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教案

时间:2025-10-25 10:36:3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民间游戏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民间游戏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民间游戏教案

民间游戏教案1

  设计意图:

  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蕴含着诸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发展各种动作,而且可以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愉悦以及活动规则的意识,从中发展社会性。《捕鱼》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一个游戏,有着美好的童年回忆,并且需要合作游戏。

  活动目标:

  1、学会行进钻的动作。

  2、培养游戏的规则意识。

  3、培养手眼协调的能力。

  4、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培养对锻炼的兴趣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布置成大海情境。

  2、鱼妈妈头饰一个,斗笠两个,

  3、音乐《碧波摇篮曲》、《捞鱼》配乐、播放器。

  活动过程:

  一、以“扮演角色,活动身体”的形式,引导幼儿进行热身运动。

  教师扮演鱼妈妈,幼儿扮演小鱼,引导幼儿学小鱼游,做上肢、下肢,体侧、体转、下蹲、跳跃、放松等活动身体。

  二、以和“水草”玩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学习钻的动作。

  1、引导幼儿钻“水草”。

  2、请钻的好的幼儿示范,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弯腰屈膝、低头、身体全部钻过去再站起来。

  3、幼儿练习钻。

  三、介绍“捉小鱼”游戏,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1、引导语:海上来了两个捕鱼人,他们手拉手做渔网来捉小鱼了!嘘!让我们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提问:什么时候网落下来捞鱼呢?

  2、一起学捞鱼的儿歌。

  3、介绍游戏规则:(1)小鱼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快快地从渔网地下钻过去,游完一遍的小鱼回到队伍最后面排队。

  (2)边游边和着音乐念儿歌。

  (3)被捕到的小鱼就要接受新任务,搭成两人一组的新渔网,帮助捕鱼人捕鱼。

  4、进行游戏

  (1)幼儿游戏第一遍。幼儿熟悉游戏玩法,引导幼儿边行进钻边念儿歌。

  (2)幼儿游戏第二遍。被捕到的幼儿搭成两人一组的新渔网,引导幼儿连续钻过多个渔网进行游戏。

  (3)幼儿游戏第三遍。被捕的幼儿手拉手搭成一个大渔网,引导幼儿从不同的出口钻渔网,

  四、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总体上的还是比较顺利,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学会行进钻,培养协调团结的精神。小鱼是幼儿所熟知和喜爱的,以扮演小鱼导入,符合小班孩子爱模仿的天性。请两位教师扮演捕鱼人,第一次游戏时设计让渔网不捞到鱼。大大给孩子树立游戏的信心,鼓励了孩子,为接下来能顺利进行游戏做好铺垫。

  在活动中我发现一位幼儿在钻的时候膝盖弯的不够低,所以总是把拱门弄倒,我及时的走过去给予帮助指导。但是在游戏中幼儿会不记得念童谣或者念得很小声。通过这次经验下次在游戏前我应该在多花一些时间在引导幼儿念童谣儿歌,在掌握童谣的基础在进行游戏,活动的氛围会更好。目标中培养幼儿协调、团结的精神上达成上还不够深入。

民间游戏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4人合作用脚编花篮的方法,巩固单脚跳的能力。

  2、和同伴一起尝试不同的编花篮的玩法。

  3、在游戏中能克服困难,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编花篮》音乐、放松音乐

  活动重点:学习4人合作用脚编花篮的方法,巩固单脚跳的能力。

  活动难点:和同伴一起尝试不同的编花篮的玩法。

  活动过程:

  一、播放《编花篮》音乐,做热身运动。

  师幼跟随音乐边说儿歌,边做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们还记得《编花篮》这首儿歌吗?我们一起边说边跳一跳吧!

  二、学习用脚“编花篮”

  1、幼儿自主探索用脚编花篮

  (1)师幼复习儿歌

  师:小朋友们,你见过花篮吗?用什么编的?花篮是怎么编的?(紧紧的.、绕着)

  师:我们的小脚很能干会走会跳,还能和小伙伴合作编成一个“花篮”。

  (2)幼儿自由探索用脚“编花篮”

  师:今天,我们要和小脚玩一个新游戏,名字叫《编花篮》。

  师:我们请4个小朋友来试一试编花篮,其他小朋友一起念儿歌帮助他们好不好。他们先怎么做?接着呢?(用脚背勾得紧紧的)

  2、学习“编花篮”的玩法

  第一种玩法:原地“编花篮”

  师:请4个小朋友为一组一起来编一编花篮。幼儿边念儿歌边编。(放音乐编花篮)

  师:你们在编花编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谁来帮助他们?站不稳该怎么办?

