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前教育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前教育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买食品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2、通过自己探索、寻找的过程,了解食品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
3、知道食品的保质期关系到我们身体的健康,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准备一份小包装的食品。
2、相同包装的食品,一份有防伪的标记,一份没有。
3、请一位小朋友排练情景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小朋友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幼儿观看教师表演。教师在前面表演,内容大致如下:小朋友手里拿着一包膨化食品,说:“今天,我在商店里买了一包膨化食品。”然后,打开食品袋吃这包食品,接着,假装肚子痛。
2、引导幼儿讨论:这位小朋友怎么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肚子痛和不舒服的?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自己的观点。
3、配班老师身穿白大褂,扮成医生对小朋友进行检查,说:“小朋友,你是食物中毒了。”医生拿过小朋友手中的食品,观察上面的文字说:“这袋食品已经过了保质期,你吃了过期的食品,就会生病不舒服。”
4、引导幼儿观察食品包装,学习观察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我们到商场里选购食物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买的食品是什么时候生产的.?有没有过保质期?什么地方会有这些标记?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选购的商品是质量好的产品呢?
——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小袋食物,幼儿自己观察、寻找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5、组织幼儿讨论:在买食品时,除了要看清楚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还要注意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知道要选购包装完好的食品,食品袋上有质量检测合格标记。通过对比相同包装的食品,认识防伪标记,来确定食品的可靠性。
学前教育教案2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小红帽)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钢琴的弹奏和音符时值。
2、学会钢琴弹奏的基本要点。(姿势、手指等)
重点难点:
1、学生的读谱。
2、钢琴弹奏时的基本手型及力度、动作、放松的要求。
3、分清四拍全音符,二拍二分音符,一拍四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重点:
1、五线谱的`认识,提问每个音的唱名。
2、分清高音低音。
3、指出线、间的位置。
4、练习重点:手型、坐姿。
二、导入新课
用“哼”鸣法来哼唱《小红帽》让同学们说出歌名。
三、新课讲解:
1、读谱:注意引导学生全音符的四拍不能打得过快,要在节奏里面。
2、给学生做示范(歌曲要弹出向上的朝气蓬勃的感觉)。
3、学生学习左右手单独弹奏,(学生先坐在凳子上摆好坐姿,老师逐个纠正,再摆好手型,最后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做坐姿和手型,请下面的学生来找出错误之处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重点解读:
第三小节的高音DO用五指去弹,学习扩指的练习。
手的姿势:手腕不要高台不要晃手指要自然的弯曲与手背保持弧形,手指的每个关节都要凸出。要防止指端关节和掌关节塌陷,离键时手指不要翘。弹奏时五个手指均应在键盘上,切勿将大拇指悬在键盘外。
五、总结。
六、课后作业:
双手合奏《小红帽》把拜耳书第5页谱子标记一下。
七、宣布下课。
学前教育教案3
活动分析:学前班幼儿随着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的不断丰富,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但当意外灾害真的发生时,他们会感到束手无策。本活动除了让幼儿了解有关火的.知识处,更重要的是教给幼儿当意外灾害真的来临时,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怎样学会保护自己,学会自救。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燃烧现象,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2、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
3、一旦发生火灾,要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电话、湿毛巾、毛巾被等。
活动过程:
学前教育教案4
认识圣诞节
1活动目标:
1、 了解圣诞节,圣诞老人,圣诞树的由来.
2、 初步感受圣诞节欢乐的气氛。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圣诞节的图片,故事。
2活动过程 :
一、参观幼儿园迎圣诞节的环境布置。
请幼儿认真观察圣诞老人的装扮。
二、幼儿讲一讲对圣诞节的认识。
请幼儿说一说 :1、圣诞老人是什么样子的?(穿着红衣服,背着一个大袋子,带着一顶红帽子……) 2、人们是怎样迎接圣诞节的?(漂亮的圣诞树,还有许多圣诞礼物)
三、请幼儿观看圣诞老人的多媒体课件,了解圣诞节。
小结:圣诞节是西方人的节日,在他们眼里就象我们的春节一样重要。到了圣诞节,人们要装饰漂亮的圣诞树,圣诞老人坐着雪橇给小朋友送礼物。
装饰圣诞树
1活动目标:
1、 通过装饰圣诞树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进一步感受圣诞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1、 各种操作材料(各种颜色的卡纸,皱纹纸),小铃铛,小球球。剪刀,胶水。2、 音乐磁带 ,圣诞树
2活动过程:
导入:圣诞节到了,我们一起动手把圣诞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一、 请幼儿说一说圣诞树上都有什么?你想怎样打扮它?
