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1-10-22 11:22:11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锦六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数学教学计划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锦六篇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建议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8.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9.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10.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

  12.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课时分配(14课时)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约1课时9月1日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约1课时9月4日 | | 9月12日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约2课时

小结与复习约1课时
1.2.1函数的概念约2课时
1.2.2函数的表示法约2课时9月13日 | | 9月25日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约2课时
1.3.2奇偶性约1课时

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4.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5。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其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6。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

  7.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课时分配(15课时)

2.1.1引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约3课时9月27日30日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约3课时10月8日10日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约3课时10月11日14日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约3课时10月15日18日
2.3幂函数约1课时10月19日24日

小结约2课时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2。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3。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4。根据某个主题,收集17世纪前后发生的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牛顿、莱布尼茨、欧拉等)的有关资料或现实生活中的函数实例,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写一篇有关函数概念的形成、发展或应用的文章,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课时分配(8课时)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约1课时10月25日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约2课时10月26日27日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约2课时10月30日 | 11月3日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约2课时

小结约1课时

  考生只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各个击破,夯实基础,规范答题,一定会稳中求进,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基本情况

  高一计算机1323班共有学生55人,其中男生42人,女生13人。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学习环境新,好奇心强.但是普遍学习习惯不好,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所以工作的重心在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科的兴趣,以及在补足初中知识漏洞的前提下,进一步的夯实学生基础.

  二、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围着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注意学生习惯的培养,为三年后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任务和措施

  任务:基础模块第一章至第四章

  第一章集合(9月份

  第二章不等式(10月份

  第三章函数(11月份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2月份-1月份

  措施:

  1.夯实三基

  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整体,能力是在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培训中形成的,通过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能力才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能力的提高又会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

  A.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B.重视概念的归纳、规律的总结、技能的训练。

  C.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D.加强知识过关检测,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A.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B.课堂练习典型化;

  C.教学语言精练化

  D.板书规范化。

  3.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A.指导学生看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B.指导学生整理知识,总结解题规律,归纳典型例题解法及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

  4.加强学风建设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适当安排作业,认真检查督促,加强优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对学生的作业尽量做到面批。

  四、各章节授课具体时间安排:

  (基础模块第一章集合(约12课时

  (1理解集合、元素及其关系,掌握集合的表示法。

  (2掌握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3理解集合的运算(交、并、补。

  (4了解充要条件。

  (基础模块第二章不等式(约12课时

  (1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掌握区间的概念。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

  (3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基础模块)第三章函数(约20课时

  (1理解函数的概念和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2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

  (3能运用函数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基础模块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约20课时

  (1理解有理指数幂,掌握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掌握利用计算器进行幂的计算方法。

  (2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及其简单性质。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及性质。

  (4理解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及积、商、幂的对数,掌握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的方法。

  (5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及性质。

  (6能运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幂函数概念的学习以及对幂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归纳与概括,让学生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了解类比法在研究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幂函数的性质及运用

  难点:幂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发现过程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问题1:如果张红购买了每千克1元的水果w千克,那么她需要付的钱数p(元)和购买的水果量w(千克)之间有何关系?

  (总结: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这里p是w的函数)

  问题2: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那么正方形的面积 ,这里S是a的函数。 问题3:如果正方体的边长为a,那么正方体的体积 ,这里V是a的函数。 问题4:如果正方形场地面积为S,那么正方形的边长 ,这里a是S的函数 问题5:如果某人 s内骑车行进了 km,那么他骑车的速度 ,这里v是t的函数。

  以上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个数学模型,你能发现以上几个函数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点吗?(右边指数式,且底数都是变量) 这只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的一类函数的几个具体代表,如果让你给他们起一个名字的话,你将会给他们起个什么名字呢?(变量在底数位置,解析式右边都是幂的形式)(适当引导:从自变量所处的位置这个角度)(引入新课,书写课题)

  二、新课讲解

  由学生讨论,(教师可提示p=w可看成p=w1)总结,即可得出:p=w, s=a2, a=s , v=t-1都是自变量的若干次幂的形式。

  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都是自变量的若干次幂的形式的函数称为幂函数。

  幂函数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的函数称为幂函数(power function),其中 是自变量, 是常数。 1幂函数与指数函数有什么区别?(组织学生回顾指数函数的概念) 结论:幂函数和指数函数都是我们高中数学中研究的两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从它们的解析式看有如下区别: 对幂函数来说,底数是自变量,指数是常数 对指数函数来说,指数是自变量,底数是常数 例1判别下列函数中有几个幂函数?

  ① y= ②y=2x2 ③y=x ④y=x2+x ⑤y=-x3 ⑥ ⑦ ⑧ ⑨ (由学生独立思考、回答)

  2幂函数具有哪些性质?研究函数应该是哪些方面的内容。前面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研究了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3幂函数的定义域是否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一样,具有相同的定义域?

  (学生小组讨论,得到结论。引导学生举例研究。结论:幂指数 不同,定义域并不完全相同,应区别对待。)教师指出:幂函数y=xn中,当n=0时,其表达式y=x0=1;定义域为(-∞,0)U(0,+∞),特别强调,当x为任何非零实数时,函数的值均为1,图象是从点(0,1)出发,平行于x轴的两条射线,但点(0,1)要除外。)

  例2写出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并指出它们的奇偶性:①y=x ②y= ③y=x ④y=x

  (学生解答,并归纳解决办法。引导学生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对照比较。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作简单归纳:分数指数应化成根式,负指数写成正数指数再写出定义域。幂函数的奇偶性也应具体分析。)

  4上述函数①y=x ②y= ③y=x ④y=x 的单调性如何?如何判断?