  小结:编花篮的时候一只小脚要勾得紧,另一只小脚还要站得稳。一个摔倒了就不会成功,要齐心协力,摔倒可以寻找东西扶一扶)

  第二种玩法:转花篮

  师:我们的花篮还会转呢?看看它是怎么转的?(一边拍手,一边转圈跳)

  教师采用拍手、唱歌等方式让幼儿听着节奏再次转花篮。

  小结:只要节拍一样,花篮就能转起来。

  三、练习“编花篮”

  幼儿自由分组讨论“编花篮”的玩法,并尝试分组玩游戏。教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四、创编“编花篮”

  1、师:除了4个人可以编花篮,5个人可不可以编花篮,请你们试一试。

  小结:只要齐心协力,人数的增多或减少都可以编花篮。

  2、师:我们的身体哪些部位可以编成花篮的样子呢?请大家想一想、试一试。除了小脚可以编花篮,我们的小手也能编花篮,小手可以怎样编花篮呢?

  小结:“编花篮”的玩法这么多。除了可以增加人数,还可以变幻身体部位。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困难一定会解决。

  五、放松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编花篮的游戏吗?编花篮的游戏要一起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我们玩了这么久也累了,现在我们坐下来放松下一下吧。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玩“编花篮”的游戏。

  活动反思:

  1、活动前,我没有考虑到幼儿平衡能力的水平和幼儿的身高问题,所以当幼儿一起合作“编花篮”时,遇到了很多问题。例如:幼儿不能一个一个有秩序地把脚搭上去。有一个幼儿平衡能力不好,刚才搭好的“花篮”容易散开。我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身高,提前进行分组。

  2、活动中,当幼儿自主探索“编花篮”之后,教师应该示范动作要领,加深幼儿的印象。

  3、练习“编花篮”环节,教师应该总结幼儿练习过程中遇到的

  问题,并且组织幼儿集体讨论,解决问题。

民间游戏教案3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快速奔跑的基本动作。

  2、有利于孩子应变能力的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及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培养表演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小手绢一块,宽阔平坦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1、参加游戏的幼儿坐成一个大圆圈,大家边拍手边唱歌。

  2、一个幼儿拿手绢绕圆圈转,并轻轻地把手绢放在任意一个幼儿的身后。

  3、转一圈,如果哪个幼儿还没发觉,丢手绢的'小儿便抓住他,让他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4、若被那个幼儿发现了,丢手绢的幼儿就要按顺时针方向跑,发现手绢的小朋友拿起手绢在后追赶,追上了便由丢手绢的人表演节目,来追上,就自己表演节目。

  活动提示

  1、游戏开始时间由教师扮丢手绢的人,坐在地上的幼儿不能随意,扭头看身后,也不能告诉其他幼儿手绢丢在哪里。

  2、丢手绢的人不能绕着圈子走了一圈又一圈,还是没有把手绢丢给某人。

  3、丢手绢的人刚走过你的身后时,你不能偷看背后有没有手绢。

  游戏反思:

  “丢手绢”是经典的民间游戏,儿歌“丢手绢”篇幅短小,精炼,朗朗上口,游戏规则简单有趣,符合幼儿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只需要一块手绢做道具就玩的很开心,非常适合孩子玩。

  在游戏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勇敢和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调动全体幼儿(包括胆子较小的幼儿)保持身心愉悦的精神状态,从而锻炼孩子的应变能力,身体的灵活性。

  小班游戏课教案《民间丢手绢》含反思

民间游戏教案4

  游戏一:挑水

  目的:①练习在椅子上侧走,锻炼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②引发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准备:九把小椅子,小棒,小水桶若干。场地布置如图示。

  玩法:①把九把小椅子摆成左右交错的两排。

  ②幼儿用小棒挑着小水桶,在两排椅子上交错前进,从一端走向另一端。游戏可以复进行。

  建议:在游戏前,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游戏过程中注意做好保护工作。

  刘丽华 徐赛杰

  游戏二:抬花轿

  目的':练习双人协同抬物走,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

  准备:小轿子,小担架,十把椅子两两相对、间距相等摆好。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抬着轿子(担架)从椅子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注意保持轿子(担架)的平衡。

  建议:椅子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进行调节。但不宜太远。

  刘丽华 徐赛杰

  游戏三:运苹果

  目的:练习绕障碍跑,培养障碍跑的能力。

  准备:把苹果卡片装在小塑料筐里,数把椅子纵向间隔摆放。

  玩法:幼儿绕椅子成“S”形跑到终点,从小筐里取出一个苹果卡片,直线跑回来。游戏可以复进行。

  建议:椅子的间隔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确定。幼儿熟悉游戏的玩法以后,可以增加椅子的数量,提高难度。