二、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
引导帮助幼儿用彩色卡纸制作花,用皱纹纸制作蝴蝶结,用彩色亮光纸剪成长带子等等。
三、 大家一起装饰圣诞树。
和幼儿一起把制作好的装饰物挂到圣诞树上。
四、 跳舞庆祝圣诞节,进一步感受节日的快乐。
随音乐《铃儿响叮当》,和幼儿一起在圣诞树下跳舞。
香喷喷的汉堡
1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汉堡让幼儿感受西方的饮食文化。
2、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2活动准备:
制作汉堡的材料
7活动过程 :
一、 出示汉堡,引出主题。
1、 小朋友都吃过汉堡,你在哪里吃过?
2、 汉堡里都有什么?小结: 汉堡是西方人吃的食品,现在在肯德基,麦当劳都能吃到,汉堡是两片面包里面夹着肉和蔬菜, 是大家都喜欢吃的食物,
二、 幼儿制作汉堡,感受动手操作的乐趣。
1、 老师示范汉堡的做法。
2、 幼儿自己操作,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口味加蔬菜和沙拉酱,教育幼儿既要吃肉又要多吃蔬菜。
三、 自己品尝制作的汉堡。
四、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请幼儿讲一讲自己制作的汉堡和买来得汉堡有什么不同。愉快的结束活动。
学前教育教案5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育教案的设计,旨在促进幼儿园大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认知、情感、语言、运动和社交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帮助他们逐步适应学校教育环境,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1.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引导和训练学生正确、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
2. 数学逻辑的培养:通过实际操作、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掌握简单的数学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和动手能力。
3. 美育与创造力的培养: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4. 科学与探索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探索世界,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5. 社交能力的培养:通过集体活动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三、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情景,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探究法:通过实际操作、实验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活动1:听说训练
1. 创设情景:让学生们一起玩“我说你画”游戏,在教师的指导下,一个学生描述一个物体的特征,其他学生根据描述将其画出来。
2. 操作步骤:
– 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一个物体,并描述它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 学生们根据教师的描述将物体画出来,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 其他同学通过观察画出的结果,猜测教师描述的物体是什么,并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猜测。
–教师给予学生们正确的反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
活动2:情感表达训练
1. 创设情景:教师准备一些图片或物体,让学生根据图片或物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2. 操作步骤:
– 教师给每个学生分发一张图片或一个物体。
– 学生们观察图片或物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如喜欢、害怕、开心等。
–学生们将自己的表达写在纸上,并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第二节:数学逻辑的培养
活动1:数数游戏
1. 创设情景:教师准备一些物品,让学生通过数数来记忆和分类。
2. 操作步骤:
– 教师将一些物品摆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
– 教师将物品移动、隐藏或添加新的物品,要求学生计数并说出变化的部分。
–学生们按照教师的指示将物品分成几类,并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分类标准。
活动2:数学运算游戏
1. 创设情景:教师利用游戏帮助学生巩固加减法的运算能力。
2. 操作步骤:
– 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题,并将计算题印刷在卡片上。
–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张卡片,通过计算得出答案,并用语言表达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计算题和答案,其他小组根据答案的正确性给予评价和反馈。
第三节:美育与创造力的培养
活动1:绘画创作
1. 创设情景: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幅美丽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进行绘画创作。
2. 操作步骤:
– 教师展示一幅美丽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 学生们观察图片中的元素,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绘画创作。
–学生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并用语言描述自己作品的想法和创作过程。
活动2:手工制作
1. 创设情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操作步骤:
– 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 学生们按照教师的指导,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手工制作,如折纸、剪纸等。
–学生们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并用语言描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