  (学生思考,引导作图可得。并加上y=x 和y=x-1图象)接下来, 在同一坐标系中学生作图,教师巡视。将学生作图用实物投影仪演示,指出优点和错误之处。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演示。见后附图1

  让学生观察图象,看单调性、以及还有哪些共同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注意学生叙述的严密性。)

  教师总评:幂函数的性质

  (1)所有的幂函数在(0,+∞)上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2)如果a>0,则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

  (3)如果a<0,则幂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区间内,当x从右边趋向于原点时,图象在y轴右方无限地趋近y轴;当x趋向于+∞,图象在x轴上方无限地趋近x轴。

  5通过观察例1,在幂函数y=xa中,当a是(1)正偶数、(2)正奇数时,这一类函数有哪种性质?

  学生思考,教师讲评:(1)在幂函数y=xa中,当a是正偶数时,函数都是偶函数,在第一象限内是增函数。(2)在幂函数y=xa中,当a是正奇数时,函数都是奇函数,在第一象限内是增函数。

  例3巩固练习 写出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并指出它们的奇偶性和单调性:①y=x ②y=x ③y=x 。

  例4简单应用1: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值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①0.75 ,0.76 ;

  ②(-0.95) ,(-0.96) ;

  ③0.23 ,0.24 ;

  ④0.31 ,0.31

  例5简单应用2:幂函数y=(m -3m-3)x 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求m的值。

  例6简单应用2:

  已知(a+1)<(3-2a) ,试求a的取值范围。

  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有哪些?你有哪些收获和经验?

  1、 幂函数的概念及其指数函数表达式的区别 2、 常见幂函数的图象和幂函数的性质。

布置作业:

  课本p.73 2、3、4、思考5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在我校整体建构和谐教学模式下,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篇5

  本学期担任高一12、13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0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平还可以;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函数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三角函数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对简易逻辑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不等式、函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函数的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三)知识目标

  1.集合、简易逻辑

  (1)理解集合、子集、补订、交集、交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2.函数

  (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三角函数

  4.平面向量

  三、教学重点

  1、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3.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4、平面向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运算。

  四、教学难点

  1.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2.三角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五、工作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途径。

  (1)、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习题、周练题、章考题、月考题。

  (2)、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有效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因此,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学科组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基层组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的一切工作必须围绕“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任务而开展。在抓好教学常规,落实学校各项具体工作同时,认真学习课改纲要,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打造“主动—有效”课堂,实施“精细化与精致化”教学研究,争取全面提升我校的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二、工作方向

  (一).积极开展主动-有效课堂教学

  在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要使课堂达到有效,离不开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等多种器官,确保学生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开和整合过程,使得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果能达到这种效能。课堂教学就能有效、能力提高也能事半功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做好几个“优化”:

  1、优化备课

  (1)科组老师要树立目标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全局意识。全作意识。

  (2)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最重要的环节,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效率的高底。怎么备?当然最好是能发挥个人才智、铸就团体实力。备课组要做到统一目标,统一进度,统一重点与难点,统一作业,统一测练,备课表,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方法、课堂模式、从而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案,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总之,不管是集体备课还是个人单独备课,要达到优化,都要做到心中有课标,心中有资料,心中有教材,心中有重点难点,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学思路,心中有教学方法,心中有教学语言。

  2、优化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必须主动承担改善师生关系的责任,要尊重学生的劳动,不挖苦、讽刺回答错误的学生,提问时应以真诚的眼光注视学生,用亲切的语气启发学生,用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用虚心的态度听取学生的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营造平等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愉悦地学习,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3、优化学法指导

  教无定法,学贵得法,现在让我们头疼的是学生仅仅是机械的学,被动得再也没有这样被动了,我们所取得的效益是大粗放型的。执着——疲惫——心痛循环地伴随着教师,不摆脱这种状况,我们就真正很快成为燃烧的昏暗的蜡烛了,燃烧了自己但照不亮别人。因此,我们应该在学法上下功夫,指导学生自学——帮助学生制定自学方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精讲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补充学生遗留的问题上来优化学生的学法。变被动为主动,便学会为会学。

  4.优化习题练评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巩固学生学习效果,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精选好课堂练习供学生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我们现在要面对全闭卷考试,考察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分析理解归纳能力,综合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又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所以,平时设计的习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老师要耐心的做好讲评点拨工作,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记忆能力,审题能力,对所学知识的转换和迁移能力,最后达到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5、优化教学反思

  反思包括教与学的反思。教的反思是指导教师的反思,教师从课堂教学中反思,从测试中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与教研水平。学的反思指的是学生的反思,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改进学习方法,加强师生双方的反思,将会使教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快速前进。

  以上是我们高一数学组在有效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在这个学期的实施中,希望能达到有效高效的效果。

  三:教材分析

  必修(1)分三章,共36课时,第一章,集合与函数(13课时);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13课时);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9课时)。本章中,学生将在第一章学习函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三个具体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学习用函数模型研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方法。

  必修(2)包含空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等四章内容,它们是学习后续必修系列和选修系列的基础,全书共36课时。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锦六篇】相关文章:

1.高一数学教学计划集锦6篇

2.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3.有关高一数学教学计划4篇

4.有关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锦五篇

5.【精华】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锦10篇

6.【热门】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锦7篇

7.【必备】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锦5篇

8.【热门】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锦9篇

9.高一教师教学计划集锦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