  游戏四:小刺猬运水果

  目的:①练习蹲着走,发展下肢肌肉的力量。

  ②培养四肢的协调能力。

  准备:四把椅子,一盒水果图片,自制丝带编织网,刺猬头饰若干。场地布置如图示。

  玩法:用四把椅子支起丝带网,网的一端为起点、一端放一盒水果图片。幼儿带上刺猬头饰,从起点开始,在丝带网下正面蹲着走,去拿水果图片。游戏可以复进行。

  建议: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调节丝带网的高度。

民间游戏教案5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反映速度、动作速度以及灵活性,提高快速跑中闪躲的能力。

  2、培养跑的兴趣和拼搏精神。

  活动准备:

  长短不一的“绳子”当尾巴、各种小动物的头饰、小红花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了解尾巴的作用

  1、师:小朋友,你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呢?你知道它的`尾巴有什么用吗?

  2、幼儿自由说说,师进行小结

  二、出示“尾巴”,告诉游戏方法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也为你们每个人准备了一条尾巴,我们来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一起来玩一玩揪尾巴的游戏,好不好?

  2、介绍游戏方法:

  A、幼儿根据自己扮演的动物,选折头饰和适合自己身份的尾巴B、把尾巴系在后腰裤上C、当裁判员(老师)发出“开始”口令后,幼儿就相互揪别人的尾巴,以至于最后一个动物的尾巴被揪掉,裁判宣布游戏结束。

  D、幼儿清点自己战果,尾巴揪多者为胜游戏规则:

  A、裁判宣布开始时,才可以揪别人的尾巴B、别人来揪尾巴的时候,只能躲闪不能用手护着尾巴C、被揪掉尾巴的动物得退出游戏三、幼儿游戏1、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并注意安全2、幼儿游戏,师当裁判3、游戏结束后,师宣布游戏的结果4、给胜利者奖朵红花以资鼓励5、师根据幼儿的体力情况决定游戏次数四、带领幼儿做放松动作

民间游戏教案6

  目标:

  1、启发幼儿创编游戏歌谣尝试新的游戏。

  2、继续引导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

  材料准备:

  1、几种花的`头饰

  2、认识了解迎春花、桃花等花儿。

  流程:

  一、 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

  1、请一幼儿扮荷花,集体游戏,提醒幼儿避免互相碰撞。

  2、再次游戏

  规则:(1)、须等儿歌念完才能逃。

  (2)、不跑到远离老师的地方。

  二、 创编游戏歌谣。

  1、师:除了荷花,你们还认识哪些花?(幼儿自由讲述花名)。

  2、启发幼儿创编歌谣。

  师:有两位花宝宝想和我们做游戏,看,这是什么花?几月开?

  师:刚才我们怎么问荷花的,我们试试问桃花好吗?

  桃花桃花几时开? 一月开;

  一月不开几时开? 二月开;

  二月不开几时开? 三月桃花朵朵开。

  (1)、引导幼儿说出花开的月份。

  (2)、提醒幼儿有节奏地念儿歌。

  三、 游戏

  1、教师扮桃花,师生游戏。

  2、幼儿自由选择花儿并游戏。

  师:这是什么花?几月开?

  (提醒幼儿记住花开月份)。

民间游戏教案7

  1.教材分析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等教学理念,注重技能与体能并重,过程与方法并重,努力实现体育课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最优化。本课以竹竿舞和拍毽子为载体,发展学生协调平衡及控制身体等能力,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同伴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

  2.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竹竿舞及拍毽子的动作要领,使学生乐于参与动作的学习。

  2.通过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尝试体验,使学生初步学会拍毽子技术动作,以及学会欣赏竹竿舞。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

  3.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取讲授、展示教学法

  4.教学过程

  师出示图片导入,出示几幅民间体育游戏的图片,请学生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游戏。

  师:接下来,老师要讲的是另外两种民间体育游戏,请看!

  师出示毽子图案

  师:毽子可以怎么玩?

  生:踢毽子

  师:那我们来欣赏一段踢毽子的视频。(播放视频)

  学生观看

  师:请问,毽子除了可以用脚踢,还可以怎么玩儿?

  生:用腿踢,还可以用拍子拍。

  师:对,我们还可以用拍子拍毽子。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个拍子和一个毽子。

  师讲解拍毽子的'握拍方法以及拍毽子的动作要领

  教师示范,请同学上前体验动作

  师:这毽子还可以怎么拍?

  生:背后拍,胯下拍....

  师:请大家课后在继续研究,接下来我们要讲另外一种民间体育游戏,猜猜是什么?