第四节:科学与探索能力的培养
活动1:观察实验
1. 创设情景: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
2. 操作步骤:
– 教师展示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如水的热胀冷缩、气体的膨胀等。
–学生们观察并记录这些科学现象,思考其原因和规律。
活动2:探索实验
1. 创设情景: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材料和设备,让学生自主进行科学实验。
2. 操作步骤:
–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材料和设备,并说明实验目的和操作方法。
– 学生们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 学生们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和结论。
第五节:社交能力的培养
活动1:集体活动
1. 创设情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操作步骤:
– 教师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集体游戏、集体运动等。
– 学生们分成小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的活动成果,并用语言描述自己团队的合作经验和感受。
活动2:合作学习
1. 创设情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
作的能力。
2. 操作步骤:
–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学习和探索。
– 学生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互相讨论和交流。
–每个小组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
本次教育教案的评价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 观察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情况,评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2. 作品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包括绘画作品、手工制作作品等,评价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同伴评价:学生们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评价他们的创意、技巧和表达能力。
4.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表现、作品和同伴评价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和进步。
六、教学资源
1. 图片和物品:用于语言表达、绘画创作、观察实验等活动的图片和物品。
2. 数学计算卡片:用于数数游戏和数学运算游戏,包括加减法计算题。
3. 手工制作材料:包括纸张、剪刀、胶水等,用于手工制作活动。
4. 实验材料和设备:用于观察实验和探索实验,包括容器、水、气球等。
5. 集体活动道具:用于集体活动,如球、绳子等。
以上是本幼儿园大班学前教育教案的详细内容和教学设计,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认知、情感、语言、运动和社交等多方面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前教育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一次性纸杯制作挂表,培养幼儿剪、涂、固定的动手能力。
2、认识表上数字的意义及认识区分时针和分针。
3、通过用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来进行创作变废为宝,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数个、剪刀数把、水彩笔数套、绳子数根、胶带一卷、大挂表一只、图钉一盒、卡纸做的分针时针数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大挂表,请幼儿观察,提问:它的作用是什么?表上面都有什么?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表是用来掌握时间的',一天共有24个小时,白天12个小时,晚上12个小时,表上面有1-12的数字,有两个表针,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时针跑两个数字间一个空格是一个小时,分针跑一周是一个小时。今天我们自己做一个挂表如何?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纸杯,这是一只废旧的纸杯要丢掉的,为了减少对地球的污染,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可以将它变废为宝,你们想想可以做些什么呢?发挥幼儿的想像进行讨论,教师加以引导。现在,我要把纸杯做一只小挂表来装饰我们的活动室,你们觉得如何?
2、介绍示范制作过程(1)用剪刀从杯口向下至杯底随意剪成数条。
(2)把剪好的条条从杯底向外压成象一盛开的太阳花状,把条条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花纹进行装饰。
(3)用胶带在其中一片花瓣上粘上绳子,用黑水笔在杯底粘绳子的花瓣正下方写上数字12,其余1-11的数字如挂表数字一样填写一周。
(4)将分针时针用图钉固定在杯底中心位置,针头用胶泥堵上防止扎伤,就这样一只漂亮的纸杯挂表就做好了。
3、交待注意事项(1)使用剪刀时,不要把剪刀头对准别人或自己,防止扎伤。
(2)把纸杯剪成条条时,尽量剪匀称,以免影响视观效果。
(3)在填写数字12时,先拎起绳子找准正上方。
(4)在固定时针分针时注意保护自己,防止扎伤。
4、分发制作材料,请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适时协助个别幼儿,鼓励幼儿坚持独立完成作品。
三、结束部分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并评价同伴的作品,最后教师总结评价幼儿作品。
学前教育教案7
教学目标:
(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贾谊、颜之推、朱熹、王守仁的生平及其儿童教育思想。
2、归纳总结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中有积极意义的主张。
教学重点:
颜之推、朱熹、王守仁的生平及其儿童教育思想
教学难点:
学习评价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教学课型:
理论课
教学课时:
2
教材处理:
通过讲解、归纳、对比、例举,使学生明确古代教育家的思想观点,指导学生结合教材抓住脉络,归纳总结贾谊、颜之推、朱熹、王守仁的学前教育思想。
教学方式:
讲解、讨论
教学过程:
