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4-10-14 23:01:09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汇总5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汇总5篇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不错,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演唱时充满感情。两个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缘故或其他缘故,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音乐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共有八课,分别是《手挽手》、《跳起来》、《家乡美》、《水上的歌》、《童年的回忆》、《风景如画》、《校园里》、《理想》。其中歌曲有《拍手拍手》、《阳光牵着我的手》、《我和提琴》、《跳吧,跳吧》、《杨柳青》、《大雁湖》、《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白桦林好地方》、《红蜻蜓》、《小溪流水响丁冬》、《茨黎花》、《校园多美好》、《冬夜静悄悄》、《种太阳》、《小纸船的梦》让学生接触并了解中国的几首优秀的儿童节歌曲和外国出色的歌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合唱等。

  欣赏有《祝你快乐》、《彩桥架到xx岛》、《马刀舞》、《新疆舞曲》、《小步舞曲》、《故乡是北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山》、《东方明珠》、《划龙船》、《水上音乐》、《船歌》、《彼得和狼》、《森林的歌声》、《荫中鸟》、《运动员进行曲》、《打字机》、《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 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不同类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

  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3、能够区别齐唱和合唱、齐奏和合奏。

  4、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4)音乐风格与流派

  1、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2、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

  (1)演唱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5、每学年能够被唱歌曲4-6首。

  (2)演奏

  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2、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3、能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

  4、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2、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3、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4)识读乐谱

  1、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2、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3、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自制简易乐器。

  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即兴创造

  1、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2、能以各种音源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参与表演。

  (3)创作实践

  1、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奏。

  2、能够创作2--4小节的旋律。

  (四) 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2、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等传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并能与他人进行音乐交流。

  3、乐于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2、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四、教学措施:

  1、从行为习惯养成开始,养成他们良好的常规与音乐素养,如:通过听音乐进教室,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课堂组织纪律。

  2、在唱歌时,巩固呼吸不出声、不耸肩,逐步做到音色统一,获得自然而优美、明亮而圆润的童声。注意吸气的方法,口形要正确,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发音,能按老师的手势,整齐的歌唱。

  3、在教学中,通过各种乐器让学生了解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还要让学生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和换气记号。

  4、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受能力

  5、多给学生一些视听结合的机会,都给学生提问思考的时间,让学。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的四年级共有四个班,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素质各方面也不一样,其中有的班级插入了少量的新生,新生和老生之间也存在差异,如,乐理知识和音乐欣赏方面。从开学初,我们要从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知识系统的音乐学习,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能爱学、好学。由于学生的整体情况参差不齐,根据情况,教师要能制定合理的教学几乎,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工作,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二、教学简析:

  本学期四年级的教学以演唱教学、乐理知识、器乐教学为主。让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型演唱歌曲,注意咬字、吐字,学会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在欣赏方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在教材中,乐理知识也占有重要部分,要让学生能感受并认识到二四拍、三四拍、四四拍以及强弱规律。学习连线、换气、延长、反复、顿音、力度、速度等常见记号,并对学生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的编写练习。

  四年级的学生在各个方面比起低年级的学生相对较好,但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法,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一)、演唱部分

  1、认识附点以及其唱法。

  2、认识换气符号,遇到换气符号时能正确运用。

  3、能够运用感情来演唱歌曲。

  (二)、欣赏部分

  1、培养学生学习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感。

  2、在音乐欣赏的同时,要给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能感受音乐作品中轻快、活泼等情感。

  3、要让学生学习欣赏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音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不同的曲风。

  (三)、器乐教学继续学习竖笛演奏,并能学会演奏3~~4首乐曲。

  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认真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备好每节课,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2、教师要注意在课堂的教学形式,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形式,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教师在教好本门学科的同时,还要注重积极的和其他学科的沟通,教师要能积极的研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配合,让音乐课堂变得更生动、活泼,从而更好的响应新课标的标准。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

  1、歌唱中旋律的概念。

  2、识谱知识的学习。

  难点:通过适当的方式在快乐轻松的课堂中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不仅可以避免学习理论的枯燥乏味性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真正学到知识。

  教学进度:

  第一课《手挽手》——4课时

  第二课《跳起来》——4课时

  第三课《家乡美》——4课时

  第四课《水上的歌》——4课时

  第五课《童年的回忆》——4课时

  第六课《风景如画》——4课时

  第七课《校园里》——4课时

  第八课《理想》——4课时

  第九课《音乐宫》——4课时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11人,都很喜欢音乐。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比较感兴趣,上课也较认真,在学歌中,女生的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欣赏中,学生们根据音乐展开想象的能力还不够好;但是欣赏简短的歌曲时他们还是饶有兴趣的。这学期,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二、教材分析:

  本册音乐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共有八课,分别是《跳起来》、《少年的歌》、《水乡》、《童年的音乐》、《风景如画》、《摇篮曲》、《回声》、《向往》。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不同类型其音色。

  3、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5、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6、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7、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8、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9、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10、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面对四年级学生,发现孩子毕尽长大了,他们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

  课堂上学习习惯较好,一到上音乐课时,他们就准备好书,并以学音乐的姿势坐好,精神饱满。经过三年级的学习,对于1——i的唱名基本上每个学生都会唱也都认识,四分音符的音值也都唱的比较准确。但如果把这些音符连成乐曲,对学生为说还是有点难度,因为他们对地个唱名认识还不深,唱的还不够熟练,所以连起来有时会唱不出来,所以学生们对于学习歌曲时,对识谱不大感兴趣,而且也都没养成学歌曲先学曲谱的习惯。但他们对于学唱歌曲速度很快,只要听上三遍后,教师弹奏他们就能唱出歌曲来,说明他们对音乐节奏感很强。所以在音乐节奏练习时学生们兴趣都很高,拍的也很好。

  在唱歌的技巧上虽然有些进步,但还存在大部分学生都是“喊”唱的。唱歌时没有什么感情,只是会唱就行。

  在表演方面,学生们水平有所提高,只要跟上一两遍基本上就能学对。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所提高,懂得自编曲谱,自编舞蹈动作,而且还能进行串连,但是还不够完美。

  二、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

  1、本册教材内容有:分为8课,每课包括聆听——感受音乐,表演——表现音乐,编创——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律动、创编等。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渐渐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协作能力。律动:要求学生配合音乐,跟老师示范,在技能训练上,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另外,还有自制乐器,创编小品、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册教材的最后,还有活动性的测试与评估,鼓励学生自测、自评、互评、他评,形式丰富多彩。版面设计上图文并茂,多风格、多形式,以图为主,欣赏曲主题旋律以图形式谱为主,教材更加生动活泼。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思维。

  教学难点: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三、训练重点:

  1、发声训练部分:

  (1)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2)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音域;

  (3)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

  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分二声部练唱大小六度和声音程(不讲名称)。划拍视唱二、三、四拍歌曲。模唱2~4小节旋律。

  3、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把视听与思考相结合,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发展,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教师要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适时演播,恰当讲解。从而将乐理知识的教学化难为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4、、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多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如:唱游,给一句话配上简单的曲谱,小小音乐会等等,以此来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开放思维的空间。

  5、教师做好适当的示范。低年级学生最擅于模仿,因而示范最能降低视唱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因而对于重难点的乐句教学,教师应适时地示范,这样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教材分析

  课程教材研究所、音乐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科书》,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初审通过,从20xx年秋季起,在全国部分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

  四年级的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读谱知识、欣赏、器乐、视唱、听音等。教材选编注重思想性、艺术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可行性。教材、体裁、形式、风格的多样化,突出民族艺术音乐的地位。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A、唱歌教学

  1、提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其有感情地歌唱,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教育。

  2、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自然圆润地发声,清晰地咬字、吐字。重视中声区的发声练习。

  1、注意音高、节奏准确;轮唱、二部合唱要求声音和谐、均衡。

  2、保护儿童嗓音,防止喊唱和过度用嗓。

  B、欣赏

  1、培养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2、欣赏我国优秀的民歌、说唱、戏曲音乐唱段,初步接触外国优秀音乐。

  3、介绍人声分类和声乐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器乐演奏形式,及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

  4、介绍中外著名音乐家。

  C、识谱、视唱、听音

  1、学习简谱的识谱知识。

  2、通过模唱、听辨、视唱和节奏练习,培养听辨简单节奏、音乐短句和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并培养主音乐感、调式感。

  三、教学重点

  1、能够准确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咬字、吐字清楚、保持正确的口形,能随教师要求整齐地开始和结束。

  2、认识课本中各种音乐记号,并能够运用。

  四、课时分配计划

  第一单元:3课时

  第二单元:4课时

  第三单元:4课时

  第四单元:5课时

  第五单元:2课时

  第六单元: 4课时

  第七单元: 3课时

  第八单元 :2课时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总结11-13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07-17

小学音乐下册教学计划03-11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模板九篇04-15

有关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四篇04-08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锦集10篇04-22

四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05-23

五年级下册的音乐教学计划06-19

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