  师出示竹竿舞的图片

  教师简单介绍竹竿舞,竹竿舞又称竹杠舞,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竹竿舞的基本技术:

  1.基本姿态

  击竹者3-5对人,位于细竿的两端,左右人的间距宽于一臂,双系跪地,臀部后坐,相对的两人执一对竿。

  2.竹竿的握法

  一手握一竿。击竿时,两手前后稍错开,以竹竿相碰对不碰手为度。

  3.跪地击竿

  开击:双手打开以细竿击粗竿。

  关击:双手合拢以细竿击粗竿。

  师播放竹竿舞视频,请学生欣赏

  师: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大家 了解了两种民间体育游戏,拍毽子和竹竿舞,希望课后大家能够搜集更多的民间体育游戏,并与同学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

  师:下课

民间游戏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学习一些简单的跳牛皮筋的.基本动作

  2.通过幼儿自主活动,相互学习,培养合作精神,体验自主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牛皮筋、会念儿歌《小辫子》

  三、活动过程

  1.让幼儿自己探索玩牛皮筋的跳法

  2.教师演示跳牛皮筋的方法

  小朋友分两组,一个跟着一个,一只脚伸进去,拿出来,在伸进去,踩线

  3.游戏规则

  1用黑白配的方法,确定拉绳人(2人或3人)

  2在跳绳时,要一边念儿歌一边做相应的动作

  3跳错的小朋友就要去拉绳

  4.游戏开始

  四、活动延伸

  游戏结束后组织小朋友做放松活动,以免小朋友感到疲劳。

民间游戏教案9

  设计意图:

  童谣《老鼠娶亲》十分具有童话色彩,它讲述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中国民间婚礼习俗的热闹场面。孩子们都喜欢看新娘子,喜欢结婚娶亲热闹的场面。我国历史悠久,中国民间婚嫁的一些风俗及所蕴含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在当今孩子们的世界里受到西方的电子文化以及动漫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慢慢淡出。由此,我们开展本次活动,旨在以孩子们熟悉的生活题材为媒介,让孩子了解感受、认识理解我国传统民间文化,在游戏中体验民间娶亲的风俗习惯。

  活动目标:

  1、感受民间游戏独特的趣味性,能根据角色投入的参与游戏。

  2、掌握抬的.技能,及躲闪跑的动作技能。

  3、在游戏过程中提高合作能力,能积极动脑探索有效的合作方法。活动准备:

  1、幼儿知识技能储备:会简单的秧歌步;知道民间故事《老鼠嫁女》。

  2、活动准备:自制花轿四、猫头饰个、音乐《老鼠娶亲》、各种自制体育器械、安全平坦的场地。

  重难点突破:

  1、三人合作抬花轿,保持速度的一致。

  2、能根据角色投入的参与游戏。

  游戏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整队,师幼互动问候。

  2、热身活动:《抬花轿》

  场地创设:在平坦的场地绕圈设计障碍若干,如:跨栏、木墩等。

  播放音乐《老鼠娶亲》,幼儿随教师跟着音乐绕场走秧歌步,遇到障碍用跨跳等形式通过。

  二、探索创新。

  (一)、谈话导入游戏主题“老鼠嫁女”。

  (二)、感知探索游戏的玩法。

  1、抬花轿。

  玩法:幼儿分成四队,男、女孩各两队,相对而站,中间间距为20-25米。男孩两人一组,戴上老鼠头饰抬“花轿”从起点出发,到达对面指定地点后,迅速将对面的第一位女孩请进轿子后,起跑按原路线返回,将头饰与“花轿”交予下一组男孩继续依此方式进行,先把女孩接完的一队获胜。要求三人一定要默契合作,速度尽量一致。

  规则:整个往返过程中,必须保证“轿子”不落地。

  2、探索创新游戏。

  组织幼儿共同探讨故事中老鼠嫁女的方式,并给与适当的“老鼠嫁女”图片提示。

  3、引导幼儿分小组探讨角色分配。如:轿夫、新娘、媒婆等。

  (三)游戏“老鼠嫁女”。

  1、幼儿分四组“送亲队”,每组幼儿商讨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如:老鼠新娘、轿夫、锣鼓队等,并寻找好角色所需要的“道具”等装扮自己。

  2、播放音乐《老鼠娶亲》,四组“送亲队”随音乐走秧歌步绕场行进。

  3、四名幼儿当猫,当“送亲队”来到猫儿家后,猫儿请出花轿中的“老鼠新娘”就可以再去抓“送亲的老鼠”回家。

  规则要求:①、“送亲队的老鼠”必须要按路线随音乐走秧歌步。

  ②、每位幼儿必须按自己预先选择或分配的角色扮演对应的角色。

  ③、在追逐中不能相互拉扯推打。

  4、教师对游戏进行总结评价。

  三、结束部分。

  1.随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

  2.游戏结束:指导幼儿整理器械,有序离开活动场地。

民间游戏教案10

  (一)民间游戏:卷白菜

  活动目标:

  1、在学念儿歌的基础上,模仿白菜卷成一棵大白菜进行游戏。

  2、增进对民间游戏的了解,激发幼儿乐于与他人分享游戏快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大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小朋友,你们见过白菜吗?白菜长的怎么样?(幼儿发言)今天我们就来玩个卷白菜的游戏吧。

  二、学念儿歌

  在游戏之前我们先学会儿歌好吗?