在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贾谊、颜之推、朱熹等许多教育家和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学前教育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提出了许多具有积极意义的学前教育思想和主张,对我们今天的学前教育研究仍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一、强调人的早期教育
“早谕教”是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中一项非常引人注目的内容。贾谊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观点出发,认为对太子的教育应尽早实施,“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提倡及早施教也是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他认为,家庭教育应当及早进行,越早越好。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实行胎教。他认为: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 1130—1200),专门从事教育活动四十年之久,也特别重视蒙养阶段的基础教育作用。他认为如果儿童在幼时“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同时他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的要求出发,指出只有使儿童“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才能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环境熏陶
贾谊认为,慎选左右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成功的保证。为加强太子的早期教育,应建立保傅教育制度,设置“三公”、“三少”。他说: “习与不正之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于齐之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之人居之,不能无不正也,犹生长于楚之不能不楚言也。”颜之推继承与发展了古代注重环境教育的思想,强调儿童的品性形成于风化熏染的过程中。“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因此,长辈应为幼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为其树立良好德行的榜样,他说: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颜之推认为,父母对子女应“威严而有慈”,将慈爱与严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他非常反对溺爱孩子,他说: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别,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所以,“父子之严,不可以狎”,“狎则怠慢生焉”。在家庭教育中,为父母的“严君之职,不可一日虚矣”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独生子女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很多家长对于这棵“独苗”往往施以过多的爱,在这些被称为“中国的小皇帝”、“小太阳”的独生子女身上出现了缺乏独立性、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抗挫能力差、任性、专横、娇气、怕吃苦等令人担忧的不良心理品质和社会性行为。因此,古代学前教育家慈严结合的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代家庭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以德育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朱熹说: “自小便教之以德,教之以尚德不尚力之事。”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古代的教育家们一贯重视和提倡以正面教育为主,贾谊和颜之推都非常重视保傅、父母以及其他成年人的`榜样作用,朱熹也曾说:“尝谓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义之不足以悦其心,夫理义之不足以悦其心,而区区于法制之未以防之……亦必不胜矣。”尤其是对儿童教育他更为强调多积极诱导,少消极限制,因此在他编写的《小学》一书中,他非常重视榜样的作用,收录了大量古今圣贤的“嘉言懿行”,供儿童模仿学习,力求使儿童能从中“学到做人的样子”。根据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朱熹还对教师提出指导、示范和适时启发的要求,他说: “指引者,师之功也。”又说: “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尔。”
四、顺导性情,因材施教
王守仁等古代教育家主张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导儿童性情,促其自然发展。他说: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
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讲解孔子因材施教教育学生的例子。
子路问孔子: “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
冉有也来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
公西华问道: “子路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有父兄在。冉有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应该闻而即行。我弄不明白,想请教先生一下。”
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对巩固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教育将重点发展学前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大胆创新和变革教育发展模式。在此形势下重新审视我国古代教育家对于儿童教育问题的种种见解,对今天的儿童教育改革与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业:
一、单选题:
1、贾谊认为,( )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成功的保证。
A、早喻教B、选左右C、重儒术D、行胎教
2、南宋理学家( )重视《须知》、《学则》等教育形式的作用,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A、颜之推B、王守仁C、朱熹D、贾谊
