6篇

4.关于说课稿范文锦集七篇

5.【精华】说课稿范文锦集7篇

6.【实用】说课稿范文锦集五篇

7.说课稿范文锦集七篇

8.有关说课稿范文锦集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