  卷、卷、卷白菜,

  卷成一棵大白菜,

  砍、砍、砍白菜,

  砍断了这棵大白菜。

  三、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幼儿分成四组,每组选一个幼儿作为砍白菜的人,游戏开始时,每一组幼儿都手拉手站成一条直线,从第一个幼儿开始转身向第二个幼儿的方向转,第一、二个幼儿又向第三个幼儿卷,依次类推(边卷边念儿歌:卷、卷、卷白菜,卷成一棵大白菜),当最后一个幼儿卷好后就成了一棵大白菜,这时砍白菜的幼儿跑过来砍白菜,且边念儿歌:(砍、砍、砍白菜,砍断了这棵大白菜)边在幼儿拉着的手中砍开。两手都已砍开的幼儿举起双手,并依次站成圆圈,等全部砍完了,全体幼儿蹲下来,游戏反复进行。

  四、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拉着的手不放开,且注意安全。

  五、小结游戏情况。

  表扬一些动脑筋的幼儿及进步的幼儿,引起幼儿下次游戏的兴趣。

  (二)民间游戏:拉大锯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瑞安话念儿歌,理解儿歌意思;

  2、了解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采艾青等民间传统习俗,了解民间文化;

  3、在游戏“拉大锯”中,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附有儿歌和图画的图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龙舟图片,引题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龙舟吗?玩过吗?怎么玩的?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这个好玩的龙舟,我们一起来把龙舟请出来吧!

  3、教师出示龙舟:你们在什么时候可以见到赛龙舟?

  4、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以及端节的各种风俗习惯;

  5、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来玩一玩赛龙舟这个游戏,好吗?

  二、学习儿歌

  1、大人们在赛龙舟的时候,总是一边吆喝着一边划的,我们也跟他们一样,一边念一边来华龙舟吧。先来听听这儿歌时怎们念的。你们来听听看,这首儿歌跟我们平时听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用瑞安话念儿歌一遍:你们听懂了哪一句?

  3、听不懂没关系,老师请来了这些图片宝宝帮助你们学习;

  4、教师出示附有图片的儿歌,一边指图片,一边念儿歌;

  5、解释图片意思:龙船、糯米、汤圆、金子、银子、铜钱、新娘(用瑞安话解释);

  6、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

  7、请幼儿有感情的用瑞安话朗诵儿歌;

  8、请个别幼儿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三、游戏《拉大锯》

  1、学习了儿歌,想做一做游戏吗?

  2、教师示范游戏:两个好朋友面对面吸腿坐在对方的腿上,拉好对方的手。重点讲解“要坐上对方的腿上”;

  3、教师请一名幼儿合作示范游戏,重点讲解难点动作;

  4、幼儿分组游戏;

  5、师巡回指导,帮助每组都能掌握游戏方法;

  6、教师与幼儿合作游戏,提醒幼儿一边用瑞安话念儿歌,一边佐拉大锯的动作;

  四、延伸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做娶新娘的动作,游戏,结束活动。

  附儿歌:摆摆龙船、糯米汤圆、摆点金、摆点银,摆点铜钱娶新娘

  (三)民间游戏:刘胡兰

  活动目标:

  1、能边念儿歌边跳橡皮筋,发展幼儿嘴脚的协调性与退步的灵活性。

  2、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体验与同伴相互游戏的乐趣,喜爱民间游戏。

  活动准备:

  1、橡皮筋

  2、刘胡兰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出示“刘胡兰”图片,问: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2、教师介绍: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 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刘胡兰同志从容就义,壮烈牺牲。

  3、师: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永远的记住她,就编了一首儿歌,听!

  二、学念儿歌

  1、教师郎念儿歌一次

  2、师:你都听到了什么?

  3、幼儿跟念

  4、教师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朗念儿歌。

  5、幼儿朗念

  三、学跳橡皮筋

  1、师:这首儿歌还能拿来跳橡皮筋呢?

  2、教师完整示范

  3、师:你发现什么了吗?

  4、师小结:每一句的跳法都是一样的!