3、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小学》和( )中。
A、颜氏家训B、童蒙须知C、三字经D、急就篇
4、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是( )。
A、王守仁B、颜之推C、顾炎武D、朱熹
5、( )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也是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它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A、三字经B、颜氏家训C、童盟须知D、学则
二、填空题:
1、西汉政论家、文学家_______断言“太子之善,在于早喻教与选左右”,强调行胎教,要施学前教育。
2、《颜氏家训》的作者是__________。
3、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小学》和《_______》中。
4、陆振孙《书录解题》上称_________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5、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_____》。
学前教育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简单认识数字,培养幼儿的数字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教学内容
数字0~9的认知。
三、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数字拼图、绘本等。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拿出数字卡片,向幼儿展示数字,让幼儿大声告诉老师这是几。
2.主体活动
(1)数字认知游戏——数字找朋友
老师将数字卡片分为两组,让幼儿找到相同数字的.朋友,最后把数字拼成完整的数字牌。
(2)数字认知游戏——抽数字
老师将数字卡片分为两组,一组放入一个盒子,另一组在幼儿面前铺开。幼儿轮流抽取一个数字牌,告诉其他幼儿抽到的数字,然后在铺开的数字卡片中找到相同数字的卡片。
(3)绘本阅读——儿童数学书
老师为幼儿讲解数字卡片和数字拼图的使用方法,然后将儿童数学书分享给幼儿,让幼儿通过绘本认识不同的数字以及数字的组合。
3.总结
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了数字认知,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并进行总结,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字的含义,巩固数字认知。同时,给幼儿表扬和鼓励,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五、拓展活动
1.拼写数字——教师带领幼儿用数字卡片拼写0~9的数字。
2.玩数字拼图——教师带领幼儿拼装数字拼图。
3.数字拼图比赛——将幼儿分成两组,比赛谁最先完成数字拼图。
六、教学心得
数字认知是学前教育的一项基础工作,幼儿的数字认知程度不同,需要用多种方式进行训练,才能提高幼儿的数字认知能力。数字认知游戏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数字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幼儿更好地学习数字认知。
学前教育教案9
【活动目标】
1、回忆各种情感经历,知道每个人都有多种情绪。
2、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并加以体验。
【活动准备】
各种表情图片课件:菲菲生气了活动过程:
一、观察人物表情图,谈论并体会不同的表情
1、高兴的时候观察人物表情图,找一找高兴的表情导入语:小朋友,你们找一找,这里哪幅图片是体现高兴的表情啊?
关键提问:哪些事情会使我们最高兴?唱歌:如果快乐你就拍拍手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碰到高兴、快乐的事情,可以用快乐的表情来进行表现;出了这些,还可以用许多方法进行表示。
2、生气的时候在表情图中找出生气的表情,猜测生气的原因导入语:刚刚我们在图片中找到了高兴的表情,接下去我们找一找生气的表情在哪里?
关键提问:哪些事情会使我们生气?唱歌:如果生气你就跺跺脚小结:在生活中,我们除了会碰到高兴的事情,也一定会碰到生气的'事情。
二、帮助故事中的菲菲,与同伴交流各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1、出示生气的表情:有一位朋友叫菲菲,她也有事情想告诉我们,猜猜她可能会有什么事情想告诉大家呢?
2、你从哪里看出菲菲生气了呢?
小结:原来生活中除了高兴的事情,还有许多让人不愉快不开心的事情。
3、我们一起来听听到底什么事情让菲菲生气了。
4、教师讲述小故事前半段:如果你是菲菲你会怎么办?
5、菲菲生气了,真不开心,有什么办法让她开心起来,不再生气呢?(小组讨论,选出一人向大家介绍方法,其他人可以补充)
小结:每个人都有快乐和生气的时候,当你生气时,你可以试试用这些方法让自己变得开心起来,快乐起来。
6、那想不想知道菲菲是用什么办法让自己不生气的?仔细听,哪些方法和我们一样,哪些方法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7、幼儿继续听故事:菲菲用了哪些方法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小结: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开心的时候,生气没关系,只要你有办法使自己心情好起来,那你每天都会拥有好心情。
三、歌曲表演幼儿歌唱拉拉勾,感受与同伴在一起的快乐。
学前教育教案10
1、组织幼儿讨论:
(1)、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地地
震、打雷、乱拉乱接电线等)
(2)、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
(3)、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
A:如果所在房间有电话,赶快打119报警,并说明着火的'详细地址,什么街,哪号楼或附近有什么明显标志及单位。B:室外着火门已发烫里千万不要开门,并用毛巾、衣服或床单塞住门缝,以防浓烟跑进来,如门不很热也没看到火苗,赶快离开。C: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里,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E:遇到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F: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可盲目跳楼。
2、逃生演习
老师发出发生火灾信号,幼儿自选逃生办法进行自救
活动结束老师总结。
学前教育教案11
活动目标
1.知道医生能帮助病人恢复健康,遇到打针和吃药时不用害怕。
2.认识一些常见的医疗工具。
活动准备
1.医生检查、打针、吃药、吊盐水等图片(自备)娃娃、模拟医生的玩具。
2.音乐《健康歌》。
活动过程
一.娃娃生病了:
(1).讨论:娃娃生病了,该带他去哪里?