  5、教师慢动作示范动作

  6、请个别幼儿跟跳

  7、集体幼儿分组练习

  8、教师巡回指导

  9、幼儿练习,鼓励幼儿坚持跳至“15岁”

  4、放松活动

  1、集体随教师做放松运动

  2、收回橡皮筋。

  附儿歌:刘胡兰十五岁,参加革命游击队,你说勇敢不勇敢,我说勇敢真勇敢。一岁两岁 三岁……十四岁十五岁。

  (五)民间游戏:买菜

  活动目标:

  1、在学会儿歌的基础上,学习单脚踩橡皮筋及双脚交叉跳橡皮筋的技能;

  2、了解跳橡皮筋是民间游戏的一种形式;

  3、通过初步尝试跳橡皮筋这一民间游戏,对民间游戏产生兴趣,并喜欢做民间游戏;

  活动准备:

  橡皮筋多根,教师示范跳橡皮筋录象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民间游戏吗?

  2、教师讲解民间游戏的概念;

  二、介绍其中的一种民间游戏“跳橡皮筋”

  1、幼儿看教师示范跳橡皮筋的录象

  小朋友们,昨天老师玩了一个很好的`民间游戏,你们看,老师都是怎么玩的?

  2、幼儿观看录象;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从录象里看到的跳橡皮筋的方法,并请个别幼儿示范一下;

  三、学习民间游戏《买菜》

  (一)、学习儿歌

  1、刚才你们从录象上看到的时候,老师是怎么念儿歌的?

  2、再次看录象,引导幼儿倾听儿歌;

  3、请幼儿讲述儿歌,教师补充;

  4、告诉幼儿,这个游戏里的儿歌题目叫做《买菜》;

  (二)、学习跳橡皮筋的方法

  1、重点掌握:念到“买”的时候,脚在橡皮筋里;念“菜”的时候,脚在橡皮筋的外面;

  2、难点掌握:念到儿歌“妈妈叫我去买菜”的时候,双脚先交叉,然后在橡皮筋里面的那只脚勾住橡皮筋的另一边;

  3、教师讲解示范,示范时,与幼儿同一方向;

  四、幼儿练习民间游戏《买菜》

  1、幼儿个别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动作;

  2、分组练习,教师轮回指导;

  五、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六)民间游戏:炒黄豆

  教学目标:

  1、 学会念儿歌“炒黄豆”,并能边念边做动作。

  2、掌握立滚翻的技巧,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乐意和同伴结对玩耍,体验民间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两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引题

  小朋友,上次我们玩了民间游戏——“买菜”,好玩吗?今天,X老师也想跟你们来玩个民间游戏呢,你们想不想玩啊?

  二、学习儿歌

  在游戏之前,我们要先学会一首很简单的儿歌,现在老师要求小朋友仔细的听一听,儿歌里面都说了些什么?

  1、老师范念儿歌二次

  2、幼儿学念一次

  3、全体幼儿念一次

  三、讲解游戏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炒黄豆应该怎么样炒?

  2、请个别幼儿来示范炒黄豆的动作。(提醒幼儿用多种方法来炒,如单手炒、双手炒等)

  3、讲解游戏动作要领。

  4、请个别幼儿配合教师共同示范动作。

  四、幼儿游戏

  1、幼儿找自己的好朋友,面对面站好,两人共同做游戏的动作,师巡视指导幼儿的立翻滚动作。

  2、幼儿练习。

  3、全体幼儿一起游戏。

民间游戏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会游戏踢石子,并能够初步控制身体平衡。

  2.体验民间体育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石子

  环境创设:地上画好格子

  活动过程:

  一、以学习小动物的动作进行热身。

  师生共同模仿小动物,活动身体。

  二、教师出示石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石子,引导幼儿探索如何进行游戏。

  2.教师小结游戏玩法。

  三、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玩法:2人及2人以上参加游戏,参加游戏的幼儿分成两队分别站在日字格的两端,队长通过猜拳来决出哪队先踢石子的次序,两队幼儿轮流将石子在日字格里来回踢,在游戏过程中若是哪队幼儿脚踩线或将石子踢出日字格就算输,输的幼儿要接受赢的幼儿轻轻摸下小鼻子。

  四、幼儿自主游戏

  1.幼儿自由组队进行联系踢石子

  2.进行踢石子比赛

  五、放松活动:师幼共同散散步。

  活动反思: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表现的非常感兴趣,也愿意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够基本控制腿部的力量去踢石子,也都能遵守游戏的规则,尤其是两队进行比赛时,孩子表现的非常激动,下一次的活动可以有一点难度的提升,孩子肯定会更喜欢。

民间游戏教案12

  一、活动目标:

  1、练习钻的动作,发展动作的灵敏性与力量。

  2、培养幼儿喜欢民间游戏的情趣。

  二、活动准备:

  苹果、香蕉的头饰若干、布置游戏场地(城门、城墙)中间画一个直径约5米的圆圈若干个、选择民乐作活动背景及准备操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2)教师和幼儿骑大马念民谣,一个个从“城门”钻过到城里去玩。

  3)教师请幼儿两人一组用手来搭一搭城门并边念民谣边学习游戏的开门关门规则。

  4)基本部分:

  5)教师请一位幼儿面对墙,搭成拱形城门,其余幼儿依次钻过城门。

  6)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当念到“瞧一瞧”时,做城门者下蹲放下手关城门,并问被关住的人选择要“苹果”还是“香蕉”,幼儿选择好以后,把头饰挂在脖子上,站到城门的'队伍做城门。

  7)幼儿第2次做钻城门的游戏一次。

  8)教师继续提出游戏玩法及规则:“苹果”和“香蕉”站在场地的一个圆圈内,相互用肩膀、臀部把对方挤出圆圈外,看圆圈外“苹果”多还是“香蕉”多就哪对胜。

  9)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游戏一次。

  10)增加城门的高度再次游戏。

  11)教师小结游戏并告诉幼儿此游戏是我国的一个民间游戏,以后小朋友可以和家人、邻居玩。

  四、结束部分:

  做放松活动,带幼儿回教室。

民间游戏教案13

  设计意图:

  “开展民族特色的幼儿体育活动”是我园的研究方向和特色,这中间也包括了民间体育游戏。那怎样让其与大自然结合起来,更好的开展呢?这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一次,孩子们在玩桌面游戏“水中拣弹珠”,我猛的想到我小时候玩的游戏“打弹珠”,我们趴在地上尽情的与大地亲近,也尽情的`与同伴玩耍,我们会为怎样玩争得面红耳赤,也会为自己的胜利欢呼。那是何等的快乐。为什么不让孩子们也来打弹珠呢?它可是孩子们与大自然接触和发展手眼协调的好机会,真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活动目标:

  1、竞赛手眼协调和手指弹物的能力。

  2、学会在游戏中自定规则,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 认识弹珠,知道弹珠的手指握法且已玩过桌面游戏打弹珠的游戏。

  2、弹珠若干

  3、安全教育

  4、场地准备:有许多小坑的土地场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跳坑。

  能听音乐有节奏的由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

  二、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1)、“这个场有什么特点?”(有许多坑、洞)

  (2)、“除了这种跳坑的玩法,还可以怎样玩?”(幼儿自由讨论)

  (3)、“老师今天介绍一种玩法,打弹珠,把弹珠打进洞里。”

  三、幼儿游戏玩弹珠。

  (1)、幼儿一人探索玩弹珠

  “现在请你用不同的方法把你的小猪(弹珠)打进洞。”

  (幼儿游戏)

  “你是怎样玩的,手是怎样握弹珠的?”(请个别幼儿示范)

  (2)、请幼儿自由组合,竞赛玩弹珠,边玩边制定游戏规则。

  a、“请你们自己去找伙伴,可以两人一组、三人一组、四人一组,你们自己商量怎样游戏,制定出游戏规则来。”

  b、幼儿游戏,老师巡回指导,参与其中。

  c、请两人一组、三人一组、四人一组的幼儿分别讲述玩法

  后,老师小结各种游戏规则。

  d、请幼儿自由重新组合,可按以上游戏规则玩游戏“小小猪进洞”。

  四、放松运动

  勇敢者游戏

民间游戏教案14

  活动主题的选择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在动作、情感、社会性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发展。特别是民间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如《炒黄豆》、《卷炮竹》、《城门城门几丈高》等,而且材料都是我们是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物品。本游戏就是根据上述特点所选择的,所用的材料是纸,在开展游戏之前我们开展了请幼儿制作纸棒的活动,纸棒是幼儿生活中常见又熟悉的物件,他们通过亲自制作材料,对这次活动更是充满了期待。这个活动就是利用他们的纸棒,进行民间游戏"跳竹竿"满足了幼儿喜爱玩民间游戏的心理,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根据本班幼儿在与同伴交往、合作方面有积极的愿望,教师及时提供这次机会,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共同体验得到的欢乐。

  【活动目标】

  1、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

  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愿意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老师准备玩跳竹竿,人手一根纸棒(活动前幼儿自己制作,长度1米),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

  导语: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骑着马出去玩玩吧!。(幼儿随音乐的变化"骑马"变双圆——大圆——小圆——"坐马车")

  二、基本部分

  (一)探索纸棒的.玩法

  1、师:纸棒可以和我们玩哪些游戏呢?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幼儿四散游戏)我们一起来试试