——“娃娃睡在床上,头上热乎乎的,身上没有力气,感觉很难受,他怎么了?”
(2).幼儿说说平时各自去医院看病的经历。
二.给娃娃看病:
(1)出示图片:医生检查。(依次出示图片:听诊器、温度计)。
——“娃娃来到医院找谁看病?”
(2).从图片上观察医生,看看他有哪些医疗器具,怎样帮娃娃检查。
(3).从各种物品中,寻找对应的玩具或替代物作为体温表、压舌板和听诊器。使用这些物品模拟给娃娃诊断。
总结:医生可以用听诊器帮娃娃检查有没有咳嗽,用温度计帮我们宝宝量体温,看看我们有没有发烧。
(4).出示图片:打针、吊盐水。
——“医生说娃娃的'病重一些,需要吊盐水;(要是娃娃的病轻一些,只需打一针就可以了)。”
观察图片,说说怎样打针和吊盐水。寻找对应的玩具或替代物作为针筒、盐水瓶。
模拟给娃娃治疗。
(5).出示图片:吃药片、喝药水。
观察图片。
——“”娃娃打过针或(吊过盐水后),觉得好多了,医生还要让他们做什么?他们都不想吃药片、喝药水行吗?”
模拟给娃娃吃药片、喝药水。
——“娃娃生病不怕打针和吃药,又喝了很多白开水,所以很快就好了。”但是医生给我们打针了以后我们的病不能马上就好,所以还要吃点药才能完全好。以后每天吃饭不要挑食,天天锻炼才能身体好,让我们跟着音乐来锻炼身体吧!
三.播放音乐《健康歌》,幼儿随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动作。
学前教育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孩子的音乐和舞蹈素养。
2. 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3. 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孩子的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
1. 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扭腰、翻滚、跳跃、旋转、分腿等动作,通过基本功训练,提高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
2. 舞蹈技巧训练:包括手法、脚步、转身、跳跃等技巧的训练,通过技巧训练,提高孩子的舞蹈水平,增加孩子的表演技巧。
3. 舞蹈表演:组织孩子进行舞蹈表演,通过表演提高孩子的艺术表现能力,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从小锻炼表演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循序渐进法:按照孩子的身体素质和舞蹈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基本功训练和舞蹈技巧训练。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舞蹈,并锻炼孩子的协作能力。
3. 示范教学法:老师通过示范动作,让孩子更加清晰地了解动作要领和技巧,提高孩子的模仿能力。
四、教学步骤
1. 基本功训练
① 扭腰练习:双手在腰间交叉,单脚迈出第一步,向左转身,再向右转身,重复多次。
② 翻滚练习:跪在地上,用手支撑身体,向前翻滚,重复多次。
③ 跳跃练习:双手放在腰间,顶起脚跟向上跳,重复多次。
④ 旋转练习:双手举过头顶,顶起脚跟向左旋转,再向右旋转,重复多次。
⑤ 分腿练习:站立,双脚向两侧分开,尽量拉伸身体,保持几秒钟,重复多次。
2. 技巧训练
① 手法训练:双手在腰间,左手向前伸展,右手向后伸展,交替多次。
② 脚步训练:左脚向前一步,右脚跟随向前一步,再向后一步,交替多次。
③ 转身训练:单脚向前一步,另一只脚同时向后踩地,然后进行180度的转身。
④ 跳跃训练:双手向上伸展,腿向上跳跃,再向下蹲,重复多次。
3. 舞蹈表演
根据孩子的身体素质、舞蹈基础和音乐曲目,选定适合孩子的舞蹈进行表演练习,准备好道具、服装等,最终进行舞蹈表演。
五、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孩子在学习中的表现,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和舞蹈水平,发现并纠正孩子在学习中的错误动作,及时进行指导,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同时在表演中进行评估,为孩子提供进一步的改进方向和优化建议。
学前教育教案13
活动目标
1、理解书中的名词,了解量词的用法。
2、能根据句式的重复特征进行预测。
3、愿意独立阅读小书。
活动准备
熟悉故事基本内容,了解图画中有多重线索。大书(遮挡文字中的.名词和量词)
活动过程
一、阅读文本
1、与幼儿一起回顾大书,问问幼儿:青蛙住在哪里?池塘周围有什么地方?
2、教师播放领读光盘,请幼儿完整听一遍。
3、出示大书,事先分别将数量词“一片、一个、一块、一座”和名词“浆果丛、香蕉树、萝卜、伐木场、城市”遮住。教师朗读时,让幼儿猜测接下来出现的词语是什么,先揭示名词,再揭示量词,让幼儿了解图文对应以及量词和名词的搭配。
4、教师完整示范一遍,请幼儿跟读2-3遍。
二、阅读小书
1、发放小书,请幼儿自行翻阅几分钟。
2、问问幼儿:小蝌蚪什么时候变成小青蛙的?请翻到那一页,读出下面的文字
3、句子接龙游戏:根据文中句子的重复特征,把幼儿分成几组,每组分别进行句子接龙。
4、请幼儿说说有哪些动物来喝水,他们又告诉了小青蛙什么?用文中的句子进行描述
学前教育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丰富词语: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晃动。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准备
1.风在一年四季里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的图片。
2.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风的存在。
3.图片:枝叶、花朵、树儿、花儿、草儿。
三、教学要点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难点:理解风与四季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1.观察讨论,理解诗句。
提问:你看见风吗?风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风是有大有小的)
2.完整欣赏诗歌一遍。(教师范读)
(1)出示图片,理解词汇: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晃动。
(2)出示风在一年四季里给大自然带来变化的图片。让幼儿理解诗歌。
3.学习朗诵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2)教师和幼儿共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听录音轻声跟读。
(4)幼儿自主朗读。
五、教学反思
这首诗歌非常优美,它用拟人的手法以树儿,花儿,草儿的`口吻告诉幼儿“风在哪里”,给看不见,摸不着的风赋予了有形的生命。既丰富了幼儿的语言,拓展了幼儿的想象,又激发了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进行活动之前,我带领他们到大自然感受风的存在,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了个铺垫。活动中,我紧紧围绕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展开了教育活动。整个教育活动进行下来很顺利,幼儿的兴趣极其浓厚,课堂氛围较活跃。也达到了之前制定的目标。
学前教育教案15
主题:五彩探秘
活动目的:通过五彩探秘的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不同颜色的含义和应用,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对象:3—4岁的幼儿。
活动时间:50分钟。
活动准备:
材料:五颜六色的彩纸、彩笔、颜料、幼儿画笔、幼儿剪刀、胶水、画板、贴纸。
场地:教室内或户外。
活动流程:
一、活动引入(10分钟)
1、老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主题:五彩探秘。
2、老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让幼儿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并介绍这种颜色的含义。
3、老师出示五颜六色的彩纸,并告诉幼儿们可以用这些彩纸来做出自己喜欢的东西。
二、活动实施(30分钟)
1、自由发挥
老师提供彩纸、颜料、幼儿画笔、幼儿剪刀、胶水等工具给幼儿,然后让幼儿自由发挥,使用这些工具创造出自己喜欢的东西。
2、小组合作
老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一种颜色,然后在规定时间内使用这种颜色的彩纸和工具合作制作一件作品。
三、活动总结(10分钟)
1、幼儿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的作品是用什么颜色制作的'。
2、老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夸奖幼儿们的创意和努力。
拓展活动:
1、探索颜色混合的奥秘,幼儿可以在一张纸上混合两种颜色,然后观察并描述混合后的新颜色。
2、利用贴纸进行颜色分类,让幼儿将贴纸按颜色分类。
3、进行与颜色相关的游戏,如找相同颜色的物品、颜色接力等等。
活动反思:
1、活动设计要与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相适应,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创造。
2、要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与颜色相关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了解世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前教育教案】相关文章:
学前教育教案12-12
学前教育教案13篇10-15
学前教育实习总结09-11
学前教育实习报告11-02
学前教育实习总结10-16
学前教育的实习总结12-14
学前教育实习报告11-22
学前教育教学总结11-09
学前教育求职信12-10
学前教育个人实习总结10-19