  2、鼓励幼儿随音乐用纸棒进行自由玩耍:骑马、合作组合"抬轿子、坐马车"等等(活动此部分设计了利用纸棒进行"一棒多玩"环节,是想了解幼儿对玩纸棒有多少经验,还有激发了幼儿初步尝试与同伴合作玩,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跳竹竿"游戏

  1、平时在电视里有没有看过玩"跳竹竿"的游戏?(这个问题是想了解幼儿是否知道跳竹竿的游戏,引发幼儿讨论"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如果幼儿不了解,就进行下一个环节欣赏老师玩游戏"来引出讨论)

  2、欣赏老师们玩"跳竹竿",讨论玩法及规则

  (1)这个游戏用纸棒是怎么玩的?做了哪些动作?你们有哪些地方没看明白的吗?

  (2)再次欣赏游戏,观察跳竹竿的方法:

  师:有哪些不同的跳法?竹竿是怎么敲的?怎样才会不夹到脚?几个人合作玩合适呢?(根据竹竿的长短,三个或四个小朋友一起玩,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幼儿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

  3、分组游戏

  (1)幼儿自由组合尝试玩"跳竹竿"游戏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戏,师生共同参与。

  (2)交流分享:你们在玩游戏中遇到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的?

  跳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你们是怎么合作玩的?(这几个问题作为幼儿经验的回顾与统整)

  (三)结束部分:

  延伸至体锻活动或者是日常活动中继续玩"跳竹竿"根据此次游戏,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还可以进行以下不同队形玩法的尝试:

  (1)两路纵队

  (2)梯队形

  (3)叫号接棒等。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民间游戏教案15

  游戏目标:

  1、训练幼儿走障碍物、平衡、立定跳远快速跑的技能。

  2、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学会躲闪。

  3、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游戏准备:

  小鸡头饰若干,老鹰、母鸡头饰各一个,音乐带物,鸡蛋包装盒,皱纸,"房子"四间,自制障碍.

  游戏指导:

  一、开始:

  1、(教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小小蛋儿把门开"边唱边做动作进场。

  2、准备运动:小鸡操

  二、展开:

  1、"小鸡们,今天的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去锻炼身体,好不好?"不好"幼儿分组活动:通过各种自制器械训练幼儿走障碍物、平衡,立定跳远的技能。

  2、小鸡捉虫:训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3、游戏:老鹰捉小鸡通过游戏发幼儿发展快速跑的能力,学会躲闪。

  三、结束:

  1、舞蹈:小鸡小鸡在哪里

  2、"小鸡们,今天你们表现得真勇敢,也很能干,捉到了放多小虫,我们一起小虫带回家去,好不好?"(幼儿听音乐退场)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孩子们积极投入、兴趣高涨,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表现出自主探索、乐意合作和挑战自我的精神。通过游戏锻炼了幼儿快速跑的本领,学会躲闪。还培养了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在这节活动课中教师还充分利用背景音乐代替教师的语言,较好地刺激了幼儿的音乐感官和运动感官,使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成为培养儿童兴趣、发展动作、表达情感、开拓创新的过程。

  游戏玩法:

  鸡妈妈后面依次是小鸡仔,老鹰不抓鸡妈妈,只能突破鸡妈妈的防线,抓住最后面的小鸡后,老鹰为胜。鸡妈妈为了防止老鹰抓住自己身后的小鸡仔,可以张开双臂,尽量拦住老鹰,不要抓捕住自己身后的小鸡仔们。鸡妈妈在拦的同时,可以大声喊着老鹰从哪边过来了等话语,告诉自己身后的小鸡仔们。鸡妈妈的身体为防止老鹰的捕捉,可以左右移动,在鸡妈妈身体左右移动的'同时,鸡妈妈身后的小鸡仔们也随着以相同方向来转动,万一老鹰突破了鸡妈妈的防线,快要抓住最后面的小鸡仔时,小鸡仔立即蹲下,双手捂住耳朵,这样老鹰得重新站在鸡妈妈的前面,游戏就不得不重新开始。而老鹰一旦突破了鸡妈妈的防线,右手抓住了最后面的小鸡仔后,就算是老鹰为赢,游戏就得从石头、剪子、布那儿重新开始。

【民间游戏教案】相关文章:

民间游戏教案10-25

大班民间游戏教案07-07

小班民间游戏丢手绢教案10-06

幼儿园民间游戏教案06-13

大班民间游戏教案(优选15篇)07-11

大班民间体育游戏踢毽子教案11-12

中班游戏教案报纸游戏12-17

大班游戏教案:长凳游戏10-14

大班室内游戏游戏教案07-23

大班游戏教案:手指游戏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